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地级市,别称“都”,位于甘肃省中部。截至2022年末,金昌市下辖一区一县、12个乡(镇),境域面积7548.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8026人。

金昌市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金昌市境内就已有人类生活的痕迹。西汉武帝置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1949年9月永昌县解放并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隶属武威专员公署。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

金昌市是资源型工矿业城市,工业结构体系以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能源、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纳米材料为主体,建成了金川、河西堡和永昌三大工业园区,是中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驻金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反馈,2024年金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67.5:27.1。

名称来历

永昌县名始于元朝,意为“永远昌盛”,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永昌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名永昌县。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昌市,将永昌县和金川镇划归金昌市领导。因境内有金川河,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为市名,意为“聚金汇川、永远昌盛”。又因金昌市镍矿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故称“镍都”。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4000多年前,现金昌市地域内就已有人类生存活动的痕迹。

商周姬诵时期(约前1063年-前1027年),境域为西戎牧地。

春秋战国秦朝时期,境域为大月氏、乌孙牧地。

两汉-南北朝

西汉初期,境域为匈奴休屠王辖地。

西汉刘彻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至焉支山(今永昌、山丹界大黄山)击败匈奴,境域入西汉版图,置设鸾鸟、骊靬古城、显美、番禾(今永昌)四县。

晋朝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置焉支县

隋唐-清代

杨坚开皇中(约590年),并力乾、障、安定、广城、焉支五县入番禾。

李豫广德二年(764年),番禾被吐蕃占领;咸通二年(861年),番禾复归唐朝;唐末复没于吐蕃。

赵光义至道二年(996年),置西凉府,领番禾等县,属山西路;赵恒咸平六年(1003年),党项族李继迁占西凉府;景祐五年(1038年)建西夏,番禾置永州,属西凉府;赵昀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占凉州,后封阔端为永昌县王,以镇河西,阔端建衙永昌。

元十五年(1278年),置永昌路,治所永昌,属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冯胜冯胜统兵定河西,在金山之阳永昌王署置永昌卫,卫治今永昌县城,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县,属凉州府

中华民国

1912年3月,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县由中华民国甘肃省政府管辖。

1936年1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12月5日,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历时四十余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永昌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武威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4月,永昌县人民政府改为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隶属张掖专员公署。

1961年12月,改属武威专员公署。

1962年5月,设立金川镇。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隶属武威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恢复永昌县人民政府,由武威行政公署管辖。

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昌市,将永昌县和金川镇划归金昌市领导。10月1日,武威市向金昌市移交永昌县。市区辖金川镇和双湾、宁远堡两个人民公社,永昌县辖城关镇和河西堡、北海子、焦家庄、红山窑、新城子、朱王堡、水源、南坝、六坝、东寨10个人民公社。

1982年5月,市区设立金川工作委员会,管理金川镇和双湾、宁远堡两个人民公社。同年8月27日,金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成立金昌市人民政府。金昌市由省直接领导,市人民政府驻金川。

1983年6月,撤销金川工作委员会和金川镇,设金川区公署和中共金川区工作委员会,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区域设河西堡镇

1984年1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金川区。

1985年6月,撤销金川区公署,筹建金川区人民政府。12月,金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成立金川区人民政府。

2005年底至今,金昌市辖一区一县。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5月,金昌市辖一区一县(金川区和永昌县),有12个乡镇、6个街道,139个村、43个社区。金川区辖宁远堡、双湾2个镇、27个行政村、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6个城市社区。永昌县辖9个镇、1个乡、112个村、17个社区。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盟台地南缘。地跨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9°00′之间。北、东连武威市民勤县,东南靠武威市,南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南连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邻张掖市民乐、山丹县,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全境东西最长144.78千米,南北最宽134.6千米,边界线总长486公里,总面积9600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1.96%。

地质

地质演变

金昌市横跨2个地质构造单元,以龙首山南侧深大断裂为界,北部为中朝准地台阿拉善隆起带,南部为祁连山脉地槽区。

北部地台区

古元古代(距今约25-16亿年)时期,受吕梁运动影响,使下元古界地层褶皱、变质,隆起形成龙首山南、北两侧大断裂。寒武纪(距今约5.4-4.8亿年)初期,部分地段遭受海侵,沉积浅海至滨海相含磷碎屑岩构造。早寒武纪末期,地台区上升隆起,海水退出。三叠纪(距今约2.5-2亿年)中期,受印支运动影响,龙山和北大山地区继续上升,中间地带发生断陷,形成潮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南部地槽区

