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南平市代管的县级市,素有“铁城”之称,史称南武夷。地处南平市西南部,境域跨北纬26º55'~27º35',东经117º2'~117º52'。总面积2859.4平方千米。: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1431截至2021年末,邵武市总人口29.95万人,常住人口为27.3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苗等:1431。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吴主孙休罢都尉,立昭武镇,后升为昭武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绥城从邵武分出,复立为县,邵武属建州。1983年10月,邵武县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截至2021年10月31日,邵武辖12个镇、3个乡、4个街道,135个行政村,47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市人民政府驻邵武市新建路8号。
邵武市位于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境内峰峦重叠、溪水密布,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盆地面积较小,:22境内有富屯溪穿流而过。:1431邵武市是武夷旅游胜地,拥有云灵山旅游景区、瀑布林温泉度假村、熙春公园等风景名胜区。:1434-1435
邵武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效益位居闽北地区前列,邵武开发区被列为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2021年,邵武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04亿元,比2020年增长7.8%,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93980元。先后荣获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名称来历
明朝嘉靖《邵武府志》记载,邵者,高也,昭也;武者,以地处武夷山南,古以南为昭,古曰昭武,意即地处武夷山之南。晋避讳昭为邵(司马衷司马衷避其祖司马昭之讳,改昭武为邵武)。
历史沿革
秦至隋
秦朝,属闽中郡。:1430
汉朝初,属闽越国。:1430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吴主孙休罢都尉,置建安郡,立昭武镇,后升为昭武县。
晋朝元康元年 (291年),惠帝司马衷为避其祖司马昭讳,改名邵武县。其时建安郡属江州管辖。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 ,又改邵武县为邵阳县。
南梁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又改邵武县,仍属建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全国郡、县俱废,邵武改属泉州(即今福州)。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恢复邵武县,并将绥城县(今泰宁县)并入邵武。 隋大业元年(605年), 抚州改为临川郡,邵武属临川。
唐至清
唐武德四年(621年),绥城从邵武分出,复立为县,邵武属建州。
贞观元年(627年),建州归江西道管辖。
闽永隆三年 (941 年),属镇安军(即建州);永隆五年(943 年),邵武属殷国。:1430
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年),邵武设军,县为军治,军属福建路辖。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县为路治,路属福建道管辖。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邵武路为邵武府,县为府治,府属福建布政使司管辖。
清朝,隶属关系不变。
民国
民国2年(1913年),废府存县,属福建省建安道。
民国16年(1927年) 废道后直属福建省。
民国23年(1934年),邵武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24年(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邵武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市),邵武县属南平专区。
1968年,成立邵武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邵武县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改称邵武市人民政府,属南平市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邵武辖12个镇、3个乡、4个街道,135个行政村,47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3市人民政府驻邵武市新建路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邵武市地处南平市西南部,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介于北纬26º55'~27º35',东经117º2'~117º52'之间。东北邻建阳区,东南连顺昌县,南接三明市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毗邻,西北与光泽县交界。:1430总面积285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邵武市整体地势由北部、西南部向中部、东南部富屯溪谷地倾斜,中部广大地区地势低,呈北西一南东向,从大乾、龙斗至水口寨递降。境内峰峦重叠、溪水密布,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盆地面积较小。其中低山占28.12%,丘陵占41.58%,河谷平原12.75%。最高峰为大埠岗的撒网山,标高1523.9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水口寨富屯溪河床,海拔130米。:22
地质
邵武市位于福建省三大地质构造单元之一的南平市隆起区的西部,境内大部分地质发育为元古界前履旦系和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和三造系,地质构造居主导地位的是新华夏系。:100全境属闽西北隆起、崇安石城断裂带,境内地层出露广泛,分布面积约为1812.7平方千米。其中以前震旦系—震旦系中深变质岩系为主;中生界三迭、侏罗系沉积岩、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地层沿构造带分布;其他时代地层因地壳隆升而缺失沉积或被剥蚀出露零星。:22:50-51
境内自西而东分布湖溪背斜、龙湖—龙斗向斜、吴屯—邵武背斜、洛田—香林铺向斜等新华夏系褶皱构造;其中背斜的核部、翼部由前泥盆系变质岩系组成,并由华夏系 (式)褶皱叠加改造而成;背斜的轴向不如向斜轴向连续清晰。龙湖—龙斗向斜和和洛田—香林铺向斜由中生界煤系及碎屑、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且常与新华夏系的断裂平行,组成北北东向褶断带。:50-51
气候
邵武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多年平均气温18.2℃,平均气温年较差20.7℃,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263天,年平均日照数1491.8小时,年总辐射100.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841.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6月;地处武夷山区,风向的季节转换明显。从9月到次年3月盛行西风,4月到8月盛行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0.7米/秒。:1431:53-55
