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Tianzhu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湘西结合部。东抵湖南省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西连贵州省三穗县与剑河县;南临锦屏县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总面积2201平方千米,辖11镇4街道2乡。2022年末,共有常住人口26.98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天柱凤城街道正中街18号。

天柱县位处于贵州高原东缘,地势西高东低;区域地貌为中低山丘陵河谷盆地。该县地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天柱县有大小河流、溪沟6400余条。天柱县在夏商时期为禹贡荆州市之界僻;姬诵熊绎于楚,天柱为楚巫黔中地,属夜郎秦朝黔中郡。汉初属荆州武陵郡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天柱属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所辖。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改所建县,取名“天柱县”。1950年元月21日,天柱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镇远专区。1958年撤销天柱县并入锦屏县,1961年恢复天柱县。

天柱县第一产业以油茶、中药材、生态走地鸡为主,第二产业以钡盐化工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2022年,天柱县生产总值为88821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7.6:22.9:49.5。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4位。天柱县素有“黔东第一关”之称,已成为黔东、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桂北的“结合部”及“桥头堡”,天柱县拥有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水陆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天柱县文素有“文化教育大县”之称,同时也是中国西南的宗祠文化之乡。历史人物有宋仁溥,王天培,吴绍周等。天柱县历史悠久,自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拥有家祠文化、民族活动、歌会活动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截至2021年,天柱县现有古宗祠近百座。截至2022年,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5处、州级6处。天柱县民俗活动多样,社节、三月三、祭牛节等民族活动。著名的 “四十八寨歌会”已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天柱县拥有独特自然景观,境内旅游景区有2处3A旅游景区,1处2A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天柱县城原名凤城,据传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因有凤鸟常在石柱山巅唱歌而得名。被取名“凤城”。

石柱岩位于县城东面,距县城3千米,有6根巨大石柱元立于石坪山麓,最高的一根83米。有凌云擎天之势,故冠名“石柱擎天”,遂改凤城为天柱。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夏商时期为禹贡荆州之界僻;姬诵熊绎于楚,天柱为楚巫黔中地,属夜郎秦朝黔中郡,亦为夜郎属地。汉初属荆州武陵郡刘彻时改属牂柯郡,归益州统辖。三国时属吴;晋代属荆州武陵郡;南北朝属郢州武陵郡。

隋唐至宋元

隋朝改属扬州沅陵郡。唐朝属黔中道彝、播、叙三州,之后,东部归朗溪县(县址在今湖南省会同县朗江乡),西部属思州;五代十国时属楚,马殷封为楚王,而建楚国,天柱在其辖地之内;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侗族首领杨正岩以“十”首领领微、诚二州,天柱归二州所辖。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侗族首领杨通宝为诚州刺史,天柱东部为诚州所辖;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天柱县东部地区属诚州渠阳县(旧址在州贯寨);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分渠阳县北部建三江县,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建会同县,天柱县东部分属三江县、会同县,西部仍承前属恩州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侗族首领杨晟臻纳土贡,宋徽宗赐其领地名靖州,隶于荆湖北路,天柱属靖州所辖。

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71-公元1291年)立安抚司,改为州路总管府,隶于湖广行中书省,天柱地区在靖州路总管府辖下。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设靖州军民安使司,亦今天柱地区。

明清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撤靖州卫左千户,设天柱守御千户所,属湖广靖州卫。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改所建县,取名“天柱县”,因县址山形如凤,别号“凤城”,县下设图里坊厢以统牌甲;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迁县治于龙塘(今天柱县社学乡田心寨),更名“龙塘县”。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境内赖洞民众反抗官府,攻破龙塘县城,杀死知县何化龙,吏员俞廷荐迁县治于雷寨(今天柱县凤城镇雷寨村);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迁回原址凤城,复名“天柱县”;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天柱县由湖广靖州改隶贵州黎平府;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隶贵州镇远府元年(公元1736年),置远口巡检司(在今天柱县远口镇);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五月,侗族农民起义军攻破县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迁县治于远口(今天柱县远口镇);同年11月,农民起义失败,县治复迁凤城。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天柱直隶于贵州省;次年,属黔东道(亦称镇远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远口巡检司为远口分县,隶天柱县;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废黔东道,天柱直隶于贵州省;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贵州省划81县(市),天柱县属二等县,改县知事为县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黎平县);次年,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驻镇远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六师一三八团从湖南托口镇经黔东第一关瓮洞镇直达天柱县城,天柱宣告解放。1950年元月21日,天柱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镇远专区。1956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天柱县。1958年撤销天柱县并入锦屏县,1961年恢复天柱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结合部。东抵湖南省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西连贵州省三穗县与剑河县;南临贵州省锦屏县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界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8°54’10”-109°35′55”,北纬26°41′50"-27°9′55”之间。县境东西长19千米,南北宽17.9千米,总面积2201平方千米。

气候

天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该县境内中部、东部气温较高,西南部海拔较其他地区高,气温趋低。年平均气温16.1­°C,月平均升降值大于4­°C,年较差22­°C,最大值为25.4­°C(1977年),最小值为19.3­°C(1966年)。全年无霜期281天,降雨量1200-1380毫米,日照时数1198小时。2022年,天柱县最热月为7月至8月,其中最高温度为37℃,最冷月为1月,其中最低温度为-2℃。降水量集中在6月份,其降水量为241.9mm。

