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甘肃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新建成的酒泉体育场拉开帷幕。本次运动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酒泉市承办。开幕式上,组委会主任、副省长泽巴足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此外,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也通过贺电表示祝贺。
参赛情况
共有14个市州以及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17个代表队参加了此次盛会,参赛人员包括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共计约900人,涵盖了30多个不同民族。与以往相比,本届运动会不仅项目数量增加,而且规模更为宏大。除了原有的押架、武术、摔跤、马上项目四个大项之外,新增加了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三个大项的比赛及表演项目。总共设立了七个竞赛项目和十个表演项目,其中包括民族式摔跤、武术、押架、马上项目、陀螺、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这些项目分为73个小项,预计会产生73枚金牌。其中,马上项目的比赛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分会场举行。
历史沿革
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五年举办一次,自1985年起,已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市等地成功举办了六届。
闭幕式
2010年7月31日,甘肃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顺利闭幕。本次运动会旨在展示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成就,并为即将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民运会选拔优秀选手。虽然运动会不对各代表团的成绩进行排名,也不设立金牌榜,但比赛现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同时,场上竞技精彩纷呈,场下气氛友好融洽,这成为了本届运动会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在闭幕式上,大会对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中作出显著贡献的14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随后,庆阳市接过了下一届民运会的旗帜。闭幕式结束后,来自甘肃省藏族、东乡族、哈萨克族的艺术团体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