慈城镇,隶属于浙江省江北区,位于江北区西北部,地处姚江北岸,东与洪塘街道接边,东北与镇海区九龙湖镇接界,南临姚江、与鄞州区隔江相望,西及西北分别与余姚市河姆渡镇三七市镇按壤,北与慈溪市隔山为邻,镇域面积102.5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该镇下辖10个社区、36个村(居)委会。

慈城镇拥有7000年的文明史(新石器时期的傅家山遗址),2500年的建城史(越王勾践的句章故城),2200年的建县史以及1200年的县城史。该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灿若云锦,2.17平方千米的古县城内,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著名的古建筑有孔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等。

水稻是慈城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年种植面积可达2.5万亩次。2020年,慈城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3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年均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7.5亿元,年均增长15%。

慈城镇是宁波市卫星城改革8个试点镇之一、浙江省第二批1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年糕之乡、全国文明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等“国”字荣誉,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等称号。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慈城,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为越王句践筑,城址在今慈城镇城山渡,史称“句”、“句余”、“句章”(「句」读音为「勾」)。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采访使齐瀚向朝廷奏请,划越州东部的区域另设明州(今宁波市),而明州下面原句章故地置为一县。朝廷委派房琯为首任县令。房县令踏遍句章的山山水水,选择九龙戏珠的今慈城之地,作为风水宝地迁建县治。当他登上城北的浮碧山(伏鳖山),眺望东北阚峰下巍峨耸立的董孝子祠时,不禁为董黯(汉代名儒董仲舒六世孙)“汲水奉母”的事迹所感动,就把“大隐溪”改为“慈溪”,把县名“句章县”改为“慈溪县”。

因是慈溪县城,故名“慈城”。但官方还是把慈城称为“慈溪”、“县城”、“邑城”、“县治”,慈溪四乡百姓称慈城为“慈溪”、“城里”、“城里厢”,外县人称慈城为“慈溪”、“慈溪县城”、“慈溪县治”、“慈溪城”、“慈溪城关”,而慈溪城内和城门外附近的地方则合称“慈溪城厢”。

作为县治的慈城,是慈溪县的心脏,从公元738年至1954年,历经风雨1200多年,还产生了许多诸如“慈水”、“溪上”、“孝溪”、“孝水”、“三孝乡”等别名和俗称。

1954年10月,慈溪县治迁址三北地区(原慈溪北、余姚北、镇海北的合称)的原余姚县浒山镇,而慈城作为原慈溪县城,改称“慈溪镇”,后又改为“慈城镇”。

筑城史

慈溪市首任县令房琯仿效古都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建县治。

南宋慈溪县城(曾国藩),周回(周长)五百六十丈。

慈谿县境滨海,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县治遭倭寇肆掠,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遭焚掠尽。慈城籍工部尚书赵文华提议筑城并为督工,兵部侍郎都御史胡宗宪总督,始建城垣(罗城)。距郡(指宁波府城/县县城)西五十里,高二丈有奇,址广二丈四尺,延袤十里。开辟四座城门,门各有楼,东门曰「镇海门」,南门曰「景明门」,西门曰「望京门」,北门曰「环山门」,东门和西门旁各开一道小门,又开两个水门于东门和西门之左右,以通潮汐。门各有楼,罗以月城(瓮城)。城上雉二千六百十六,敌楼二十八,警铺二十七,外为九里五分,北半里际山无濠。

明天启四年(1624年),新开小北门,名曰「辅极门」。

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奉文修辑,增高并堵。周回(城围)1643丈(约5257.6米),高一丈九尺,城基二丈二尺,收顶一丈六尺。砖垛高八尺,共高二丈七尺。城门六处,合小北门共七处。兵马司七所。各门分设城楼四处,水门东西凡三处(分别位于大东门和大西门旁,小东门为水门)。马步六处。敌台城内外三十一座。巡警所五座。垛口一千五十八个。悬索桥东西南凡三处。城内外各马路一带阔狭不等,沿城外濠河一带,北门外半里近山无濠。至此,慈溪城共有七座城门,大东门曰「瞻岳门」,大西门曰「萃宝门」(一作「萃宾」),南门曰「拱寿门」,大北门曰「拱辰门」,还有小东门、小西门和小北门。