地质

地质构造

天柱县地处武陵台背斜南端。地壳运动为长期上升并伴生有间歇沉积,受雪峰运动、加里东运动、燕山一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发育了一系列褶曲和断裂。构成县境密集而复杂的构造形迹图案。总构造线为北东至南西向。按断裂与褶曲的关系。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与褶曲构造线一致的北东向断裂,先生成而较发育,另一组为与褶曲构造线斜交的北西向断裂,多属压扭性断裂。

地层

天柱县境内出露有元古代下江群、震旦系、古生代寒武系及二叠系、中生代侏罗系。均为沉积岩相。下江群,天柱县境内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80%左右,是一套轻微区域变质的浅海相碎屑岩。震旦系出露在县境西北角,分布在兆寨至大河边、八阳至八界一带,为一套砂砾岩。寒武系出露于县境西北角,由炭质泥岩、泥质大理石白云岩及硅质岩组成。赋存重晶石,铁、钾、钒、煤、磷、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及铜、铅、锌等矿化点。二叠系出露于在城关、邦洞、蓝田至自市及零星分布在马任至石洞一带,以浅海相碳酸根类沉积为主。侏罗系为沙溪庙组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碎屑长石砂岩或长石石英砂岩组成不等厚韵律互层。

地形地貌

天柱县位于黔东南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第三级下降剥蚀面。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部倾斜;区域地貌为中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山地丘陵占全县面积的92.49%。海拔多在300-700米之间。最高点在西北面阳寨乡的犀牛塘尖坡,海拔1119.9米;其次在北面注溪乡的交布丁,海拔1040.2米。位于瓮洞镇下金紫村的清水江出省境处,最低海拔为216米。境内主要山脉:北有分水岭山脉,中有金凤山山脉,雄居县境中部,为湘黔界山;南有黄哨山脉,山峦起伏,峡谷,盆地相错其间,形成“山丘抱盆,盆中含丘”的独特地貌景观。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天柱县内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溪密布,共6404条,总流域面积1782平方千米,河流总长数千千米。清水江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共有10千米以上长度的支流21条,流域面积覆盖全县大部分地区。

清水江发源于贵州省,自西向东流经锦屏县、天柱等县、市,于天柱县瓮洞镇流入湖南省会同县,为沅江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干流全长514千米,流域面积1.72万平方千米,流域人口430余万人。清水江流经天柱境内处、竹林、远口、白市、江东、瓮洞六镇77千米。其中主要支流有鉴江、汶溪河、瓦窑江、朗江、摆洞河、六洞河等。

水利

截至2022年,天柱县有各类水库33座,天堤防工程四级提防工程2个,分别是天柱县县城右岸堤防工程和天柱县县城左岸堤防工程。五级堤防12个,有兰田镇西环路右岸堤防工程、兰田镇西环路左岸堤防工程、贵州省天柱县鉴江左岸堤防工程等。鱼塘水库是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号称“10万人的大水缸”。其中4座小(I)型水库,有润松水库、红山水库、白土水库、石灰冲水库。小(II)型水库21座,良田水库、高工水库、半圭水库、章寨水库、高洞水库、金鸡冲水库、安装水库、莫沙田水库、中寨水库、璐水库、岑团水库等。

鱼塘水库位于天柱县坪地镇境内,是贵州省建设历时30余年的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初始设计为475米高程,已达468米水位高程,涉及到坪地镇全镇18个村和三穗款场几个村,共计近3万人,现在的主要功能仅是供天柱县城及城边10多万人饮水。天柱县人民政府实施了续建工程,使蓄水位达475米高程,续建后蓄水量达5000余万方。

土壤

天柱县境内土壤偏酸性。天柱县境内土壤划分为5个土纲,8个土类,15个亚类,43个土属,103个土种。其成土母质除西部、中部的地层较复杂外,其余南部、东部多属震且系、下江群浅变质岩类,主要为板岩、变余凝灰岩、粉砂岩、石英砂岩发育而成的铁质、硅铝质山地红、黄壤、黄红,多呈微酸性。全县的山地自然土壤中,中层土、厚层土占77%。红壤,分布于天柱县内低山地、丘陵地、盆地及谷底。其垂直上限为500米。黄壤分布在海报500-1000米之间的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天柱县耕地面积5049.2万亩,园地面积927.2万亩,林地面积16852.77万亩,草地面积287.93万亩。其中林地中乔木林地面积10988.98万亩,竹林地262.27万亩,灌木林地4929.15万亩,其他林地672.37万亩。天柱县境内有万亩大坝2个,5000亩以上大坝3个,1000亩大坝6个,坝区可利用面积达10万亩。

矿产资源

天柱县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贵州高原黄金城”。境内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黄金、煤、铁矿钾矿硅石、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矾矿、陶瓷土等10余种。特别是重晶石,D级储量1.088亿吨,E级储量0.0455亿吨,远景储量3亿吨,占全国已勘查重晶石储量的60%,主要分布于邦洞镇圭勺、上公堂、大、大河边及坪地镇开发、兆寨一带。

