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英文名:Hongshan Distric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全区自西向北呈半圆形,环抱武昌区、青山区,东抵鄂州市,南与武汉市江夏区接壤,东北与武汉市新洲区隔江相望。截至2023年,洪山区实际管辖面积为220.5平方千米,下辖9个街道、1个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珞南街道珞狮路300号。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175.3万人。
洪山区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与鄂东南低山丘陵的结合部,整体地势西北略低,东南略高,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有长江穿境而过。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自汉高祖六年(201年)起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洪山地域均属武昌县管辖。1949年,洪山区从武昌县划出成为武汉市在长江以南新成立的三个郊区之一。
2023年,洪山区分别位居赛迪创新百强区第9位和赛迪全国百强区第77位。该区在农业发展上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除此之外,洪山区围绕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2021年,洪山区完成生产总值1131.54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0.13:22.74:77.13。
洪山区内有高校35所,在校大学生60万人,是与北京海淀、上海杨浦齐名的全国科教资源三大密集区之一。区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此外,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卓刀泉传说。洪山区在武汉的内环、二环、三环和四环之间,是武昌方向向南的重要出城通道,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内联九省,辖区内的武汉火车站2小时内可覆盖华中地区,4小时直达国内重要城市。
名称
在1400多年前,洪山还称为东山,东山藏古寺,寺名与山同,就称东山寺,后在李世民时,改称为弥陀寺。在南宋后期抗金名将孟珙为保护随州大洪山的古刹灵峰寺僧和镇寺之宝“佛足”的安全,将他们一并迁到东山弥陀寺,并改寺名为崇宁万寿禅寺,东山遂改称大洪山,洪山之名自此始。而洪山区也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洪山区境域内聚居。
西周时,姬燮十七年(前870年),楚王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洪山区境属鄂王辖地。
东周时,周定王三年(前604年),楚庄王发动兼并战争,降服江汉区之间诸侯国,今区境属楚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时,秦始皇元年(前246年),分天下为36郡,洪山区境属南郡。
东晋时,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州汝南(今河南汝阳)郡民避石勒等寇难,流寓江南,在沙羡侨置汝南郡。太元三年(378年),降汝南郡为汝南县,沙羡县并入汝南县,洪山区境属江夏郡汝南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洪山区境属江夏县,此后至元朝,洪山境域一直属其辖。
天宝,天宝六年(747年),李邕遭丞相李林甫陷害致死,归葬江夏九峰山。其故居遗址在洪山西麓修静寺(今施洋墓与宝通寺之间)。
宋朝,绍兴四年至十一年(1134年~1141年),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洪山、白浒、长虹桥等地屯兵近8年之久,并以此为基地,三次北伐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绍兴议和”后,鄂州市商业和水上运输业兴盛起来。鄂州城南至临江一带及鹦鹉洲上发展成鼎盛的商市,称“南市”。今区境为南方贸易之水陆门户。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在今洪山南麓击败自岳州驰援鄂州(今武昌)的陈友谅旧部,生俘张必先。时陈友谅已中流矢而死,张必先拥戴其子陈理在武昌称帝,改元德寿,屯军鄂州。
明清时期
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五月至九月未下雨,今洪山境域早情严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大旱,今区境人相食。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改江夏县为上江县,洪山地区属之。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李自成废上江县改为瑞符县,今洪山境域属其中。六月,清军占领武昌,废瑞符县,沿明制复改为江夏县,洪山境域属之。此后至清末,江夏区县名一直沿用,洪山境域一直属其辖。康熙帝三年(1664年),分湖广行省为湖北、湖南省两行省。江夏县为湖北省省会,洪山境域属之。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至新中国成立前,洪山地区属其辖。民国初期沿用清末旧制,后又实行区乡保甲制,即县下设区、乡、保、甲四级行政机构。民国五年(1916年),江迪生在南湖率鄂军第一师炮兵队举行“反袁(袁世凯)”起义失败,士兵多被捕杀。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区乡保甲制,在武昌县进行区划调整,在今洪山区境内设10个乡,即武丰乡、崇善乡(今北湖及东湖周围)、附城乡、南湖乡(今南湖周围)、英丰乡、恩场乡(今黄家湖、青菱湖周围)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武昌县进行区划调整,在今洪山区境内设第六区和第七区。第六区设26个乡,即近港乡、山内乡、山外乡、丰乐乡、永寿乡等。第七区在今洪山区境内的有鲁家乡、驼子店乡、福寿乡、王店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武汉行营主任张学良在今区境内主持修建南湖飞机场,开辟通往上海市、重庆市、昆明市、西安市、南京5条航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波田支队于大堤口、武胜门各码头登陆,占领武昌,进入洪山境内。是年冬,在中共武鄂工委副书记姜南平与李晓黎领导下,新四军五师鄂南武工队在驼子店、王店一带发展武工队员,打击汉奸、叛徒、日本侵略军及保安团等。民国三十年(1941年),新四军鄂南独立第五团手枪队与武昌抗日游击队开辟武(昌)北游击区,建立十几个乡的抗日民主政权。境内驼子店是新四军武北游击区武工队的据点。同年,驼子店有了中共地下组织,并在武鄂县政委姜南平领导下开展活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军在驼子店白浒湾修筑飞机场,征用良田333.3公顷,使3000余农民流离失所。次年,新四军武(昌)鄂(城)支队总队长汤楚英和武昌游击队支队长姜南平带领1个排奇袭白浒湾的日军飞机场,迫使修建工程停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武昌县在现洪山区范围内设有新安乡(今鲁巷)、永丰乡(今王家店)、福寿乡(驼子店)、招贤乡(今张家铺)等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洪山境域解放。同年,洪山从江夏区划出成为武汉市在长江以南新成立的三个郊区之一,另两个区为武泰区和挹江区。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洪山区这个称谓。1951年4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武汉市调整区划,将洪山、武泰、挹江3个郊区合并为武汉市第八区(武昌郊区),区机关驻地在武昌官园湾1号。次年7月,武汉市撤销第八区(武昌郊区),分设南湖区和东湖区。1955年2月,撤销东湖区,将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成立洪山区,区机关驻地在武昌高家湾。
1956年6月,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将汉桥、青山区、南湖、洪山4个郊区调整合并为3个郊区,即撤销南湖区,并入洪山区,洪山区的部分乡镇划归青山区,保留汉桥区。次年6月,又将市郊的3个郊区合并为2个郊区,即汉桥区和洪山区。1958年,撤销汉桥、洪山两个郊区,成立武汉市郊区。1960年7月,撤销武汉市郊区,将郊区9个农村人民公社分别就近划归各城区人民公社领导,同时成立洪山、关山、葛店人民公社(同区级政权)。1961年3月,将洪山人民公社和关山人民公社合并,恢复行政区建置,成立武汉市洪山区。1964年8月,又成立洪山和汉桥两个郊区。
1976年1月,武汉市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汉桥区撤销并入洪山区,此时,洪山区成为环绕武汉市的大郊区。1985 年,武汉市推行以城带郊的城区管理体制,将洪山区管辖的江北的5乡(江堤、长丰、永丰、后湖、谌家矶)、3街(琴断口、岱山、唐家墩)分别划归硚口区、汉阳区和江岸区。次年,武汉市将原由武昌区管辖的关山街、狮子山街、葛化街以及珞珈山街的大部分组建成的珞南街,划归洪山区管辖。1987年,原属鄂州市的左岭镇划归洪山区。至此,洪山区辖天兴、和平、建设、洪山、青菱、九峰等6个乡,花山、左岭镇2个镇以及关山、狮子山、珞南、张家湾、葛化、红旗等6个街道办事处。
2003年8月1日,区政府驻地整体搬迁至洪山区珞狮南路318号。2006年,撤销和平乡与洪山乡,设立和平街办事处与洪山街办事处。同年,将九峰乡北片的滨湖村、建强村、鼓架村、渔场移交武汉东湖风景区托管。2008年,将九峰乡及其九峰村等十村一委整体移交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托管。2009年5月,武汉市为解决武昌、青山区、洪山区“插花地”的问题,对三个区的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洪山区在经过与武昌、青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面积由509平方千米调整到480.2平方千米,减少约28.8平方千米。
2010年6月,洪山区将左岭镇整体移交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托管,托管面积89.26平方千米;花山镇整体交由化工区托管,托管面积17.19平方千米。同年8月,又将建设乡整体交由化工区托管,托管面积46.9平方千米。同年11月,继左岭、花山、建设乡分别移交东湖高新区、化工区托管后,为更好地适应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洪山区对区内部分区域行政区划又进行了调整。截至2011年4月,调整后的洪山区辖9个街道(珞南街道、关山、狮子山、梨园、和平、洪山、张家湾、青菱街道、卓刀泉)和1个乡(天兴乡),调整后的面积约为220.5平方千米,托管区总面积259.7平方千米。
地理
位置境域
洪山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地处长江南岸, 武汉东湖风景区之滨,是武汉的东大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7′~114°38′,北纬30°28′~30°42′之间。全区自西向北呈半圆形,环抱武昌、青山区两区,东抵鄂州市,南与武汉市江夏区接壤,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480.2平方千米,其中托管区面积为259.7平方千米,实际管理面积为220.5平方千米。
气候
洪山区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区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6.3℃,最高气温为7月份,月均气温29℃,最冷气温为1月份,月均气温4℃;年均降雨量为1163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雨量在四季分配上,夏多冬少,春多于秋,夏季为462~499毫米,冬季为97~130毫米,春季为265~442毫米,秋季为216~229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6~110卡,日照时数在四季分布上为夏季多,冬季少,秋多于春,春秋两季日照时数少于夏季而多于冬季;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其中4月最大为3.2米/秒,10月最小2.6米/秒,在季节分布上,冬季北风、东北风为多,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南风,春季东北风、西南风和东南风交替,秋季偏北风增加;另外,洪山区全年无霜期长,平均为240~205天。
地质