雍正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慈溪市城墙皆有整修。两次第一次鸦片战争後,城墙损毁严重,重修时城门复为明代旧名,大东门改名「镇海门」,大西门改名「望京门」,南门改名「景明门」,大北门改名「环山门」。

光绪《宁波府志》中的慈溪县治图显示,此时慈城七城门上均已建有城楼。《旧时故乡图》显示,1938年时慈溪城仅南门(景明门)上城楼尚存。

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为防日军飞机轰炸,便于疏散百姓,将城门拆除。1949年后至六十年代,城墙陆续拆除。

2019年,慈城大东门(瞻岳门)重建,护城河东南段恢复,慈城东门口复为绿地。

建制沿革

慈溪地区的历史始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傅家山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自春秋始建句章城以来,慈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2200多年建县史和1200多年县城史。

慈城,史称“句”、“句余”、“句章”(「句」读音为「勾」),设治始于吴越王句践时(周元王三年,约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城址位于今慈城镇城山渡,作为越国的屏障。

公元前222年,秦置句章县,县治位于今慈城镇城山渡,属会稽郡

公元前24年,会稽郡东部都尉的治所曾从章安迁至鄞县后又徙至句章。

公元172年,会稽人许生起事,建都于句章。公元174年,许生兵败。

东晋时,浙东地区孙恩举事,起义军攻破句章县城。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朝廷在句章县故地重设句章县,属明州(今宁波市)。房琯为首任县令,不久便迁县治于浮碧山(伏鳖山)以南的慈城,浚疏阚湖(慈湖),以灌溉城郊;又以汉名儒董仲舒云世孙董黯之母患屡疾,喜欢大隐溪水,奉母筑室以待,担溪水供母饮,母病渐愈,以此故事改“大隐溪”为“慈溪市”,改“句章县”为“慈溪县”。

朱温开平三年(武肃王天宝二年,公元909年),明州刺史黄晟卒,钱镠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县境域,划出东北部分土地给新建的望海县(今镇海区),划出西北部上林湖地区给余姚市,其他仍保持唐代的县域。

慈溪县原属明州,到洪武十四年以犯明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下辖鄞、慈溪、奉化区、定海(现镇海)、象山县五县,到清咸丰间,将昌国卫改为定海县(今舟山市),原定海改为镇海,是为宁属六县。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慈溪市县令失县印,请示于朝廷,诏令重铸新印,改溪字从谷,名「慈谿县」。

民国时,慈城曾分为“孝东”、“孝西”两镇,后合二为一,称为“孝中镇”。

1949年5月,慈谿县城(慈城)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

1950年,以解放路(直街)为界,再次分为孝东、孝西两镇,1951年再次合并。

1954年10月,慈谿县治迁至当时的余姚县浒山镇(今慈溪市浒山街道),旧慈谿县城改称“慈谿镇”,划归当时的余姚县。1956年,随汉字简化,慈谿县复名慈溪县。

1958年一度转为人民公社,为东风人民公社20大队。1959年为慈城公社,同年改慈城镇。

1960年10月21日,划归宁波市管辖。

1961年5月,建立慈城区公所,1962年12月8日撤区公所,公社直属宁波市。

1978年10月,江北区公所升为市辖区一级(县级)政权建置。

1984年10月,原慈东乡合并于慈城镇,慈城镇划入江北区,为江北区内最大的建制镇。

1992年5月,云湖乡和妙山乡划归慈城镇。

2001年10月27日,乍浦乡划归慈城镇。

行政区划

民国慈溪市县域

孝中镇(今慈城)

河头市(今九龙湖镇)、长骆镇(今骆驼街道)、费市镇、庄桥镇(今庄桥街道)、汶溪市、洪塘乡(今洪塘街道)、裘市镇(今前江街道)、云湖乡、江屿乡(乍浦乡)

