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Danling County),中国眉山市辖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沿,乐山专区北部,在东经103°15′-103°35′与北纬29°52′-30°08′之间。面积454.63平方公里。丹棱县地处总岗山麓,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低斜。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县内有山溪小河122条,总长340公里。共有森林面积8.27万亩,覆盖率为27%,安溪河南岸一线冲积平坝中有芒硝矿,储量在200亿吨以上。截至2025年4月,丹棱县辖5个乡(镇),分别是齐乐镇、张场镇、仁美镇、杨场镇、顺龙乡,50个村(社区)。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5.91万人,常住人口为14.86万人。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政府驻地在丹棱县齐乐镇县街1号。县委书记是曾建军
丹棱古称齐乐郡,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秦时隶属南安县。宇文毓时(公元557—公元560年)复置齐乐县,属齐通郡(县治在今丹棱镇)。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79年12月3日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厅和乐山专区行政公署办公室通知,改“稜”为“棱”,写作“丹棱”。由丹棱县革命委员会以丹革办(1979)第3号文通告全县。1997年,丹棱划归新成立的眉山市管辖。2000年6月建立眉山市,丹棱县属之。
2024年,全县GDP实现102亿元,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3.6个、2.9个、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坐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半小时达眉山东站、蒲江高铁站,境内S40广洪高速、G351线横跨东西,S401线丹蒲路、S104线丹名路纵贯南北。丹棱县是南宋史学家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的故乡,丹棱人杨素建“大雅堂”,成语“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景点有丹棱•桃花源、老峨山。丹棱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入选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丹棱县还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历史沿革
丹棱属梁州之域,周时为古蜀国之地,秦时隶属南安县。南齐高帝时,将南安县分置齐乐郡,领一县齐乐县(即今丹棱县),县治距丹棱镇东三华里。萧衍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废齐乐郡(县)入齐通县,隶属青州市。宇文毓时(公元557—公元560年)复置齐乐县,属齐通郡(县治在今丹棱镇)。刘彻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改齐乐县名为洪雅。杨坚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因邑西南有洪雅镇分置县,而丹棱城北有赤崖山,其色赤,其石棱,故取名丹棱县,隶属嘉州。唐和五代十国来属剑南道西川之眉山市。宋代属成都府路眉州通义郡。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废丹棱县建制入眉州治,属嘉定府路。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复置丹棱县,属嘉定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废丹棱县入眉山县。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丹棱县,属眉州。清代因之。民国初,丹棱属上川南道,后改建昌道。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7日丹棱解放后,属川西行政区眉山专署。1953年改属乐山专署。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以议齐字第8号文撤销丹棱县建制,并入洪雅县,置丹棱区。1962年10月20日,恢复丹棱县建制。1979年12月3日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厅和乐山专区行政公署办公室通知,改“稜”为“棱”,写作“丹棱”。由丹棱县革命委员会以丹革办(1979)第3号文通告全县。1997年,丹棱划归新成立的眉山市管辖。2000年6月建立眉山市,丹棱县属之。
2019年12月10日,丹棱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丹棱镇、石桥乡、双桥镇,设立齐乐镇。将原丹棱镇、原石桥乡和原双桥镇石河村、黄金村、宿场村、梅湾村、龙埂村、天宫村以及杨场镇狮子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齐乐镇管辖,齐乐镇人民政府驻滨河南路176号。将原双桥镇金藏村、五龙村、石牛村、桂香村、团林村、刘坡村、隆兴村、中山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仁美镇管辖,仁美镇人民政府驻里仁路1号。
名称由来
丹棱古称齐乐郡,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丹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沿,乐山专区北部,在东经103°15′-103°35′与北纬29°52′-30°08′之间。东与眉山市毗邻,南和夹江县接壤,西南同洪雅县相连,西北与雅安、名山区、蒲江县以总岗山脉为自然分界线,面积454.6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丹棱县地处总岗山麓,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低斜。西北多山地,以老峨山为最高点,海拔1142米,多为紫色粘土和紫色沙壤土;东南多浅丘平坝,最低海拔464米,主要是黄壤土和冲积土壤。全县以丘陵为主,约占54%,平坝区约占12%,山地约占33%,复种指数28.3%。
气候
