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中国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千米。毕节市下辖一个区,六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常住人口681.59万人。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毕节历史悠久,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经考古发现,今毕节地区境内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毕节市秦朝巴郡之属地,于汉阳境内始置邮亭,邮亭之地称平夷,即现代的毕节。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毕节,在区内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2011年,国务院设立地级毕节市,下辖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七星关区。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由毕节市代管。

1988年6月,国毕节试验区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十四五”期间,毕节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人。毕节市重点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刺梨、特色林业、生猪、牛羊、生态家禽、渔业等12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有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等称号;毕节市工业支柱为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正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毕节市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旅游业。2024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

毕节市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毕节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个;2019年7月,毕节市获得"2019中国最美丽城市"第15名。2020年10月20日,毕节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地名由来

毕节之名源于平夷。平夷是毕节自西汉开始时的称谓,即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的平夷县。毕节又是彝书中“比”的音译,比跻是一个古老的白彝部落,在商末至蜀汉初长期居住、掌控毕节一带。比跻既是部落之名,又是该部落酋长之名。古代彝族常以人名命地名、或以地名号人名,因此比跻作为人名后又成为地名。平夷之名在元代转音为平迟,后平迟又转音为毕节。元朝廷曾在平迟(今毕节城区)设土司,称平迟长官所管理辖土,同时置驿站“毕节驿”(又称“比跻驿”)以通四域。《大定府志·沿革表第二》夹注:元史顺元宣抚司有平迟、安德长官所,平迟即平夷之转。平夷去南秦近,且可控制建宁等郡,惟今毕节足以当之。毕节盖又平迟之转。夷书谓毕节为比跻之讹,比跻是其部人之名。

历史沿革

毕节地区历史悠久。从黔西观音洞遗址、威宁草海、赫章可乐、毕节青场等处考古发现,今毕节地区境内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前秦时期

尧舜时代为有鼻国(诸侯国),这是毕节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命名为鼻(后有人写为鳖、毕、比等)。

夏朝为梁州的南域,荆州的西邻。

商末周初为卢夷之国,其君称蒸。

周末为古蜀国南中

六国时谓之南夷,其国名叫夜郎,君长称为夜郎侯(或夜郎王)。

秦汉至元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收夜郎地,设置夜郎、汉阳二县,并略通五尺道,从今四川宜宾经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宣威市至曲靖。于汉阳境内始置邮亭,邮亭之地称平夷,即今毕节。汉阳县为今毕节市威宁、赫章、七星关区、纳雍、大方等地。秦亡,县废,夜郎复国。

汉朝时期属益州之、犍为县两郡所辖,蜀汉分属牂牁、朱提郡,晋分属益州、宁州之牂牁、朱提、建宁3郡。

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置降都督府于平夷县,治今七星关区,以总摄南中益州、犍为、牂牁镇、朱提四郡,平夷遂成为蜀国之要塞重镇,驻重兵把守。

永嘉五年(311年),将平夷县改平夷郡,治平夷(今七星关区),领平夷、敝邑(今遵义市境)县,平夷遂为郡治司马德宗元兴三年(404),改平夷郡为平蛮郡,平夷郡所属平夷县改为平蛮县。

唐代先属昆明市国后为黔州都督府属地,五代十国时分属郝州、晖州、龚州、宝州、禄州,宋时东部属罗氏鬼国、乌撒部、毗那部,元朝为亦溪不薛宣慰司、乌撒乌蒙宜慰司所治。

明清时期

明代毕节地区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和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永宁卫。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和二十一年(1388年),先后置毕节、赤水两卫,领七星关区、二龙关、前所(今海子街)、阿罗密(今亮岩)和层台五个守御千户所,隶属贵州都指挥使司。

康熙五年(1666年)置大定(今大方)府、黔西市府、平远(今织金县)府、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黔西、平远二府为州隶属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大定府为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升大定州为府,领黔西、平远、威宁三州和毕节县、水城厅。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废府置县,解放前夕毕节地区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县水城区、威宁、赫章县9县。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毕节,在区内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8日,毕节宣告解放。当年12月7日建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专员公署,毕节为毕节专员公署(地区行署)驻地。毕节专员公署辖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威宁、水城9县。

1955年,国家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改名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70年毕节专区更名为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县赫章县七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毕节城是当时毕节地委、行署所在地,是毕节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

1993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原毕节县撤县建立县级毕节市,其后毕节地区即辖7县1市。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1〕130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毕节市辖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七星关区。

2021年,黔西县撤销,设立县级黔西市,由贵州省直辖,毕节市代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毕节市介于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全市总面积2.69平方千米,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扼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北接四川泸州市,西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东靠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南接贵州六盘水市、安顺市,为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发源地。

气候

毕节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毕节市海拔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垂直气候变化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平地寒热各异。毕节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0-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0℃-15℃。一月平均气温3℃,七月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平均27℃,年平均降水量900-1400毫米,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5至9月。

地质

毕节市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有三叠系、二叠系、侏罗系,寒武系、侏罗系次之,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泥盆系、中生界的白垩系在毕节辖区边界偶有分布,第四系普遍分布在地表表层。

境内出露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面积2.49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92.81%;岩浆岩较少,约0.19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19%。沉积岩中以碳酸盐岩类居多,占全市总面积的62.2%,煤系砂页岩占15.6%,紫色砂页岩和紫红色砂泥岩占12.9%,泥质岩类占2.1%。

地形地貌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地貌基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坝四种类型,境内90%以上的土地类型是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在区内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

毕节市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仁怀市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鱼塘河边,海拔457米。西部威宁县和赫章县的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平均海拔在2000-2400米之间,属高原、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一级阶梯;赫章县东部、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纳雍县、织金县西部平均海拔在1400-1800米之间,属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二级阶梯;金沙和黔西两县、织金县东部平均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属低中山丘陵地带,为境内第三级阶梯。

