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墓,是彭德怀纪念馆的一部分,位于中国湖南省湘潭市乌石峰山下,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彭德怀墓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菱形,墓体与墓基成76度夹角,相交底边长1.898米。墓碑为黑色花岗石菱形造型,墓墙是花岗岩长城造型,暗寓彭德怀有棱有角的独特人格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墓地四周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99年12月28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彭德怀骨灰从北京八宝山公墓迁到乌石峰山下,完成了彭德怀归葬乌石家乡的夙愿。2008年,相关部门对墓体进行了更新,对绿化进行了提质改造,有效解决了墓地的沉降问题。
彭德怀墓,与彭德怀纪念馆、彭德怀故居、铜像广告、德怀亭等形成了“红色景观群”。
墓地简介
彭德怀墓,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西南40公里的彭德怀故里乌石镇,是彭德怀纪念馆的一部分,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墓坐落于卧虎山,坐北朝南,背依巍巍乌石峰,南眺十里山川。
彭德怀墓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菱形,墓体与墓基成76度的夹角(彭德怀于1974年11月29含冤去世,享年76岁);墓体与墓基相交底边长1.898米(彭德怀生于1898年10月24日);墓碑棱角分明;彭德怀墓的墓碑为黑色花岗石菱形造型,墓墙为巨型花岗石砌成,墓呈菱形竖立,红色花岗石贴面,正面菱形正中上书“彭德怀之墓”和“1898—1974”楷体字样。
人物简介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彭得华,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1974年11月29日14时25分在北京含冤辞世;前妻刘坤模(1910—?),后娶浦安修(1918—1991)为妻,无子女。
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彭德怀同志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等职务。
1978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称:
“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
“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1998年10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
“彭德怀同志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一直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怀念和爱戴。”
“彭德怀同志为党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战功,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
“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理,尽管身处逆境,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但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贞气节。他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彭德怀同志一生奋斗的光荣业绩、崇高思想和优良作风,为我们加强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出版有《彭德怀传》、《彭德怀全传》、《彭德怀自述》(又名《彭德怀自传》)、《彭德怀军事文选》等。
魂归故里
1974年11月29日14时50分,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残酷迫害的彭德怀在北京301医院含冤辞世。
彭德怀逝世后,专案组报告中央说:“受审人员彭德怀,因患大肠癌,经治疗无效,于1974年11月29日病死。……彭德怀是里通外国、阴谋夺权的反党分子。我们意见,将其化名为王川,尸体火化后,骨灰存放成都市一般公墓。”
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批示说:“照报告上所提办法办。”于是,1974年12月17日,彭德怀的遗体由30l医院送北京火葬场火化,申请表上写着:“申请人:王奎,住址301,与死亡人关系:父女,死亡人姓名,王川,男,76岁,印号OO一二六九O。”随即专案组的人领取骨灰盒,在上面贴了张“王川,男”三字的纸条,带着中央专案组的介绍信到成都,叫来四川省委、省革委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的三个主要负责人,说明骨灰的由来,交代绝对保密,存放一般公墓即可。同时还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精心保管,时常检查,不准换盒,也不准转移地方,以免查找时弄错。就这样,化名王川的彭德怀的骨灰盒存放到了成都市东郊火葬场273号骨灰架上。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查和纠正了对彭德怀所做的错误结论,19年的批判,8年的囚禁,4年的徙骨灭名,终究未能把彭德怀三个字从历史上抹掉。相反,他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更使人肃然起敬,他的惨遭迫害、含冤逝世更使人悲痛沉思。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平反昭雪。追悼会后,彭德怀的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那么彭德怀的骨灰盒为何又要安迁到湘潭市故里乌石彭家围子呢?