震旦纪后(距今约8-5.7亿年)开始沉降,形成祁连山海槽。至奥陶纪(距今约4.8-4.4亿年),地壳强烈下沉,沉积巨厚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并伴有大规模的中、基性海底喷发以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侵入,形成典型的优地槽沉积。志留纪(距今约4.4-4.1亿年)末,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全面回返褶皱成山。三叠纪(距今约2.5-2亿年),仅在山间盆地中接受了陆相碎屑沉积,有时夹有煤系地层。至三叠纪末,再次普遍褶皱上升,相对在河西走廊一带发生坳陷,接受沉积,形成河西走廊过渡带。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全市区继续上升隆起,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等上升为剥蚀区;永昌、潮水等盆地相对沉降,局部低凹处淤积,形成绿洲。

地层

金昌市境内地层结构复杂,除太古界奥陶系尚未发现外,元古界长城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分布。有前长城系龙首山群(Anchln)、县系墩子沟群(Jxdn)、震旦系烧火筒群(Zsh)、寒武系(ε)、下志留统小石户沟组 (Sl)、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群(Dl-2)、石炭系(C)、二叠系 (P)、中下三叠统 (Tl-2)、侏罗系(J)、白垩系(K)、上第三系(N2)、第四系(Q)。其中第四系(Q)分布最为广泛,分为下、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不整合覆盖于所有老地层之上。

构造

境内的大地构造属昆仑祁连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两个一级单元,依次划分为三个二级、七个三级单元。褶皱在境内较为发育,以吕梁期、加里东期为主,海西、燕山、喜马拉雅各期次之。断裂构造在境内极为发育,按其特征,可分为走向断裂、横向和斜切断裂。据不完全统计,形成一定规模的各种性质的断裂至少有50条。

地形地貌

金昌市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形成西南部山地、中部低山丘陵和绿洲平原、北部荒漠草原相间排列的地貌。全区山地约4163平方千米,平川约5430平方千米。在平川绿洲约有2575 平方千米,戈壁约2535平方千米,沙漠约320平方千米。南部以山地为主,属祁连山脉系,为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长约99千米。冷龙岭为境内最高峰,主峰海拔4442米。中部剥蚀山地和绿洲相间,山地以龙首山为主体,包括栒子山、风门山和龙口山等山岭及山间盆地。绿洲以夹在祁连、大黄、龙首山之间的永昌、清河、三堡为主,海拔1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北部主要为荒漠平原,属腾格里沙漠的西延部分。除宁远、双湾绿洲,其余地界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气候

金昌市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因南北海拔差达3000多米,气候差异较大。境内气温北高南低,降水北少南多,气候干燥,多西北风,昼夜、四季温差较大,霜期长。春季降水量少,多大风,气温受冷空气影响忽高忽低,时有“倒春寒”发生。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温偏低,降雪量少,空气干燥。全市气温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气温相差较大。年均气温市区9.2°C,永昌县县4.8°C,南、北年平均温差9.0°C。7月最热,市区23.7°C,永昌县17.5°C,南、北平均温差10.0°C。1月最冷,市区一6.2°C,永昌县一10.0°C,南、北温差8.5°C。历年平均霜日224天,无霜期平均141天。境内全年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市区2981.6小时,永昌2884.2小时,南部山区2210.5小时。

全市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随地势升高而增加,境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年度和时段干旱常有发生。年平均降水量为市区139.8毫米,永昌185.1毫米,南部山区351.7毫米。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65%。降雪量也呈现北少南多的特点,市区年均降雪日数14.8天,一般多集中于12月-3月,最早始于10月,最晚止于5月,其中2、3两月降雪日数较多。

水文水利

水文

金昌市地处内陆干旱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主要来源是祁连山脉区降水和境内河流东大河源头的冰川融水。

冰川

东大河源头冰川,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山区,共有冰川62条,总面积34.43平方千米,总储量1.1829立方千米。冰川对河流的补给从东、北向西、南增加,弥补了境内降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河流

境内河流主要有东大河、西大河和金川河,为常年性内陆河,均属石羊河水系。东大河系境内第一大河,全长约111千米,集水面积161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0.1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21亿立方米。西大河属境内第二大河,全长61千米,集水面积81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4.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4亿立方米。金川河主河道长40多千米,下游金川峡峡谷中段建有金川峡水库,市区和河西堡镇的工农业、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此水源。

