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市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东北部,地处宁绍平原腹地,东与江北区慈城镇接壤,北靠杜湖岭山岗与宁波市慈溪市毗邻。全镇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4.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3.1万人。三七市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距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宁波港口和慈溪观海卫镇掌起镇均在30公里以内。 三七市镇气候湿润,四季宜人,拥有丰富的物产,素有“中华杨梅之乡”的美誉。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立慈溪县以来,一直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历史沿革

三七市镇旧称金川,古属句章,唐开元六年(738)慈溪市建乡,下辖五乡:德门、西屿、石台、金川、鸣鹤古镇,金川乡其一也。历宋元明清,境域时有变动,今三七市镇属金川乡始终未改。

1954年10月,慈城镇县境大变动,金川乡划归余姚县。

1956年4月金川、新桥、祝江三乡合并为新桥乡。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推行军事化建置,为丈亭人民公社金川营,1959年3月调整公社体制为丈亭人民公社金川管理区。

1961年5月,丈亭公社恢复区级建置,建三七市人民公社。

1978年,新桥公社并入三七市公社。

1983年5月政社分设,改称三七市乡。

1986年,三七市撤乡建镇。

1992年5月,二六市乡并入三七市镇。经济

三七市镇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乡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七市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七市镇是姚东创业基地。现拥有云山、三七市2个工业功能区,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34家,亿元以上产值企业9家,基本形成汽配、皮件、不锈钢、橡塑、轻纺等五大主导产业。

201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已基本形成汽配、塑模、机电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已达到40家,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26.2亿元,同比增长18.1%。

2014年,规划启动了“机器人”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全镇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

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杨梅香椿矮雷竹、草莓、黄金芽茶为主导,花卉、优质喜米、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已形成三个农业区域经济带,即沿山“果竹经济带”,以发展杨梅、雷竹、孟宗竹为主,沿路“双木经济带”,以发展香椿、花卉苗木为主,沿江“两草经济带”,以发展茭白、蔺草为主。已建立了四个万亩农业基地,即万亩茭白、万亩优质稻米基地、万亩杨梅、万亩雷竹笋基地,“三七市”牌年糕和“舜源”牌雷笋和香椿已成为宁波市市级优质名牌农产品,畅销长三角各大城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

行政区划

三七市镇以集市而得名。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三七市,县西二十五里,月逢三、五、七、十市,故名”。三七市镇 面积68.5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2万(2017年),其中常住人口31065人,外来人口11000人。辖三七市、二六市2个居民区,唐李张相二六市云山魏家桥三七市幸福石步姚东祝家渡胜利 大霖山 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金川西路100号,邮编:315412。2012年人均经济收入16102元。

文化

特色介绍

境内气候湿润,四季宜人,物产丰富,是宁波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杨梅产出地,素有“中华杨梅之乡”“中国年糕之乡”之美誉。

杨梅

三七市镇素有“中华杨梅之乡”之美誉,被称为“果中珍品”的杨梅是三七市镇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赞“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落吴越杨梅”。杨梅具有消暑、开胃、生津、美容等功效,其中“鹤顶”牌杨梅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

年糕

三七市年糕作为地方特产,已有悠久历史,该产品选用七千年河姆渡遗址稻作文化的米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水磨技术,精制而成。“三七市”牌年糕以其外观洁白如玉、口感柔滑、糯而不粘、浸煮不糊,为年糕之佳品。

雷笋

雷笋是笋中之王,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味道甜嫩爽脆,其中,“舜源”牌雷笋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经加工而成的水煮笋油焖笋更是远销日本等海外地区。

另外,三七市镇的大米、香椿、茭白、白茶等农副产品在江南一带享有盛名。其中,“舜源”牌雷笋、“舜源”牌香椿和“三七市”牌年糕已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

邮政编码:315412

交通

三七市镇交通便捷,61省道横贯全镇,连接上海市与宁波的跨海大桥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触镇而过,具有“四个半“优势,即“到宁波市区半小时、到余姚市市区半小时、到杭州跨海大桥半小时、到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半小时”。各行政村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并开通有“宁波江北区—三七市镇”的337路公交,与宁波市区联系十分紧密。

社会

教育特色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三七市中学蜚声于余姚市。一直以来,三七市镇中学每年浙江省余姚中学的录取率在农村中学中保持着领先水平,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三七市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2处,文化专业户30户;公共图书室13个,藏书4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七市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病床54张,固定资产总值19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496人,参合率97.28%。

社会保障

2011年,三七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户,人数12人,支出7.74万元,比上年增长5.4%,月人均538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88人次,共支出14.1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8户,人数417人,支出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7.8%,月人均533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0人,支出92.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人,支出5.9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95人次,共支出12.9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3.5万元,镇老年人服务中心1家,床位8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4人;村社区服务中心12个;镇慈善分会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3.6万元,使1919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7916人,参保率97.7%。

旅游

旅游业作为三七市镇的新兴产业,一年一度的杨梅旅游文化周活动和新近考古挖掘发现的具有6500多年悠久历史的田螺山遗址,加上原有的石步村古村落,陈氏故居等景点,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三七市旅游和进行投资。

小城镇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商贸、餐饮、信息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

经济

综述

2021年度,三七市镇预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97亿元,增长12%。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三七市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21年12月,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卫生乡镇名单。

2023年10月20日,三七市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865位。

2024年9月20日,三七市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资料

三七市镇.余姚市人民政府.2024-09-01

三七市镇.余姚地名网.2024-09-01

欢迎来到三七市镇.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9-01

打破杨梅种植“靠天吃饭”,三七市大棚杨梅基地科技感拉满!.打破杨梅种植“靠天吃饭”,三七市大棚杨梅基地科技感拉满!.2024-09-01

三七市镇.行政区划.2024-09-01

余姚市三七市镇地图全图高清版.宁波本地宝.2024-09-01

2024年余姚中学各校录取情况,欢迎补充!.余姚论坛.2024-09-01

三七市镇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余姚市人民政府.2022-07-19

浙江省爱卫会关于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复审确认名单的通知.浙江省卫健委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24-09-01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14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