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田峪长城位于中国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距市区70千米,与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遥相呼应,是拱卫京的重要军事屏障。它是现存明代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整、长度最长的段落,全长5400。同时,慕田峪长城植被覆盖率高,季节景观丰富,四季皆可游玩,素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后因自然和战争原因多次损毁。1983年,经国务院开发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并于次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景点包括正关台、大角楼、牛犄角边、鹰飞倒仰等。

1987年,慕田峪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5日,包括慕田峪长城在内的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2011年,获得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慕田峪长城年均接待游客量近百万人次,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是北京市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北部8千米的怀柔区渤海镇,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它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的特点是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由慕田峪长城关景区、北京结景区、石塘路景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90.8平方千米。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地势地貌

慕田峪长城地处低山丘陵山前暖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城走向大多选择陡峭的山脊,山颠、河谷、河口都要设置敌台敌楼。慕田峪长城海拔最低处为486米,最高处上升到800多米,被长城专家称为“危岭雄关”。地貌以400一1000米的中、低山为主,其最高峰黑陀山海拔1534米;基岩主要有石灰岩花岗石,土壤以淋溶褐土、褐土和山地棕壤为主。

气候特点

慕田峪长城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季都可开展季节性的旅游活动,在气候分区上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暖热湿润;秋季降温快,气候干爽;冬季寒冷少雪,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1.9度,气候温暖湿润,造就了丰富的植被覆盖率。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慕田峪长城风景区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次生林生态系统。这里的植物多达620余种,是北京市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之一,拥有山杨林、蒙古栎林、黑桦林、鹅耳杨林等林场。这里有胡桃楸、黄菠萝、刺五加、穿山龙、野大豆、黄花、五味子、羊耳蒜、火烧兰等1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北京特有植物羽叶铁线莲、燕山葡萄;有《北京植物志》尚未收录的丁香叶忍冬。这里的药用、山野菜、山野果等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柴胡、玉竹黄芩、升麻、蕨苗绵枣榛子山杏山桃等。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称呼。

紫椴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尤以东北较为集中。北京百花山、喇叭沟门满族乡均有紫分布。紫椴多生长于红松林或其它阔中林中,数量不多,分布较为零散,很难见到有成片分布。在慕田峪长城风景区海拔1200米处的九眼楼附近,我们发现了一片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紫椴林。这片紫椴林中一般胸径达1.2-1.5米,最粗的可达0.4米。一般树高7-8米。林中混生有蒙古栎黑榆等乔木树种。落木层以迎红杜鹃北京忍冬鸡树条荚蓬为多。党参是桔梗科的一种藤本植物,是比较名贵的药材。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均有分布,多零星生长于林缘、灌丛中。慕田峪长某一烽火台附近的一条山沟,满沟都是党参的藤蔓。食用葛豆科的木质藤木植物。因其耐旱能力强,全株蔓延,覆盖地面,一直当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来推广。葛藤的茎皮又是纺织、造纸原料;块根可提取淀粉供食用;根入药有解热、透疹、解毒、止泻之效;花可解酒、化湿热、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而慕田峪的葛藤由于种群繁殖过多过快,反而成了当地的一大灾害。

动物

据调查,慕田峪长城风景区有兽类15种,分属6目、11科,包括了本次调查的所有哺乳动物种类,这是由于本地区植被生长较好,生境条件类型多样,动物的种类相对较多。鸟类有9目、19科、39种,占总种类的46.4Glo,这一较低比例可能与鸟类的分布范围广,不易见到有一定关系,两栖爬行纲共有4目、5科、7种,占46.7%。该区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属,市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狐、貉、豹、猫、野猪,分布于人类活动很少的高山和密林,其中大型食肉兽豹和有蹄动物的斑羚,狍数量较少。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松雀鹰燕隼、雕鸡、纵纹腹小鹄,市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蓝翡翠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黑卷尾红嘴蓝鹊等5种,市级一般保护的有蝙蝠、草兔、狗罐、岩鹄、大杜鹃黄腹山雀中国林蛙棕黑锦蛇等2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和重点保护动物豹猫赤狐、野猪的分布范围局限于人类活动很少的深沟、山顶和密林环境,其数量已大为减少,是一类急需加强保护的珍贵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豹已名年不见踪迹。该区域山势复杂多样,植被生长较好,类型多样,林地面积大,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因而分布范围有显著扩大,物种数和种群数量亦有所增加,野猪的数量恢复较快。由于存在溪流、水塘,出现了一些水栖性的鸟类,如白鹊鹄、蓝翡翠等,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在湿地环境中相对较多。