泉水

境内有南泉、北泉、红庙墩、北海子4处地下泉,泉水温度约7~18°C,适合冷水鱼养殖产业。

水利

水库

境内现有水库5座,均为峡谷型水库,总库容2.154 亿 m 3。其中中型水库有西大河水库、金川峡水库、皇城水库3座,小型水库有大泉水库、老人头水库2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21年12月,根据金昌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3249.33公顷;耕地面积122690.59公顷;种植园用地面积1193.45公顷;林地面积96853.80公顷;草地用地面积358336.65公顷;湿地用地面积9429.0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9261.2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6746.59公顷。

矿产资源

金昌市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生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有色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品种多 ,经济价值高。 截止2000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地94处(不含伴生矿)。其中,黑色金属矿产14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20处,各类非金属矿产49处、能源矿产11处。根据探明的储量,大型矿床有14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23处,矿点或矿化点50处。矿种主要包括镍、钴、铜、金、银、铂、钯、、、、钌、铬、铁、铝、锌等金属矿产和石灰石、萤石、硫、膨润土、粘土、磷矿大理石石膏白云石石棉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硫化铜镍矿床储量丰富,总储量位居世界同类矿床第三、全国第一。铂、钯、锇、铱、铑、钌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

硫化铜镍矿

镍矿是金昌市的主要矿藏,仅为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一种类型,全区共计682个大小不等的矿体。其中,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为特大型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床长约 6.5 km,自西向东依次为三、一、二、四矿区,4 个矿区共探明矿石储量52399万吨,其中含镍625万吨,铜金属储量351万吨,钴16万吨,铂族金属197万吨,矿石中还有钴、铂、钯、金、 银、饿、依、钌、铑、、、硫、铬、铁、镓、、 锗、铊、镉等元素,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有14种。金川矿床中镍储量占世界同类镍资源的12.5%,储量位居世界同类矿床第三。金昌市镍资源现已形成年产电镍20万吨的生产规模,产量居全球第三。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金昌市境内有各类野生植物250余种,包括乔灌木、药用、食用植物及牧草等,其中有名贵中药材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花疏叶当归等10余种。农作物有粮食作物16种、经济作物11种(类)、蔬菜瓜类作物29种。

动物资源

金昌市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20种,分布区域广泛。其中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雪豹藏雪鸡、兰马鸡3种,属国家三类保护的有马鹿、麝、猞猁石貂、黄羊、鹅喉羚水獭亚科、天鹅8种。

自然灾害

金昌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有水灾、干旱、风灾雹灾霜冻、地震等。

气象灾害

水灾

多由大雨或暴雨造成,降水时间短促,水量集中,局地性强。自1958年至今,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境内出现大暴雨51次,年均1.6次,一年中以6、8两月为最多。1987年6月10日晚,全市普降百年罕见特大暴雨,市区降水量161.4毫米,永昌县降水量为92.8毫米,全程降雨累计40多小时。造成8人遇难,65人受伤,城乡经济损失近1亿元。

风灾

境内多西北大风,自1958年至今,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8级以上大风共有618次,年平均19.9次,最多的年份达40多次。春季尤为频发,3一5月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4%。1993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自西向东席卷金昌、武威市张掖市等地,风力最大12级,风速最高34米/秒,能见度0。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最大的沙尘暴灾害,共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损失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60万亩。

旱灾

金昌市因受地形地貌影响,降水稀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旱灾多,属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1959-1961年,境内连续三年大旱,粮食大面积减产,致使部分地区发生人口外流和死亡现象。

大地震灾害

与金昌市相接的山丹县民勤县处在龙首山北缘活动断裂带两端,金昌市处于该断裂带的弧形位置,故地震活动比较频繁。据《金昌地区地震目录》统计,自1954-1985年间,金昌市及周边区域共发生小震1200多次。

生态环境

2019~2020年间,金昌市为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金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河道、水库等饮用水系统监管,在重点流域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化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污染企业完成重金属废水处理站建设及污水总站改造工程。自水生态环境治理以来,全市境内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四,2020年1-11月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三,1-12月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四。

2022年,金昌市为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金昌段生态环境修复,累计投入整治修复资金3.86亿元,在祁连山保护区内种植乔木林5906亩,浅山区种植灌木林5200亩、乔木林3134亩,封山育林5万亩,关闭保护区境内所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祁连山保护区22个建设项目造成的生态破坏现已得到全面修复,所有生态修复治理区域全部达到验收标准,生态植被恢复良好,多种野生动物重现保护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昌市常住人口为43802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464050人相比,减少了26024 人,年平均下降0.58%。其中,男性人口为225306人,占51.44%;女性人口为212720人,占48.56%,人口性别比为105.92%。