县境地处亚热带。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冬暖、春早、夏长而酷热期短;秋季雨水多,夜雨尤多,四季温和,冬干、春旱、夏洪、秋涝,阴天多,日照少。年平均温度16.5℃,一月平均气温6.3℃,七月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温度36.3℃,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正积温多在6030℃以上。全年无霜期314天。年降水量1387.2毫米,大都集中在5至7月,有利于水稻生长,风向多为东南风,最大风力八级,夏秋还不时有冰雹发生。旱、涝、风、雹灾害对我县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水文
县内有山溪小河122条,总长340公里,年径流量近三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二条:一是安溪河,发源于本县玉柱溪、李沟河,流经洪雅县注入青衣江;二是思濛河,由龙鹄溪和石河(梅湾溪、黄金溪、宿山溪)汇成,绕县城西南往东流入岷江,是我县天然水利资源。
生物资源
共有森林面积8.27万亩,覆盖率为27%,活立木总蓄量26.89万立方米。树种以马尾松居多,是四川省马尾松种籽基地之一。西北山地还广布柏树、杉木以及品种繁多的乔、灌木树,还适应珍贵的楠木、多杆香樟的生长。
矿产资源
安溪河南岸一线冲积平坝中有芒硝矿,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现已年产芒硝四万吨以上;县北顺龙山地有石油和天然气,已钻探成功,待开采利用。
自然灾害
2025年8月2日6时57分在眉山市丹棱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06度,东经103.40度。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4月,丹棱县辖5个乡(镇)、分别是齐乐镇、张场镇、仁美镇、杨场镇、顺龙乡,50个村(社区)。政府驻地在丹棱县齐乐镇县街1号。
人口民族
2024年,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5.91万人,常住人口为14.8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8.04万人。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
政治
以上为部分人员
经济
综述
2024年,全县GDP实现102亿元,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3.6个、2.9个、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63亿元,增长15.7%;社消零总额完成27.3亿元,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亿元,增长6.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7.2%。2024年度,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丹棱排名第2位。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4%。房地产开发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4.5%。
居民收入
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第一产业
202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0.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万吨,增长3.5%,园林水果产量26.3万吨,增长7.7%,茶叶产量0.4万吨,增长5.9%。
全县生猪出栏累计15.8万头,同比下降6.3%。牛出栏0.06万头,下降13.1%。羊出栏1.6万头,下降16.1%。禽出栏208万只,下降7.8%。禽蛋0.5万吨,下降2.5%。
第二产业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1.3%。
分行业看,全县19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63.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3.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8.6%,汽车制造业增长6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4%。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太阳能电池增长412.2%,齿轮增长6.8%,瓷质砖增长4.6%,陶质砖下降12.9%。
第三产业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27.3亿元,同比增长4.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亿元,同比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8亿元,增长5.4%。按消费形态分,2024年,商品零售额22.4亿元,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4.9亿元,增长5.4%。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同比增长28.6%,粮油、食品类增长2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8.3%。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331万美元,增长39.9%,其中,出口额2952万美元,增长39.0%。
交通
丹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属成都1小时经济圈,坐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半小时达眉山东站、蒲江高铁站,境内S40广洪高速、G351线横跨东西,S401线丹蒲路、S104线丹名路纵贯南北。
境内公路总里程635.44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12.424公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1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4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幼儿园22所(公办5所,民办17所)。2024年,在校学生总数33778人,其中,小学8371人,初中3732人,高中1568人,中等职业学校1764人,高等学校15031人,幼儿园3312人。全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考各类本科上线录取332人(其中,文化上线录取290人,艺体上线录取42人)。全县教师总数1806人,其中小学教师513人,初中教师273人,高中教师128人,中职教师120人,高等学校教师50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69人。