二六市、大隐乡(今大隐镇,原包含现属高桥镇的岐阳乡和横街镇的爱中乡)、三七市、江中乡(今河姆渡镇)、车厩镇、丈亭镇、蜀山乡、陆埠镇、南山乡

东海乡(今附海镇)、观城镇(今观海卫镇)、师桥镇、鸣鹤乡、三浦乡(今掌起镇)、五磊乡

今慈城镇域

2017年,慈城镇域面积102.57平方千米。

古巷社区:东河弄4号,2003年成立

浮碧社区:尚志路64-6号,2003年成立

景明社区:日新路37-1号,2003年成立

望京社区:民族路57号,2003年成立

宝峰社区:宁慈西路1455号,2009年成立

慈湖人家社区:慈湖人家242号,2005年成立

云鹭湾社区:随园街42号,2013年成立

维拉小镇社区:随园街42号,与云鹭湾社区合属办公

山东股份经济合作社、新联股份经济合作社、后洋股份经济合作社、山西股份经济合作社

地理环境

慈城镇地处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位于江北区西北部,距离宁波市中心15公里。东与前江街道和洪塘街道接边;东北与镇海区九龙湖镇接界;南临姚江,与海曙区隔江相望;西、西北及西南分别与余姚市河姆渡镇三七市镇大隐镇接壤;北与慈溪市隔山为邻。镇域面积102.3平方千米(2017年)。

慈城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林业镇、浙江省生态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着绝佳的山水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杭州湾大通道和宁波轨道交通等区域一体化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慈城已完全融入到“上海市一小时经济圈”,并成为“宁波市人居黄金区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强调对于“宜居”环境的追求,“居住郊区化”的理念飞速增强。因此,优越的山水优势和人文环境是慈城的魅力所在、优势所在和希望所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特别是“住在慈城”这一城市品牌的不断提升,成为慈城发展的强大动力。

自然资源

慈城老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自然环境优美秀丽。广袤的可利用土地、多用途的土地开发选择使慈城成为宁波市城市北拓的重点区域,以种植业、林特业为主要结构的都市农业已成为慈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作为杭州湾大通道南端的重要节点,慈城镇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宁波市卫星城权限优势,这与人口和建筑密度已趋于饱和的其他环杭州湾地区相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慈城镇常住人口100889人,户籍人口约5.9万人。

2023年,慈城镇常住人口9.1万人。

经济

综述

2009年底,慈城镇列入宁波市集士港镇改革首批7个试点镇之一。2010年,慈城镇列入浙江省新一轮小城市培育扩围名单。2014年3月,慈城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1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享有部分县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3年度卫星城市试点镇考核,从经济增长、城乡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反映了卫星城市试点改革成果,慈城镇位列8个卫星城市试点第一。

2015年,慈城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推进“膜幻动力小镇”建设。

2017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9.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8.5亿元;二三产增加值3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财政总收入跃居宁波市八个卫星城首位。

2020年2月,宁波实施慈城“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加强县城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中心城市和县城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

慈城镇依托农业、林业两大示范园区,狠抓种植业、养殖业、林木业、农产品营销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慈城镇狠抓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竹笋、蔺草、无公害茭白、白茶和杨梅为主的六大产业,打响了享誉国内外的慈城年糕品牌,建成了国家级白茶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杨梅标准化示范区,推进了粮食功能区标准化提升工程;推进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五星绿野山庄、三勤白茶源、半浦古村(龙虾园)、毛(岙)生态村、妙山怡景农庄和花海稻香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荣获江北区都市田园新十景称号。

第二产业

2009年,慈城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在八个卫星城中排名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均位列八个卫星城第一位。慈城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构成,江北高新园区发挥势头良好,金田集团等传统企业加速转型提升,长阳科技、新尚智能等优质企业加快发展。

慈城镇现有各类企业1000余家,涌现了一批冶炼、轻纺、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医药等行业骨干企业,是浙江省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和宁波市重要的轻纺、建材基地。

2017年,慈城实现工业总产值371.5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351.1亿元,规上工业利润10.9亿元。金田股份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国内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金田已成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产业基地”,并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私营工业城现有企业100余家,主要行业为电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智能电表和绿色环保配电变压器制造基地——三星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产值突破35亿元。以长阳科技激智科技、惠之星等三家企业为主的光学膜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多项产品打破国际行业垄断。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慈城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慈城独有的古城优势发展三产,具有广阔的前景。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房地产业、商贸业、社会服务业综合发展的格局已初具雏形。