水资源

天柱县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有大小河流20多条,已开发水能资源40余万千瓦时,可开发水能资源80万千瓦。水能资源储量为108.75 万千瓦。2022年天柱县非常规水源利用量19.7078万吨。清水江旁海航电枢纽工程,两台发电机组的年发电量为1.28亿度,可满足约25.6万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天柱县水质达标率100%;全面落实“河长制”,水土保持治理88.77平方公里,辖区地表水水质达到III类标准。

森林资源

2022年末,天柱县森林面积237万亩,植被属于中亚热带黔东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混交林,以杉、松、樟、油桐等为主,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67.39%,是贵州省“森林城市”之一。活立木蓄积250 万立方米。其中保护生态公益林总面积9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9.6%,生态红线落地100万亩。全年营造林面积6466.67公顷。

药材资源

截至2022年,天柱县境内有野生中药材品种有1000多种,既有重楼野生灵芝等名贵中药材,又有紫苏天麻子虎杖天麻钩藤、大血藤、石韦、湘蕾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大众药材,种类繁多,药材资源丰富。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天柱县有兽类有:野猪、箭猪、岩羊、黄羊、麝羊、豺、狼、野猫、大灵猫小灵猫、画眉鸟、白鹭红嘴相思鸟。其中画眉鸟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爬行纲有:尖吻蝮金环蛇眼镜蛇属银环蛇铅山壁虎等。鱼类:有鲤鱼、马口鱼、鲫鱼、鲢鱼、蛇花鱼等。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

植物

天柱县境内植物种类较多,分布广泛,植被属中亚热带黔东低山丘陵长绿叶阔叶混交林,拥有树种50科112属248种,除去杉、油桐油茶、树、竹等为人工培及40种引进树种以外,其余均为野生。截至2022年天柱县调查登记挂牌的古树大树有1424株,分属34科52属62种;其中,有一级古树26株、二级古树108株、三级古树1290株,国家保护一级树种红豆杉98株、银杏72株,国家保护二级树种润楠11株、楠木2株。

自然灾害

天柱县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水灾、冰雹、大风、倒春寒等。2020年6月9日,因持续降雨量大,天柱县内多个乡镇(街道)发生山体滑坡,部分低洼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救援13人,疏散群众56人。2021年8月13日,天柱县邦洞街道蓝田镇注溪乡等地出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157.4毫米,该次救援共转移疏散群众37户77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天柱县下辖有11镇4街道2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街道正中街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天柱县户籍人口419880人,年末总户数为128761户,其中,城镇人口168190人;乡村人口251690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6.98万人。全年出生率为8.5‰,死亡率为8.66‰,自然增长率为-0.16‰。其中0-17周岁占比为22.6%;18-34周岁占比为22.7%;35-59周岁占比为39.3%;60周岁及以上占比为15.4%。

民族

2022年末,天柱县居住有侗族苗族壮族土家族汉族等37个民族,以侗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8.3%,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县之一。有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3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个。

语言

天柱县主要以侗族、苗族为主;主要语言为侗语苗语。其中侗族又根据他们的方言分为北侗族和南侗族。天柱县属北部侗族方言区。同时,天柱县有独特的语言——酸汤话。酸汤话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竹林镇。酸汤话属于湘方言,受到了西南官话的影响,同时夹杂有一些苗语和侗语成分。酸汤话助动词重叠是一种典型的形态语法手段。助动词重叠时没有变声及变韵,但存在变调现象。变调规律为:重叠式的第一音节发生变调,除了阴去调(高平调55)可变可不变,其余统一变为高升调35调。

宗教信仰

天柱县宗教主要有佛教,在明代万历年,天柱侗乡已举办过“雷霆大法事”(万人缘)佛事活动。明、清至民国时期,佛庵香火很盛。清代天柱境内338寨,就有462处庵庙,庵内供奉释迦牟尼、弥陀、弥勒佛观世音、罗汉等菩萨偶像。截至2022年,经批准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金凤山寺、善缘寺、回龙寺、南山寺等共4个。

经济

综述

天柱县的第一产业以油茶、中药材、生态走地鸡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以钡盐化工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2022年,天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8218万元,同比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811万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4075万元,同比下降4.3%;第三产业增加值439332万元,同比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为27.6:22.9:49.5。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4位。

第一产业

天柱县第一产业以油茶、中药材、生态走地鸡为主导产业,油茶是天柱县传统优势产业,共引进培育种植加工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成立了1家油茶产业行业协会。全县油茶林总面积已达40.7万亩,茶籽产量1.28万吨,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近4亿元。自2017年以来,天柱县确立“一县一业”土鸡产业,建成规模化养鸡场103个,出栏林下生态土鸡600万羽,年产值达2.7亿元。同时统筹推进林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白及1000亩、黄精500亩等10余种中药材,加大中药材产业链发展。2022年,天柱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44811万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364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6567万元;林业产值92440万元;牧业产值67251万元;渔业产值12743万元。

第二产业

天柱县第二产业以钡盐化工产业、特色食品业、建材行业为主导。重晶石资源为天柱县主要矿产资源之一。天柱县着力发展以重晶石综合开发及现代化工产业为代表1+N产业,其中,天柱县工业园区内有重晶石加工企业7家。截至2022年,特色食品业完成0.16亿元,建材行业完成0.44亿元,民族医药业完成0.18亿元,其他轻工业完成0.69亿元。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04075万元。202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134921万元。2022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9900万元。