山脉

毕节市境内主要山脉有西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西南部的老王山。乌蒙山位于赫章县西部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其山系是牛栏江、白水河、北盘江和乌江的分水岭;大娄山脉西起赫章县东部,向东经七星关区、大方县北部,进入金沙县,延伸到遵义市境内,其山脉在毕节市境内是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的分水岭;老王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端与乌蒙山东支相接,向东延伸到六盘水市水城区六枝特区一带,为乌江上游三岔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的分水岭。

水文水利

毕节市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有偏岩河、野济河、六冲河、三岔河;属赤水河水系的有赤水河;属金沙江水系的有牛栏江、白水河;属珠江流域的有北盘江上游的可渡河。市境内属长江流域的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千米,属珠江流域的流域面积1239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95.3%、4.61%。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93条,100平方千米的有80条,总流量128.2亿立方米。河流岸坡陡峻,大多在60°-80°,少数35°-45°,河流特征是河道落差大,迭水瀑布多,枯、洪流量变化大,陡涨陡落突出。毕节市内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较丰富,但埋深较大。地下水的类型有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及分布零星的松散层孔隙水。

截至2021年底,毕节市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共7000余处,其中:已建水库200余座、总库容4亿余立方,已建塘坝1000余处、河湖取水泵站200余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000余处、机电井300余处、农村水电站100余座。已建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1余亿立方米。

毕节市的大型水库支嘎阿鲁湖,水域面积达80平方千米,蓄水形成库容达44.97亿立方米,被称为贵州省第一湖。毕节市在建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及黔西北供水工程的总库容13.23亿立方米,灌区骨干输水工程总长648.19千米,由西往东延覆盖10个县市(区)供水,设计灌溉面积90.03万亩,总供水人口267万人,为贵州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土壤

毕节市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沼泽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黄壤为8153.67平方千米,占比30.37%;黄棕壤为6532.87平方千米,占比24.33%;石灰土为4090.47平方千米,占比15.23%;紫色土为3866.87平方千米,占比14.40%;粗骨土为1882.20平方千米,占比7.01%;水稻土为1175.67平方千米,占比4.38%;棕壤为549.93平方千米,占比2.05%;沼泽土为117.40平方千米,占比0.44%;山地草甸土为105.00平方千米,占比0.3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毕节市共有耕地814056.18公顷(1221.08万亩)。其中,水田23619.39公顷(35.42万亩),占2.90%;水浇地1317.15公顷(1.98万亩),占0.16%;旱地789119.64公顷(1183.68万亩),占96.94%。全市8个县(市、区)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耕地面积最大,占全市耕地的30.28%。以及林地1390713.93公顷(2086.07万亩),草地31286.37公顷(46.93万亩),湿地913.51公顷(1.3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9341.24公顷(194.0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7218.34公顷(70.8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167.55公顷(46.75万亩)。

水能资源

毕节市年降水总量277.96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平均降水103万立方米;年径流变化在300-1000毫米之间,河川径流总量多年在130亿立方米左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221.21万千瓦,其中属长江流域的214.67万千瓦,属珠江流域的6.5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0.0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0.2%。

矿产资源

毕节市境内有煤、铁、铅锌、硫、黏土、白陶土、铝土、磷、硅土重晶石砂岩石膏稀土彩石白云岩、锑、、钴土、锰、铜、萤石碧石玛瑙等40种矿源。其中煤储量364.7亿吨,居贵州省全省之首;铁矿探明含储量2.27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1.7%;铅锌矿查明中型矿床3个、小型矿床13个;硫铁矿有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1个;磷块岩储量14.3亿吨,织金县为省内四大磷基地之一。至2009年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铅锌、磷、锰、铜等30多种。

生物资源

毕节市境内有苔类植物近100种,蕨类植物34科130种,裸子植物9科22种,被子植物门155科1809种,粮食作物21种950个品种,其中豆类7种277个品种;油料作物7种64个品种;蔬菜有56种395个品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主产半夏、天麻、茯苓、党参杜仲;有各类草场745万亩,野生牧草45科378种;畜禽种类多,黔西马和可乐猪驰名全国类。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毕节市拥有野生动物1000多种,珍稀动物在10种以上,鱼类74种,脊椎动物387种,黑颈鹤属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受到很好的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胭脂鱼贵州疣螈细痣疣螈大鲵属黑颈鹤白肩雕白冠长尾雉蓑羽鹤白琵鹭黑脸琵鹭雀鹰松雀鹰苍鹰凤头蜂鹰白尾鹞游隼灰背隼红隼燕隼黑鸢鹊鹞雕鸮西红角鸮短耳鸮白鹇、鸳鸯、白琵鹭、林麝猕猴鳞甲目水獭亚科豹猫等。

植物

毕节市属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植被类型众多。毕节市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珍稀植物有金毛狗、桫椤、扇蕨、银杏、红豆杉、黄杉、福建柏、珙桐、光叶珙桐、水青树、香果树、香樟、榉木、红椿、金荞麦等。其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铁杉、高山柏、粗榧、领春木、清香木、黑节草(铁皮石)、天麻、海菜花等。 

自然保护区

截止2021年末,毕节市已建成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即草海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白头鹤等7种国家一级鸟类;保护长江上游准白甲鱼、中华倒刺、岩原鲤等37中特有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保护着国家野生动物315种,国家珍稀或濒危植物42种。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赫章县六冲河裂腹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方县油杉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毕节市已建成12个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毕节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2005年12月,规划面积4133公顷,属复合型光度假森林公园。公园森林覆盖率91.5%,植被以针叶茂林和次生林为主,主要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日本柳杉白栎等。毕节金海湖湿地公园于2018年对外开放,总占地10000亩,其中水域面积1300余亩,核心区域4400亩,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有同心荟萃、花谷幽潭、湿地寻芳、晓枫荷苑等景点。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毕节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使得该地区暴雨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毕节市通过建立蓄水池、截水沟等措施,在雨季拦蓄多余的径流,即防止水流冲刷表土,又可蓄存降水留用,干旱时用以缓解旱情。