古县城和绿野山庄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古县城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房地产业前景美好,万科置业、富力地产、城投置业、众茂房产等房产公司相继在慈城开发高品质房产。

特产小吃

慈城年糕

慈城年糕是有优质梗米制成的糕点,是宁波市传统的名优特产品。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慈城家家户户都做年糕,春节菜谱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以质优而闻名。特别是慈城有许多名牌年糕,如“塔牌”年糕、“冯恒大”年糕、“义茂”年糕、“如意牌”年糕、”慈城牌“年糕等。产品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台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深受国外宁波帮的喜爱,常年销量在700吨以上。

“慈湖牌”杨梅

慈城杨梅

慈湖牌杨梅是该镇发现的新品种,已得到专家的初步确认。其色泽艳丽、味甘如蜜、含之生津、回味清香。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止咳生津,帮助消化,益肾利尿,除湿去寒,解暑沙痧等功效。该杨梅较一般荸荠种杨梅明显大,且稳产丰产,大小率不明显。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干、蜜饯、罐头等。所制的“烧酒杨梅”是宁波民间特产,其酒红艳甘馥,久藏不坏。

“雪舟牌”白茶

慈城白茶

产自慈城镇三勤村,外形纤秀卷曲,芽锋显露,绿翠镶金黄色,汤色翠绿明亮,香气高鲜持久,滋味极鲜醇,回甘,叶底现玉白色,嫩绿通脉。产品远销港、澳台地区,年产干茶1500公斤,在2001年获浙江省林业厅、省茶叶协会“龙顶杯”金奖;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云湖竹笋

产自慈城镇云湖水库一带的竹山上,笋味鲜美,笋质嫩白色,组织幼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均可产笋,春有春笋,夏秋有鞭笋,冬有冬笋,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特产。

三勤无公害茭白

以三勤村、龚冯村为中心的1000亩无公害茭白生产基地所产的茭白,有浙大茭、六月茭等品种,2001年以来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农药残留量低,味美,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茭白生产供不应。

慈溪市传统小吃

交通

慈城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日益成为宁波市乃至整个浙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慈城距宁波市中心约15公里,距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25公里,距离北仑港(宁波舟山港)约38公里。慈城离上海市区车程约一个半小时,杭州湾高速大通道贯穿慈城,有2个出口位于慈城境内,使慈城成为宁波北门户客厅。

慈城境内有杭甬城际/萧甬铁路(杭州-宁波)、宁慈路/江北大道/甬余线(宁波-慈城-余姚市)、慈骆公路/骆观线(慈城观庄-骆驼街道)、庄浦公路(慈城半浦-庄桥)。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穿越慈城境内,市公交车331、333、335、336、337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钟。

慈江穿境而过,姚江(余姚江古称慈溪江)和慈江是浙东运河(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

社会

慈城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推进慈城新城开发建设和古县城保护开发,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投用,黄山敬老院建设,建成3个农村文化礼堂,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了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以“生态美镇”为目标,推进美化绿化、河道疏浚、畜禽整治等工作。

古县城保护开发

慈城古县城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享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面积约2.17平方公里。古县城内保留有唐代的街巷格局,存有大量的书院、藏书楼、药铺、庙宇、官宦宅地、陌巷民居和考棚、孔子庙、县衙等传统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慈城古县城当前主要实行的是国有企业投资经营,政府参与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由市、区、镇三级共同出资成立的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整个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宁波市建立了由城建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江北区共同参与的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总体指导和协调慈城的开发建设。江北区成立了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协调慈城古县城保护和开发建设。

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保持原有2.17平方公里的棋盘街巷格局和历史风貌,完成宅院修缮占地15.5万平方米,遗址重建占地8.6万平方米,景观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古建筑群落保存完整。开放了孔子庙、古县衙、校士馆(考棚)、清道观、冯俞宅、冯岳彩绘台门等旅游景点。

2009年,古县城保护工程荣获“200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慈城古县城也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0年,英国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在全球精选出18个“传承的英雄”作为文化保护的典范,慈城是中国唯一入选者。

