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雄(1909~1986),字正国,路桥镇话月巷人。民国21年(1932),毕业于光华大学化工系,于上海光实中学和蓝田师范附属中学任教3年。后回路桥任一利酿造厂经理。
简介
刘治雄,抗战期间,兼办药厂,生产针剂与酊剂。抗战后期,任3年镇长。33年,与徐聘耕等创办私立路桥初级中学。次年,在一利厂开设通利钱庄,任经理,36年6月,中共临海中心县委应为民,在厂内召开椒路工委成立会,门市部会计郏国森任书记。1949年5月,国民党军残部从温岭市溃退路桥区,软禁刘治雄,敲诈勒索,扬言洗劫全镇。为保安宁,刘向各大商号筹措银洋1000块,打发败兵。1950年,返光华大学任教。1952年,被法院以“资敌罪”判刑7年。1957年,办路桥化工厂,次年并厂转入黄岩香料厂,任化验工作。后借调县工交局化验室和工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10月,受“文革”冲击离厂。1976年,创办路桥有机化工厂。1979年4月,落实政策回香料厂。1985年12月,法院给予平反,撤销原判。同年评为省劳动模范,任政协常委、县化工公司技术顾问。
简历
刘治雄在路桥化工厂,利用玉米蕊试制α-呋喃甲醛,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香料厂工作,从柏木油提取柏木脑,质量居国内前列,乙酸柏木酯填补国家香料工业空白,由香料厂多年保持独家生产。配制皂用化妆品和食用香料、香精几十种,其中3111-1橘子油香精,为厂的名牌产品。为黄岩化工一厂试制橡胶防老剂RD,并改革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帮助其子刘鹏创办有机化工厂,父子两人试制成功光刻胶,1979年获省科技二等奖,1982年应用于火箭发射,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还试制对吗啉重氮盐、羟吗啉偶联剂等,其中烃基重氮盐填补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