毕节市降水量年际变化分布不均匀,每年5-9月降水较集中,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导致毕节市夏季出现暴雨洪涝灾害的频率较高。

春旱、夏旱为毕节市发生频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干旱类型。其中,毕节市西部区域春旱发生概率较大,多年平均出现的春旱天数要高于60天,达到了重度干旱级别;毕节市大部分区域的多年夏旱平均出现的天数为30-40天,为轻度干旱。

冰雹是毕节市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之一,发生时常常伴随着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毕节的冰雹发生频率较高的时间段为春季。

毕节市低温冷害的表现形式有倒春寒、霜冻、秋风等。毕节市倒春寒天气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发生频率最高,每年平均1.8次9.6天。毕节市年平均霜冻日数超过30天,平均霜冻日数最多的是威宁县,高达89天。秋风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日平均气温不超过20℃连续2天或以上的低温天气,对毕节市水稻抽穗、授粉等会产生不利影响。

地质灾害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环境脆弱,地形地貌起伏大,地形切割强烈,地层岩性破碎,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高发区。

由于毕节市以碳酸盐岩为主,且以中厚层为主,少量为巨厚层,崩塌主要发生于具有临空面的岩体一带,有较大的滚石、石块,其危害较大。

毕节市山体破碎,相对高差大,境内容易发生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预防及处理对策是拦截旁引,修建截水沟,填充滑坡坡体缝隙,修剪土墙和护墙抵抗不稳定岩体等方式。

毕节市境内溶洞、裂隙、岩溶管道发育,暗河分布,且管道发育方式复杂,地下存在较复杂的空洞裂隙,地下空间结构复杂,当地下动力平衡遭到破坏或改变,极易出现地面塌陷。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4月20日,毕节市辖大方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5个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个自治县、七星关区1个市辖区、代管黔西市1个县级市,共计8个县级行政区划;辖53个街道、135个镇、72个民族乡、19个非民族乡,共计279个乡级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常住人口681.59万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毕节市全市常住人口为6899636人。2020年全市出生人口10.2万人,人口出生率13.4‰;死亡人口5.6万人,死亡率7.15‰,自然增长率6.25‰。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54390人,占28.33%;15-59岁人口为3990483人,占57.84%;60岁及以上人口为954763人,占13.8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1111人,占10.31%。男性人口为3544009人,占51.37%;女性人口为3355627人,占48.6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06332人,占42.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993304人,占57.88%。

民族

毕节市是个多民族地区。毕节市内居住的民族,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称谓较多,先后有人、氏羌、苗瑶及百越民族涌向地广人稀的黔西北山区,从而使今贵州省西部一带成为各民族先民的交会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占总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批准,毕节境内相继建立民族乡。全市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个自治县,72个民族乡。有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45个。

语言

汉语方言

贵州各地的汉语方言都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毕节市方言属西南官话黔北片。毕节方言内部存在城乡方言、新老派方言、本地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汉语方言等差异。

少数民族语言

毕节市的少数民族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等都有该民族的语言。毕节市部分区域是贵州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以苗语彝语、汉语等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的试点区之一。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26个土语。土语的名称以支系名称、县名、地名、他称名命名。毕节市的彝语属于彝语东部方言(分为水西土语、乌撒土语和茫部土语)。毕节市境内的彝族通行的彝语属于水西土语的毕节次土语。

苗语有3大方言,7个次方言,18种土语,分布在毕节市的是川滇黔方言(又称苗语西部方言),包括川滇黔次方言(又分第一土语和第二土语)和滇东北次方言。其中,金沙、毕节、纳雍县黔西市、大方、织金县苗族通行苗语川滇黔次方言第一土语,纳雍、赫章县、织金通行川滇黔次方言第二土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织金通行滇东北次方言。毕节市大南山地区的苗语土语简洁明确,词汇丰富,流传面较广。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也称侗台)语族壮傣语支,根据语音差异和部分词汇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土语,即第一土语、第二土语和第三土语(或按通行地区分别称为黔南土语、黔中土语和黔西土语)。毕节市的布依语分属第二、三土语。其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布依语为第二土语和第三土语,其中第二土语以牛棚镇和玉龙乡的红岩、王寨为主体,包括观风海、中水、龙街、大街、羊街等区域;第三土语以新发乡为主体,包括龙场、二塘、猴场、黑石头等区域。赫章县布依语属第三土语,织金县黔西市、大方、纳雍县、金沙等县的布依语属于通行于以贵阳市为中心的贵州省中部地区的第二土语。

宗教信仰

毕节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各教别信教群众分布在县(市、区)各地。有毕节市佛教协会、毕节市伊斯兰教协会、毕节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毕节市基督教协会(合称毕节市基督教“两会”)4个市级宗教团体。全市有经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登记开放的宗教场所559处,其中佛教55处、道教2处、伊斯兰教150处、天主教7处、基督教345处,共有备案教职人员900余人。市级及各县(市、区)均设有宗教事务管理机构。

毕节四大寺庙为明朝初年燃指和尚化缘建成于毕节城西郊的灵峰寺,明朝洪武年间建成于毕节城箱子路的关圣殿(又名武庙),明朝正统元年建成于毕节城东关坡脚的福泉寺(又名普惠寺和双井寺)和明朝正统十四年武略将军、千户侯王仲骧始建于毕节城东关坡山上的惠泉寺(又名观音庙)。

经济

综述

1988年6月,毕节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2020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十四五”期间,毕节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人。

毕节市重点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刺梨、特色林业、生猪、牛羊、生态家禽、渔业等12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毕节市有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等称号;毕节市工业支柱为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正在发展新能源产业