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339011人,占77.40%;乡村人口为99015人,占22.60%,城镇化率达到66.9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50840人,乡村人口减少7686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30%。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929人,占14.14%;15—59岁人口为296535人,占67.7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9562人,占18.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75%,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20%,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96%。

政治

经济

概述

金昌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业城市。建市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起以有色冶金、化工、能源为主体的重工业产业结构体系,建成了金川、河西堡和永昌三大工业园区,成立了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泥集团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但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三产业却非常薄弱的不合理性,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后,金昌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矿产资源消耗,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延伸主导产品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数字经济、新能源、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六个百亿现代产业链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化。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反馈,2024年金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18.25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68.03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67.5:27.1。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57172户,增长3.6%。

第一产业

金昌市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稞麦、谷子等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大麻油菜、葵花等;蔬菜瓜类作物主要有胡萝卜、洋葱、莴苣、马铃薯、香瓜、西瓜等。

2024年,金昌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29亿元,同比增长4.3%。农作物播种面积135.13万亩,下降2.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2万亩,下降0.2%;粮食产量49.2万吨,增长1.3%;蔬菜播种面积27.09万亩,下降7.1%;蔬菜产量76.15万吨,下降6.0%。全年全市猪出栏14.08万头,增长5.9%;牛出栏2.63万头,增长44.1%;羊出栏68.20万只,增长11.7%。禽蛋产量0.38万吨,增长12.4%;牛奶产量14.46万吨,增长1.6%。

第二产业

金昌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镍基地发展为龙头,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纳米材料等高新产品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建立了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园、2个高校科技园分园等专业型孵化器、9个研发机构、4个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孵化器,拥有新材料产业各类科技人员2600余人。

2024年,金昌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83.86亿元,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从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6%。从产品产量看,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04.50万吨,增长2.8%。其中:铜产量下降0.3%,镍产量增长14.1%,黄金产量增长162.8%,白银产量增长49.3%。从价格看,12月份,矿产镍出厂价格11.31万元/吨,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0.1%;精炼铜出厂价格6.56万元/吨,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2.6%。从企业效益看,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8.91亿元,下降16.7%;资产负债率50.6%,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4.1%,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近年来,金昌市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形成完善的数据信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体系。截止2022年底,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交易额达30亿元,全市各类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30家,货运车辆总量2873辆,货运总量达到2231.6万吨,货邮吞吐量达到448.6吨。永昌县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2个、乡级服务站12个、村级服务点89个、社区服务点4个,县、乡、村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64%。5g基站建成340个,紫金云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机柜2543个,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火星1号基地、紫金花城等旅游景区获评“2022年甘肃省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

2024年,金昌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61亿元,同比增长3.2%。从商品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7%,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7.3%,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1%。消费升级类商品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9%,中西药品类增长3.0%。大宗商品中,汽车类增长19.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4%。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21.60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出口11.23亿元,下降4.8%;进口210.37亿元,增长32.0%。

产业园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8月,是甘肃省政府最早批准成立的5家开发区之一。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2年4月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2021年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78名。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管理模式,“一区”指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园”包括金川工业园、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目前已有18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新材料、化工循环、建筑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已建成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重点企业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控股的特大型采、选、冶、化、深加工联合企业,拥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主要生产镍、铜、钴、铂族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化学品、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公司发展至今,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已具备镍20万吨、铜100万吨、钴1.5万吨、铂族金属10吨、金30吨、银600吨、硒200吨和化工产品560万吨的生产能力。截止2021年,镍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钴产量居世界第四位,铜产量居国内第四位,矿产铂族金属产量居亚洲第一。公司拥有世界第五座、亚洲第一座镍闪速熔炼炉,世界首座铜合成熔炼炉,世界首座富氧顶吹镍熔炼炉,世界上连续回采面积最大的机械化下向充填采矿法等国际领先的装备和工艺技术。2022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26419154万元,位居“世界500强”榜单33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0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39位,“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第59位。