历史沿革

慕田峪坐落在怀柔区北辛营乡(今渤海镇),旧称慕田谷。当地山地环绕,农田匮乏,粮食稀缺,“慕田峪”表达了当地百姓对田地的羡慕和向往,由此得名。同时慕田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在此设置长城关隘,即慕田峪长城,后世称为“危岭雄关”。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时期,在慕田峪就筑有长城。明代初期,慕田峪长城开始修复长城。明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受皇帝朱元璋之命“备山西省北平市边,谕令各上方略。从淮安市侯华云龙言,自永平、蓟州密云区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戍守慕田峪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达奉皇命督建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东达北谷口。

关隘始建时,明朝即派兵驻守。明永乐元年(1403)至泰七年(1456)间,朝廷一直派专职大臣经略边务。明永乐二年(1404年),慕田峪长城建关。正德元年(1506),朝廷专设巡边御史,每年年终汇册边防情况,上报中央。嘉靖元年(1522),明朝廷在慕田峪关设置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两员。嘉靖三十五年(1556),新任御史杨右泉重建供巡边御史用的官署,即“察院”,加强巡边御史检查慕田峪关隘防务。到了明朝中期,长城多处遭到毁坏。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谭纶镇守京畿时,率军对慕田峪段在内的二千里长城进行整修,此外戚继光还上书请筑,在慕田峪关建空心敌台22座,楼房44间,官厅房3间,铺房149间,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长城的防御功能。隆庆五年(1571年)秋建成。经过此次修整后,慕田峪长城一直保存至今。在明代整修过程中,慕田峪长城段以施工精细,构筑造型独特而著称。如今慕田峪长城风景区内的“正关台”“大角楼”“秃尾巴边”“牛犄角边”“单边”“九眼楼”“夹板楼”等都是我国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中最富有特点的构筑物。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沿用明制,在怀柔区境内的慕田峪关、石塘路等19个关隘均设有重兵戍守。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开发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经过3年修复和两年试营业,于1988年4月,正式对中外游人开放,并且成功地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国前总统威廉·克林顿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等多位外国元首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的代表。2000年,经怀柔区人民政府研究生决定将慕田峪长城改建为风景区。2006年,慕田峪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布局

从长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明王朝为了加强完善京畿防务,依托太行山山脉、燕山以及黄河等天然屏障,加固、重建了内长城和外长城,形成了内、外长城相互支撑、纵深统一的防御体系。联结明代内、外长城的枢纽段和分支点就位于慕田峪长城段。慕田峪长城南起大角楼,北至二十楼,西南延伸至秃尾边长城。长城自东跨过连关口,顺山势从东南而上,进入慕田峪关,于大角楼处转至西北方向,顺山而下至正关台,后又爬上山脊。长城向西北行进,于牛椅角边处折向西,与箭扣长城相接。此后,长城分向南北两路,西南走向,经黄花镇于西水峪抵居庸关,再向西南进入紫荆关,西北方向,经四海冶进入延庆区后,奔向西北的宣化区和大同城。

慕田峪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也是长城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主要包括关城、营堡、城墙、敌台、烽火台及壕沟等。慕田峪长城之独特,在建筑风格双面垛口、敌楼如林、内外城并存、堡城并建、升跌巨大。特别是慕田峪关,气势宏伟,是黄花城路长城与石塘路长城的交汇点关门敌楼,三楼并矗,依山断路,大而隐藏,近视是关,远观如城,兼以著名的“北京结”,更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垛口墙

慕田峪长城拥有内外双侧垛口墙,墙下有两层挑檐砖,而其他长城段,多为外侧单层垛口墙。垛口墙城砖由黄泥垒砌,白灰勾燕尾缝,顶部采用斧刃砖封顶,下部设置方形射孔。外垛口墙通高1.7,垛口高0.9,宽0.5-0.6米不等,内垛口墙通高1.6,垛口高0.9米,宽0.4-0.5米不等,外侧收分大于内侧。这种双侧垛口墙的形制在明长城中尚不多见,体现了慕田峪段长城重要的战略地位。谭纶隆庆三年《请建空心敌台疏》中的描述:“以昌之守,言之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地方,绵亘摆守单薄。故臣等以为必设两面受敌之险,将塞垣稍为加厚,两面皆设垛口。”与慕田峪长城两面垛口墙的做法可相互印证。