2024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6.4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47.86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30亿元,增长3.7%。

第一产业

毕节市有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刺梨、特色林业、生猪、牛羊、生态家禽、渔业等12大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主要发展不同的产业,比如七星关区和金海湖新区为茶叶、刺梨、蛋鸡产业;大方县为中药材、辣椒、肉牛产业;黔西市为生猪、辣椒、食用菌产业;金沙县为茶叶、蔬菜、渔业产业;织金县为皂角、食用菌、蔬菜产业;纳雍县中国樱桃、食用菌和家禽产业;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苹果、蔬菜、中药材产业;赫章县为中药材、可乐猪、山羊产业;百里杜鹃景区为茶叶和景观花卉产业。

毕节市大方县、威宁县为“全省十大蔬菜生产基地县”;七星关区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沙县围绕茶叶、青笋,织金县围绕南瓜、皂角逐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威宁县围绕冷凉蔬菜建成40万亩蔬菜基地,成为全省蔬菜规模最大县;赫章县围绕中药材建成全国第二大半夏生产基地;大方县围绕皱椒,纳雍县围绕食用菌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连片的优势特色产业。

2023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种植业增长3.9%,林业增长6.9%,渔业增长6.2%。粮食产量256.8万吨,比上年增长2.3%。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10.1%,茶叶产量增长12.7%,中草药材产量增长15.8%,蔬菜产量增长3.9%,食用菌产量增长2.4%。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3%。禽蛋产量增长5.0%。年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0.1%。全年生猪出栏增长1.8%。

第二产业

毕节工业的支柱是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毕节是煤矿资源大市,煤炭储量占全省探明煤炭资源的45%以上。毕节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煤电工业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毕节热电、大方电厂、金河化工、金江化工、东华新能源等一批煤电化及煤化工企业已经投入生产。

毕节市正在发展新能源,2013年11月2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兴建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这一基地已聚集了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31家,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四十余家。

2022年,毕节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7%,烟草制品业增长5.8%。从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9%,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8%,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

第三产业

毕节市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推出百里杜鹃景区织金洞、九洞天、草海乌江源百里画廊等精品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毕节旅游及相关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2022年,毕节市接待境内外游客530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7%。实现旅游总收入518.1亿元,下降34.7%。

2022年,毕节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0.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83.96亿元,同比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4.11亿元,同比增长11.9%。邮政、电信业较快增长。全年邮政行业快递业务量累计2905.14万件,同比增长24.7%;快递业务收入累计5.28亿元,同比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61.98亿元,增长23.9%;电信业务收入47.81亿元,增长8.1%。

经济功能区

毕节市拥有多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包括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大方经济开发区、黔西经济开发区、金沙经济开发区、织金经济开发区、纳雍经济开发区、威宁经济开发区。

社会事业

教育

截止2022年,毕节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581所。其中:幼儿园2449所,小学1633所,初中29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9所,完全中学38所,高中4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9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专门学校5所,高等院校6所,成人高等院校1所。有教职工132580人,有专任教师108160人,有在校生1836473人。

毕节市在校生1836473人。其中:在园幼儿301544人,小学在校生819533人,初中在校生42400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9532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4949人(全日制33412人、非全日制153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9878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就读1679人),专门学校在校生317人,市属高等院校本科生12798人(含毕节广播电视大学1718人),高职高专46321人(含毕节电大5419人)。

2022年,毕节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班)率92.2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3.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72%,“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6%。小学寄宿生6.70万人,寄宿率8.18%;初中寄宿生26.89万人,寄宿率63.43%。

医疗

截止2020年底,毕节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87个。其中,医院29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275个,妇幼保健院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5980张。其中,医院34744张,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032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044人,同比增长28.5%。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671人,同比增长42.2%;注册护士21060人,同比增长28.9%。

文化事业

毕节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健全,其中毕节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毕节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馆、毕节市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毕节市8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全市27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01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设路率达到100%,全市免费开放文化设施面积为389.39万平方米;建成“毕节文化云”数字服务平台和贵州省首个数字虚拟博物馆。毕节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8.51%,其中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98.28%。电视综合覆盖率98.70%,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98.44%。

2022年,毕节市音乐作品《守望·撒麻》成功摘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守望·撒麻》以毕节市化屋村乡村振兴为主要创作背景,讲述了彝族姑娘依吐,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以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为基础,开办了服装厂、农家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故事。

科技

2022年,毕节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1个,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4个,省级农业星创天地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市级众创空间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44家。

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3年9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批准建设以来,在贵州省科技厅指导和支持下,毕节市按照一区三园的(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园即金沙农业科技园、七星关农业科技园区和威宁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分层推进的方式,以花卉、果业、蔬菜和中薯3号为主导产业建设园区。

体育

毕节市拥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85个;建成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79个、室内外健身设施14732个、足球场274块(每万人拥有社会足球场0.4块);建成并投入使用健身路径工程780个和绿色健身步道1003.688千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20年的1.08平方米提升至2021年的1.65平方米。毕节市主要体育馆有毕节市体育中心、毕节奥林匹克体育场、威宁县乌撒体育馆、水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21年毕节市体育事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国际级赛事方面,亚洲赛艇锦标赛中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金牌1枚、单人双桨铜牌1枚。国家级赛事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男子双人双桨2000米比赛银牌1枚,女子双人划艇500米比赛银牌1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铜牌1枚。在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毕节籍运动员共取得9金6银3铜。省级赛事方面,在2021年贵州省青少年锦标赛上,共取得81金、103银、91铜。全市体育彩票销量4.35亿元,筹集公益金1.15亿元。

2022年,毕节市在全国级别赛事共取得金牌24枚、银牌19枚、铜牌16枚,省级赛事方面全年共取得金牌100枚、银牌86枚、铜牌105枚。全年体育彩票销量5.50亿元,筹集公益金1754万元。

