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拉丁学名:石斛属 huoshanense),又名米斛、霍斛、霍石斛、龙头凤尾草、皇帝草等,是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的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安徽大别山周围地区及湖北英山,河南也有分布。一般生长在阴湿通风的岩石崖壁和树干上,与石韦、藓类和地衣等伴生,分布海拔为250~1200米。与多种内生根菌共生。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又于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霍山石斛茎直立,长约3~12厘米,基部以上较粗,再往上渐细。叶2~7枚互生于茎上部,舌状长圆形,长2~3厘米,宽0.5~0.7厘米。花序顶生或腋生,具1~2花。5月开花,花瓣为黄绿色,后期变为白色;7~10月结果,果实呈三角状圆锥形。
霍山石斛是中药材“石斛”的基源植物之一,是珍贵药用石斛。其茎可鲜用或制成螺旋状枫斗,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性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
历史记载
霍山石斛作为珍贵的药用石斛,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历代本草文献中都有记载。而霍山石斛一名最早见于清代《百草镜》: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最早记载了其分布范围:“石斛出六安”,之后的本草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唐朝《新修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清《本草纲目拾遗》还列有“霍石斛”专条:“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
形态特征
茎叶
茎直立,肉质,不分枝,长3~12cm,淡黄绿色,偶尔带有淡紫红色斑点,从基部向上逐渐变细,具3~7节,直径2~9mm,第二节多膨大,呈蚂蚱腿状,生有2~4条纤细的气生根,节间长3~8毫米。叶革质,2~7枚互生于茎的上部,舌状长圆形,长9~21厘米,宽5~7毫米,顶部钝并且微凹,基部叶鞘抱茎;叶鞘膜质,宿存。
花
总状花序1~3个,从落叶老茎的上部发出,各有1~2朵花;花序柄长2~3毫米,基部有1~2枚纸质鞘;鞘呈卵状披针形,顶部尖,长3~4毫米;花梗浅黄绿色,长2~2.7厘米;苞片卵形,顶端尖,为带栗色的浅白色,长3~4毫米;花展开,淡黄绿色,后期变为白色;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长12~14毫米,有5条脉;侧萼片镰状披针形,基部歪斜,顶部钝,长12~14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有5条脉,顶部钝;唇瓣近菱形,长和宽近等长,基部楔形,有胼体,上部稍3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近基部处密生白色长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基部密生白色长毛,具1个黄色横椭圆形的斑块;蕊柱淡绿色,蕊柱足基部黄色,密生白色长毛;药帽白绿色,近半球形,顶端微凹。
果
蒴果近椭圆形,一般具3~5条纵棱,内含极多数微小、粉状、无胚乳的种子。
物种分布
霍山石斛自然分布面积狭小,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大别山区的霍山县、金寨县、岳西县、舒城县以及湖北英山等地区,河南省豫西也有少量分布。霍山石斛在其原生分布地区有广泛的栽培分布,截至2021年,安徽六安地区的栽培面积已经有10000亩左右。
生长习性
生境状况
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1200米且阴凉、湿润、通风的环境中,通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山脚谷底或瀑布旁,与石韦、藓类和地衣等附生于岩石崖壁或树干上,丛生。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最适生长光强为2000~20000勒克斯,最适的相对湿度为80%左右,较为耐寒和耐旱,但怕积水和阳光暴晒。
物候期
霍山石斛茎的生活期为3年,快速生长期一般在每年的5~7月,第3年开花结果后逐渐枯萎。每年3月底至4月初,二年生茎的基部腋芽萌发形成新生苗。新生苗逐渐形成茎,新生茎上部长出2~3片新叶后,从基部发出数条不定根,根延伸过程中逐渐长出白色毛状物紧紧附着在石壁上吸收岩层水分和养料。冬季,当年生的新茎叶片不落且基部节中出现腋芽,而二年生茎叶片全部脱落,在顶端节上形成花芽。次年5月中旬,三年生茎上部的花芽发育成1~3朵花,蒴果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成熟,在第四年,根和茎均自行解体而腐烂。
代谢途径
霍山石斛是兼性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植物,其光合作用在景天酸代谢途径与C3途径间变化,依靠固有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光呼吸和暗呼吸相等,共占1/2总光合,而呼吸占总光合的1/10~1/20,同化物被呼吸消耗较多,影响积累,因此生长极为缓慢。
共生特性
霍山石斛与多种内生根菌共生,且内生根菌是霍山石斛营养生长所必须的因素。其茎基部的新生不定根没有根毛,尖端呈绿色,光滑,与苗床接触后长出许多白色丝状物,即内生根菌的菌丝。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霍山石斛的种子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因此自然状态下主要进行营养繁殖,从母茎基部节上腋芽形成新苗,通常一枝母茎能发1~3个新苗。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以组织培养技术为主,配制合适的培养基,进行种子无菌繁殖,再由种子萌发提供的原球茎、无菌苗,通过外植体器官发生和类原球茎体胚胎发生的方式,快速繁殖大量的种苗。在植株密度过大时,还可以用1~2年生茎进行分株繁殖,选密度过大、生长健壮的母株上的1~2年生植株作种,去掉老根,以促进新根的生长,分割后需要立即种植。