第三产业

天柱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交通运输、邮政为主导,其中旅游业旅游总人数14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28亿元,境内主要旅游景区有:天柱三门塘景区、天柱功夫村景区2个旅游景区。建成乙级乡村旅游村寨3家,四星级农家乐6家、三星级农家乐6家,优品级旅游客栈1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交通运输上全年完成客运量 85.58万人次。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39332万元,2022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77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74亿元。

经济功能区

天柱工业园区是2012年6月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批准成立的州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9.58平方千米,已开发面积7.34平方千米。2020年天柱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天柱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重晶石综合开发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产业,已集聚宏泰盐、天柱化工、秦汉矿产等重点企业,截止2021年末已入驻企业7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31亿元,同比增长34.8%;完成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42.86%;完成税费收入1.48亿元。

重要企业

贵州宏泰钡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宏泰钡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天柱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集重晶石开发和钡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资源深加工企业,成立于2013年9月,主要生产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等十多种产品。目前,总投资13.8亿元,建设年产36万吨钡盐系列产品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18年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加速推进。2022年,公司完成产量22万吨,实现总产值7.5亿元,解决就业460人。该公司是贵州省“百千万工程”100家重点项目之一。

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之一。该公司是一家集油茶研发、良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销售、农文旅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车间里,茶果预处理、压榨、加工、检测、灌装、包装等环节均实现了从油茶果到茶油的智能生产。2022年,该公司完成销售8000余万元,实现产值1.02亿元,带动34人长期就业、近1300户脱贫户4000多人实现稳定增收,提供季节性用工近3万人。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天柱县共有学校174所,在校生64515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808人;普通中学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22104人;小学教育学校48所(包括8所教学点),在校生2824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4人;幼儿园102所(含民办54所),在校生1113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04人,中职专任教师156人;小学专任教师1601人(含特校2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10.65%,高中毛入学率91.03%,幼儿园三年毛入学率91.01%。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建校于1915年,前身是“凤山书院”。1953年3月18日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195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先后获得“中国中学名校”(1989年)、“全国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学校”、“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贵州省绿化模范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和“贵州省安全文化示范学校”等殊荣。学校占地72109.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1.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276.5平方米。绿化面积413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72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天柱县拥有卫生机构392个。其中,县直医院机构2个,民营私立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乡镇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门诊部(诊所)45个,村卫生室318个,基层血站1个。实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656张,卫生技术人员19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9人,注册护士719人。每千人拥有病床6.05张。

天柱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35年,是全县医疗急救中心,县眼病防治所、白内障康复治疗中心,健康体检中心,黔东南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天柱县红十字医院,2011年6月成为全省首批达标上等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320张,实际开放床位500张,设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7个,管理职能科室9个。现有职工515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87人。州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副教授15人,州医学鉴定专家库专家8人。2006年在全州县级医院综合质量考核中名列第一,受到州卫生局表彰,并被誉之为州内拔尖的县级医院。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百姓放心十佳优秀医院”,同年被州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1月被省卫生厅、人事厅表彰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并记集体二等功”。

天柱县中医院于1984年5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一所中医药治疗为主、中西并重的综合性医院;属于农村合作医疗、社保医疗定点医院。占地面积近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医院设有职能、临床、医技等10个科室。医院院建院多年以来院开展采用中药治疗尿道结石取得较好的疗效,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级泌尿系结石转科。

科技

截至2022年,天柱县全年新增专利40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1件,外观设计专利19件,有效发明专利6件。贵州省共选派了15名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特派团”,实行团长负责制,深入该县服务465天,通过“1名科技特派员+N名本土人才”的“一对多”培养模式,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30余项。开展“田间课堂”技术培训1842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317个。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操等方式,对当地农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帮扶企业、合作社143个,帮扶农户、培养本土人才1007人,对农业种植培育开展技术指导累计316次。2020年,贵州省科技厅公示入选贵州省2020年第三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天柱有2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贵州刚立食品有限公司和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贵州众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贵州省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文化

截至2022年,天柱县有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348个,农家书屋125个。天柱县图书馆藏书总共60950册,其中成人图书有52950册,少儿图书有8000册。天柱县建设完成5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村配备了文体广场、文化大舞台等设施和乐器、音响等娱乐设备,为群众开展各种文娱健身活动提供了条件。组织送戏下乡活动36场次、送电影下乡45场次。

天柱县文化馆始建于1956年,2006年文化馆搬迁到天柱县中山路1号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其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9平方米。拥有群众文艺排练厅、文艺活动室以及器乐排练教室、合唱厅、美术室等。天柱县文化馆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文化馆”。2014年由馆业务干部创作的《踏歌侗乡》获得“贵州省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一等奖,2015年《丰收的喜悦》获得“贵州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三等奖,2015年参加全州的文艺汇演戏曲《大美黔东南》获三等奖,2016、2017年创作编排的节目舞蹈《竹筒声声》、《侗乡摇篮》参加贵州省素质教育成果展比赛分别获二等奖,《侗乡摇篮》参加“海外桃李杯.第七届国际舞蹈大赛,获贵州省地区金奖,并获得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四地青少年艺术节育才成果奖。