社会保障

2022年,毕节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4.43万人,比上年增长1.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87.05万人,增长0.3%。失业保险参保33.50万人,增长2.8%。工伤保险参保70.45万人,增长30.4%。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99.05万人,比上年增加2.40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保39.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759.55万人。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29万人,比上年下降6.8%;享受农村居民最低最低生活保障57.18万人,比上年下降6.4%。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88亿元,比上年下降0.2%。

生态环境

2021年毕节市河流和湖库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3.94%。全市17个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344个乡镇及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达标率均为100%。毕节市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全市无酸雨出现。

2021年,毕节市预计森林面积2416万亩,覆盖率达60%,同比增长3%,森林蓄积量达6210万立方米,较去年增长331万立方米。完成石漠化治理127.39平方千米,完成营造林153.96万亩。

2022年,毕节市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41万吨/日,比上年增长5.4万吨/日,增长率15.2%,污水处理率达到98.01%,比上年提高10.14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交通

综述

毕节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1988年,毕节试验区建立后,毕节交通开始建设。1993年,毕节市修建了从毕节城区到大方县归化长17.5千米的“志气路”。2002年,贵毕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2013年1月1日,遵毕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毕节实现高速公路“零”突破。2015年10月22日,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织金至纳雍段正式通车,毕节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2013年,飞雄机场建成通航,毕节市开通了23个城市航线,年旅客运输量达121万人次。2019年12月,成贵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毕节形成了大进大出的立体交通格局。目前,毕节市形成了通民航、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公路

截止2021年底,毕节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3994千米。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016千米,一级公路136.69千米,二级公路1700.82千米,三级公路1055.77千米,四级公路26860.88千米,等外级公路3223.86千米。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637.19千米,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09.57千米;省道2841.04千米,其中省级高速公路506.44千米;县道5565.29千米;乡道7942.48千米;村道16008.02千米。公路密度为126.59千米/百平方千米。

毕节市主要公路有321国道、326国道、毕威高速公路毕都高速公路、毕龙高速公路、宜毕高速公路、黔织高速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遵义至毕节段、厦门-成都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厦蓉高速公路织金至纳雍段。

铁路

截止2021年底,毕节市铁路通车里程538千米,其中高铁125千米。毕节高铁站于2019年12月16日开通。

毕节境内铁道线路有内昆铁路内江市昆明市)、织毕铁路成贵高速铁路,毕(节)水(城)兴(义)铁路毕节至水城段、昭通-威宁-毕节-金沙-遵义市等铁路。

航空

2013年6月16日,毕节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毕节飞雄机场已开通17个城市直飞航线,1小时可融入成渝、滇中、黔中经济圈,是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截至2022年7月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4个城市,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达674万人次。其中,2017年度旅客运输量达到111万人次,2018年度旅客运输量121.7万人次,2019年度旅客运输量121.7万人次,连续三年跨入百万运输机场行列。

航运

2023年,毕节市水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水运通航总里程399公里,其中等级航道388公里。全市水运货物周转量12340万吨公里。建成码头22个,包括洪家渡、东风湖、引子渡、索风营库区等12个大型码头,建成渡口47道。

公共交通

截止2019年底,毕节市共有公交企业13家,公交车1054辆(其中新能源482辆)。共有出租汽车企业34家,出租车2776辆(其中新能源50辆,清洁能源951辆)。开通道路客运班线1258条,营运客车3423辆,班线客运量1666万人次。

人文

毕节市民族风情浓郁,拥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俗等活动,以及苗族蜡染、彝族剪纸等民族工艺。多个民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古剧“撮泰吉”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彝族舞蹈“铃铛舞”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苗族舞蹈“滚山珠”荣获多项世界级民族民间舞蹈奖项。毕节市还拥有多种民族特色美食及特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毕节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9项,涵盖了文学、民俗、舞蹈、音乐、戏剧、美术、体育、医药、技艺九大类别。

史载,大方漆器制作始于东汉年间,彝族先民常以生漆涂马鞍、箭筒等物品,进而以牛皮制成胎坯,用生漆涂髹,制成酒、乳、茶具等革器。明洪武年间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成为了地方特色产品,向朝廷进贡,并有了木胎制品。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制作要求高,工艺流程繁杂,主要有制漆、胚胎、灰底、漆地、罩面、装饰5大工艺,需50多道工序,80多道生产环节方得以完成。

纳雍县箐苗族全刺绣服饰工艺技巧特殊,制作流程古朴。箐苗服饰的刺绣手法有数纱绣、剪纸绣、编织绣、蜡染绣、拼贴绣、卷纱绣、滚绣、盘绣等。箐苗刺绣的色彩搭配元素丰富,包括红、黑、青、白等颜色;刺绣图案最富人文内涵,基础花纹有圆形、半圆形、葫芦形、圆勾形、圆勾藤串形、花瓣形、漩涡形、梯形等,花纹有疏有密,花簇有繁有简。箐苗刺绣图案还包含了具有图腾含义的“族徽”式动物图案,如牛、龙、凤、鱼等。  代代相传中,箐苗妇女们以针当笔、以线作墨,把经历的苦难和坎坷绣在衣裙上,组成一部画卷般的史诗。

赫章县“彝族铃铛舞”主要流传于赫章县珠市乡,财神镇、雉街乡、河镇乡、双坪乡等乡镇也有广泛分布。彝语称“恳合呗”,是彝族人民祭奠不死生物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祭祀活动。经演变,现不仅在白事场合表演,在一些节日喜庆时亦比较常见。

彝族撮泰吉是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撮泰吉是仅存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通译为“变人戏”或“人类刚刚变成的时候”“人类变化的戏”。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演出中人物角色所代表的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成份,表现了其作为区域文化历史交流中多民族间交流团结互助的重要纽带。