人文

方言

金昌市人口来源复杂,一部分是来自省内地区,另一部分来源于外省。自1958年境内发现镍矿后,从黑龙江省辽宁省、甘肃白银等地区抽调大量技术人员和工人来到矿区工作并生活于此。所以境内方言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市区内和下辖区县方言各有不同。市区内东北人较多,故中老年人仍讲自己家乡方言,年轻人受父辈家乡方言和本地方言影响,讲带有不同方言特色的“地方普通话”。下辖区县分三种:永昌话(包括永昌城区、宁远堡)、清河话(接近武威市方言)、双湾话(接近民勤方言)。

传统习俗

永昌社火

是流传于永昌县一带的民俗表演活动。闹社火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永昌社火的表演,主要有“唱”和“耍”两种形式,社火队一般有一、二百人组成。“唱”由各扮演组分别合唱民间小曲,分角色演唱民间小戏等。一般道具为折扇和手帕之类,伴奏则有二胡板胡三弦琴、笛子、碰铃、鼓、锣、等乐器,边扭边唱,适当辅以动作。“耍”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龙舞龙、舞狮、跑旱船、节子舞等。

永昌“四月八”庙会

是永昌县历史悠久的民俗节会活动之一。农历四月八北海子庙会,其主要活动场所是位于县城北郊的“敕建金川大寺”(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北海子公园),是集中了宗教活动、商贸交流活动和民俗文艺演出活动的民俗活动。

宗教信仰

金昌市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佛教于西汉末期传入河西,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北周保定市年间,境内广修寺庙。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巡至境内瑞像寺,改名为圣容寺吐蕃统治河西时,改名圣容寺至今。

道教于东汉末年传入河西,明清时期开始盛行,教徒分属全真道天师道两派。

伊斯兰教始于明初,境内开始出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20世纪60年代,境内工业开始发展,外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逐年迁入,1990年11月11日金昌市伊斯兰教协会成立。

基督教于民国时期传入河西,初期属家庭聚会,1989年教徒集资在市区建成基督教堂。1990年11月11日金昌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成立。

天主教始于清代康熙十七年(1682年),由德国传教士传入水源乡。至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共有九坝、永宁堡、董家堡、永昌县城4处教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昌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 1项,省级名录12项,市级名录49项,县级名录67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0人、市级65人。建成市级民俗馆1个、乡镇级民俗馆5个、非遗传习所8个。

永昌县卍字灯俗

永昌县卍字灯俗源于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会。闹灯活动所用图谱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布上标注方位进出口。闹灯时在村中心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栽杆,杆高2米,每排19根,横竖各19排,共361根,间距约2米,呈正方形排列。主场正中一根为主杆,高8至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分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进出口处扎彩门彩灯屏障。杆间按图谱用绳子联结,观灯者只能按规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呈盘旋迷宫。灯场对面设置“灯山”,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秧歌队顺道盘舞,表演内容有老牛推车、雄狮舞、旱船、龙舞、熊舞、节子舞等。

文物古迹

金昌市共有28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2处、市级20处、县级52处。其中,市内明长城资源被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永昌县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录,永昌北海子塔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共有馆藏文物4251件(套),实际数量7223件,其中一级文物161件(套)、二级文物305件(套)、三级文物530件(套)。

社会事业

教育

截止2020年,金昌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6所。其中幼儿园58所,小学26所,初中8所,九年制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61924人,其中幼儿园12215人,小学23928人,初中13822人,特殊教育学校119人,普通高中9065人,中等职业学校2775人。教职工5895人,其中专任教师4900人,专任教师中幼儿园816人,小学1775人,初中1259人,特教学校30人,普通高中812人,中职学校208人。

医疗

截止2021年,金昌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2 家。其中,医院1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5家,乡镇卫生院1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家,妇幼保健机构3家,采供血机构1家,村卫生室138家,门诊及个体诊所335家,其他医疗机构8 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58 人,注册护士233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 62人,副高级职称429人。

2021年6月4日,金昌市中心医院通过评审,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金昌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

2022年7月4日,金昌市人民医院完成整合重组,将原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进行整合,实行“一院三区”架构,并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

科研

2021年,金昌市科学技术支出0.8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99%,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58.05%,居全省第2位;市州重点工作“科技创新”指标得分位列全省第1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95件,全省排名第二。登记市级科技成果69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65项。专利申请量 967件,比上年增长18.65 %。发明专利授权量42件。

2021年,金昌市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共48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率达60.86%,全省排名从2012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产值54.06亿元,同比增长32.63%。

2021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22.8%;开展公司级科技攻关80项,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课题15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5%,科技创新发展贡献率达到65%;取得授权专利736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68%。