洪山区的地层属于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为冲积、湖积、湖冲积层。主要分布在天兴洲、和平、建设、青菱等Ⅰ、Ⅱ级阶地处。洪山区珞南街、关山街、狮子山街、洪山乡南湖一带为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黏土层,属Ⅲ级阶地,厚度10~40米。九峰山、马鞍山、南望山、喻家山、狮子山等低山处为志留、泥盆、石炭、二叠系砂岩、页岩、大理石、白云质灰岩等。
洪山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淮阳山字形构造南弧西翼,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至北西西的线型褶皱,及北西、北西西、北东和近东西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层。地层分布有古生界砂岩、页岩、灰岩及泥岩;中生界的砂砾岩、砂岩、页岩及泥岩;新生界的黏性土、砂、砂砾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轴部,背余两翼依次为泥盆、石炭、二叠、三叠各岩层。三叠系地层常组成向斜的槽部。由于强烈的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东西向的紧密褶皱,并伴随压缩性断裂。在南北向主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他次一级的构造,即北北东及北北西两组张扭性断裂。洪山区现代地质构造运动呈现慢慢下降的趋势,新的地质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带。
地形地貌
洪山区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与鄂东南低山丘陵的结合部,水阔地宽,西北略低,东南略高,区内最高点为九峰乡与江夏区交界处的丁管山,山峰海拔240.3米,最低处为北港村,海拔17.3米,全区平均高程为海拔25.3米。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低于40米的平原占全区的93%;少部分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区内花山镇、九峰乡及左岭镇、关山街,由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花山、白浒山、马驿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境内中部自西向东有低岗伸延,东部则以垄岗平原为主,丘脊岗坡多,呈东西走向,形成较大范围的天然屏障。
洪山区处于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貌总属丘陵—平原地貌形态。按地貌形态可划分剥削丘陵区、垄岗区和平原区。在洪山区珞瑜路至九峰乡、花山镇一带,为石质断续残丘状丘陵,属剥削丘陵区;洪山区的东部垄岗、西部垄岗、南部垄岗,为长江、汉水以南岗地,属垄岗区,其地貌以剥蚀堆积垄岗状平原为主,地表显示波状起伏地形,坡度一般小于3度;洪山区的环城平原属于平原区,系由长江及其他支流泛滥淤积而成,沿江河两岸和湖泊的周围展布,地面平坦开阔,略有倾斜,地面标高一般18~24米,地貌形态表现为堆积阶地类型,在堆积形式上,则以内叠阶地为主。
水文水利
水文
洪山区内水域面积约为34.99平方千米,约占全区行政区划面积的20.76%。区内管辖湖泊有7个,港渠有18条,主要河流有2条,为长江和巡司河。
湖泊
洪山区管辖范围内7个湖泊分别为南湖、杨春湖、汤逊湖、野芷湖、黄家湖、青菱湖和野湖,其中野芷湖、杨春湖全部在洪山区范围内,其余5个为洪山区与武汉东湖风景区高新和江夏区共管湖泊。区内湖泊总岸线长227.56千米,属洪山区管理的有87.69千米。
杨春湖位于洪山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东北区域,控制水域面积57.61公顷,岸线长度5.4千米;野芷湖位于洪山区境内三环线北侧,北为南湖,南为汤逊湖,南北纵距1.70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56千米,岸线全长9.6千米。
河流港渠
洪山区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和巡司河,长江从洪山区西南流入,从洪山区东北出境,流程75千米,水位通常在14.57~20.05米;巡司河位于武汉南部地区,北起武泰闸、南至青菱河,全长9.2千米,以京广铁路为界,以北属武昌区,长度0.5千米,以南属洪山区,长度8.7千米,汇水区面积约28.9平方千米。此外,区内港渠有东杨港、和平港、湘龙鑫城支港、青黄渠、沙湖港、丽水明渠等。
地下水和泉水
区内地下水分为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孔隙潜水含水层断续分布于区内长江一级阶地前缘及长江江心滩的白沙洲,其含水层顶板埋深几米至二十几米,承压水头埋藏较浅,一般为2~6米,水量较丰富,易开采;碳酸盐岩类含水层位于区境大理石、白云质灰岩地层中,多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极不均衡,在岩石破碎、断裂发育、岩溶发育处,岩溶水明显富集;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分布于区内砂岩、粉砂岩、砂砾岩、砾岩地层的断层、裂隙带中,大多为第四系黏性土层覆盖,富水性也极不均一,断裂破碎带发育部位水量较丰富,断裂发育较差则水量较小。
此外,区境泉水富集,较为知名的有卓刀泉和活灵泉。卓刀泉位于洪山区伏虎山麓,井深约3丈,井水清澈,四时不减,为当地居民所饮用;活灵泉位于洪山区左岭镇泉井村,为一地下喷泉,其水色清亮,水质纯净,常年恒温18℃,冬暖夏凉,其流量为1升/秒,是当地村民的饮用水源。
水利
洪山区境长江干堤主要有武金堤,该堤始建于明代,区内全长15.7千米。排水泵站有汤逊湖泵站,该站是武汉市重点水利工程,服务面积459平方千米,是汤逊湖水系10多个湖泊积水抽排至长江的主要出口,承担武昌、洪山、江夏区、东湖高新四个城区的降雨和生活排水任务。涵闸有陈家山闸,该闸修建于1956年,位于青菱街道武金堤,主要控制和调节汤逊湖、青菱湖、黄家湖等大小11个湖泊的水位。
土壤
洪山区土壤分为4类、11个亚类、23个土属和61个土种,4个土类分别为潮土、水稻土、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潮土面积有76383亩,主要分布于冲淤积平原20~30米高程带,其中灰潮土占91%以上,是蔬菜生产的最适宜土壤;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鄂东南低山丘陵的延伸部分——东部垄岗下部;黄棕壤土有12278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垄岗中部;红壤土主要分布在东部垄岗上部。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洪山区土地总面积220.5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27671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4988亩;有各类绿地39.5平方千米,其中公园绿地10.68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6.18平方米,绿地率29.99%,绿化覆盖率34.04%。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洪山区共有林地面积2363.4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255.5公顷,森林蓄积量2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54%。
矿产资源
洪山区内已探明矿产类有玻璃石英矿、建筑石材、砖瓦黏土、水泥黏土。玻璃石英矿分布在九峰大长山一带,约800万立方米;建筑石材分布在花山、九峰、左岭;砖瓦黏土在花山、九峰、左岭镇、建设、洪山等街镇乡;水泥黏土在和平街、八吉府和九峰街,均未开采。此外,在区内马鞍山森林公园和左岭镇泉井村各分布有一个矿泉井,储量较大。
水资源
洪山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区内湖泊塘堰众多,常年水面面积113平方千米,可蓄水2.46亿方。
生物资源
洪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181种,隶属于79科157属。其中,药用被子植物门有76科154属178种;药用蕨类植物有2科2属2种;药用裸子植物有1科1属1种。洪山区有国家保护药用植物4种,其中银杏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樟、 莲、喜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极危植物有银杏,且为中国特有;低危植物有樟和喜树 ,其中喜树既是中国特有又是极小种群。洪山区药用植物种类较全国植物种类少,常用药材种类少,区内无中药材市场和中药栽培种植区域、中药材企业、中药材进出口企业。
此外,洪山区内用材林有松、栎、枫香树、柏、苦、刺槐、柳等8种乡土树及泡桐、池杉、水杉、杉木王、落羽杉、川柏等7种引进树;经济林有油桐、板栗、枇杷、桃、李、梨、枣、桑等8种乡土树及油菜、核桃、苹果、柑橘、山楂、猕猴桃、草莓、茶叶等8种引进树。
区内经济类动物中,家畜家禽有耕牛、奶牛、羊、马、驴、骡、生猪、兔、猫、狗、鸡、鸭、鹅、鸽、松鼠鸡等。人工养殖鱼类品种有11目22科88种,主要有青鱼、鲤鱼、鱼、鲢鱼、鱼(胖头鱼)、鲫鱼(喜头)、鲇形目、鲴鱼、长春、三角鲂、团头鲂、杂交鲤、乌鳢、黄尾刁、异育银鲫、尼罗罗非鱼、散散鳞镜鲤、荷花红鲤和黄鳝等。其中,名优动物品种有生猪、牛、武昌鱼、白鱀豚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洪山区境内垄岗深处有野生块根植物、野生果及药材,可食用的野菜有地米菜、野苋菜、野韭菜、苜蓿、马齿苋等;在湖边沼泽地,有蒿、野蒿芭、芦苇;在湖面上有浮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湖内有野藕、野菱角、芡实等。此外,洪山区有22棵古树名木,其中在武汉市军械士官学校院内有一颗超过900年树龄的桧柏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还有21棵分布在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树龄都超过100年,均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其中有19棵樟树,1棵朴树和1棵银杏。
动物
洪山区境内在20世纪60年代前,常见的野生动物有狗獾、猪獾、黄鼬、松鼠、狸猫、刺猬亚科、野兔等;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野生动物在境内已不多见。区内天兴洲有鸟类236种,如喜鹊、远东山雀、灰头麦鸡、短耳鸮、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黄胸鹀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包括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黄胸,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6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8种。
区内鱼类天然品种有136种,常见的有乌鳢(鱼)、翘嘴红鲌、戴氏鲌、蒙古红鲌、红鳍、鮰鱼、鳜鱼、鱼、鱼、银鱼、白鲟等。境内各类植物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菜、瓜绢螟、松梢斑螟、竹螟、玉米螟等;害虫天敌有角腊、龟甲蚧、卷蛾、跳小蜂、蚧小蜂、蜻蜓、螳螂等。
自然保护区
马鞍山森林公园滨湖湿地
马鞍山森林公园占地713公顷,有大小山峰17座,最高峰海拔136米,因两头凸起,中间凹陷,形似马鞍,故此得名,园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马鞍山森林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晓塘春色、半山荷园以及濒临东湖、喻家湖区域都属典型的湿地,公园利用湿地资源建成的滨湖湿地景观区占地106000平方米,位于公园西北区域,濒临东湖,与东湖磨山、落雁岛隔湖相望,沿湖岸线种植的昌蒲、芦苇、荷花等六十余个品种的水生植物。
东湖落雁景区湿地保护区
东湖落雁景区是武汉湿地公园的代表,为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总面积为8.1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7平方千米,水域3.46平方千米。落雁景区生态系统完善,拥有树林、农田、内塘、草滩四大生态要素,区内自然景观以湿地和草场为主,是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每年11月初,都会有数量众多的鸬鹚飞来过冬。景区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95%,林地资源分布集中,长势良好,草滩结合水湾生长,有800年的古树和上千种珍稀动植物。在落雁景区划定的保护范围中,陆地核心保护区域达到60%,水域核心保护区域达到100%。
自然灾害