彝族“火把节”彝语称之为“朵扔吉”,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彝族历法中记载,每年五月初五,南方的火星之神开始游降,六月初五临地,火星之神临地会出现火灾,故六月二十四傍晚,彝族布即用一根麻线捆吊一象征宇宙鸡蛋,挨家逐户吟念经咒,收拾不规矩的失散火种。待布耄祭祀祝融后,众人再取新火种依原路返回,从家门上方接回炉中,并从炉中点燃火把,聚集在备好的柴堆上,借助熊熊火光欢唱、跳舞。后来此种仪式经过发展演变,增加了歌舞表演、服饰展示、斗牛、赛马、摔跤、打陀螺、荡秋千等活动内容,成为今天的“火把节”。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纳雍县猪场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地龙滚荆”以前动作古朴雅拙,比较单一,以再现当年在大迁徙途中苗族青年用自己的身躯从荆棘中滚出一条路让父老们通过的故事为主。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生产和生活中一些生动技巧,融会到排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滚山珠”舞蹈一般在农闲或重大节日活动中表演,特别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花坡和花场节上,苗族同胞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拿着心爱的芦笙聚集到花坡或花场上,载歌载舞。“滚山珠”是其中一个优秀节目,动作古朴,刚柔相济,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技巧艺术为一体,有脚踩杆不破之功。

长坝端公戏又叫庆坛神,庆坛神又分文坛和武坛。文坛就是为亡人做道场,即从死到葬的全部祭奠仪式,是忧事,武坛就是唱端公戏,是喜事。长坝端公戏已在当地流传了两百余年。流传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长坝端公戏唱、念、做、打俱全。现代的戏曲各剧种无一不能在端公戏中找到其对应的源头。

文物古迹

毕节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类型以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主。

赫章可乐遗址位于赫章县城西约60千米处,涉及4个村,14个村民组。在遗址9.4平方千米范围内缓坡丘陵地上,分布着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存。据考古显示,可乐遗址很可能是夜郎的重要城邑,是汉王朝在古夜郎地区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文化遗存丰富。其中,2000年的发掘成果荣获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鉴于可乐遗址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2010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批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黔西观音洞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沙井乡井山村,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20万-4万年。洞穴堆积厚达9米,分上、下两部分。发掘出土石制品3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其原料、制作与类型组合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了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发现的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剑齿象属犀牛等最多,与早期人类的狩猎活动密切相关。黔西沙井观音洞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以南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证明早在50、6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是中原地区古人类发祥地之一。

习俗

民俗节庆

毕节市民俗节庆丰富,包括白族山歌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活动。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规模和内容堪比凉山彝族新年。每年农历6月24至27日,各地彝族村庄都要举办盛大的祭祀祈福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祛除污秽,同时,也会开展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表达彝族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意愿。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长期受到苗族人民的喜爱。从花山节的起源来看,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归结起来,有祖先崇拜、生育崇拜、农业生产、消遣娱乐等。苗族花山节多在每年春节之后举行,也有在农历七月份举行的。

民间习俗

毕节市苗族接待来客要敬献醇香可口的牛角酒。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观、雕刻花纹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门时,穿着华丽的苗家姑娘举起牛角酒敬客,同时还有几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红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如果客人懂得苗家规矩,要双手捧住牛角,一饮而尽,就会顺利进入苗寨。

每年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三十的一个月里,布依族各寨的年轻人们会走村串寨,寻找姑娘丢花包来表达心意。布依族青年交往一般采取“唱花歌”的形式,“唱花歌”白天在街头巷尾或山坡上进行,夜晚则在村中。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要“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

手工艺

蜡染中国刺绣是传统的苗族民间手工艺术,工艺独特。苗族蜡染工艺是采用自己栽种的麻经过采麻、剐麻、戚麻、机织、涂蜡、染等各种各种工序加工而成,使用的原料均属纯天然物质;苗族刺绣工艺是苗家妇女用针和线在织好的麻布上绘制美好的图案。最后用蜡染和刺绣制作美丽的盛装。苗族蜡染和刺绣工艺主要有黑苗蜡染刺绣、小花苗蜡染刺绣、木梳苗蜡染刺绣,各支系的蜡染刺绣各俱特色。

彝族剪纸主要用作服装、卧具、居室和特定用品(如祭祀用品)的装饰,图案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及自然崇拜的“神物”为表现对象。龙、凤凰、游鱼、飞鸟、彩蝶、桃花、莲花、虎、喜鹊是最常见的描述对象,因使用者年龄、身份、特定用途而选择。

饮食

毕节市地处贵州高原屋脊,当地人更习惯吃热食,毕节人民根据当地特有的食材创制了很多传统美食,其中,以威宁火腿、草海细鱼、彝族咂酒、夜郎八卦鸡、纳雍火把鱼、毕节臭豆腐、汤圆、苦荞粑等为特色。

毕节汤圆是毕节传统名小吃。毕节汤圆的制作技艺中,具代表性的有聂家和喻家,都传承了百年。其中,聂家汤圆沿用传统的碓窝磕面,喻家汤圆则用猪板油密封发酵,制作出富油汤圆馅。2021年12月,毕节汤圆制作技艺入选了毕节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毕府发[2021]21号)。毕节汤圆以糯米面为皮,包上以酥麻、猪油、芝麻、花生、核桃、玫瑰、白糖等内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做出来的成品有:富油汤圆、酥麻汤圆、冷水汤圆、热水汤圆等。

1957年,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2009年9月,大方豆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9月,大方县被授予“中国豆制品之乡”荣誉称号。2018年,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当地气候适宜优质大豆的生长。明朝末年,豆制品制作技艺传入大方。清朝时,豆制品制作技艺遍及全县各地,大方豆制品也被列为上贡珍品。《贵州通志·风土志》记载:“豆豉各州县产,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赫章县哲庄镇阿穴村一带的彝族人民酿造一款名为“阿穴酒”的浓香型白酒,其酿制、发酵酒窖位于大气环境独特、微生物群活跃的灵山秀水之间,具有窖香浓郁、陈香突出、酒体醇厚、味净尾长的口感特征。2007年11月,经质监部门认证,阿穴酒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和要求,被授予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称号,同年荣获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特优产品;2021年12月10日,阿穴酒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