科学技术
全县专利授权数102件,专利总件数624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医疗卫生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3个,其中二甲医院1个,二甲中医综合医院1个;全县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1104张;卫生技术人员1360人(含乡村医生),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1人,执业(助理)医师435人。
社会保障
2024年,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218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769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7673人(其中,在职23681人,退休13992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5776人(其中,在职3519人,退休225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5206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506人。失业保险参保13016人,工伤保险参保13848人,生育保险参保13311人。
就业情况
2024年,新增就业1915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邮电情况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0878.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910.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8968万元。固定电话用户22498户;移动电话用户189668户,互联网用户78763户。
公共服务
2024年,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美术馆)1个、文物所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个,年末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17142册。全县有线广播电视总用户数3030户(有线高清数字电视),新增有线高清数字电视93户,干线总长463公里,直播卫星2765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120户。
历史文化
历史
隋开皇12年建县(公元592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南宋历史学家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的故乡,丹棱人杨素建“大雅堂”,成语“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
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
丹棱白塔
丹棱白塔,位于丹棱县城西一公里,思濛河左岸。高标云际,与县城对衬,格外灵秀,宛若玉笋凌空。古人黄云有诗咏:遥看白塔依层云,历历疏钟远近闻。影傍花台开净土,韵流香界出尘氛。凌霄高挹山风转,振谷清幽夜气分。记取西郊无限景,归来不觉已斜曛。
丹棱白塔建于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唐、宋培修,高27米,为密檐式十四层四方形砖塔,内实五层,有石级盘旋阶梯直至塔顶。塔基高2米,边长6.02米。每层四角悬有铜铃,风来即响(现无铜铃),故有“白塔钟声”之说。每层有通光小窗、塑供佛像。游人至窗口,可环眺丹棱全城、山川景色,足使游人徘徊顾盼。古人黄槐决明茂有诗咏:偶缘胜迹一怡情,白塔光寒照眼清。万井人烟悬暮日,千年野色近春城。云开曲径山花丽,露落残碑石藓生。诸品静延明月到,怡随归骑度钟声。
该塔已于1986年经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右有唐大中时(公元847-859年)建白塔寺一所,因年久失修,寺毁。一九八四年,中共丹棱县委党校迁此。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郑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黄金村,郑山千佛寺内。现存龛窟76龛,共计尊像685尊,舍利塔2座,题记2则。造像始建于唐代,主要题材为说法图、菩萨像、千手观音经变等。
刘嘴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刘嘴山顶,东为山涧。始建于唐代,主要为佛教造像。现存龛窟89龛,共计尊像2091尊。
大雅堂
大雅堂,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俗语“不登大雅之堂”。大雅堂建于北宋的丹棱大雅堂,黄庭坚为它题额,并作《大雅堂记》。这里雅韵与雅趣结合,流传着上千年的文化。
龙鹄山
龙鹄山位于眉山市丹棱县城西北约7.5公里的唐河乡龙鹄村,唐代名“龙鹤山”,自赵昚皇帝手书“龙鹄山”三字赐史学家李焘后更名。据《丹棱县志》载:“县北十五里,龙鹄山三大字,宋孝宗书也”。据说原来龙鹄山还有宋孝宗手书的“龙鹄山”御印碑,可惜在文革中被毁。龙鹄山呈等腰三角形突兀于总岗山脉边缘,唐代即为川西南道教胜地。原来山上有三观(上曰天庆、下曰龙鹄、中曰崇真),以中观著名,所以又称“中观山”,面积913亩,主峰天柱峰海拔817米,呈驼峰形状,山上盛长马尾松,故有“鹄岭松涛”之说。
黄金峡
黄金峡位于眉山市丹棱县城西24公里张场镇境内,坐落在总岗山麓,下起原仁兴乡罗河桥,上至原王场乡继承桥,峡长7.5公里,是以自然原始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竹林寺
五台山竹林寺位于台怀镇西南6公里处的竹林寺村西侧、距龙泉寺三四公里,相传该寺是唐代高僧法照所创。寺院中最有名的是就是一座八角形的舍利塔,该塔为楼阁式,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嘉靖时重修。塔高五层,约25米,东面开门,各层雕有斗拱和塔檐,每层各角有风铃18个,随风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登上该塔可以远眺四方风景。除砖塔外,寺内原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厢房、正殿、禅院等建筑。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大师,唐代时曾到此朝山拜佛。现正殿左前方有一座“圆仁慈觉大师御研钻之灵迹”汉白玉石碑一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截至2023年,丹棱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人。丹棱县深入挖掘整理传统表演艺术,组织编撰《丹棱县民间民俗文化集成》,联动实施传统表演艺术振兴行动,通过非遗进学校等举措切实加强唢呐、花灯、莲萧、牛儿灯等民间文化保护发展。