洪山区境内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渍涝洪灾和干旱热害等。渍涝洪灾多系连日暴雨造成,该区在春、夏、秋三季均有连日暴雨出现。2020年7月,武汉市接连遭遇强降雨天气,市内多处河流、湖泊超警戒水位,洪山区也多处遭受洪涝灾害,为了缓解灾情,区境内天兴洲十多年来首次主动行洪,引江水进洲,被江水淹成一片泽国。
2000年,洪山区遭遇130年以来的特大旱灾,2~9月降雨587.7毫米,全区600多个塘堰干涸,青菱湖几乎见底,全区农作物受旱2.8万亩,其中严重受旱1.3万亩,绝收0.3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洪山区辖9个街道和1个乡。洪山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珞南街道珞狮路30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调查显示,2020年,洪山区常住人口数量为1728811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占比51.84%,女性占比48.16%;0~14岁人口占比10.76%,15~59岁人口占比77.09%,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14,其中,65岁及以上占比8.09%;洪山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有55280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1501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1539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8386人。
2021年,洪山区常住人口175.2万人,户籍人口74.54万人。出生人口6716人,人口出生率4.27‰;死亡3169人,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3.93‰。
民族
洪山区以汉族为主。截至2022年9月,全区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56个民族俱全,拥有少数民族6万人。洪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区境内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从20世纪50年代始,中南民族大学(现中南民族大学)每年面向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省区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学习、深造。另外,在洪山乡关山村的上马家庄、下马家庄则是洪山区较早形成的一个回族居民居住区。
语言
洪山区是武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次方言。在语音上,有声母18个(包括零声母),声系比较简洁,与普通话相似,声母塞音、塞擦音中送气音比普通话多,且无鼻音、边音之分,没有翘舌音等;在韵母上,后鼻韵母比普通话少,韵母u不与声母m相拼,凡普通话mu音节,一律读mong等。在方言词语上,将“太阳”读作“日头”,“下雨”读作“落雨”,“山坳”读作“山洼子”等。
宗教信仰
洪山区宗教有佛教和伊斯兰教。佛教传入较早,该区的佛学教育主要是莲溪寺的“中华佛教湖北华严大学”(武昌华严学校),属月霞法师“寺院系”佛学教育体系。区内佛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宝通寺、莲溪寺和卓刀泉寺。
伊斯兰教传入武汉市地区,始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主要在回族和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中传播。洪山区内伊斯兰教主要活动场所为马家庄清真寺,该寺位于武汉市洪东湖高技术开发区创业街,始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可容纳近干人做礼拜。
经济
综述
2021年,洪山区完成生产总值113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57.23亿元,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872.77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占比为0.13:22.74:77.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31元,同比增长11%;人均消费支出42395元,同比增长18.33%。
2023年,洪山区分别位居赛迪创新百强区第9位和赛迪全国百强区第77位。在农业发展上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除此之外,洪山区围绕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
第一产业
洪山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为0.13%,2021年,洪山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1亿元。该区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天兴乡天兴洲,主要种植作物有高粱、油菜等。2023年,天兴洲有7426.2亩耕地,其中规模化种植高粱3858.6亩,自行种植农作物面积2525.8亩。此外,原产于洪山区的洪山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原产地现有种植面积为80.13亩。
第二产业
洪山区第二产业以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产业集群为主,该集群重点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已形成从光电材料、电芯片、光电器件、光电模组到光电设备的相对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是中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2021年,该集群主导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集群实现产值255亿元,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家、上市公司9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36家。
截至2021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02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22.29亿元。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洪山区最主要的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为77.13%,2021年,洪山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9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230.16亿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531.18亿元;住宿餐饮业17.79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42.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519万美元。
截至2023年,洪山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其中,科技服务产业集群以中央创智区为主核心,以武珞路—珞喻路为主体,依托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以检验检测、科学研究试验、工程设计、软件信息服务业为发展方向。截至2023年洪山区从事专业技术数字化技术服务的公司有9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3家;检验检测行业相关领域企业有16家;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400家。
文化创意产业是洪山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洪山区未来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该产业集群以书城路—野芷湖西路“创意大道”为主体,依托武汉创意天地、DE未来港、融创智谷等文创园区以及环华中师范大学、理工大、华中农业大学大、体院等高校创意产业带,主要集中在数字出版、工程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教育等方面,截至2023年,产业总规模约30亿,其中最大的企业为掌游科技。
洪山区商务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岳家嘴、杨春湖、街道口等区域,以中央创智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五星级酒店等为载体,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时尚消费、夜间经济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张家湾、青菱板块为主体,依托湖北电力、马应龙药业、利德测控、武汉洪山智能联网等龙头企业,推动新材料、氢能、大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
经济功能区
综述
洪山区内有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洪山经济开发区。此外,规划建设了北港工业园、南湖创意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融创智谷、烽火创新谷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
洪山经济开发区
洪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地处洪山腹地,北起湖北省图书出版城、南邻野芷湖、东接南湖水域、西靠武汉理工大学,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实际用地面积321亩,是洪山区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该区以现代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核心区为南湖创意产业园(含省图书出版城)和武汉创意天地园区。截至2021年6月,洪山经济开发区注册企业625家,拥有国家及省市级高新技术项目47个,规模以上企业30家,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个,上市公司5家。
北港工业园
北港工业园是武汉市少有的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该园区于2000年开工建设,规划范围由文荟街、柳园路、文治街、治维路、文秀街、书城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21.94公顷。在不断的转型中,北港工业园依托园区特色产业基础和洪山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入驻企业有高科阻燃、三峡智控、天辉科技、医佳宝、天真教育、汉谷云智等。
武汉创意天地
武汉创意天地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南湖大道与中环线之间,是洪山区“中国创意大道”的核心组成部分,占地面积291亩。该园区是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武汉打造的国际性数字创新创意产业集群示范园区,是集艺术、文化、商业、办公、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意创新产业集聚区,先后获得“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湖北省广告产业园区”“湖北省旅游创新创建示范基地”“武汉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截至2023年6月,代表性入园企业北大高科、预言软件、道森传媒等10余家上市公司,筑梦科技、星际互动、扬程互联、中诚信达等1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融创智谷