体育

截止2022年,金昌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876个,总面积达到119.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54平方米,超甘肃省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0.65平方米,超全国平均水平0.13平方米。全市每年举办、承办各类大型体育品牌赛事10次以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均在50次以上,覆盖健身群众19万人次。在2022年5月举办的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比赛中,获得了11金18银14铜及8个体育道德风尚奖。

文化事业

截止2020年,金昌市共有博物馆和纪念馆5座,乡村记忆博物馆7座,建成县级数字影院2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5个、数字文化站23个。金昌市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金昌市文化馆、金昌市博物馆分别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三级馆。1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139个行政村、34个城市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全市共自办广播电视节目5套(市本级3套、永昌县2套),开设各类栏目22个。市、县有线广播电视同网传输各类广播电视节目172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13%和99.09%。

金昌市图书馆

金昌市图书馆始建于1987年,现馆址位于金昌市建设路82号,总面积3949平方米,馆藏各个门类图书50多万册,是一座综合性市级公共图书馆,隶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管理,2010年5月被评估定级为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金昌市图书馆从2010年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周开放时间达58小时。金昌市图书馆还建立了68313部队、金昌监狱、河西堡消防中队、金昌市特勤中队4个流动图书室。

社会保障

2021年,金昌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474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139个,城乡服务站 182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4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 118所。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5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42.9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91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07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0.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9.2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2万人。全市共有7008 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42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52 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城市规划与建设

2022年,金昌市对城市照明、全域绿化、综合水系连通实施了综合规划建设。全年完成20个老旧小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增城区绿地3450亩。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条、地下管网32.5公里,解决了市区内部分区域地下排水不通、供热管线老化、路网循环不畅等问题。新建停车场18个,盘活地下停车库8处,新增停车泊位11551个,解决了市民停车困难的问题。完成金川区双湾镇省级示范镇建设任务,新建成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34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拆旧建新、改造提升农宅9985院,完成农户改厕1998座,完成热源清洁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71万平方米。

交通

概述

金昌市建有河西地区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疆煤东运和蒙煤南运的中转场、集散地,是“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运输通道的网络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昌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金昌金川机场兰新铁路金武高速金阿铁路等为骨架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成型,兰张三四线金昌段高铁即将开工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公路

“十三五”期间,金昌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475.0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237.298公里,一级公路达到56.639公里,二级及以下公路达到2181.152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759.187公里,全市12个乡镇、139个行政村以及5个国营农场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通班线车辆,全市共12个客运站,以市区、河西堡镇永昌县城三个客运站为主枢纽,形成了城乡互通的公路运输辐射网。

“十三五”期间,金昌市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144项,总里程达到1125.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5.34亿元。建成重点公路项目3项118公里(国道G570(一期工程)、省道S308线、省道S301线),完成投资255726万元。完成“畅返不畅”整治工程47项335.924公里,完成投资7695.77万元。农村公路完成建设项目91项631.1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795万元。

铁路

金昌市境内有兰新铁路横贯全市东西,境内全长73公里,沿线共有9个客运、货运车站。金昌站为全市最大的火车客运站,年旅客发送量20万人,可直达北京、上海市西安市银川市等大中城市。

2021年,金昌市铁路货运量790.1万吨,比上年增长12.61%。其中:发送量300.67万吨,增长11.74%;到达量489.43万吨,增长13.14%。

2020年5月,中建铁投集团参建的铁路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项目在甘肃武威开工。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由兰州市兰州西站引出,经过武威市、金昌市、最终引入张掖市张掖西站,全线长518千米,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金昌段预计于2025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结束金昌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促进金昌市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航空

金昌市境内机场有金昌金川机场,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距离市中心15公里,占地3025.5亩,航站楼总面积3960平方米,为4C级中国国内支线机场。设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为269人次,年起降架次2778架次,高峰小时起降架次4架次,货邮吞吐量1200吨。金昌机场是国家和甘肃省“十一五”民航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09年4月16日开工建设,2011年8月29日建成通航。截止2022年,金昌机场运营6条航线,可通航北京、上海、广州市、西安、青岛市乌鲁木齐市成都市兰州市8个城市。

公共交通

截止2022年,金昌市全市在线运营128辆公交车,其中天然气车77辆,新能源纯电动车51辆,主城区公交车100%实现绿色运营。运营线路8条,为1路、2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开通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线路,规划城乡公交线路6条,构建了便民利民的城乡公交网络。