体育

截至2022年,天柱县已建成体育场1座,社会足球场2个,生态体育公园1个,易地扶贫搬迁多功能运动场1个,建设有绿色健身步道12千米,完成乡镇级农民健身工程建设17个,农体工程305个,覆盖率100%。2023年4月26日,天柱县三十里廊“东方名门”全民健康跑活动在三十里廊健身步道举行,500余名跑步爱好者参加了比赛。2023年7月28日,于天柱县远口镇举办的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

2023年8月5日晚,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黔东南赛区选拔赛在天柱县渡马镇杨柳村开赛,来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县(市)预选赛中出线的队伍将在这进行为期5天的比赛。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天柱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614人,同比增长0.3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872人,同比增长10.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517人,同比增长17.0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261人,同比减少20.47%。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2438人,同比下降1.3%,共补偿1340592人次;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5560人,同比增长1.41%,共补偿81342人次。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505人,月人均保障标准6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375人,年人均保障标准5280元/年。全县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7个。社会服务床位397张。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天柱县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2007户,建成2个州级和6个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1.88%。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5%。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8.5%和78.52%。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天柱县建成县城垃圾中转站和12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并向村寨延伸,形成了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

交通

综述

天柱县素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关”之称,天柱县拥有公路、铁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方式,交通四通八达。截至2022年,公路交通连接沪昆、厦蓉的三黎(三穗-黎平)高速公路贯通全县3 个乡镇;途径高速3条。铁路交通天柱县城距沪昆高铁三穗站54 公里,距贵广高铁从江站112 公里;航道1条为清水江航道;天柱县客运车站8个,公交线路7条。全年完成客运量85.58万人次,累计完成货运量539.82万吨,货运周转量76386.37万吨。

公路

截至2022年末,天柱县公路里程2298.8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5千米,国道59.67千米,省道163.16千米,县道18条422.80千米,乡道40条560.75千米,村道349条1037.47千米。境内有天黄高速、松从高速公路、G242国道等交通干道通过。全年完成客运量85.58万人次。

铁路

天柱县沿经沪昆高速-天黄高速,距离凯里站156千米;沿榕高速-天黄高速,距离镇远站 100千米,距离青溪火车站 97千米;天柱县紧临天黄高速主干道,距离从江站141千米;距三穗县高铁站73千米。

航运

清水江是贵州省规划的五条出省水运通道之一。清水江(锦屏-白市)航道为四级高等级航道,航道49.81公里。配布航标52座;有排洞、茅坪、坌处、远口、绠硐5处大型停靠点和兴隆、大溪口、浒包等31处小型停靠点。大型停靠点分别建设500吨级货运泊位和50客位客运泊位各一个;配套航道养护管理站3处共1950平方米、航道应急救助物资3套、各类船舶8艘等支持保障系统。

公共交通

2022年末,天柱县有客运车站8个。天柱县境内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35台,出租车141台,省际班线6条,投入车辆18辆;市际班线2条,投入车辆4辆;县际班线11条,投入车辆39辆;农村客运班线66条,投入车辆160辆;旅游包车4辆。

文化

 综述

天柱县文化底蕴厚重,截至2022年,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遗项目12项,州级非遗项目19项,天柱县民俗文化丰富,有民族歌节歌会活动,四十八寨歌节、侗族北部方言歌会众多。天柱县历史悠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5处、州级6处、县级171处,国有博物馆1家,私人博物馆1家,中国传统村落11个。

饮食

天柱县饮食以米饭为主,除此之外,有米豆腐糍粑油茶、三月甜粑、腌鱼腌肉等侗乡传统特色食品。

血浆鸭

血浆鸭是用天柱家鸭制作而成的,鸭子剁成块后,无须腌制码味,先下鸭头、鸭腿、鸭脚等坚硬大块、肉质厚实的部分,再下鸭身、内脏等直接用猛火爆炒,榨干水分,去除鸭腥味,然后加辣椒、五花肉生姜等佐料一起翻炒,当鸭肉六七分熟之后,便将鸭血缓缓倒入锅中,略为翻炒,再盖上锅盖继续焖煮至鸭肉耙软,约半个时辰,汤汁浓郁,血浆和鸭肉交织在一起的血浆鸭即可出锅。

远口发豆腐

远口发豆腐又叫“水皮子”,磨山发豆腐的独特口味得益于当地的茶油和水质。发豆腐的制作过程有20多道工序,特点是皮薄柔软、质地细嫩,韧性十足,因与酸汤鱼一起煮食口感独特美味,而被人熟知。

三月粑

三月粑的各地称呼不一,因其是在旧历的三月份清明节期间制作,故泛称三月粑。三月粑是用甜藤、黄草和糯米制作而成,再用两层浸泡好的猴栗木叶进行包裹捆扎,最后上锅蒸熟即可。

习俗

婚庆习俗

在侗乡的婚俗中,“过礼”就证明已是婚庆的时候了,这关系到待嫁姑娘出闺和婚庆的举行,不然待嫁姑娘就出不了闺,男方家的婚庆也无法举行。“过礼”的物品有肉、酒、糖、烟、红粑等,而最重要的便是彩礼的交接仪式,彩礼的多少,既显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程度,又是亮财以及检验夫家家境如何的一个缩影,所以,“过礼”是婚俗的一个重要程序,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事,非得家族长辈才能为之。