水文
邵武市境内主要支流有26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9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1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除将石溪、和田溪汇入金溪外,其余均汇入富屯溪。主要河流为富屯溪,在水源乡镇大乾地段入境,汇集境内的大乾溪、古山溪、同青溪等支流后,出水口寨入顺昌县境,境内长99千米,流域面积2210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0.83‰。:56:1431
土壤
邵武市境内成土母质大多为地岩性残积物,山坡中下部为坡积母质,河谷边缘少量分布新生代第四纪堆积母质。土壤类型具有明显的区域组合分布和突出的垂直分布特点。红壤全市各地均有,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为主要地带性土壤;黄壤分布在中南部中山区;山地草甸土分布在中南部最高峰撒网山和道峰山 (海拔1400米处);紫色土与红壤成复区分布;水稻土分布在丘陵地带。:58
自然灾害
邵武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雹灾、风灾、寒害、地质灾害。:67-701998年6月22日,邵武市发生严重的水灾,全市受灾村庄130个、受灾人口29.8万人,倒塌房屋2.44万间,受淹农田161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57亿元。:14312010年3月5日16时20分-16时30分、18时03分-18时05分邵武市先后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雹袭击,最大冰雹直径50毫米。冰雹造成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乡镇8个,受灾人口11.86万人,紧急转移群众3.6万余人,损坏房屋3万多间,农作物受灾5万多亩,受轻伤3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9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邵武市耕地23633.64公顷、种植园用地3050.41公顷、林地239128.82公顷、草地1401.83公顷、湿地360.7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03.3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401.3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924.15公顷。
水资源
邵武市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1.02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8.57万千瓦 (包括高峰抽水蓄能20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20处,总装机容量25.06万千瓦,占水能资源总蕴藏量的68.5%;全市人均水资源量1.06万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85倍;工业取水1057.12万立方米 (不含水电站取水),生活取水1031.78万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地下水为4.004亿立方米。:64
矿产资源
邵武市境内矿藏资源较丰富,矿种较多。截至2020年末,邵武市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铜、铅、锌、铁、、钨、铀矿等 23 种,伴生矿有银、锡,非金属矿有萤石、石英、钾长石、高岭土、瓷石矿、石灰岩、白云母、硅石、大理石、玻璃用石英岩、硫铁矿、水晶、石榴石、花岗石、粘土及无烟煤等。
邵武市已开发的晒口煤矿,位于晒口街道外围,矿区面积6.6平方千米,地质储量571.7万吨,可采量430.4万吨,年产量21万吨,为中高变质无烟煤。萤石储量271万吨,矿物量122万吨,主要分布在拿口、张、吴家塘镇一带,为邵武优势矿种。:1431
生物资源
邵武市有乡土木本植物103科、308 属892种。其中主要用材乔木树种184 种,其中针叶用材树种以杉木、马尾松为主,阔叶用材树种主要是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和蔷薇科的一些种类;珍贵用材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闽楠、福建柏、毛红椿等;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油桐、板栗、锥栗、乌桕、杨梅、中华弥猴桃、厚朴、柑橘属、桃、梨、、李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5 种。
邵武境内发现和记载的陆生野生动物30目266属453 种,其中两栖动物2目9科13属32种,爬行纲2目13科42属72种,鸟类18目48科162属278种,哺乳类8目23科49属71种。属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95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1种。
环境
2021年,邵武市城市(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2.73%;全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比例为100%;富屯溪邵武段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大乾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污水处理率98.07%;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末,邵武市总人口29.95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2405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9.8%;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69‰,死亡率为8.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4‰。2022年末,邵武市公安局户籍总户数90636户,总人口297566人,比2021年末减少1950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0.4%,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95‰,死亡率为7.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
民族构成
邵武市民族以汉族为主,约占 98% ,有畲、回、苗、土家、布依族、彝、侗、水、壮、满等 32 个少数民族;有4个少数民族村,分别是池下村、二都村、隔应村、盖竹村;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回两个民族,其中畲族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6.2% ;回族约占 22.1% 。:191-192:1431
经济
综述