2021年2月,慈城上榜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名单。

2021年3月23日,慈城古城入选浙江省首批8大类16个“大花园耀眼明珠”。

慈城新城建设

慈城新城(慈城新区)位于慈城老城区南侧、官山河两岸,规划面积约8.2平方公里,东至狮子山,西到中横河,北到慈江,南至北外环线。

慈城新城依托慈溪古县城历史文化产业和品牌,充分利用原有山水环境,从城市肌理上继承慈城古县城格局,从城市建筑表现手法和城市使用功能上体现现代性,实现城市继承和发展。功能上以商业居住为主,并集文化产业、休闲娱乐、商业零售于一体。

慈城新城已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31条道路框架、面积500亩的中心湖景观全部建成。万科集团、绿地、富力地产等房产商相继入驻,开发总规模超过120万平方米。有三级甲等医院——宁波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江北新城外国语学校等配套项目落户运营。

与此同时,慈城新城作为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的核心区域,已率先建成2.84平方公里集中成片的海绵设施,为江南平原水网藻地区集中成片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了标杆。慈城新城海绵城市建设已列入国家住建部《海绵城市典型案例》。

教育事业

幼儿园:倡幼儿园、慈城镇幼儿园、二轻幼儿园、慈城镇中心幼儿园、南京师范大学慈城怀之幼儿园、塘家湾幼儿园等

小学:宁波市中城小学、慈城中心小学等

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江北新城外国语学校

高中:慈湖中学(原名:慈溪县立中学)、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高校: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宁波市行政学院)

医疗事业

三级甲等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北部院区(慈城保黎院区)

二级医院宁波市保黎医院(建于1910年,解放后曾更名为宁波市第四医院,现已撤销建制。)

社区医院:慈城镇中心卫生院

文化

慈城(慈溪老县城)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县城,国家AAAA级景区,被授予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年糕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

慈城老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环境优美秀丽,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库)、鄮湖(毛力水库/鄮里水库)”三湖之交相辉映而尤显风姿。慈湖是慈城的点晴之笔,为慈城增添了水灵秀气,而狮子山、大宝山、清道山等却烘托了慈城的雄浑霸气。

慈城古建筑群

慈城从唐代开元26年(公元738年)为慈溪县治,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作为中原地区传统县城的典范,慈城仍完好地保留着县治背山面水、公共建筑左文右武及街巷双棋盘布局,体现了古代县治规划者的传统风水布局考虑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慈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灿若云锦,2.17平方公里的古县城内,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著名的古建筑有孔子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姚状元宅、符卿第、向宅、冯宅、俞宅等。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城文化荟萃,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出过5位状元,1个榜眼、3个探花、519名进士,当代有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金融界领袖秦润卿,中科院院士谈家桢颜鸣皋朱祖祥等,还有著名作家冯骥才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使慈城这个城市品牌如同璞玉一般日渐闪耀出迷人的光芒。

旅游

风景名胜

慈城古县城(慈溪古城)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享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面积约2.17平方公里。古县城内保留有唐代的街巷格局,存有大量的书院、藏书楼、药铺、庙宇、官宦宅地、陌巷民居和校士馆(考棚)、孔子庙、县衙等传统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慈溪县衙

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慈溪县衙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第一任县令房琯所建,有1200余年的历史。县衙建在浮碧山(伏鳖山)上,历史上曾经两次遭遇火灾,现存的县衙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详图重建的。

县衙坐北朝南,占地4万多平方米,中路主体建筑包括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川堂、二堂、清清堂等;东路为县丞署建筑群,整组建筑气势宏伟,形制严格。在仪门和大堂间的甬道山耸里着一块石碑,前为“公生明”后为“廉生威”。仪门和大堂间的大院分别是东西科房。东科房为户房、钱科、粮科,西科房则是吏、礼、兵、刑、工五房。

慈城县衙最珍贵的是一段唐代的砖砌甬道,这些一千多年前的砖头,呈深灰色、方形、只一指宽,一层层排列整齐,堆积起一条倾斜的1米宽的狭长甬道,是盛唐时期县衙门大堂的遗迹。