四月八耕牛文化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是邦洞街道为传承文化而订下的节日——“耕牛文化节”,既敬重耕牛,祭祀牛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又弘扬耕牛精神、传承孝道文化、福泽子孙后代。据民间歌词记载,邦洞 " 四月八耕牛文化节 " 诞生于洪武二年,距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湘黔四十八寨歌节 " 内容之一。

稻鱼并作习俗

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由来以久,是古代百越民族稻作文化的延续。稻鱼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汉族文献、史料记载,侗族“稻鱼并作” 习俗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清代空前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稻鱼并作实现了粮渔并举,综合开发资源,增产增收,丰富膳食,由此形成了侗族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稻作文化。

艺术

曲艺

“略板略”是北部侗族侗歌曲调之一。以溪口为中心,东抵白市,西抵高酿,南抵远口、坌处,北抵凤城、社学、渡马,方圆七镇百村六万多人,情歌、酒歌、哭嫁歌、拦门歌、结婚讨烟歌、喜事接客歌、三朝歌、上梁歌等无一不唱“略板略”。

铛铛鼓来自天柱县坪地镇,起源于元朝时期,是以前侗族人民在抵抗邪恶势力及野兽袭击时利用生活器具发出的响声,经过长期的传承发展,人们敲打锅盖演变成敲锣,盖锅敲打演变成打鼓,响出铛铛声,所以叫铛铛鼓。

工艺

草鞋编织技艺被列为天柱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浸泡的糯稻草编织而成。编草鞋需要五道工序,首先要从稻田里扯稻草,经过晒干,再用水泡软,然后用木锤软,最后才是编制。

文物古迹

天柱县历史悠久,在清水江流域考古发掘的八个遗址中,以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宋至明等时期的遗存数量最多,境内40多个姓氏的侗、苗族群众先后建起200多座家祠,形成清水江流域家祠古建筑群,至今有近100座家祠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截至2022年,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州级6处、县级171处,国有博物馆1家,私人博物馆1家,中国传统村落11个。

三门塘古建筑群

三门塘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距县城40千米,距坌处镇所在地约600米。古建筑群包括刘氏宗祠、王氏宗祠、南岳庙、王先勇宅、王扬林宅、王扬铎宅、刘治权宅、刘忠光宅、刘忠富宅、王万林宅、潘显模宅、复兴桥、王家码头、吴家码头、小寨井、大坪井。全村以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水文化、侗族风情著称于世,是北侗文化的代表村寨。

天柱吴绍周吴绍文故居

故居位于瓮洞镇客寨村内,村中溶洞很多,自然生态好,环境优美。吴绍周吴绍文故居位于一处山坡下,是一栋木结构的二层三合院,白墙青瓦,气派的大门、精美的木雕、壁画和屋顶两侧的飞檐。房屋的格局都没有改变过,连墙上的文字、壁画都是当年留存下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天柱县有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个,县级非遗项目名录66个。其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2人、州级11人、县级72人,有贵州省民间艺人27人。

四十八寨歌节

四十八寨歌节是流传在贵州天柱县境内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歌会,包括13个歌场。每个歌场每年赶一次,从农历三月开始到九月结束,开场时间多是月中属“戊”的日子,当地称为赶“土皇”。每到集会时间,山坡上、公路旁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四十八寨歌节歌场众多,包括侗族区、苗族区、苗侗汉杂居区。歌词、唱腔丰富,有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等。但不管哪个区域哪个腔,均用侗语演唱,因此各种腔各寨都能听懂、会唱,这是历史上形成的。2011年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阳戏

贵州阳戏,民间戏曲剧种。一般认为明初从江西省传入贵州,清代中期发展成祭神和娱人兼备的较为成熟的民间戏曲形式。贵州阳戏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于福泉市、天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息烽县黔西市罗甸县、开阳等地区。阳戏起源于明初贵州祭祀川主(戏神)、土主和药王三圣的仪。贵州阳戏以收徒授艺等集体传承方式流传。2021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

特色产品

天柱茶油

天柱茶油是当地特色产品。油茶是天柱县特色产业,“天柱茶油”在2019年9月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天柱烤烟

天柱烤烟是清香型烤烟的一种,其特点是香气属于中间香型,吸味干净,烟味重,地方性杂气较重,劲头较弱,微有刺激性,燃烧性强,烟灰色白。

天柱骡鸭

天柱骡鸭是以天柱黑番鸭作父本,本地麻鸭作母本进行杂交生产的杂交一代商品肉用鸭,无繁殖能力,体型中等。羽毛多为黑色或麻花色,羽毛光亮,体躯呈橄榄状,鸭体紧凑,颈部较短,蹼为黄色。胴体皮肤微黄,皮薄,皮下脂肪少,肉呈浅红色,切面有光泽,富有弹性。汤汁清澈,有清香味。肉味鲜美,肉质紧实,有嚼劲。

天柱脐橙

天柱“清水江”牌脐橙属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天柱脐橙平均单果重226.4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3.5%,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果面光滑,果形端正、整齐,果质丰富,果肉化渣柔软,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耐贮性强,品质优良。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天柱县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1家。

重要景点

三门塘

三门塘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天柱县坌处镇,是清水江畔的一个侗寨。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其刘氏宗祠等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21年被国家关工委评为“家风教育研学基地”。2022年,三门塘村入选贵州省“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甘溪侗寨