敌楼

慕田峪长城敌楼密集。长度1000米段设置有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等20座敌楼,敌楼、敌台、墙台、铺房25座。这些敌楼多设置在地势险要或地形转折处,如山脊凹下或突起部、坡度转折部及峰顶等部位,占据制高点或显要处。其中慕字一台(大角楼)至慕字四台(正关台)不到500米间,就设敌楼4座,敌楼与城墙,错落相间,层迭递序。这种每隔百米就设置一座敌楼的形制在明长城中尚不多见。

慕田峪长城设有空心敌台22座。空心敌台始创于明隆庆时年间,慕田峪关空心敌台的一大特点是每座敌台中室的平面布局均有所差异,可大致归纳为“田”“门”“二”三种类型。其中“田”字形中室居中,四面皆有通道;“门”字形中室偏后,左右和前方设置通道;“二”字形中室宽阔,前后设置通道。中室顶部结构分为砖券船篷顶和木结构平顶。中室通往台顶有木梯、软梯或城砖砌成踏步三种类型。台顶楼房多为三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屋面。戚继光所著《练兵实纪杂集》中记述的空心敌台造台法:“下筑台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与慕田峪长城空心敌台的做法相吻合。

城墙马道排水

慕田峪长城顶部马道依山势而建,陡峭坡度大,用城砖或方砖砌成踏步。马道地平呈外高里低状,高度相差7厘米左右。在马道里侧垛口墙边缘修筑有顺向的水槽砖沟,与挑出的吐水石嘴相接,而在马道低洼处也设置有横向的水槽砖沟,直通吐水石嘴,将水排出墙体之外。这种利用水槽砖沟排水的做法,与八达岭、沿河口等处的明城墙排水做法不同,独具特色,设计更趋合理。

主要景点

慕田峪长城开放段总长度5.4千米,包括20座敌楼,以及界牌楼、鸳鸯松、迎客松、铁炮、沙峪抗战纪念碑、戚继光像、牛犄角边、鹰飞倒仰等景观,其中1号敌楼(大角楼)、4号敌楼(正关台)、牛犄角边、鹰飞倒仰是慕田峪长城的著名景点。此外,慕田峪长城季相景观丰富,四季可观,也是该段长城的主要看点之一。

大角楼

大角楼因从长城任一角度看都似一个城角,由此得名。它位于慕田峪关东侧的制高点,视野开阔,向西警戒慕田峪关,向东警戒丌莲关,是两个关口的岗楼,又是蓟镇长城与昌镇长城的分水岭,管控进退的必由之路。大角楼也是慕田峪长城体量较大的一个敌楼,它的三面均与长城连接,向南是内支城“秃尾巴边”,向西与八达岭长城相连,向东与古北口长城相连,交通发达。大角楼建筑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为锦行,通道上曾修筑建望亭,面南面西设有孔门,其内在结构兼顾哨、守、站的功能,同时建筑精巧用料讲究,兼具视觉美感及实用性能。

正关台

正关台位于慕田峪长城东侧,由中间一座主台与两侧耳台相联而成,又称“三座楼”,观台奇特,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属罕见景观。正关台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海拔486米,是慕田峪长城的最低处,战略位置重要,一面可防范塞外匈奴,一面又可保卫入京通道及皇陵。正关台整体长40米,宽30米,通高20米,城正中石牌匾书“正关台”三字。城体正中未开设门洞,而是于东侧墙体处开设相通内外的卷门,沿陡坡筑起石阶上下进出。正关台建筑结构分为上下两层,底层多室各自贯通,可存储粮食、弹药,供士兵休息,可容纳兵丁200余人,顶层设置一主厅两侧室,可供统帅将领指挥作战和休息,周围环绕兵道,供士兵守城作战,垛口视野开阔,城外之事尽收眼底。

鹰飞倒仰

鹰飞倒仰长城段是慕田峪长城建筑史的一绝。该段长城攀越高耸的尖峰,又从另一侧垂直而下,两侧悬崖陡坡近乎垂直地表,似鹰嘴倒立,陡峭嶙峋;每节台阶仅有几指宽,难以容下正常成人一只脚的宽度。山高风疾,既使老鹰飞过此段也会被吹得身翻倒仰,由此得名“鹰飞倒仰”,可见长之险峻风急。