融创智谷始建于2016年,位于洪山区文化大道和三环线交汇处,整体规划面积约130万平方米,是武汉市首批“创谷计划”示范项目,是华中地区首个人工智能主题产业园。园区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截至2023年3月,已吸纳企业500余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瞪羚企业15家,国家级技术平台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家,总税收超12亿。园内高新技术企业有星空(武汉)加速器、超星数图、洪山科投、新晨科技、北京东软、里得电科、三迪自动化、拓普无人机等。
烽火创新谷
烽火创新谷位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东区,成立于2015年6月,占地106亩,由武汉烽火创新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以科技型创新企业为服务对象,围绕集团产业主线,构建ICT创新企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国家级专业化、生态型科技创新孵化综合体。先后获得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截至2023年6月,已入驻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其中有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获评瞪羚企业;通过智慧园区运营平台、孵化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等累计服务企业30000+家/次,在孵企业获得投资超过5亿元。截至2022年底,园区内企业产值超20亿元。
重点企业
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洪山区华师科技园内,是洪山区光电子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一直深耕光器件研发与制造,具备光芯片Bar条测试、TO-CAN、OSA组件的全系列产品垂直整合能力,具备COB、BOX模组等高速器件封装能力,可提供应用于接入网、无线网、传输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光器件类产品,年产值超15亿元。
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学前教育行业的综合服务机构,总部设在湖北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40号亿童大厦,在北京、西安市、南京、深圳市等24个城市设有培训中心,拥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公司600多家。公司研制有优质学前教育产品1500余种,拥有遍布全国的幼儿园客户超过5万所,每年实施线下培训6万多场、培训园长教师200多万人次,实施线上培训5000多场、培训园长教师超过400万人次。2012年获得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2022年荣获第二届“湖北省文化企业十强”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1年底,洪山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82所,其中幼儿园212所(公办、集团59所,民办153所),在园幼儿43928人,教职工7716人,其中专任教师3500人;小学35所,在校学生61059人,专任教师2944人;初中22所(单设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在校学生18138人,专任教师1500人;普通高中7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在校学生8247人,专任教师643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88人,专任教师57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4358人,专任教师218人。
洪山区科教资源密集,创新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底,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在内的3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60万人,占武汉市大学生近一半,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两院院士53人,是与北京海淀、上海市杨浦齐名的全国科教资源三大密集区之一。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人文科学概论、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其中,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29号。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齐全,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底,洪山区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47家,其中医院39家,营利性医疗机构26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政府办中心4家、高校办中心10家、大医院办中心4家、企业办中心3家),政府办乡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0家。全区卫生人员2054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9223人,执业护士11321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8762张。按常住人口175万人计算,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5.2人,拥有床位数5.1张。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区域,院区规划占地48.5亩,设置床位1200张。院区建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等,引进了1.5T核磁共振、64排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烧伤科)、湖北省重点专科6个(烧伤科、医疗美容科、中医老年病科、临床药学消化内科、急诊科)、武汉市重点专科23个(烧伤科、医疗美容科、中医老年病科、临床药学等),光谷院区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1个,编制床位680张,年均门诊量逾56万人次,年均住院病人近6万人次,先后被确定为洪山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洪山区卫生计生人员培训基地挂靠单位;2017年,院区顺利通过中华医学会认证,正式获评“国家胸痛中心”。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暨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全国唯一一所“四位一体”发展的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湖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医院始建于1868年,开设临床及医技科室46个,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医院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精髓,在全国率先开展“治未病”“体质辨识”“冬病夏治”“膏方节”等中医特色服务,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1个、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各一个、二级实验室14个。
科技
洪山区连续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2011~2015年、2016~2020年、2021~2025年),多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截至2023年6月,创建了国家级科普惠民示范社区4个、省级11个,市级54个,星级社区12个,建有全媒体科普橱窗64个,传统橱窗710个;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市级科创专家工作站2家,成立企业科协42家,组建了42名洪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和12名洪山区科学家报告团成员,组建了科普志愿服务1+8的科技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活动。其中,洪山区成立的“洪山地区科普展教联盟”运作13年,开展了科普场馆社区行、移动博物馆、科学零距离、三三对接等多项活动,被湖北省科协授予“湖北(洪山地区)科普资源开放共享联盟”,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纲要优秀案例进行推送。此外,区科协打造了科普月月行、社区科普大学云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科学家报告团进校园、洪山区青少年科学夏令营等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品牌,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洪山科普特色品牌矩阵,1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科协的表彰,3次被评为洪山区绩效管理立功单位。
洪山区拥有湖北省七个重点实验室之一的湖北洪山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21年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组建,截至2023年1月,以洪山实验室署名的研究论文超过500篇,其中2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科学》上。2023年6月,洪山实验室发布了自成立以来的12项代表性成果,涉及水稻、玉蜀黍属、油菜、园艺、生猪、水产等领域。其中“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该次农业科学领域唯一入选的成果。此外,洪山区拥有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内诞生了国内第一根光纤、第一台大功率激光器、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23年7月,洪山区内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80家,各类孵化器面积突破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余家。
文化事业
2022年,洪山区文化系统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区级文化设施10826平方米,街道文化站9个、乡文体站1个,有专(兼)职文体工作人员21人,街(乡)文化活动阵地近32000平方米。区图书馆共采购馆藏图书4919余册,2707余种,共计15万元;预购20万元馆藏图书及20万元社区图书,收集地方文献219种、298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3266人次,读者借阅图书66160册次、还书66019册次,全年新增读者证1391张。
洪山区被评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十佳书香县市”;洪山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洪山区“书香飘洪山·经典诵读”全民阅读活动被评为武汉市十大品牌读书活动。
体育
2022年,洪山区共开展群众性体育比赛和活动100次,参与群众达40余万人次。区内体育场地总数4325个,其中1036个室内体育设施场地,3289个室外体育设施场地。健身路径1000条,公共体育场地面积323.238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7平方米(按常住人口172.88万计算)。少儿体校新周期注册17个项目,运动员750人,参加13个项目比赛,共计参赛运动员271人。
2023年5月,洪山区举办了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2023年杨春湖公园健康跑,拉开了洪山区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序幕,之后将陆续开展100场赛事,分为区、街、社区三级,包括门球、乒乓球、柔力球、台球、武术、象棋、围棋、游泳、轮滑、瑜伽、篮球、桥牌、健身排舞等项目。
环保