邵武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效益位居闽北地区前列,其中,邵武开发区被列为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金塘工业园区先后被列为福建省级绿色园区、第一批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首批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2021年,邵武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04亿元,比2020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6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8.5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5.85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12.7%,第二产业为42.2%,第三产业为45.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93980元,比上年增长8.4%。
第一产业
邵武市是国家和福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市)、福建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全国六大烟叶出口基地之一 ;:1431名优特农产品有“菇蕾蕾”银耳、手工笋干、“红硕牌”蜂蜜、金石岩茶业、原生手工糖等。
邵武市粮食作物以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鸡、鸭、兔为主,渔业以养殖鱼、鳖科、泥鞦、黄缮为主。:1431-14322021年,邵武市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26.44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5.03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8.52亿元,增长13.3%;渔业产值4.33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2亿元,增长4.2%。邵武市是我国孟宗竹重点产区,有67.3万亩毛竹林,立竹量达1.35亿株。
第二产业
邵武市是南平市工业经济中心城市,形成以林产加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1432重点企业包括:三爱富、海德福、永和新材料、金塘生物医药专业园、杜氏木业、诚安蓝盾、王斌装饰、福人集团、新发隆、和丰布业、穗福纺织等。其中,王斌公司、绿源公司、诚安蓝盾公司等3家林产加工企业被福建省林业厅评为“2015-2017年度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21年,邵武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23亿元,比2020年增长11.0%。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其中,轻工业现价增长17.2%,占规模工业比重为52.8%;重工业增长24.7%,占比为47.2%。工业产品销售率96.86%,比2020年降低1个百分点。其中,永晶科技、永太高新材料、卓理股份等3家企业入选2021年省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名单。
2022年,邵武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27家,产值同比增长44.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7.5%,较上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企业有14家,产值同比增长31.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0.1%,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邵武市拥有紫云湖画舫、福山森林公园、熙春公园、音乐喷泉等城市夜游景观;强财富广场、城南新区、宏林世纪城等城市商圈。
2021年,邵武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99亿元,增长12.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71亿元,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14.8%;金融业增加值15.89亿元,增长3.3%;房地产业增加值11.48亿元,下降3.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57亿元,增长3.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9.92亿元,增长6.1%。
文化
综述
邵武市有1700多年建县史,曾为福建省八府之一。代代文脉、辈辈英才,出过太极宗师张三丰、宋代名相李纲、江夏黄鼻祖黄峭、文学评论家严羽等历史名人;革命历程光辉璀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中央苏区纪念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等革命遗址29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12月,邵武市共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项,省级6项,南平市市级19项。其中,邵武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形式,邵武傩舞始於宋代,迄今已传承了上千年,现仍流行于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乡等乡镇的一些村庄。邵武傩舞保留的是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唱的原始的“舞”,而非其他许多地方衍变了的“傩戏”,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保留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原生形象,具有原始性,名符其实是古傩的活化石。邵武傩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邵武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李忠定公祠、中书第、聚奎塔、儒林郎第、黄峭墓等。:1435
邵武市中书第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五四路道佳巷号, 1987 年辟为民俗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座以展示民俗风情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民俗馆有36个展室,分别陈列婚俗、老年俗、服饰、生活生产用具、民间艺术、村会文化、节俗等2000多件文物和35尊栩栩如生的清、明代人物蜡像。:1435
邵武市聚奎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亦称奎光塔、聚光塔,位于和平镇东南1千米的天符山。建于明末,塔平面呈六角形,塔体为砖木石混结构,5层,通高20余米,各层均置一券顶门,朝向各异门梢均镶有墨砚石门额题刻,其余各面置券顶,龛内有深浮雕、佛像,龛顶砖檐花草图案。:1435
地方象征