牛犄角边

牛犄角边长城段是慕田峪长城建筑史上的又一大杰作。慕田峪长城西北方向经过二十号敌楼后,由南侧缓坡迅速抬升至500多米,又直奔千米高的北侧陡崖,至1039米的山顶。于山顶设置敌楼后,又突然翻身沿陡崖径直而下,沿对侧山梁返回山腰,向西蜿蜒而去。该段长城峰回路转,造型酷似牛角,苍劲雄浑,故得名“牛犄角边”。在慕田峪长城“牛犄角边”的两侧,有一段长城远看其形状犹如一张仰放的弓,最低山口处正如射箭拉弦时手握的扣,因此这段长城被称为“箭扣长城

时令景观

慕田峪长城被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植被覆盖率高达96%,生态环境非常突出。春天,万物复苏,柳树翠绿,桃花竞相开放;夏季,绿色草木遍布山林,空气清新宜人;秋季,满山树叶变红,与长城的砖瓦形成鲜明对比;冬天,白雪覆盖住长城和山峰,静谧美丽。慕田峪长城季相景观丰富,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气魄,构成了慕田峪长城‘长城形胜,京畿翠屏’的独特景观。

开发与保护

景区开发

1981年11月,北京市政府第46次办公会议通过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开发项目,并报请国务院批准。

198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发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并于1984年正式开工,第一期工程修复长度2000米,总投资1250万元,修复了以慕田峪关为中心,从慕字一台至慕字十四台楼及附属设施,至1986年竣工。

1985年10月,怀柔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管理处,同年建立中共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委员会。

1986年4月,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局部开放,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6月,开始二期修复工程,修复北铺房至慕字十八号敌楼4座,敌台一座,长度747米,总投资142万元,同年10月竣工。

1991年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三期工程,修复慕字十八号敌楼至慕字二十号敌楼,长度300米,总投资75万元,同年10月竣工。

2004年初,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制定了长城西段延伸开发计划。西段延伸开发的具体段落为慕田峪——箭扣——北京结,全长9603米,抢救性修缮20号楼西侧边墙起向西至正北楼段长城,总计敌楼14座,边墙14段,长约2400米。项目包括长城墙体、敌楼修复,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无公害厕所、步道、景区标志、停车场、绿化等辅助设施配备。

2008年北京市文物局出资对慕田峪长城二十号敌楼往西至23号敌楼502米的长城进行了修复。2009年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对该段长城进行了旅游性安全修复。011年,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慕田峪长城旅游区为八达岭长城旅游区扩展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景区保护

1988年6月,由法国“拯救威尼斯”委员会发起,国家旅游局承办的“拯救威尼斯,修复长城”活动在慕田峪长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600多名贵宾参加了此次活动,230名参与捐款。

1993年6月,德国汉高集团捐助修复慕田峪长城。

2003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关于长城保护的专项规章,用法律手段,架构起国内第一道长城“保护网”。

2006年5月,包括慕田峪长城在内的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2014年5月,《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获得市政府批准,慕田峪长城将被完整保护。总体规划中“利用”将服从于“保护”,开发过程中将兼顾生态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

2019年北京市公布《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进一步加大北京长城的保护修缮力度。该规划提出,至2035年,借助抢险、日常维护等手段实现长城本体和载体全线无险情。

2021年12月公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长城保护进入新阶段。

2018年4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英特尔携手,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保护长城。采用英特尔AI人工智能技术、英特尔猎鹰8+无人机技术及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通过高清图像、数据和3D建模来对这段城墙进行远程检查和制图。以视觉化方式呈现长城的原始状态,以更精确、更高效、更及时、更安全的方式计算出哪一部分城墙需要修缮。

相关活动

中日友好慕田峪长城马拉松接力赛

1986年3月17日,中国青联组织第一届中日北京慕田峪长城马拉松赛。起点设置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至长城后再折返回第三停车场终点。比赛参赛者包括日方运动员20名,中国运动员13名。该活动意在用马拉松接力的形式让中日和平友好世代相传。

1990年,中日协商将比赛时间定于早春,比赛地点由北京郊区改为市内。

2000年,赛事由国际田径联合会正式备案。2002年,赛事更名为“北京国际接力·马拉松赛”。2007年,北京国际公路接力赛与北京春季长跑暨国际长跑节合并,更名为北京国际长跑节。2008年4月30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群众马拉松接力活动暨2008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在北京国家体育场公共区隆重举行,同时这也是该赛事的终结。