2022全年,洪山区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84.4%。PM2.5平均浓度29微克每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56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28微克每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161微克每立方米,除优良率和臭氧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在水环境方面,洪山区长江国考断面杨泗港水质达到II类,河湖长制(辖区考核)考核断面武金堤渡口水质达到III类,稳定达标,杨春湖、野湖、野芷湖已达到功能类别,与去年同期相比,南湖、野芷湖、野湖水质好转,杨春湖、汤逊湖外汤心、黄家湖、青菱湖水质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洪山区城市低保对象共1210户1519人,农村低保对象共44户48人。截至2022年底,洪山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2022年,洪山区完成110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2797套;拓宽帮扶渠道新增就业2.8万人;完成2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对低保、特困等困难对象开展医疗救助6704人次;为近2万人发放高龄津贴;医疗救助低保、特困对象全覆盖。其中,狮子山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洪山区首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是省级示范养老综合体。
交通
综述
洪山区南靠江夏区,西抵长江,东临南湖,在武汉的内环、二环、三环和四环之间,是武昌方向向南的重要出城通道。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内联九省,辖区内的武汉站2小时内可覆盖华中地区,4小时直达国内重要城市;沪蓉、京珠北高速在区内交汇;武汉市四大环线和2号、4号、5号、7号、8号、11号、27号轨道交通均穿越洪山。
公路
截至2022年底,洪山区下辖各级道路685条。辖区内道路有街道口商圈、医圈、校圈等交通密集型道路、武汉火车站周边环形道路、景区连通道路、城郊结合部道路、进出城通道、多条城市快速路等,武汉四条环线全部经过洪山区,此外,还有国道、省道、乡道和高速等。
境内高速公路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即G4。沪蓉高速(G42)途经上海市、江苏省、安徽、湖北、重庆市、四川省六省市全长1966千米;京港澳高速起点为北京西南北京三环路的六里桥,终点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口岸,途经北京、河北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六省,全长2285千米。境内高速收费站有武昌收费站(青郑高速)、白沙洲收费站(武汉—深圳高速公路)、龚家岭收费站(武鄂高速公路)等。
境内城市道路方面,杨泗港长江大桥、杨泗港快速通道、珞狮南路、友谊大道等畅通了洪山区东西、南北向的快速交通。珞狮南路是贯穿洪山区南北向通行的主干道路,全长5600米。洪山区境内有四大环线(内环线、二环线、三环线、四环线)穿境而过。其中,境内的三环线野芷湖立交为洪山区与江夏区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2022年,洪山区15条微循环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并且完成了18处背街小巷的提档升级;2023年8月,洪山区启动了2023年背街小巷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对洪山街、卓刀泉街等8个街道22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
铁路
洪山区境内有贯通南北的京广铁路、连接东西的武九铁路从区内通过。区内火车站有武汉站,该站是武汉市三大火车站之一,主要以高速动车为主。武汉站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杨春湖畔,毗邻武汉东湖,于2009年12月26日建成启用,由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与武昌站、汉口站等车站及线路共同构成"米"字型的武汉铁路枢纽, 武汉站是中国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公路三者的无缝衔接。开通有至北京、青岛市、济南市、福州市、厦门市、哈尔滨市、南宁市、贵州省、昆明市、珠海市、兰州市等地的高铁线路,是通达南北、横贯东西的中国高铁中心之一,通过该站2小时内可覆盖华中地区,4小时直达国内重要城市。2023年上半年,武汉站发送旅客1468.08万人次,位居武铁管内128个客运站之首,并在春运期间及“国际劳动节”期间,该站多次刷新自身纪录。
航运
在洪山区托管区内有白浒山港区,该港区是武汉港9个港区之一,主要包括化工新城、花山、白浒山、左岭作业区,是以石油及化工品、LNG、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年吞吐能力约200万吨。在轮渡上,洪山区内设有天兴洲轮渡站,开通有天兴洲到青山轮渡的航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9月,洪山区内共通车7条地铁线,分别为2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11号线和27号线。此外,还有正在建设中的19号线预计2023年底通车;12号线预计2024年底通车试运营;新港线一期首个车站主体结构正在施工。
在常规公交上,除了拥有多个常规公交线路外,洪山区还开设了一条串联辖区13所高校的“校校通”公交环线,该环线缓解了沿线居民出行难题,同时也方便师生跨校学术交流,成为洪山区的特色文化名片;开设了多条微循环公交线路,以连通辖区内地铁与公交站点之间的接驳空档;开设了从中医药大学地铁站至青菱都市工业园的定制公交;辖区设有雄楚大道BRT快速通道,该线路是武汉市首条快速公交线。
人文
综述
洪山区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老人桥遗址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牌坊。此外,还有流传千年的卓刀泉传说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洪山区重视文艺创作,接连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都取得不错成绩。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洪山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单位有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国立武汉大学牌坊
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位于武珞路与珞珈山路交汇处的街道口附近,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该牌坊于1931年建成,是一座涂有油漆彩绘的三开间木质牌楼建筑,牌楼明间跨度很大,正反两面悬有校名“武汉大学”六字楷书匾额,其间还有镂空的钱纹图案,牌楼虽然色彩艳丽,但其立柱纤细,头重脚轻,且无戗杆,整体结构较为脆弱,在落成的次年,便毁于一场大风。到了1934年,武汉大学决定在街道口木牌楼的原址,重建一座新的牌楼,改用更为坚固牢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牌楼为三开间冲天式牌坊,整体风格更为简洁朴实,牌坊通体以青灰色水刷石饰面,檐部施以绿色琉璃瓦装饰。新牌坊建成后,其背面所刻的文字,也换成了六个篆体的汉字:“文(法)理工农医”,意为民国时期武汉大学所设的六大学院。
老人桥遗址
老人桥遗址位于洪山区南湖社区,属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遗址为4~5米的土台,面积约9000平方米。1958年,武汉市文物普查现场采集到扁平鼎足、灰陶高足杯、灰陶盆、石铲、石斧等器物,属屈家岭至湖北龙山期之间的文化遗存。1959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洪山区共有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有1项,省级1项,市级有4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同时,洪山区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了生产性保护基地、传承示范基地、非遗工作室、非遗传习室、非遗展厅等宣传、传承场所。
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4项、区级15项;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
卓刀泉传说
“卓刀泉传说”最早见于景泰六年(1455年)《寰宇通志》,书中记载:“在府城东十里,刘备郊坛上。世传关羽曾卓刀于此,有庙在泉上。”又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载:“卓刀泉在县东十五里关庙殿前,色白香清饮之不渴,在汉昭烈郊坛下,世传汉寿亭候行军于此卓刀得泉,明楚昭王饮之味甘冽,为石覆以亭”。据此人们传说:公元208年(东汉建安13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有碑文所记:“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饮之可疾。”1800年来,“青龙降虎关羽,甘醇还数卓刀泉”伏虎为山、卓刀为泉的传说在民间世代相传。“卓刀泉传说”的物质载体是位于洪山区卓刀泉街伏虎山西南麓的卓刀泉寺,为洪山区著名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市级文保单位。2015,卓刀泉传说由省非遗中心与《三国传说》一起打包申报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
高洪太铜锣
武汉市的制锣历史,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当时的武汉已是全国铜响器的制作中心,汉锣与京锣、奉锣、苏锣一起,并称全国“四大名锣”。“高洪太”是汉锣代表,是武汉著名的铜响器制作业老字号。于1914年在汉口长堤街创办,1946年为梅兰芳剧团成功研制虎音锣,名扬全国。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北京首演时,敲响一面高洪太铜锣,震动全场,将汉锣声威传到世界。汉锣与其他锣相比更为出众的特点是音质纯正、发音宏亮,而且需要手工锻造,从一块块灰色的铜、锡熔合金属蜕变成一面金光闪闪的锣,需要经过熔炼、锻造、成型、整平校正、抛光处理、定音六个步骤。
饮食
洪山区主食以喜米、麦面为主,将其做成饭、粥、糊、馒头、发粑、擀面、面条等食用。在小菜上,家庭常以豆豉、腌菜、腐乳等为家常菜,日常时令蔬菜,春有白菜、芥菜、芹菜、莴苣等,夏秋有瓜、豆、辣椒、茄子等。传统的调味品有麦酱、黄豆酱、腐乳、鲜辣酱等。煨汤多为来客时,排骨汤最为盛行,其他煨汤有鸡汤、牛肉汤等,煨猪排骨汤多与藕搭配(以湖中野藕为最佳),煨牛肉汤则多与青萝卜搭配。茶食上,习用麻花、翻卷、米泡之类。糕点以酥糖、京果、雪枣、芝麻绿豆糕和月饼等节令食品为主。
洪山菜薹炒腊肉
正宗洪山菜薹炒腊肉,做法十分讲究。菜薹要选洪山宝通寺周围种植的,要既鲜且嫩,主要吃薹,薹用手折,长约寸许,洗净沥干备用。腊肉要切成一寸长的薄片,先放进锅里煸炒,然后捞起,再炒菜薹,最后把腊肉掺入,起锅装盘。吃时菜薹鲜嫩脆香,腊肉醇美柔润,别有风味。
莲藕排骨汤
洪山区人民在来客时多以煨汤招待,其中以排骨汤最为盛行,当地人民在煨猪排骨汤时多与藕搭配,且湖北盛产莲藕,粉嫩白净,闻名全国。将藕和排骨一起煨汤,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汤鲜味美,营养丰富。在2018年首次向世界发布的“中国菜”中,莲藕排骨汤被列为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地方特产
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是武汉市特色品牌蔬菜,洪山区种植菜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唐朝时期,洪山菜薹被当作土特产进贡京城,到了清朝,更被封为“铜殿御菜”。洪山菜薹的美味,主要得益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北有洪山,阻隔寒风,南有南湖,气候湿润,这种“聚宝盆”一般的地形,形成了一片“暖冬小气候”,确保洪山菜薹不受冻害而造成空心,同时,千百年来,长江洪水挟带的泥沙在南湖一带沉积,形成了一种叫“灰潮土”的碱性沉积物,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便造就了洪山区在菜薹种植上的“不可复制性”。紫菜苔以宝通禅寺为核心发源地、洪山石牌岭为重要原产地、武汉市周边地区为基本辐射地。2005年,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习俗