邵武市的市树是香樟木,市花是含笑花。1989年5月16日,邵武市十届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提请,审议通过确定樟树为邵武市市树,含笑花为邵武市市花。:208
美食特产
邵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有“闽北粮仓”之称,名特干鲜果有蜜桔、桑葚、槎溪柚、百香果、笋干;农产品有竹荪、银耳、红米、青萝卜、红菇科;中药材有金线兰、铁皮石斛、使君子;邵武是福建省产茶大县,茶文化源远流长,碎铜茶是福建名茶,明代列入朝廷贡品,还有金坑擂茶等名茶;风味特色小吃有脚掌糍、哪吒糍、包糍、和平游 浆豆腐、笋饼、登高客家米粉、洪洞醪糟等。:3
邵武市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与众不同,传统的豆腐制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盐卤,而他们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在头一天的豆浆中留下一点,次日煮豆浆时一边搅动大锅里的豆浆,一边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陈浆,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就叫“游浆豆腐”。
邵武笋干按制造工艺与季节,有麻笋(用冬笋制作)、熟笋(用春笋制作)之分。麻笋有白片笋、香菇笋、玉兰片等,其中香菇笋和玉兰片,味极鲜美,为上品。:1436
哪吒糍亦称包糍,状似水饺制作时,选取梗米、籼米米按比例混合浸泡,加适量水曲草磨浆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在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之后将米浆团分成一个半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蒸熟后便可食用。:1436-1437
宗教风俗
邵武市主要有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中国伊斯兰教。:623-6252014年,邵武有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道教协会等六个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135个,其中佛教81个、道教31个、基督教35个、天主教7个、清真寺1座。:192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正式登记的天主教教堂(固定场所)7处,神甫1人、修女1人。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现有佛教教职人员56人。
邵武市的传统习俗主要包括河坊“抢酒节”、宜坊“过火节”、惠安祠“摆果台”、和平泼水节“传经”。
方言
邵武话属客赣方言,但又具有闽方言的某些特点。邵武方言的形成与外来移民大量迁入有关,内部也有不小的差异,大致有四种方言:一是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于水源乡、莲塘、沿山、吴家塘镇、拿口等乡镇的广大地区,称之为“邵武话”;二是通行于洪墩镇和张厝乡一部分,拿口镇一部分的“洪墩话”;三是通行于和平、大埠岗、肖家坊、桂林市等乡镇和张厝乡部分地区的“和平话”;四是只在西部一小块地区使用的“金坑话”。这四种话之间都能勉强通话,只是“洪墩话”和其他三种话通话困难一些。使用人数最多的是“邵武话”和“和平话”,最少的是“金坑话”。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2021年,邵武市专利授权621件,比2020年增长88.7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件,增长52.9%;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9件,增长89.2%;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56件,增长95.0%。截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17件,比2020年末增长11.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92件;全年商标注册1155件,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4624件。
文体事业
邵武市主要文化设施有文化艺术团体34个、公共图书馆(室)150个、文化馆(站)20个和博物馆5个;:1432其中,邵武市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邵武市图书馆为国家二级图书馆;主要体育设施有邵武市体育馆等6个体育场馆。2021年,邵武市运动员何济霆荣获苏迪曼杯2021年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冠军。
医疗卫生
2021年,邵武市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性医院1个,民营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17个,国企医院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3人,其中医生636人;共核定床位139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013张。其中,邵武市立医院为福建省三级医院;邵武市人民医院、邵武市第二医院、邵武市妇幼保健院为福建省二级医院。
社会保障
2021年,邵武市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9557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51598人,增加570人。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2.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8326人,增加3242人。年未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80人,减少26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840人,增加209人;城乡特困保障对象525人,减少5人。
交通
综述
邵武市交通便捷,巳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1434
公路
邵武市境内有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浦建高速公路过境。截至2011年末,福银高速公路境内长24.1千米;浦建高速公路境内长51.9千米;316国道境内长81.2米;205省道境内长64.1千米;有县级公路4条;乡级公路127条,村级公路86条。:1434
2021年,邵武市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753公里,其中国道113.2公里,省道31.4公里,县、乡、村道1451公里,高速公路157公里。旅客运输总量80.74万人次,下降40.8%,客运周转量5825万人公里,下降33.5%。
铁路
邵武市境内有铁路鹰厦铁路过境。截至2011年末,境内鹰厦线长74.33千米,为单轨电气化铁路,邵武站为三等区段站,设和顺、莫口、药村、下王、晒口、吴家塘镇、官墩、大竹、拿口、卫闽镇、陈坊11个站;日均有28列客车停靠。:1434邵武的鹰厦铁路是老单线铁路,限速每小时60公里。
水路
邵武市境内通航河道有2条,总长106.5千米,其中富屯溪99千米,为C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36吨级船舶。内河航线8条。2011 年,运输企业拥有客运船舶7艘、70座位,客运量1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7.2万人·千米;货运量 33.0万吨,货运周转趾 1.57万吨·千米。:1434