甘溪侗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距天柱县城18公里,是天柱县境内的侗族村寨。甘溪村民有习武传统,被誉为“功夫村庄”。2019年,甘溪侗寨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和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天柱地良村旅游景区

天柱地良旅游景区在2021年12月28日,批准为国家级2A景区。位于天柱县高酿镇,距天柱县城27千米。村内有龙氏宗祠武陵堂、燕武堂、明清古墓、古桥、古道、古井、碑刻、白云寺遗址、明朝京黎古驿道、白云书院遗址、皇上状元桥、古驿花街路等文化景观。地良独处高台地形,平均海拔824米,森林覆盖率达82%。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02年4月,天柱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先进县”称号。

2009年,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将天柱县列入全国100个油茶发展重点县。

2018年9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1年1月,贵州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林业局授予天柱县高酿镇“贵州省森林乡镇”荣誉称号。

2021年,天柱县获评“2021年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参考资料

天柱县县情简介.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仗剑江湖”的功夫村.天柱文旅.2023-10-25

印象天柱.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23

贵州省人民政府.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21

2022年天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印象天柱:遍地是黄金 贵州高原黄金城.黔东南联播传媒有限公司.2023-10-28

天柱县民族宗教.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县政府办机构设置.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贵州省人民政府.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3

天柱县县情简介.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01-02

绿水青山孕育发展新动能.贵州日报.2023-10-25

历史沿革.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01-02

【贵州生态日】天柱: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金色天柱 .2023-10-21

天柱:打造现代钡盐化工产业体系 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3

天柱:村民依托山水资源吃上“生态旅游饭”.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3

什么是所占比重、比例和相当于百分比?.国家统计局.2023-10-27

天柱县林下种植中药材项目.黔东南招商.2023-10-28

【飞越新贵州】天柱:石柱擎天 古邑新生|最美我的县.贵州日报.2023-11-13

天柱独特的风俗和宗族文化.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2023-11-13

三十里水景长廊呼之欲出 天柱山水人文再添瑰丽色彩.黔东南微报.2023-11-13

【天柱故事】天柱县名的由来,作为天柱人你可知道.指尖天柱 .2023-10-25

祥谈贵州天柱县的坪地镇概况.易金矿业网.2023-10-21

天柱气温 黔东南天柱县2022年各月气温统计.天气二四网.2023-11-08

数字贵州——天柱县.多彩贵州网.2023-10-22

天柱: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惠及7万人.金色天柱.2023-11-22

恭喜!天柱县渔业执法专项行动工作获全国通报表扬!.金色天柱.2023-11-22

同饮一江水,共护清江美——黔湘三县法、检两院达成清水江跨域司法协作机制共识.天柱县人民法院.2023-11-22

天柱县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公告.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关于加强对天柱鱼塘水库库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黔东南人大.2023-10-21

疏通供销两端 推动品牌建设 天柱油茶产业链越来越壮 .金色天柱.2023-11-2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国土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服务平台.2023-10-22

天柱县:绿水青山孕育发展新动能.百家号.2023-10-21

天柱县工业废渣处理项目.黔东南招商.2023-11-13

天柱县.贵州省投资促进局政务网.2023-10-23

天柱县积极推进非常规水利用.黔东南州水务局.2023-10-26

清水江旁海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有新进展 建成可通行500t级船舶.黔东南交通广播 .2023-10-27

【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绿水绕江河 青山多锦绣——天柱生态文明结硕果.金色天柱.2023-11-13

天柱:绿水青山美如画 生态发展育新机.中国新闻网.2023-10-21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丨天柱县公安局查获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天柱公安.2023-11-22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厚植生态文明底色!天柱县对50棵古树名木大树进行“一对一”专人养护 .绿动贵州 .2023-10-28

强降雨来袭!天柱消防紧急救援13人 疏散群众56人.天眼新闻.2023-10-28

贵州天柱遭暴雨袭击,消防紧急转移77人.搜狐网.2023-10-21

天柱县行政区划.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县党政主要领导调研白酒产业项目.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贵州省人民政府.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政协第十五届天柱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独特的风俗和宗族文化.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 .2023-10-28

天柱县:苗语侗语齐上阵 主题教育显特色.金色天柱.2023-11-22

..2023-10-21

【摘要】李小军 吴才勇:贵州天柱竹林镇酸汤话的助动词重叠.今日语言学.2023-11-09

以生态底色擦亮产业成色!天柱40万亩油茶树蹚出乡村振兴路 .天眼新闻.2023-10-28

天柱县:依托大湾区市场 大力发展养鸡产业.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中药材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天眼新闻.2023-11-08

天柱县多举措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天柱:打造工业集群新优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色天柱.2023-11-14

天柱县旅游产业化发展亮点纷呈.人民网.2023-10-23

天柱县:“旅游+”工程助推产业 融合发展.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工业园区.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2023-10-21

贵州天柱:打造工业集群新优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热点.2023-10-28

立志做世界级钡业企业——记全州优秀民营企业贵州宏泰钡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色天柱 .2023-10-21

投产28万亩 产值3.93亿元 惠及4.59万户农户 “接二连三”!天柱油茶带动人均增收5000元 .百家号.2023-10-21

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向“黔”看|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眼新闻.2023-10-28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简介.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5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县人民医院简介.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1-20