直街(解放路)北至县衙屏壁,其后为头门,两层三间,置更鼓其上为谯楼(鼓楼),北向额曰“古第一楼”,南向匾曰“慈谿县”。县衙头门上的鼓楼与市心口马桥(解放桥)头的钟楼,合称钟鼓楼。钟楼下曾有大元行。骢马桥、通济桥与德星桥为城内三大桥。

慈溪孔庙

慈溪孔庙(又称县学、学宫孔子庙)坐落在慈城竺巷东路55号,基地18亩五分九厘,南至竺巷东路、北至太阳殿路、东至绿化地带及电影院、西至民居,四周均有红色高墙外留滴水约2尺余。

慈城孔庙(3张)

根据旧志记载,孔庙是一个祀孔和县属的教育行政机构,主祀大成殿及配祠外,专设“教谕”和“训导”二署,置专职,以登记生员,并辅导学生。生员对县令和县丞皆以打拱作捐为礼,免除下跪。倘若生员犯法,则例须先行通知教谕和训导(当时称为学老师)召集乡试中式生员在明伦堂共议,查明实情,革去功名,作为庶民,则见令、丞时须下跪刑责所以“教伦”“训导”二学官在生员中有崇高的地位。

慈城孔庙明伦堂

慈城学宫最早建于宋朝,雍熙二年由县令初建于县治西40步。据雍正志所主,即城隍庙地基,先师殿即大成殿居其中;庆历八年迁至县志东南一里,适居城之中部,历代累有兴毁,以迄于今,除大成殿外其余稍有改建,仍保持光绪原貌,修复较易。设若一但修复,则在浙东地区是为最为完整的文庙。在宁波市的文化景点上,发挥灿烂的光芒。

当时建庙之初,延揽色邑宿儒杜醇为诸生师。光绪志有传,鄞宰王安石有记。在宋建炎四年毁于金寇南侵。淳熙四年重建,元至元八年增建仪门,并辟地建通道至学前埠头。明洪武改成德堂为明伦堂,后于堂后建梯云亭,历洪熙至嘉靖35年毁于夷冠,三十六年又重建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梯云亭等斋戾,宇祠字,清朝数经重修,获御书“孔子”,御制“孔子”赞,及“颜、曾、思、孟”四子赞勒石置和御书’生民未有”“与天地参”额,诸多建置。殆至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太子天国攻陷慈城,焚毁明伦堂及教谕住宅,同治元年邑人冯氏创捐重建,重修梯云亭,增建两旁斋房六间,疏浚泮池。

慈溪城隍庙

城隍庙

慈溪城隍庙位于慈城县衙西侧,始建于唐代立县之初,宋咸淳四年(1268年)重建,历朝累有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邑人冯本怀募捐修建,后毁。现重建的城隍庙建筑属清代规制,庙院宏大,布局完整。

慈城城隍庙座北朝南,是道教庙宇殿堂的典型建筑形式,殿宇戏台层层叠进,厢房配殿纵深相连,贯穿一体,既有寺庙殿堂配置特色,又具官署建筑风格,其神学意趣和“前朝后寝”的功能十分明显。

慈城城隍庙是国内恢复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现为慈城手工DIY创意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城手工DIY创意园区以手工DIY为起始,设有手工作坊,创意设计基地,DIY培训与展览等各类手工DIY项目(工作室),集观光、教育、娱乐、休闲及传承手工民俗文化于一体,是国内首个综合手工DIY产业发展中心。

慈湖师古亭

慈湖位于慈城北门口外的阚山脚下。首任县令房琯上任后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汉代的董黯阚泽,唐代的房琯,宋代的杨简王安石,明代的罗贯中等历代名贤都在慈湖留下了踪迹,慈湖边有普济寺和慈湖书院遗址、董孝子井,老百姓口口相传着坳孟公水上坟的传说。

清道观

清道观

清道观位于慈城东门口外塔山之上,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现正重建。

甲第世家

钱宅

甲第世家即钱宅之别称,坐落于宁波市慈城镇金家井巷内。东与福字门关接邻,西约100米出巷口即民权路,北达尚志路,由于曾遭人灾,现仅存东向部分约1600平方米的建筑。