风景名胜

综述

毕节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个。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海等自然景观,以及七星关区城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林口镇鸡鸣三省”等红色旅游景点

2022年,毕节市接待境内外游客530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7%。实现旅游总收入518.1亿元,下降34.7%。

主要景点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距省城贵阳120千米。它是贵州省唯一一家世界地质公园,洞内恒温10-16度。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千米,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石旗等四十多种洞穴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景区。百里杜鹃总面积约为125.8平方千米,以天然的杜鹃花海而得名。又因以大面积原生杜鹃林为主要特色,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绵延百里,故称“百里杜鹃”。百里杜鹃景区由普底、金坡、戛木、花王、百合景区多个景区组成。各景区杜鹃花属各有特色,树干千姿百态,其中华夏牡丹景区还生长着树龄1260多年的杜鹃花王,树径80.18厘米,树围约258厘米,树高约7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树径、树围最大,树龄最老的大树杜鹃

威宁草海生态旅游区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县境内,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位于威宁自治县城西南侧,总面积为1.2万公顷,常年水域面积约25平方千米。是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所之一,栖息着鸟类2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是世界十大观鸟基地、中国Ⅰ级重要湿地。

韭菜坪位于赫章县境内,是两座山峰,分别是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属于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大韭菜坪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韭花带,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被誉为“地球的钻石”。小韭菜坪主峰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

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百花路19号,建筑年代为民国初期,风格为中西合璧,总占地面积约1815平方米。1936年红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黔西市、大定(今大方)、毕节等地,于2月17日将原2月7日在大定创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至毕节,省委及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主要领导同志办公、会议、住宿设在百花山福音堂,即今天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1986年6月,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以旧址作为博物馆馆址向广大群众长期开放,内有《红军在黔西北》《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住址复原陈列》等固定展陈。

对外交流

2016年4月,毕节市与俄罗斯莫斯科州兹韦尼哥罗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2022年6月15日至17日,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带队赴广东省广州、清远、东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走访重点企业,拜访重点客商,就深化项目合作、扩大合作成果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2022年10月28日,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广州市、东莞市相关企业召开招商引资视频洽谈会。

2023年4月25日,毕节市白酒暨外贸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市举行,来自上海和贵州省的100余家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毕节市相关单位、县市区代表参加。推介会上,毕节市相关负责人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交通、投资环境等方面作了推介,其中重点推介了毕节白酒产业发展的优势。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7年6月,毕节市入选“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

2017年12月,毕节市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6月,毕节市入选"2018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百强"。

2019年7月,毕节市获得"2019中国最美丽城市"第15名。

2019年9月28日,毕节市获得“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称号。

2020年10月20日,毕节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毕节市获得2022年“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毕节市纳雍县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贵州省十大古茶树之乡”。

毕节市织金县为“中国竹荪之乡”。

参考资料

韭菜坪景区.毕节市人民政府.2024-11-29

推荐丨贵州可真行,藏着这么冷门的宝藏小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9

毕节简介(概况).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自然地理.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3-27

行政区划.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4-21

毕节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9-27

人文.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2023-05-11

2024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2-02

..2023-05-19

【毕节】成贵高铁黔西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5-19

2022年1-12月经济运行情况.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历史沿革.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3-27

历史沿革.黔西市人民政府.2023-05-19

毕节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9

2019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搜狐网.2023-05-05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拥政爱民模范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2023-05-05

毕节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4-17

毕节各县(区)名称由来你知道吗?.澎湃新闻.2023-04-06

七星关史略.试验区之窗.2023-05-25

..2023-05-11

毕节的来源及建制沿革.看见毕节.2023-05-25

..2023-04-18

..2023-04-18

毕节.中国天气网.2023-05-25

..2023-04-18

..2023-04-18

..2023-04-18

..2023-04-18

毕节市水利重点工作情况.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6-01

贵州黔西:春到支嘎阿鲁湖.今日头条.2023-05-25

贵州毕节: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复工.今日头条.2023-05-25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黔西北供水工程管网建设加速.今日头条.2023-05-25

毕节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4-18

毕节:深入开展生物多样保护,实现自然生态稳定向好.毕节市生态环境局.2023-05-25

毕节市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26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简介.贵州省林业局.2023-06-01

毕节金海湖湿地公园:夏日好风光 泛舟好清凉.人民资讯.2023-06-01

毕节人身边的诗和远方——毕节金海湖湿地公园.试验区之窗.2023-06-01

..2023-04-18

..2023-05-25

..2023-04-18

..2023-04-18

..2023-06-01

七星关区行政区划.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2023-04-20

毕节年鉴2021年(大方县).大方县人民政府.2023-04-20

行政区划.黔西县人民政府.2023-04-20

金沙简介.金沙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4-20

行政区划.织金县人民政府.2023-04-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纳雍县人民政府.2023-04-20

走进威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4-20

行政区划.赫章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4-20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20

毕节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2-20

2025年毕商大会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七星关召开.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2-20

姚轶任贵州省毕节市副市长,代理市长.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5-02-20

姚轶当选毕节市市长.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5-02-27

毕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毕节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6-01

毕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毕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毕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2023-05-11

老毕节故事 | 毕节石观音感应寺的传说.搜狐网.2023-05-26

毕节试验区,一个生动典型.今日头条.2023-05-12

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2023-05-12

毕节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4-07-18

..2023-05-11

《人民日报》:毕节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毕节之最 | 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毕节.搜狐网.2023-05-26