风景名胜

金昌市地处古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的关键节点,境域毗邻中国最美丽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亚州最大的皇家军马场和凉爽宜人的祁连山脉避暑胜地,集聚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平原草甸、戈壁绿洲、沙漠湖泊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又有汉明长城、圣容寺唐塔、云庄寺、明代钟鼓楼等众多历史人文遗产,更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永昌的红色革命文化、镍都开拓者艰辛创业的镍钴工业文化。近年来,金昌市围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古城”旅游大景区建设,先后实施了紫金花城景区、骊靬遗址保护与开发等大景区项目,辐射开发了金水湖、圣容寺、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等特色景区。2018年引进建设了“火星1号基地”文旅项目,截至2021年12月,金昌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家,其中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3家。2023年1月份,金昌市共接待旅游人数20.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

国家AAAA级景区

骊靬古城景区

骊靬古城景区位于永昌县城关镇赵家庄村以南至焦家庄乡骊靬村以北,总面积近21平方千米。景区是以中西方传统文化融合为背景、以古罗马文化的中国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景区。主要由建设中的骊靬古城、骊靬公园、骊靬影视城、古罗马广场、骊靬文化博物馆和即将建设的和平柱、甘肃骊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以及规划中的罗马小镇、骊靬演艺厅等建设项目组成。2015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紫金花城景区

骊靬古城景区位于位于金昌市市区内,总占地面积约3.81平方千米,其中种植各类花卉约2.66平方千米,人工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占地约0.11平方千米。紫金花城核心景区包括:紫金花卉种植基地、北部绿色生态景观带。辐射景区包括龙泉景观带、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金川公园、龙首湖、双湾镇文昌园、三角城考古遗址、金川区园艺场、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等11个景区点。2015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金水湖景区

金水湖景区位于金昌市市区新华路以南、常州路以东,于2005年1月8日开工建设,2008年11月12日建成并交付使用。总占地面积约23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60万平方米,蓄水容量约230万立方米。景区由五个不同面积的湖面组成,各湖之间由“云溪九曲”和“引练三叠”两条带形湿地水系串联在一起,是具有储存、调蓄、景观三大功能的城市景观工程。2015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2024甘肃文旅第一缕阳光——金昌篇.金昌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7

行政区划.金昌市人民政府 .2023-01-10

市辖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2-19

人口.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解读2024年金昌市经济运行情况.金昌市统计局.2025-02-03

2023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昌市人民政府研究室.2025-02-03

神秘骊靬景区.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1

金昌机场公司.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2023-01-06

金昌市旅游交通概况.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关于金昌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2-16

解读2022年金昌市经济运行情况.金昌市统计局.2023-03-17

气候.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2021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3-01

金昌历史沿革.甘肃省经济信息网.2022-12-16

甘肃各县的来历,每个甘肃人都该了解.微游甘肃.2022-12-16

《永昌年鉴2021》县情概览.永昌县人民政府.2023-02-24

县区.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2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22-12-19

金川概述.金川政务网.2022-12-19

地质.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2-28

地貌.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金昌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金昌市人民政府.2024-04-21

金昌市防汛抗洪应急预案.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2

金昌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矿产资源.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2-28

生物资源.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自然资源.金川政务网.2022-12-25

30年前的今天,金昌遭遇特大暴雨灾害! .搜狐网.2023-02-28

回访最大沙尘暴受害地 解析河西走廊28年绿进沙退背后的5个样本.封面新闻.2023-02-28

“镍都”的深度节水答卷——甘肃省金昌市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澎湃新闻.2023-03-01

新闻发布会丨全省第三;全国第三;保持稳定!金昌向您汇报生态环境攻坚战成果.澎湃新闻.2022-12-27

向“美丽金昌”的目标进发——“十四五”金昌生态环保主要目标任务展望.中国甘肃网.2022-12-27

金昌市抓好祁连山国家公园金昌段保护管理工作 3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906亩、封山育林5万亩.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市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每日甘肃网 .2022-12-27

市州环保动态 | 全国第九!甘肃金昌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搜狐网.2023-03-17

领导之窗.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王方太任金昌市委书记 王钧不再担任.今日头条·中国经济网.2024-07-22

领导之窗.金昌市人大常委会.2024-08-04

王琳玺任金昌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今日头条·红星新闻.2024-07-30

王琳玺当选金昌市市长.今日头条·长安街知事.2024-08-30

陈华当选金昌市政协主席.每日甘肃网.2022-12-28

甘肃省金昌市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航母”.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2-12-30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11日在金昌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昌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市永昌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激发第三产业活力.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23-01-10