据《慈溪县志》记载,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靖进士钱照之住宅。平面布纵长方形,硬山造前后二厅,建筑面积422余平方米,前厅五间,通面宽17.35米,用六架梁,梁柱粗壮,截面呈椭形,脊瓜柱和童柱裙瓣呈圆舌形,柱料卷杀,前后檐柱,小株角形,施平身科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明间四攒,次间二攒,塑斗作为靴,为典型的明代建筑。

钱照嘉靖七年中举,十一年中进士,官至事,后来他的下代又数人登第,因被称为“甲第世家”。原台门内曾立有文徵明题的“甲第世家”匾一方(文革间被毁)。

该宅座北面南,平面布局和建筑特点都具有浙东明代居民建筑的特点,是宁波市保存较完整的组建筑群,也是研究明代晚期信宅建筑的典型。

福字门头

该宅原为明嘉靖间布政史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因冯氏后裔衰落,卖给应氏,改建院落,大门东侧,为衣架锦式屏门二扇,牌科式;二门的照壁在南端,有一砖刻大“福”字,故称“福字门头”。前厅为五开间,通阔18.8米时浮9.9米,明间为为抬梁式,平梁上支蜀柱,前中柱金下的童柱下端为舌形,而前后上金檩下的童柱为方形,后金柱前名柱头皆施十字科,前檐柱为小八角,下为方形腰沿柱基,其余柱其皆为扁珠形,柱头卷杀,梁袱间隙用芦苇为心,谷壳拌泥抹灰,硬山屋顶,明间后方两檐柱旁砌八字形墙,上端斗砖雕做出斗拱,后墙中间辟有主架锦式门。朝北一面有门楣题额上款书“乙丑冬月”中题“泽流思顺”下款书“陈鸣宝题”。

后进为一“三合院”,有左右厢房,皆为楼屋,经教证,前厅具明代建筑之特点和风貌,后楼建筑为清初其之风貌,迄今保存尚完整。

冯岳彩绘台门

冯岳彩绘台门是明代刑部尚书冯岳故居的大门。大门之正南分为三开间照壁,也称影墙。石砌须弥座,上刻卷草、凤凰、牡丹。墙体由砖砌成,上部砖雕,顶端砌出中间高,两侧低约65厘米。通高约4米,原约40厘米。全壁分三开间,一明间宽3.4米,北距台门4.9米。二次间略斜,平面各八字形。全壁长7米。瓦当圆开,有龙葵花等纹饰。以两柱将明间与次间分隔,檐下有平身科,明间四朵,次间两朵,柱头有柱头科,背为一斗三井。座斗下为伏远瓣,无出跳。

实勘在照壁之正北有台门,尚残存数间。上部留芦芯、泥沫的墙体,珠式立柱。西方中厅与厅前为天井,在左右之隔墙,其中朝里一侧上端原来也有精细的砖雕,都已砸去。右边的天井又有一堵墙,左右两端有一道拱门,这墙将天井分为南北两段,天井中有一口古井。东厅为高平屋,硬山式的两开间,宋架结构类似布政房东大厅,此东厅,前有廊,西边门前开六扇柱子门,进六往东有门可以进入中间。东门前部下有栏墙,上面开柱子门四扇,地面为石板。东间有地板铺地,柱础全部是珠形。西间天花板上油漆花卉至今还没有褪色。

贞节坊

贞节坊是明万历时翰林冯有经为其母刘氏所立,坊单开间,用高浮雕、透雕工艺手法,层次分明,艺术性较强。

石神桥大树将军冯异神像

金川世家神像考》(蔡继承著、蔡圳译)运用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数理统计学等研究手段推断,位于傅家山遗址北侧的慈城镇八字村石神桥村的一尊石刻像为慈城(慈溪市冯夫人祖先——辅佐刘秀中兴东汉的二十八宿将之一的大树将军冯异,是道教二十八宿之一的冯异箕水豹神像,建造年代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石神像,东汉光武帝时的征西大将军冯异,时军中尊称为“大树将军”。大树将军者,宁波市慈溪慈城乡贤冯骥才先生祖上也。

其他古建筑

代表人物

现代人物

周信芳(1895—1975),我国当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术革新家,字士楚,慈城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清江市)。周信芳六岁随父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艺名“麒麟童”。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社,与梅兰芳、林树森、高百岁同台。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鹿台恨》、《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1975年3月8日逝世。

