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芳,1968年出生,13岁学艺,主攻文武小生,先后投师余志钰、魏益新。1993年调入四川省川剧院,成为陈书舫的关门弟子,深得陈门真传,唱腔清澈脆亮,婉转多姿,表演飘逸倜傥,潇洒风流,擅演《下游庵》《夜归》《踏伞》《赏夏》《绣襦记》等剧。

人物经历

1993年3月,随剧院出访台北市演出《夜归》与《访友》,当地《民族报》载文高度评价了张家芳的反串艺术。后来她便皈依佛门,悄然告别了川剧舞台。

人物荣誉

张家芳荣获1998年四川省小生、生角、净角比赛一等奖

表演风格

中国戏曲有一道奇特亮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由女演员“反串”古代习文尚武的男性青年,俗谓之“女小生”。四川省川剧院张家芳便属其中佼佼者。张家芳身材修长,体态丰腴,从发型到着装,常作男性打扮,妩媚之中透出一股帅气。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她先后演出《柳荫记》、《绣襦记》以及《下游庵》、《赏夏》、《三难新郎》、《装盒盘宫》等大小传统剧目。她那甜润宛转、清澈脆亮的莺喉,高低可就,舒卷自如。戏迷们屏息凝神,就听那一口,不断报以满场彩声。《夜归》叙述周孟德与书友孔德福义结金兰,情胜同胞。一日,孔生路过桑园,邂逅兄嫂,惊艳成疾,病入膏肓。周孟德夜问病,方知原委,拟劝爱妻改嫁从友。这折戏充分体现出川剧高腔“徒歌”的传统优势,无丝竹之音,有人声之妙。张家芳亦唱亦讲,唱讲交融,或叙事,或抒情,长达20分钟的独唱,同时刻画了三个人物:闭月羞花的玉翠,魂断桑园的孔生,还有充满内心矛盾的男主人公。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世俗生活中,由于视野广阔,目光散射,俊男靓女缺乏形象聚焦,势难形成强烈的魅力辐射。《夜归》将其形之舞台,以女主人公作为视线焦点,人物尚未登场亮相,通过男主人公唱腔的描绘与渲染,早已先声夺人。故事虽然近乎荒诞,却揭示出人们习见的一种生活现象,颇能激起全场观众的感应共鸣。张家芳原是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书舫的关门弟子(陈书舫曾以“反串”小生独标异彩,别具一格),后来参师著名小生魏益新,孜孜以求,艺事猛进。在《周瑜打黄盖》中,塑造了雄姿英发的孙吴儒将。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又是一句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其中有智慧,有谋略,同时还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隐私:嫉妒心理。周瑜以造箭相难,蓄意加害诸葛亮,殊知草船借箭,乱了他的如意算盘。张家芳通过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神态的变化,表现人物由得意到失算的心理变化,层次分明,恰到好处。周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好好先生”面前重责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惊了众将,慌了鲁肃。唯有静坐在侧的蜀汉军师,不露声色地漫摇手中的鹅毛扇,最后一语道破个中隐秘,迫使少年气盛的水军都督心血涌喉。张家芳善于捕捉人物在理性控制下不自觉间流露出的失控神态,离开决胜千里的点将台,撩袍、踢袍、掸袖,摇动头上飘忽的雉,调动手势、脚部以及头顶等处的意象动作,构成凸现人物的肢体语言,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符合戏曲表演的程式规范,使主人公的心境和动作得到诗意的展现和戏曲的强化。

个人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参考资料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戏剧网.2021-12-10

张家芳 简历.名人简历.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