万里长城万米卷、万名游客庆香港回归签名留念活动

1997年5月25日,为迎接香港回归,由怀柔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与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联合举办“万里长城万米卷、万名游客庆香港回归签名留念活动”首签式举行。从慕字六台至慕字十五台均悬挂印有“万里长城万米卷,喜迎回归留念”等内容的宽大横幅,长城马道内铺满印有主标的红色长卷,两侧垛口墙插上了龙凤旗和旅游年标志旗,喜迎香港回归。

中美青年长城友谊接力活动

2004年6月3日,为庆祝中美建交25周年暨慕田峪长城建关60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怀柔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怀柔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协办“中美青年长城友谊接力”活动。

长城文化节

2019年8月16日,由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怀柔区委、怀柔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电视台承办的2019北京长城文化节在慕田峪长城脚下拉开帷幕。

慕田峪长城索道模拟故障救援

2006年4月25日,慕田峪长城索道突然"停运无法重新启动",30多名游客被困在缆车中。慕田峪长城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仅在20分钟内就将被困的游客解救了出来。市质监局负责人表示,这虽然是一次演习,但模拟了事故发生的全部情况,为确保"五一"旅游高峰安全运营作了一次"热身"。"事故"发生后,索道运营部门负责人立即向管理处报告,并启动了应急预案抢救旅客,并向所在地怀柔区政府应急办报告了情况。5分钟后,由质监、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组成的社会救援队伍赶到现场。与此同时,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爬上索道立柱,把救生绳索套到缆车旁。16时25分,第一名救援队员沿救生绳索爬到故障缆车顶部,按动紧急开关,缆车门打开。随后,将系有救生绳的裤套投入缆车内,并协助被困游客穿上救生裤套。2分钟后,地面工作人员拉动滑轮,被困人员缓缓降到地面。16时35分,事故发生20分钟后,救援人员将被困游客全部安全解救到地面。

获得荣誉

1992年,景区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级风景名胜区”。

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16年旅行者之选全球二十五大最佳地标性景点。

2017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受欢迎地标第七名。

2018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地标景点中国榜单第一名。

2021中国智慧景区影响力TOP300榜单第一名。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参考资料

慕田峪长城概况.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历史沿革.慕田峪长城官网.2025-04-18

慕田峪长城.北京旅游.2023-05-13

票务预订.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开放时间.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5-13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4-23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5-23

慕田峪长城.中国文明网.2023-05-13

凝聚历史精华,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05-13

慕田峪长城AAAAA.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2023-05-13

慕田峪长城——明代.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建筑特点.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长城故事——建筑方法.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长城文化带|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05-13

长城内景观.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1号敌楼 - 大角楼.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4号敌楼 - 正关台.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正关台:一座绝不能忽略的“伟大建筑”.搜狐旅游.2023-05-13

慕田峪长城——景观(鹰飞倒仰).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景观(牛犄角边).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发展史.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发展史.慕田峪长城.2023-05-23

慕田峪长城——新中国成立后的修复.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23

举办“拯救威尼斯,修复长城”活动.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举行“德国汉高集团捐助修复长城纪念碑揭幕仪式”.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北京长城保护:在探索中发展 古老文明焕发新生.新京报.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将完整保护 规划成七大景区.中国新闻网.2023-05-13

长城北京段的历史与保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2023-05-13

英特尔用无人机技术提供精准数据 保护箭扣长城.环球网.2023-05-13

第一届中日北京——慕田峪长城马拉松赛举行.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2008年北京国际长跑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5-13

“万里长城万米卷、万名游客庆香港回归签名留念活动”首签式.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举办中美青年长城友谊接力活动.慕田峪长城旅游网.2023-05-13

登慕田峪望怀柔.人民网.2023-05-13

北京慕田峪长城上榜“全球二十五大最佳地标性景点”.央广网旅游.2023-05-13

慕田峪长城入选2017年全球最受欢迎地标.新华网.2023-05-13

猫途鹰公布2018年全球最佳地标景点榜单 慕田峪长城入选全球榜单.新京报.2023-05-13

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旅游区荣获“2021中国智慧景区影响力TOP300”榜单第一名.湘雅晨报.2023-05-13

2022年5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搜狐.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