彭德怀一生有过三次婚恋,初恋是与其舅父之女周瑞莲,继而与好友刘玉峰之妹刘坤模成亲,再接着是与浦安修。由于种种原因,彭总的三次婚恋都是以欢欢喜喜开始,悲伤离别而告终。彭德怀没有亲生儿女,只有侄儿侄女。
因此,对于自己的后事,他曾对侄儿侄女有过一些交代:一是党的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决定领导干部死后火化,彭德怀说他已签名同意,并要求侄儿侄女们把他的骨灰“放到一个葫芦里漂洋过海。”他说他生前没有去看望世界各地人民,死后也想去看看。二是庐山会议以后,彭德怀搬到吴家花园种地、栽果树,又对侄儿侄女们说,他死后,把他的骨灰埋到地里,栽一棵果树,结些果子给大家吃。三是1974年10月,彭德怀在临终前,含着眼泪对前去看望他的侄儿侄女们说:“我死后想和你们的父亲(即金华和荣华两个弟弟)葬在一起。他们是革命烈士,可我被打成反革命,怕玷污他们……”
根据彭德怀生前的遗愿,1996年12月17日,彭德怀的侄儿侄女彭钢、彭梅魁、彭爱兰、彭启超、彭康白、彭康志、彭正祥等7人,联名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江泽民主席写信,请求“遵照伯伯最后的意愿,在1998年10月彭德怀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时,将他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迁至湘潭市故里,与他的两个烈士弟弟葬在一起。”并说明,他的两个弟弟已葬在故居的后山上,再安葬彭德怀同志的骨灰不需要另占地方,安葬事宜亦可从简。
1997年 5月9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根据彭钢等人的报告,由师金城签发了会办字[1997]160号文件,向有关领导提出了请示,文称:光宝同志彭德怀同志的侄子和侄女彭梅魁等7人致信党中央、中央军委并江主席,请求在1998年10月彭德怀同志百年诞辰时,将彭德怀同志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移到湖南省湘潭故里安葬。我们就此征求了中组部、军办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中组部认为,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并参照类似情况的做法,拟同意彭德怀同志亲属提出的请求,将彭德怀同志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次全部迁出,迁移到湖南省湘潭故里安放。考虑到彭德怀同志百年诞辰时,中央有关部门将举办一些纪念活动的情况,彭德怀同志的骨灰迁回故里安放,拟与纪念百年诞辰活动在时间上错开,先予以办理。关于请有关单位协助彭德怀同志亲属办理骨灰迁移事,中组部意见可以由他们牵头,请军办和湖南省委办公厅参加,经研究并商朝军队办,建议同意中组部的意见。妥否,请批示。
秘书局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分别于1997年5月10日、11日、12日在文件上签字圈阅同意。
1998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将此事转告湖南省和湘潭市、县,并派中组部老干部工作局傅思和局长、马占利处长一行前往湘潭县乌石彭家围子考察,研究彭德怀骨灰安迂回湘潭故里,其陵园地址及建设的有关事宜。1998年6月10日湘潭县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百周年活动筹委会副主任、湘潭县委副书记张义昌,湘潭县文化局党组书记许晨华等同志根据中组部的指示,赴京向中组部面呈了《关于彭德怀陵园建设及骨灰安葬仪式有关事项的请示》的函件和《彭德怀陵园规划图》。函件全文称:中共中央组织部:根据中组部指示,彭德怀骨灰从八宝山迁回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安葬。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湘潭市委和湘潭县委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抓紧进行筹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请示如下:(1)关于陵园地址。经市县领导及有关专家勘察论证,陵园拟选在彭德怀故居右侧,乌石峰下的“德怀亭”处。(2)关于陵园规划设计。委托株洲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几经修改,已完成“彭德怀陵园规划”初步方案(附总体规划图)。初步估算,陵园造价30万元左右。(3)关于彭德怀骨灰安放时间。根据陵园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市县建议彭德怀骨灰运送安放时间定在9月上旬。届时,市县将派专人来京迎接,恳请中组部出面派专机或专车护送。
以上当否,请批示。
湘潭县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百周年活动筹备委员会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日
报告呈送北京之后,中组部老干部工作局马占利处长热情接待了湘潭县赴京的同志。并随即将报告转送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经研究同意湘潭县的意见。当时,由于彭德怀纪念馆工程及彭总诞辰百周年庆典筹备工作时间紧迫,彭德怀陵墓直至1999年冬季才得以建成。
1999年12月28日上午,彭总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用专机送回湖南长沙大托铺机场。护送骨灰并参加安葬仪式的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黄晴宜、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军委法制局局长杨福坤、中组部老干部工作局局长傅思和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彭德怀的亲属彭梅魁、彭康白、彭钢、彭正祥及原彭总办公室工作人员魁英、景希珍、孙立中、刘祥等。是日上午,湘潭市、县领导卞翠屏、陈坤、郭果夫、符咏梅、廖才定、张邦祖、宋厚源、颜力、彭鉴萱、李罗莹等前往大托铺机场迎接彭总骨灰。从湘潭市区到湘潭县乌石几十公里鞭炮声不断,人民群众自动伫立公路两旁,夹道迎接彭总骨灰,向心中的丰碑表示敬意。
下午三时许,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和湘潭市、县的部分领导同志以及附近闻讯赶来的上千名群众,在乌石峰下举行了简朴的安葬仪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军区、中共湘潭市委、中共湘潭县委以及彭总的亲属,敬献了花圈花篮。
彭总的忠魂回归湘潭乌石故里。
参考资料
红色三湘.湖南省地质院.2024-01-27
出八宝山,领导人安葬何处.新浪网.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