天柱县人民医院.天柱县人民医院.2023-11-22

天柱县中医院.天柱县中医院.2023-11-22

天柱县中医院简介.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1-22

天柱县:“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天眼新闻.2023-10-29

天柱有两家!贵州省2020年第三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正在公示!.金色天柱.2023-11-14

天柱这家企业获贵州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尖天柱.2023-11-14

天柱县文化旅游.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我们的图书馆.天柱县图书馆.2023-11-14

天柱:强化阵地建设 引领文明风尚.黔东南新闻网.2023-10-21

天柱县文化馆简介.天柱县文化馆.2023-11-14

【市州动态】天柱县:全民健康跑活动 500余名参赛者激情奔跑.贵州省体育局.2023-11-14

激情“篮”不住!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天柱县远口赛区海选赛圆满收官.明珠远口.2023-11-14

【市州动态】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黔东南赛区选拔赛在天柱开赛.贵州省体育局.2023-11-22

天柱县城市建设.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5

天柱县水上运动建设项目.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21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090号提案的答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23-10-21

一路风景一路歌——天柱县“十三五”交通设施建设成就综述.金色天柱.2023-11-20

天柱县自然地理.天柱县人民政府.2023-10-21

清水江(锦屏-白市)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黔东南交通.2023-11-13

黔东南州天柱县:大米“选美”优化产销 提质增产不断档.天眼新闻.2023-10-23

天柱县举办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21

【苗侗山珍·天柱味道】美食标杆——血浆鸭.金色天柱 .2023-10-21

畅游家乡黄金季 | 来天柱聆听人文和自然结合的传奇.天柱县信息港运营中心 .2023-10-28

三月里,天柱美食冠军-记忆里的乡愁“三月粑”!.搜狐网.2023-10-23

畅游家乡黄金季 | 来天柱聆听人文和自然结合的传奇.澎湃新闻.2023-10-23

天柱:宗祠文化之乡.搜狐网.2023-10-21

【媒体关注】天眼新闻刊发:天柱邦洞:“耕牛文化节”展现传统民俗文化魅力.腾飞邦洞.2023-11-20

唱山歌、感党恩!万名苗侗群众共庆天柱邦洞“四月八耕牛文化节”.腾飞邦洞.2023-11-20

非遗 | 稻鱼并作习俗(天柱县).黔东南非遗.2023-11-23

【非遗印象】侗寨歌飞扬 侗韵传四方——天柱溪口“略板略”唱响湘黔四十八寨.指尖天柱 .2023-10-28

天柱《铛铛鼓》亮相民运会 传统体育表演尽显民族风情.天眼新闻.2023-10-26

天柱:立秋晒非遗展技艺.多彩贵州网.2023-10-25

稻草卖出肉价钱——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细草鞋编织技艺传承人杨玉珊.黔东南新闻网.2023-10-21

聚焦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天柱的家祠文化.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10-23

三门塘古建筑群.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2023-10-21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0-21

我县拟申报1处全国第八批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指尖天柱.2023-10-28

南口抗战纪念馆2018年第四季度寻访报告 —— 5. 寻访贵州天柱吴绍周将军故里.南口抗战纪念馆.2023-11-20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1

四十八寨歌节.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21

贵在有你丨筑视非遗之开阳阳戏—传统戏剧,百年传唱.贵阳非遗 .2023-10-21

阳戏(贵州阳戏)(贵州省).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21

第一批省级名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25

侗族月牙铛.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2023-10-21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天柱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2023-10-21

第三批省级名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25

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25

贵州省天柱县地方特产介绍.新众报.2023-10-28

天柱县30万亩油茶产值超2亿带动15万群众脱贫增收.黔东南新闻.2023-10-28

天柱 招商网.天柱招商网.2023-10-21

乡游黔中 · 天柱县 三门塘村 | 春光落在江畔,追一场时空之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10-28

中国传统村落·侗寨丨天柱高酿镇地良村.搜狐网.2023-10-21

天柱:打造特色田园 建设宜居乡村.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县地良村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人民网.2023-10-25

贵阳乌当区率队到我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金色天柱 .2023-10-25

山海情缘!禅城区与黔东南三县携手共进,共谋东西部协作发展新蓝图.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10-25

天柱县—玉环市开展劳务协作交流座谈.金色天柱.2023-10-25

史海钩沉 贵州第一位苗族翰林宋仁溥.贵州人大网.2023-10-21

王天培:北伐名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21

天柱:苗族爱国将军、抗日名将吴绍周.搜狐历史.2023-10-21

三穗县组织考察《定平王姜应芳》历史歌剧古战场遗址.天眼新闻.2023-11-08

杨绍榈:手捧“金鸡”的追梦人.黔东南日报.2023-10-21

【聚焦十二产业】天柱县:万亩油茶林“点绿成金”茶油飘香富一方百姓.多彩贵州网.2023-10-21

天柱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积极开展“春节”后水上交通执法检查.搜狐网.2023-10-21

天柱县高酿镇荣获“贵州省森林乡镇”荣誉称号.搜狐.2023-10-21

深化改革风正劲 奋楫扬帆新征程——天柱县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综述.天柱青青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