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归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南大地理学系),系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是诞生于1957年的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现与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ESSI)共同建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江苏省重点学科。
系科简介
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南京大学在地图学、GIS与遥感方面均起步较早。1957年,在任美锷院士、陈述彭院士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国著名地图学家李海晨先生亲自创办了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这也是当时乃至相当长时间内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唯一的地图学专业,也是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唯一培养地图编制和地图学高级研究人才的教研基地。
多年来,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沿着李海晨先生开创的事业,走过了一条专题地图编制与地图集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的道路。该学科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拥有2个博士学位点、2个硕士学位点、1个本科专业、2个研究所、5个实验室。
学科现有全职教职工36人,其中教师29人,实验与职工系列6人。教师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讲师6人,28人具有博士学位。实验系列中,高级工程师3人,1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南京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1人。此外还引进2名江苏企业家成为本学科产业教授,其中国家创业人才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聘请近2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学科兼职教授。
2002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并取得圆满成 功,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南京大学在地理信息科学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发展历史
1961年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向国家输送了第一批毕业生。同年,应海军现代化测绘学保障的急需,又在地图学专业中设置了海图专门化方向,并于1962年为海军输送了第一批海图专门毕业生。
1972年开始主攻地图制图自动化方向,成为国内高校中最早开展计算机制图研究与教学的单位。
1977年中国第一张全要素电子地图就诞生在这里。同年,成立遥感应用研究室。
1979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研究生。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交叉融合,地图学科的发展呈现数字信息处理的时代特征,本专业又率先在国内开展地理信息科学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1997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生,同年成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所。
2000年,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委支持下,南京大学首批学科特区之一的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学人回国效力。
2006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经学校批准成立地理信息科学系。
机构设置
地理信息科学系与国际地球系统研究所共同开展学科建设、共享学术资源。地理信息科学系下辖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地球系统科学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摄影测量实验室、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并与地理学相关学科共建地理与海洋科学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系统科学数据集成与分析共享服务中心挂靠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011年,获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批准,本学科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成立国家遥感中心江苏业务部,挂靠在南京大学。
研究领域
本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
以空间分析与区域建模为特征的GIS理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球与区域空间现象、格局、过程、机理模拟研究;
现代地图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学术成就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承担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含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重要纵向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项,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6项。
面向服务地方承担重大应用研究与工程项目20余项,中—美、中—加、中—德、中—法、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
荣获(国家)测绘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20余项,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200余篇,相当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如 Applied 数学 and Compu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等,以及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测绘学报、遥感学报等。
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近200人次,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Geoinformatics 2002、Geoinformatics 2007),主办全国地图学高层论坛(2009)、地球系统科学与遥感高级研讨班(1999),承办第二期欧洲航天局科技部“龙计划”大气遥感高级培训班(2009),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南京大学在地理信息科学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人才培养
学科已形成一个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著名的地图学、GIS与遥感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两个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两个硕士点,“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并与地理学其他专业共同建设“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并与地理学其他专业共同建设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镇江市测绘勘察研究院、Esri公司、江苏今迈数字空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了专业实习基地。学科已从初创时不足10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在校本科生超过130人、硕士博士生超过150人,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2000多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遍及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管理、教学、科研及信息技术开发工作,许多杰出的校友已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教学与科研单位的骨干。
学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可在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测绘 科学等有关专业方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及开发工作;也可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 通、人口、房地产、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