..2023-05-26

毕节市2022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园区介绍.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全市各类学校数.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26

2023年卷毕节市年鉴(2022年教育事业).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2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5-11

学院简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23-05-11

学校概况.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05-11

学校概况.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5-11

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06-02

集团办学 贵州工贸技师学院.贵州工贸职业学院.2023-05-11

毕节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医院简介.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05-11

医院介绍.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05-11

医院介绍.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05-11

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机构信息.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毕节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的政策解读.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26

毕节音乐作品《守望·撒麻》参加全国地级市文化馆“百馆联动”文艺展演.毕节试验区网.2023-05-26

毕节之最 | 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搜狐网.2023-05-11

毕节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作推进会召开.人民网.2023-05-26

贵州省体育馆名单名录-毕节.贵州省体育局.2023-05-26

毕节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贵州毕节:交通巨变为毕节插上腾飞翅膀.今日头条.2023-05-11

毕节:交通添作翼 展翅出青山.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喜迎二十大】巨变!盘点毕节交通十年.云上毕节.2023-05-11

毕节“5G+智慧水运”监管系统建设项目造价咨询服务询价邀请公告.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26

毕节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11

这里很毕节 | 7个非遗,安排!.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寻遗毕节》!毕节8件“宝”火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澎湃新闻.2023-05-26

非遗毕节丨丝缕承古韵,针线秀彝风.中国日报网.2023-05-26

毕节市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精粹展示.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章“彝族铃铛舞”.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彝族古戏撮泰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多彩贵州网 -毕节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彩贵州网.2023-06-01

【纪检人・镜头】织金古建筑群-新闻中心-南海网.南海网.2023-06-01

贵州省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_央广网.央广网新闻.2023-06-01

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荔波县人民政府.2023-06-02

毕节之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之一:七星关.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章“可乐遗址”.毕节博物馆.2023-05-26

贵州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05-26

可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贵州赫章可乐遗址首次完成大规模考古勘探.中国新闻网.2023-05-26

黔西观音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2023-05-26

..2023-05-04

..2023-05-04

..2023-05-04

花山节.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苗家对敬牛角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5-26

拦门酒踩鼓舞 苗家风情"醉"游客__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05-26

多彩贵州网 -兴义布依族传统婚俗管窥.多彩贵州网.2023-05-26

布依族传统音乐演奏:口传心授中的“民族记忆”.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05-26

纳雍:苗族蜡染刺绣绚丽多彩.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共赏剪纸艺术 品味民族风情.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剪纸迎新春.今日头条.2023-05-05

非遗剪纸进课堂.今日头条.2023-05-05

特色产品.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毕节汤圆丨非遗毕节.今日头条.2023-05-04

非遗毕节|毕节传统名吃汤圆.今日头条.2023-05-04

非遗贵州丨毕节:大方豆香透四方.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阿穴酒 | 非遗毕节.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2023-05-04

贵州大方:把冬荪产业打造成致富新引擎.今日头条.2023-05-04

..2023-05-04

感恩红色·走进赤水㉖丨探访清池── 一个地方 一片茶叶 一群茶人.昭通新闻网.2023-05-04

大方漆器.今日头条.2023-05-04

..2023-05-04

“威宁荞麦”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多彩贵州网.2023-05-04

..2023-05-04

毕节可乐猪.多彩贵州网.2023-05-04

贵州威宁芸豆良种惠及贫困户 - 千岛湖新闻网.千岛湖新闻网.2023-05-04

七星关区 大白萝卜预计产量10万吨.今日头条.2023-05-04

贵州毕节:小小萝卜促增收-中国新闻网—贵州新闻.中国新闻网.2023-05-04

多彩贵州网 -毕节市科技创新壮大中药材产业.多彩贵州网.2023-05-04

“中国皱椒之乡”发布《大方皱椒》团体标准体系-中国新闻网—贵州新闻.中国新闻网.2023-05-04

赫章半夏.多彩贵州网.2023-05-04

金沙回沙酒厚蕴篇|百年开廷老窖,真实的源村老酒厂-中国经营网.中国经营网.2023-05-04

赫章核桃 - 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05-04

大方天麻:创新推开致富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04

大方天麻 地方标准发布.多彩贵州网.2023-05-04

毕节金沙贡茶飘香海外.今日头条.2023-05-04

威宁党参价廉药美 产业前景一片光明-威宁,党参,产业,价廉药美-多彩贵州网贵州频道.多彩贵州网.2023-05-04

多彩贵州网 -“威宁洋芋”进北京啦.多彩贵州网.2023-05-04

“威宁洋芋”地理商标注册成功 年产量350万吨 - 国内新闻 -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2023-05-04

织金洞景区.织金洞景区官方网站.2023-05-04

织金洞.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05-26

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3-05-26

百里杜鹃.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百里杜鹃.今日头条.2023-05-26

百里杜鹃风景区 - 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05-26

草海.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贵州威宁草海:打造草海生态屏障.今日头条.2023-05-04

大韭菜坪景区.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赫章县小韭菜坪旅游开发项目.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红色游:毕节市博物馆旅游攻略.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4

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名录.贵州省外事办公室.2023-05-05

吴东来带队赴广东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毕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深圳市、东莞市相关企业开展招商引资视频洽谈会.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毕节市白酒暨外贸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奢香.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丁宝桢.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余若瑔.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黎又霖.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李旭华.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谌志笃.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谌志远.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王希仲.毕节市人民政府.2023-05-05

“让留守儿童微笑”公益活动走进毕节.新浪公益.2023-07-27

2017年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附全榜单).网易.2023-05-05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央广网.2023-05-05

全国百强城市 贵州遵义和毕节两地入选.新华网.2023-05-05

点赞 | 毕节获“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称号.澎湃新闻.2023-05-05

3500余人参加!快来围观这场大赛.腾讯网.2023-05-05

..2023-05-05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