洪山地区的旧时礼仪习俗,民间传统的生育、诞辰、嫁娶、丧葬、祭祀等礼仪习俗,从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逐渐被新俗取代。生育习俗上,婴儿出生后的“报喜”“洗三”“开奶”等旧习少见了,而做“满月”、“周岁”、“十岁”之风则更盛行;在诞辰方面,通常50岁以后才能“做寿”,在此之前的庆祝生日叫“做生”,小孩重周岁、十岁,老人重整寿,60岁、70岁(大寿)、80岁、90岁(大庆),一般“男做虚(提前一年),女做实(足岁)”,祝贺寿诞需送礼,称寿礼,寿诞之日,待客或赠送四邻的食物多是“寿面”、麻花、鸡蛋;旧时婚嫁流程有订婚、报日、迎亲、拜堂、回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嫁更加的简单和新潮;在丧葬习俗上,旧式丧仪繁杂,从“移床”到“出殡”“下葬”“满七”等,前后有半月之久,如今则是以火葬为主体。
在民间传统节日方面,洪山区和中国各地一样重视祖先传下来的重大节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起了一些时尚节日和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元节、重阳节等;现代节日有元旦、国际妇女节、妇女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情人节、母亲节等。
艺术
洪山区历来重视文艺创作,区内广大文艺工作者接连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2023年,洪山区“文艺家创作实践基地”在草风堂揭牌,这是洪山区首家文艺家创作实践基地,是打造洪山特色文化品牌和群众性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的重要阵地。
戏剧曲艺
洪山区创作的戏剧、曲艺、小品在武汉市有一定影响。早些年,王斗小品《劝学》率先代表湖北省上京参加全国“南开区杯”戏剧小品大奖赛,填补了省市的空白;方言韵白剧《上门》、小戏曲《西瓜儿女》获武汉市创作表演一等奖;李光远小话剧《卖花生》获武汉市一等奖;胡家祥小品《婚纱》获武汉市一等奖等。近些年,2018年洪山区文化馆专业干部冯玲主演的小品《蹭网》在第十四届湖北曲艺“百花书会”评奖比赛中荣获节目一等奖;2021年洪山区小品《应聘》获得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群星奖。
音乐舞蹈
在音乐舞蹈领域,早年间,洪山区群众文化馆干部有20余件作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在省市会演中获奖,如《赶秧雀》《四面八方拉起手》《大三峡》《美丽的天兴岛》《采莲》等。舞蹈《热土》《捕鱼新歌》《凤凰涅》《山里娃》《辣妹子》等10多个作品在省、市获奖。2018年洪山区文体局创作的舞蹈《庄稼人》和歌曲《半城山半城水》获得了武汉市第八届“黄鹤群星奖”;2021年洪山区舞蹈作品《我的父母之乡》获得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群星奖。
书法摄影
在书法摄影领域,洪山区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配备美术干部,70年代配备摄影干部。洪山区文化馆每年要开办书画摄影培训班多次,如“暑期少儿书画培训班”“农民书画培训班”“美术高考提高班”等,产生了一批在全省、全市较为知名的美术作品,如《高原情》《红土》《牧归图》《晚秋》《静静的港湾》等;除美术作品外,摄影作品如《姑嫂都是好把戏》《干脆用手抓》《农忙假》《老来俏》《震撼半边天》等均在全国、省、市展出并获奖。2022年洪山区先后举办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清廉机关在我心”洪山区优秀书画作品展、“大展洪图 大好山河”摄影大赛等多个活动。
风景名胜
综述
洪山区位于长江之畔,武汉东湖风景区之滨,有狮子山、桂子山、喻家山等山体,东湖、南湖、汤逊湖、黄家湖等著名湖泊。国家AAAAA级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四大风景区中的落雁景区和吹笛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均位于洪山区,其中落雁景区位于洪山区青王路旁,是武汉湿地公园的代表,是武汉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山区是与北京海淀、上海杨浦齐名的大学之城,作为全国科教资源三大密集区之一,辖区内坐拥35所高校,科教禀赋,人才富集,区内旅游资源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科教旅游景点和创意天地、华农梦想岛、DE-未来港等文创旅游景点。其中,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鲁磨路中国地质大学西区校园南侧,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武汉十大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博物馆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开辟了6个常设展厅,分别为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矿物岩石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产资源展厅和张和捐赠展厅。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中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包含光谷、磨山、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园区,江夏、新洲两个基地及多个野外观测台站。其中,磨山园区位于洪山区,面积886亩,为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现收集保育植物资源13000余种,建有世界上涵盖遗传资源最广的猕猴桃专类园、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专类园、华中最大的野生果树专类园、华中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植物专类园、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等17个特色专类园,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研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湖北省和武汉市级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禁毒科普教育基地。
东湖落雁景区
东湖落雁景区是中国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5A级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依白马景区,南与磨山景区隔湖相望,东临王青公路,规划用地总面积为8.1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7平方千米,水域3.46平方千米。景区内丘陵起伏,古木参天,鹊桥、清河桥、雁洲索桥三桥环抱,观鸟栈道在池杉林中穿行,远望鸟岛,岛上常年栖息着各类水鸟,每年冬季数千只鸬鹚会迁徙于此。自2000年起,落雁景区自然生态园先后建成了清河古桥、鹊桥相会、雁洲索桥、栈道观鸟、芦洲古渡、赵氏花园、古树奇观、乌龙潭、乌龙井、坪沙落雁、玫瑰花园、松鼠乐园、山茱萸园等景点景观。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婚纱摄影外景基地,是市民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并形成了观鸟周、七夕鹊桥会等活动品牌。同时园内还集中修建了一批体现楚地民俗文化历史的雕塑和建筑,使游客领略楚地民俗文化的经典。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Population.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行风连线】左手青春,右手智汇,这就是洪山.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4
区域地理.中国政府网.2023-09-04
洪山概貌.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4
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4
洪山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4
洪山区志——民族构成.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A级景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8
机构简介-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19
机构简介-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19
@高校毕业生,诚挚欢迎你来到洪山留在洪山!.2023-07-01.2023-09-05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04
各区区情.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9-19
洪山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5-03-24
寻根|武汉市洪山区——大学科技之“城”.湖北省民政厅官号.2023-09-0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09-04
洪山区志 总述.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9-23
洪山区志——新中国成立后隶属.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排名全国第九 武汉城区第一!洪山区入围2023创新百强区榜单.湖北日报.2023-09-08
赛迪发布2023全国百强区榜单 洪山区再次上榜.荆楚网.2023-09-08
看!江心绿洲“变色”啦,这是丰收的颜色.极目新闻.2023-09-06
喜讯!武汉洪山这个集群入选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极目新闻.2023-09-08
五大空间战略+四大产业集群 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来了.武汉发布.2023-09-06
市人大代表、洪山区委书记林文书:加快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长江日报.2023-09-08
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一览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9
洪山区集中展示非遗保护成果,16个非遗项目获授牌.长江日报.2023-09-07
为了让街道口、尤李立交的交通更畅通,洪山区做了这些事.长江日报.2023-09-08
洪山·孟珙·“万斤钟”︱三镇古今.长江日报.2023-09-04
洪山区志——新中国成立前隶属.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洪山区志——大事记.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国民经济恢复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市人民政府关于武昌区与洪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告.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山区与洪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告.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喜讯|“2018年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发布!湖北这5地榜上有名!.湖北发布.2023-09-2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9-04
洪山区志——降水.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日照.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风向、风力.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地层.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构造.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地形地貌.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什么是洪山.九派新闻.2023-09-20