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霍山石斛的栽培模式多样化,主要有设施栽培、林下栽培和拟境栽培3种模式。其中设施栽培主要为大棚栽培,栽培基地一般选在中低海拔山区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在夏、秋两季需覆盖遮阳网,冬季需用薄膜做保温处理,并且配有喷淋和降温设施,以通过调控外部环境来适应霍山石斛的生长。林下栽培选择通风且疏密度适宜的针叶林或常绿混交林,郁闭度0.4~0.6,要求地势坡度较缓,利于改梯,保障水源,也需要配套滴灌、喷淋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霍山石斛的野生生长环境。拟境栽培则根据霍山石斛的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选取与霍山石斛生长环境相近的傍水山崖石上,将霍山石斛的幼苗移栽过去后,不进行人工管理,完全模拟其野生状态的生长环境。
种苗栽种
霍山石斛在温度20~26℃、空气湿度80%以上的时节最适宜栽种。栽培的基质主要有石子、木屑、松树皮及藓类等,所有基质使用前需消毒,木屑等有机基质还需要进行发酵处理,设施栽培条件下全年都可以进行种苗栽植,最佳栽种时间为3~6月份。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种植后立刻浇1次水,使种苗根与基质紧密接触。未定根前需定时浇水,保持基质一定的持水量。冬季霍山石斛休眠时,不需要施肥,并且要少浇水。有机肥作基肥,栽植两周后可在叶面喷施化肥;冬季可追施熟腐的农家肥。
温度光照及通风管理:设施栽培条件下,棚内温度控制在18~28℃,冬天应高于0℃,并及时通风换气;夏季温度应低于45℃,光照强度控制在7000~15000勒克斯。随季节变化,适当选用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
病虫害防治
霍山石斛的病虫害种类较少,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和黑斑病等。一般是由于基质消毒不彻底,培育环境高温高湿和通风条件不好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做好基质的消毒工作,雨季做好通风排湿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发病,发病后及时拔去病株并移去带病基质,用生石灰粉进行杀菌,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霍山石斛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螽斯科、地老虎、蚱蜢等常见害虫和蜗牛等软体动物。对于蝗虫、蜘蛛等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清除种植地及周边杂草、保持培养环境清洁、增加隔离网、立诱虫灯、开展生物防治等措施,如红蜘蛛可以用捕食螨进行控制。对于软体动物,可以采用撒生石灰阻断爬行的方式预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01年以来,进行野外资源调查时已经难以发现野生霍山石斛的踪迹。据2019年对中国湖北英山县调查,野生霍山石斛种群在当地分布总面积仅有766平方米,且部分分布区域生长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种群呈衰退趋势。
致危因素
由于霍山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生境破碎化甚至丧失;种子自然状态不易萌发且生长缓慢,导致自然种群过小;加上长期过度采摘,其野生资源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
保护等级
霍山石斛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red list of IUCN),濒危等级为极危(CR),又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为Ⅰ级,同时其还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保护措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专家已开始对霍山石斛的人工栽培进行研究。到2010年,已经实现了霍山石斛的组培快繁育苗、种苗产业化生产和栽培技术现代化,栽培规模也开始逐步发展。这对野生霍山石斛的保护有重要作用。为保护野生霍山石斛资源,相关部门还建立了霍山石斛野生种源保护区,并制定了野生种源保护方案。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霍山石斛被誉为"中华逐风草属"之最,是药用石斛中的珍品。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发布了《霍山石斛茎(人工种植)》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34/002-2019),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已将其收录。霍山石斛的茎可鲜用,或经过加热干燥,制成螺旋状、弹簧状的霍山石斛枫斗。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和胃阴不足而导致的食少干呕,以及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导致的目暗不明、筋骨软等症。
经济价值
霍山石斛可加工成饮片和枫斗,也称为“霍斗”、“金斗”,可作为高端养生保健品,并且药食同源。2007年霍山石斛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中国安徽省霍山县太平畈乡、太阳乡、上士市镇、漫水河镇、大化坪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佛子岭镇、黑石渡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镇等12个乡镇区域。截至2018年,霍山县的霍山石斛种植面积已超过400公顷,总产值超过15亿元。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sp2000.2022-12-02
霍山石斛.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4-08-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forestry.2022-12-02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iplant.2022-12-02
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2022-12-02
霍山县.ahhuoshan.2022-12-02
关于批准对霍山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hizhuanli.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