丹棱唢呐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丹棱唢呐,省级非遗,作为中国民间唢呐南派支系之一,其旋律悠扬,节奏明快。2003年,丹棱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2006年,丹棱民间唢呐被四川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丹棱民间花灯
丹棱民间花灯是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并有小戏曲之称。花灯具有服装美、唱腔美、舞蹈美、打击乐美的特点,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优秀的汉族民间艺术。花灯的“讲”,即“道白”,都是用本土方言经过提炼。2006年,丹棱民间花灯入选眉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老峨山
老峨山原名老峨眉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交通便利,成乐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和遂资眉高速均可到达(车程30分钟-60分钟)。海拔1180米,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其间八十一洞天,登峰造极。故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称“老峨山”。驻足老峨山金顶,东望大雪山白雪皑皑,南眺青衣江滚滚东去,北瞰成都平原一马平川。据《仙人指掌经》记载:刘庄时,有僧自西域来,入此山修行,法号圆觉,为开山祖师。《丹棱县志》记载:佛教入蜀,兴于老峨山,再传入二峨山(现在的峨眉山)。地方史志记载:老峨山佛教盛行,香火旺盛,建寺于汉代,兴盛于唐、宋;鼎盛时期,有48庙、36庵,僧侣千人。马祖道一禅师、可正无碍禅师和禅慧大师曾在此参禅,诗僧可朋在此精研禅茶文化,创出了老峨山派禅茶技艺,如今已名扬天下。1055年,被称为“大峨仙人”的苏轼途经老峨山时,留下了“老峨眉山”的题词。每年历座名山赶庙会,老峨山是第一站(六月初六)。如今,有1600年历史的“六月六”朝山庙会,更是盛况空前。
“诗书风雅,神韵天成”,汲取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造就了老峨山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景。老峨山已成为集休闲旅游、森林观光、参禅悟道、心灵静养、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丹棱•桃花源
丹棱·桃花源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距丹棱县城6公里,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景区按照规划布局:“一环两心三区五村”,以“十里桃花红•万顷橙花香”景观通道—丹顺路——106线形成的旅游环线串起了一山(龙鹄山)、三湖(中观湖、黄堰湖、梅湾湖)、五村(龙鹄、兴隆、梅湾、龙埂、幸福村)。景区内有十里桃花、万顷橙林,四季花果不断。丹棱·桃花源景区,景区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主要开展赏花、踏青、水果采摘和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
“丹棱•桃花源”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梅湾湖片区内,有“中国美丽乡村”、“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四川省十大最具价值旅游村落”梅湾村区域内有梅湾湖、桃花广场、滨水长廊、桃花走廊等10多个景点和“十里桃花红•万顷橙花香”休闲景观带,被魏明伦先生在《桃花赋》中誉为“世外桃源”。
丹棱·桃花源景区按照规划引领,已投入2亿元,完成了桃花扇广场、3个入口节点、山体景观幕墙、游客接待中心、柑橘博览园、滨水长廊、产业大道等项目建设。尤其是“十里桃花红·万顷橙花香”旅游景观通道,将区域内龙鹄山、中观湖、黄堰湖、梅湾湖、十里桃花、万顷橙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成线,体现独特的“山水桃花,原乡风味”丹棱特色。通过旅游通道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实现了三个乡镇、五个村的“横向联合、纵深发展”,在空间和产业上紧密联合,共同发展,产村一体,充分利用“中国桔橙之乡”和“丹棱桔橙”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个国字号品牌影响力,带动当地农民开办农家乐、水果采摘园和售卖旅游商品、参与旅游服务,促进农民向三产经营者、从业者转变。
地方特产
丹棱特产有:“不知火”柑橘、龙秀牌土鸡蛋、峨山云雾玉芽、脆红李、枇杷、葡萄等;丹棱名小吃有:丹棱冻粑、八孃凉粉、刘鸡肉、碗碗羊肉等。
丹棱自古就有“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蒸冻粑”的习俗。丹棱冻粑用优质籼米、糯米、大豆等原料经独特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有花生、芝麻、红糖、白糖、玉米、荞麦、核桃、玫瑰、豆沙等十多种不同口味,可煎炸、烘焙、蒸食,甜而不腻、香而不粘。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成功注册国家证明商标,是“眉山市十大特色旅游商品”,冻粑制作技艺是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人物
李焘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眉山市丹棱县)人,宋代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李焘登进士第后,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以名节、学术著称。李焘为官清廉,敢于直言,长于吏治,关心民瘼。李焘终生力学,博览经史,搜罗百氏,慨然以治史自任。一生著述弘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他的代表作。此书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以四十年时间撰成,详载北宋168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共1063卷。全书采用编年体,按日记事,创造性地在正文末加注文,注文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焘注意培养和提拔史学人才,先后举荐吕祖谦、尤袤、刘请之等十余人为史官。主要著述有《说文解字五音韵谱》10卷、《重修徽宗实录》250卷、《思陵大事记》36卷、《李文简公集》120卷等。