武汉市地貌形态类型.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20
剥削丘陵区.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20
垄岗区.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20
平原区.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20
洪山打造滨水生态绿城.长江网.2023-09-20
洪山区跨区湖泊划界成果公示.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4
武汉市洪山区首次启用无人机 运用遥感卫星监测湖泊治理.荆楚网.2023-09-04
健身跑、做环保 在鄂央企:工地到哪儿美丽到哪儿.湖北日报.2023-09-04
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 野芷湖.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4
武汉近5年9个湖泊打通岸线 不让湖泊成“私家水池”.长江日报.2023-09-23
共建“碧水洪山” 区领导调研巡司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洪山大学之城 .2023-09-20
洪山区黑臭水体2023年上半年治理情况公示.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20
洪山区志——散岩类孔隙水.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6
洪山区志——碎屑岩类裂隙水.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6
洪山区志——武金堤.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武金堤上老水利,巡堤归来已半生.极目新闻.2023-09-04
极目新闻:武汉市洪山区防汛抗旱工作已全面启动.武汉市水务局 武汉市湖泊局.2023-09-04
武汉汤逊湖泵站举行开放日:社区居民探访“不淹水”的奥秘.极目新闻.2023-09-04
筑牢安全“堤坝” 区委书记林文书调研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检查防汛备汛工作.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4
洪山区志——土壤级别.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类型.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分布.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 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洪山区召开全区农村耕地保护工作会议.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04
武汉洪山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青菱河东路将打造道路绿化带.极目新闻.2023-09-04
洪山区志——类型.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家畜家禽.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淡水鱼类.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名优动物品种.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900岁古树生机盎然 洪山区全力守好“绿色遗产”.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4
洪山区志——野生动物.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武汉洪山:科普助力“双减”,天兴洲头观鸟.极目新闻.2023-09-24
洪山区志——害虫.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森林公园滨湖湿地.凤凰网湖北.2023-09-24
让城市回归自然 武汉筑牢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光明网.2023-09-24
洪山区志——渍涝洪灾.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洪山区志——干旱热害.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三上防汛前线的“热血建设者”.工人日报.2023-09-04
长江2号洪水悄然过境武汉,3号洪水正在形成.第一财经.2023-09-04
天兴洲扒口行洪成一片泽国 民警坚守匝道防止有人上岛.楚天都市报.2023-09-04
洪山区志——旱灾.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4
政府信息公开.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洪山区委书记严中兴、区长刘华珍一行来校调研.湖北洪山实验室.2025-03-27
深读丨洪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洪山区人大常委会.2023-09-05
区长:刘华珍.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2025-03-27
洪山区政协主席刘劲松一行赴和平法庭走访调研.政协武汉市洪山区委员会.2023-09-05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武汉市统计局.2023-09-05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武汉市统计局.2023-09-05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武汉市统计局.2023-09-05
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武汉市统计局.2023-09-05
统战实践创新巡礼·洪山篇】凝心聚力 大道同行.洪山区委统战部.2023-09-05
洪山区志——民族分布.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方言1.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方言2.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宗教.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洪山区志——宗教沿革.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洪山区志——寺庙.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武汉宝通禅寺.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9-05
洪山区志——沿革.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5
湖北省武汉市马家庄清真寺典型事迹 ——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23-09-05
天兴洲上机械轰鸣,近4000亩高粱喜迎收割.武汉市农业农村局.2023-09-06
洪山菜薹、蔡甸莲藕、汪集鸡汤……武汉这些舌尖上的美味你都吃过吗?.九派新闻.2023-09-06
每一根菜薹都是爽脆清甜的!三农品鉴官带你探访洪山菜薹原产地~.武汉农业农村.2023-09-06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6
洪山区全力建设环大学创新经济带,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人民资讯.2023-09-06
关于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与元宇宙 引领洪山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建议.政协武汉市洪山区委员会.2023-09-08
洪山:加速转型升级,扎实推动产业结构华彩蝶变.长江日报.2023-09-06
武汉洪山:惠企政策多重叠加,助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极目新闻.2023-09-04
协商在一线 区政协调研北港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6
武汉洪山形成“一中心多园区” 文化产业格局.中国网·湖北官方账号.2023-09-06
洪山区两家园区上榜!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名单公布.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6
讲好创业创新故事 武汉市洪山经济开发区组织企业家座谈.中国网·湖北官方账号.2023-09-06
尝鲜“工业上楼”,研发生产物流企业“摩天工厂”里做邻居.长江日报.2023-09-06
洪山区北港工业园提档升级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告.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问需于企 武汉市洪山区加快北港工业园提档升级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国网·湖北官方账号.2023-09-06
武汉创意天地.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融创智谷.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华中人工智能主题产业园
——武汉融创智谷.人民网.2023-09-06
武汉经济“期中考”,融创智谷亮出好成绩.长江网.2023-09-06
融创智谷:除了高科技 还有甜如蜜.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6
今天,《人民日报》聚焦湖北这家企业!.湖北广电新媒体官方账号.2023-09-07
公司简介.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官网.2023-09-07
联系方式.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2023-09-07
洪山区引导基金助力“昱升光电”完成亿元战略融资.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6
亿童领域课程. 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官网.2023-09-08
简介.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2023-09-08
洪山区委书记:打造高品质大学之城.潜江新闻网.2023-09-05
学校简介.武汉大学.2023-09-07
“四川引才”进高校 启动全国巡回招聘 首场黑龙江省专场已有59人达成就业意向.华西都市报.2023-09-07
学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2023-09-07
2022年卫生事业概况.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医院1.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医院2.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三级甲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北省中医院(三级甲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医院概况.湖北省中医医院.2023-09-07
喜报!洪山区连续三次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8
武汉市洪山区.湖北省科协.2023-09-25
洪山实验室成果上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长江日报.2023-09-19
重大突破!湖北洪山实验室发布成立以来12项代表性成果.长江日报.2023-09-07
探秘产学融合,武汉市洪山区400余名师生走进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目新闻.2023-09-25
荆楚科普大讲堂——洪山高级中学学子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目新闻.2023-09-25