景区
综述
邵武市是武夷旅游胜地,地处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邻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境内山川秀美,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3拥有云灵山旅游景区、瀑布林温泉度假村、熙春公园等风景名胜区;:1434-1435截至2021年12月31日,邵武市有国家4A级3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4家。
主要景区
邵武云灵山旅游景区,位于水北镇龙斗村316国道旁,占地面积达17平方公里。主要旅游项目以长达10.88公里的福禅溪溪流及两岸资源依托进行全面开发,主要景点有5.2公里大峡谷漂流、儿童水世界、高空滑索、飞拉达攀岩、巴坑·智慧体育公园、巴坑·瑶池、农业科普园、千年古树群、古村落露营、养生温泉、溯溪探险栈道、中药养生、大自然手作、水上项目等项目,是集观光农业、运动养生、亲子研学、休闲度假、疗休康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1434-1435
邵武樱花•虹旅游景区,位于邵武市大竹镇洋坑村,总占地面积约3600亩,突出“樱花园、樱花湖、樱花村、樱花谷”四大板块,其中,主景区樱花园占地面积850亩。景区内有樱花、月季、紫薇、茶梅等观赏植物,实现四季有花赏。是集度假、康养、娱乐、休憩、体验、运动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休闲目的地。
邵武和平古镇,坐落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和平境内的“愁思岭”古隘道是古代入闽的三条通道之一,城内以石板卵石铺面的街巷交错,近300幢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鳞次栉比,被专家称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历史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2021年邵武统计年鉴.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邵武市行政区划.国家统计局.2022-12-14
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18
邵武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邵武方言的形成.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6
邵武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邵武概况.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邵武建制沿革.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邵武地理环境.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7
关于命名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12-17
邵武市地名来历.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14
邵武行政区划.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邵武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邵武市自然资源局.2022-12-14
自然资源.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4
【数据发布】2022年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7
邵武农产品亮相厦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5
【媒体看邵武】《学习强国》《新福建》《福建日报》发布邵武消息.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7
邵武市十四五规划纲要.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5
我市有5家企业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5
邵武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邵武市人民政府.2023-12-16
傩舞(邵武傩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6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含国家级).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6
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含国家级).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6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6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6
邵武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 .2022-12-16
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6
宗教信仰.邵武市人民政府.2023-12-16
宗教信仰.邵武市人民政府.2023-12-17
传统习俗.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6
邵武市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2-12-1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2-12-17
2018年张三丰故里(邵武)“武夷武苑”杯武术大赛暨南平市传统武术赛在邵武市体育馆开幕 .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的通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12-17
一个车站40年变迁折射福建铁路大发展.新华网.2022-12-19
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2021.12.31).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7
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2019.12).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7
云灵山旅游景区简介.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樱花·虹景区简介.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和平古镇景区简介.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和平古镇:千年古镇的鲜活记忆.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历史人物.邵武市人民政府.2022-12-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