钱太希(1882-1950),近代书法家,文学家。钱罕,字太希,又名吟棠,宁波府慈溪市慈城骢马桥人,世代书香,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受聘为县中学国文师。抹云老人秦润卿创办上海修能学社,钱太希先生受聘为教师,后到宁波效实中学任教。其教授文字学(小学)尤有特色。曾从章太炎先生共研小学,章太炎先生与冯君木先生誉他为“活字典”,冷僻俚语,能不假思索,都能获解。从梅调鼎先生学书法。钱太希先生博采汉晋、南北朝、隋、唐诸书法家元众长,又受晚清崇尚碑学之风影响而致力碑学,又崇晋王楷书。故落笔挥洒,跌宕自如,婀娜多姿。西冷社诸同人誉与任革叔为“浙东地区二炒”。近代金石书画泰斗赵时㭎对钱太希的字评价甚高。称其字“天资卓绝,下笔幽雅,无时下之俗”。沙孟海投于其门下,获受教益,称其师“碑志文字,每石皆有特色,古今书法家殆无第二手”。钱太希先生曾有《钱太希书品》行世,惜流传不广,晚年隐于慈城。

应昌期(1917―1999),浙江省慈溪市慈城人,1917年10月23日出生于慈城玉皇阁桂花厅两侧的楼房内。应氏为宁波市大族,相传先世系汉代河南汝南郡名门,晋朝末为躲避“八五之乱”而迁到浙江沿海一带,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以德望事功,文章著称于世。到抗战结束后,先生欣然应命到台湾银行任职,长达18年之久,期间历任总行营业,业务及国外各部经理,并升到副总理代总经理,采取了各种切合国家经济发展及工商业实际需要的措施。应先生在台湾创立围棋「应氏杯」,成为围棋界分量最重的世界大赛。

秦润卿(1877―1966),名祖泽,号抹云老人,宁波府慈溪县慈城人,其父秦九龄曾任招商局帐房后常失业,坐守家中,门第清寒,15岁由其表叔介绍海豫源钱庄学业,由于深自体会到家境清贫,不能比拟富家子弟,因而生活俭朴奋发向上,逐级由学徒信房外职到经理、督理。清宣统元年(1909年),豫源改组为福源,秦仍任经理,乃博采各银行,钱庄之长,改用新式薄遍,设资产负债表,开设信托等金融业务。民国6年(1917),上海南北市钱庄合并成立钱业公会,秦任副会长。后又升任会长,参与创建了钱业市场,现金公库和银钱业联合准备库。民国十年起创办「钱业日报」。他关心故乡的教育事业,于1915年在慈城西营建校舍,专收贫寒子弟免费入学,定名为"普迪小学"。诚聘谢益三先生为校长,延聘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即柔石),著名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王任叔执教,教学质量在当时全省私立小学中名列前茅。

获得荣誉

2000年以来,慈城镇相继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宁波市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

2006年1月25日,慈城镇获评“全国环境优美镇”荣誉。

2019年10月,慈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1月,慈城镇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2020年7月,慈城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18年至2020年,慈城镇均入选“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中国百强镇)”。

2022年11月18日,慈城镇入选2022年度全国千强镇前100强,排名第36位。

2023年10月20日,慈城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36位。

2024年9月20日,慈城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35位。

2024年12月16日,慈城镇入选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全国500强,排名第216位。

参考资料

乡镇(街道)简介>.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4-03

江北慈城:千年古城活态传承清风廉韵.宁波市纪委监委.2024-04-03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国家统计局.2024-04-03

稻花香里庆丰收!今天,宁波江北这个小村格外热闹.浙江日报.2024-04-03

宁波慈城镇名列2020年度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第一梯队.央广网.2024-04-03

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2023-12-05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录.生态环境部.2025-04-24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如皋第19!.今日头条.2025-03-19

2023年全国千强镇榜单重磅发布!玉山镇、杨舍镇、狮山镇蝉联前三!.中国网.2025-03-27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3-19

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榜单出炉,四川上榜11个.新浪财经.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