文体事业.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洪山区谱写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长江日报.2023-09-19
书香正浓 武汉各区发布2023年全民读书月重点活动.武汉文明网.2023-09-19
武汉洪山区第1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100场赛事与您有约.极目新闻.2023-09-19
洪山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3度年工作安排.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展示作为 体现担当 展现风采 以昂扬姿态奋力推动洪山大学之城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7
洪山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互联网+融合养老 洪山区首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启用.湖北日报.2023-09-07
洪山:交通堵点治理推行社会共治.长江日报.2023-09-08
「2019警官面对面」洪山区交通大队.武汉交通广播官方账号.2023-09-08
沿着高速看中国|开启双城生活的沪蓉高速.澎湃新闻.2023-09-08
沿着高速看中国|从北京到港澳,这条南北大动脉,既有高科技,也是黄金路.红星新闻.2023-09-08
两公布一提示|湖北交警发布2019年“中秋”出行提示.黄冈市交警官方账号.2023-09-08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洪山区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8
武汉10条最有特色月季花路,“最多”“最萌”在洪山.极目新闻.2023-09-08
相当于北京六环和上海郊环线,武汉四环线定位为高速环线.长江日报.2023-09-08
千余人连夜奋战,武汉91公里三环线全线畅通.长江日报.2023-09-08
野芷湖立交将进行“心脏搭桥术” 预计下月启动.武汉发布.2023-09-08
助力城市“微更新” 洪山区启动22处背街小巷点位提升改造.中国新闻网.2023-09-08
洪山区15条微循环道路“七一”前通车.湖北日报.2023-09-08
武汉重启|地铁“复跑”:上车前后扫两次码,车厢配安全员.澎湃新闻.2023-09-08
武汉三大火车站功能如何区分?汉口火车站北广场何时竣工?这个回复全说清楚了.长江日报.2023-09-08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武铁站.武汉铁路.2023-09-08
武汉站:中国第一个高铁站,寓意着中部崛起!.掌上武汉.2023-09-19
上半年武铁客流同比翻倍 火热出行见证湖北经济发展活力.湖北日报.2023-09-25
武汉港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次公示.武汉市交通运输局.2023-09-25
武汉港白浒山港区花山作业区规划调整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武汉市交通运输局.2023-09-25
武汉新港建设.武汉党史网.2023-09-25
天兴洲轮渡客船停运检修,洪山城管协调开通临时摆渡车免费搭乘.极目新闻.2023-09-09
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新华网.2023-09-25
武汉轨道交通19号线通过工程验收.极目新闻.2023-09-25
最新!武汉多条地铁线今年底开通.光明网.2023-09-25
好消息!地铁12号线最新进展.湖北日报.2023-09-25
重磅!地铁10号线宣告取消,武汉地铁最新规划及进展是这样子的…….极目新闻.2023-09-25
武汉地铁新港线一期首个车站主体结构开始施工.武汉地铁.2023-09-25
改革加速 武汉公交开启新一轮整合.武汉国资.2023-09-09
武汉洪山:城与校融合双赢 创新筑就“大学之城”.人民网湖北频道.2023-09-09
洪山区开通3条微循环公交 加速解决居民家门口交通难题.荆楚网.2023-09-09
@洪山人,地铁公交无缝接驳,通勤上下班不再是难题!跟我们一起幸福启程!.武汉广播电视台.2023-09-25
市民随手拍下一幕,武汉交管部门介入,罚.长江日报.2023-09-25
洪山区志——文化概况.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7
公益诉讼助力古文化遗址保护.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检察院.2023-09-07
关公卓刀为泉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 已流传1800多年.人民网.2023-09-07
洪山区志——文艺创作.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打造文艺创作新阵地,洪山“文艺家创作实践基地”揭牌.长江日报.2023-09-08
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7
珞珈史迹知多少:武大“国保”名单内外的历史建筑.澎湃新闻.2023-09-07
被撞损的武大老牌坊为什么如此受关注:一座国保文物的前世今生.齐鲁壹点.2023-09-07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人民网.2023-09-07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9-07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7
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7
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汉市人民政府.2023-09-07
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洪山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关于公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公告.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关于公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公告.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7
武汉市洪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号重点建议.洪山区人大常委会.2023-09-07
“汉锣”的前世今生:百年锣声响彻今朝,武汉制造远销海外.极目新闻.2023-09-07
非遗传承用心用情,女摄影师镜头里的老字号 | 行摄武汉.长江日报.2023-09-07
洪山区志——饮食.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7
据说真正的湖北吃货,都吃过这30道楚菜.极目新闻.2023-09-08
“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含34个菜系340道经典名菜.澎湃新闻.2023-09-08
洪山区志——礼仪习俗.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生育.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诞辰.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嫁娶.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丧葬.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节令习俗.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传统节日.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现代节日.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志——戏剧曲艺创作.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文化馆专业干部冯玲主演小品《蹭网》喜获“百花书会”大奖.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8
洪山区两件文艺作品入选“楚天群星奖”.极目新闻.2023-09-08
洪山区志——音乐舞蹈创作.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区原创艺术作品获四项“黄鹤群星大奖” 群众文艺彰显青春活力.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09-08
洪山区志——书画摄影创作.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清廉机关在我心” 洪山区优秀书画作品展开展.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8
公示|洪山区“大展洪图 大好山河”摄影大赛评选结果.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官方账号.2023-09-08
洪山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打造生态宜居“大学之城”.大武汉客户端.2023-09-08
5A级景区东湖落雁景区提档升级进入尾声,近期将开门迎客.荆楚网.2023-09-08
东湖,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2023-09-08
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整治调查:湖体水质达到40多年来最好水平.中国日报网.2023-09-08
怎么游东湖?最新最全交通指南来了!.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8
快看,武汉这条路秋意好浓.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8
洪山“宝藏”,等您来打卡.长江日报.2023-09-08
植物园简介.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官网.2023-09-08
A级旅游景区信息简介.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8
本馆简介.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2023-09-08
发挥两地优势,武汉洪山区、建始县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作提质增效.极目新闻.2023-09-08
武汉市洪山区与十堰市郧西县缔结友好区县.中国新闻网.2023-09-08
洪山区志——人物传略.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9-08
洪山 中医药服务进社区 百万居民得实惠.长江日报.2023-09-08
武汉市洪山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荆楚网.2023-09-08
[洪山区]洪山区再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2023-09-08
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教育部.2023-09-0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第四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9-08
武汉五个区荣获湖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长江日报.2023-09-09
洪山区被授予“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称号.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8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09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2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30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2-06
教育部认定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洪山区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