区情概况.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12-30

「盛会结硕果」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勇立潮头满目新.每日甘肃.2022-12-30

金川集团位居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39位.每日甘肃网.2022-12-30

公司简介.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12-30

“2022中国企业500强”揭榜金川集团位列第100位.中国日报网.2022-12-30

永昌社火.金昌市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2023-03-02

“四月八”庙会.永昌县人民政府.2023-03-02

永昌“四月八”庙会.金昌市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2023-03-02

金昌市“十四五”文化文物和广电发展规划.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1-1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30

甘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2023-03-02

甘肃省文化厅关于公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2023-03-02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2023-03-01

永昌“卍”字灯城民俗文化活动闹元宵.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03

金昌市教育.金昌市教育局.2023-01-04

金昌市第一中学简介.金昌市教育局.2023-03-02

金昌市第二中学简介.金昌市教育局.2023-03-02

金昌市第四中学事业单位登记公告.金昌市教育局.2023-03-02

金昌市龙首高级中学简介.金昌市教育局.2023-03-02

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金昌市教育局.2023-03-02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简介.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03-02

金昌市中心医院(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成功晋级“三甲”医院.澎湃新闻.2023-01-04

金昌市人民医院整合重组进入实质性阶段 实行“一院三区”架构.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科技创新添动能 ——我市科技创新赋能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综述.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关键变量”成就“最大增量”——金川集团公司以科技引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我市举办2022年“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1-12

金昌市文化中心(图书馆).金昌市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2023-03-02

【书香金昌】金昌市图书馆:慢生活 细阅读.澎湃新闻.2023-03-02

【回望2022】金昌: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甘肃金昌:交通赋能 助力产业发展.中国交通新闻网.2023-01-05

数据说丨“十三五”金昌交通发展怎么样?亮眼成绩单出炉.澎湃新闻.2023-01-05

兰张三四线铁路兰武段新乌鞘岭隧道贯通.人民资讯.2023-01-05

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威至张掖段项目选址公示 武威和金昌要建高铁了.每日甘肃.2023-01-05

甘肃铁投集团就加快推进兰张三四线铁路项目与金昌市进行对接座谈.甘肃省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01-06

中国建筑“建证美好时代”开放日 走进兰张三四线铁路项目.工人日报.2023-01-06

兰张三四线铁路兰州机场站至永登站区间架梁任务全部完成.中国青年网.2023-01-06

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昌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三步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年9月7日).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金昌机场开通“广州?兰州?金昌”航线.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100%!金昌市主城区公交车实现绿色运营.澎湃新闻.2023-01-06

金昌市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综述.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3-03

金昌市6家A级景区恢复开放 文明旅游要牢记.中国甘肃网.2023-03-03

金昌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评定公示.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3-03

苔花也学牡丹开——我市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综述.澎湃新闻.2023-03-03

金昌市文旅行业全力奋战 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开门红”.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3-03

甘肃省骊靬古城景区已入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央广网.2023-01-11

甘肃省8景区拟升格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面向社会公示.央广网.2023-01-11

金川公园.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3-03

春暖花开,让我们相约永昌去踏青吧.......澎湃新闻.2023-03-03

金昌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开班.微游甘肃.2023-03-03

甘肃省武威、金昌、嘉峪关市5A、4A级旅游景区名录,喜欢的收藏.西部文明播报.2023-01-11

紫金花城生态景区.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1

金水湖景区.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1

胡执礼.金昌市档案信息网.2023-01-10

胡执礼:为官清廉 不媚权势.甘肃纪检监察网.2023-01-11

李灿.兰州大学.2023-01-11

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2023-01-11

【二十大代表风采】潘从明: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光明网.2023-01-10

金昌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网友为金昌疯狂点赞~.澎湃新闻.2023-01-10

金昌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构建幸福安康新家园.中国广播网.2023-01-10

金昌市再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中国网·东海资讯 .2023-01-10

金昌再次被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甘肃网.2023-01-10

喜讯!金昌市再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澎湃新闻.2023-01-10

金昌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城市绿化三年投资达6.8亿元 增加园林绿地面积168公顷.金昌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01-1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金昌市人民政府.2023-01-10

“紫金花城”遍开“双拥花”——金昌市新时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纪实.金昌市人民政府研究室.2023-01-10

喜报!金昌市喜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澎湃新闻.2023-01-10

金昌市成功入选“2018质量之光——质量魅力城市”.甘肃工人报.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