李壁
李壁(1157—1222),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李焘第六子。李壁曾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卒后,谥文懿。
李埴
李埴(约1161—1238),字季允,号悦斋,李焘第七子。李埴于赵惇绍熙元年(1190)进士及第入仕后,历任京中和地方显要官职。赵昀嘉熙二年(1238)又以同签书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机大务,督视江淮、京湖军马,与蒙军作战。同年六月卒于任所,赠资政殿大学士,谥文肃公。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你好!我是丹棱!.微信公众号.2025-08-02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4-02-03
社会发展情况.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6-10
丹棱简介.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丹棱•桃花源景区简介.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老峨山简介.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丹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网站.2025-08-02
行政区划.中共丹棱县委 丹棱县人民政府.2025-08-02
曾建军任丹棱县委书记.曾建军任丹棱县委书记.2025-08-02
丹棱简介.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丹棱县.四川省情网.2025-08-02
溯源·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丹棱县.微信公众号.2025-08-02
文化发展情况.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5-08-02
四川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来了.百家号.2025-08-02
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 20个县(市、区)入选.百家号.2025-08-02
首批27个!四川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出炉丨早读四川.澎湃新闻.2025-08-02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坡区等6个县(区)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2025-08-02
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发生3.0级地震.今日头条.2025-08-02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 曾建军毛自林讲话 杨华出席.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丹棱县2024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稿.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经济发展情况.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基础设施发展情况.中共丹棱县委丹棱县人民政府.2025-08-02
刘嘴摩崖造像.刘嘴摩崖造像.2025-08-02
龙鹄山.中共丹棱县委丹棱县人民政府.2025-08-02
天赐“凉”机!走,去丹棱避暑!.微信公众号.2025-08-02
竹林寺.新浪旅游.2025-08-02
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眉山丹棱让非遗“活起来”.四川新闻网.2025-08-02
魅力非遗 | 一声开嗓天地惊——丹棱唢呐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2
非遗魅力(二)丹棱花灯,唱出民俗艺术,舞出幸福生活!.百家号.2025-08-02
丹棱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8-02
丹棱冻粑.丹棱县委县政府.2025-08-02
“四川历史文化名人百人画像作品展”| 李焘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2
郭文元 ‖ 南宋李焘家族兄弟及父子五人官知遂宁府事迹略考.郭文元 ‖ 南宋李焘家族兄弟及父子五人官知遂宁府事迹略考.2025-08-02
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8-02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410 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08-0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 村 部.shsys.moa.gov.2025-08-02
2019年四川乡村振兴先进名单正式出炉.新浪四川.2025-08-02
祝贺!丹棱县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澎湃新闻.2025-08-02
眉山市洪雅、丹棱两县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眉山市洪雅、丹棱两县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2025-08-0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8-02
厉害了!四川发布多份大名单,眉山这些地方榜上有名!.微信公众号.2025-08-02
全省首笔“金融创新示范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丹棱县成功发放.全省首笔“金融创新示范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丹棱县成功发放.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