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1754年—1796年),原名傅康安,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乾隆朝重臣、外戚。

福康安是大学士富察·傅恒之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早年承袭云骑尉,又授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之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福康安随章佳·阿桂参加清平大小金川之战,因战功卓著,被擢[zhuó]升为内大臣,又被封三等嘉勇男爵,赐紫光阁挂像。不久,清廷任命福康安为正白旗满洲都统,出京师担任吉林省和盛京将军。之后,福康安历任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甘肃省爆发回民起义,福康安因平叛有功,被晋封为嘉勇侯,并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之职。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以主帅身份率军渡海,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因平定台湾有功,再次赐紫光阁挂像,同年被授闽浙总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尼泊尔廓尔喀族入侵西藏自治区,清廷命福康安为将军,率军前往征讨。福康安率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廓尔喀人苦战,最终,廓尔喀人投降。这次战争的胜利,保证了西藏的安定和领土完整。因有战功,福康安被授武英殿大学士一职,并第三次赐挂像紫光阁。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月,贵州苗人起义,福康安率军与起义军激战,屡战屡胜,被乾隆封为贝子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年)五月,福康安因瘴病发作,病逝军中,年仅42岁,清廷追赠福康安为嘉勇郡王,从富察·傅恒配享太庙谥号“文襄”,入祀贤良祠。除率军征战外,福康安还曾整顿云南省铜政,参与处理台湾和西藏自治区善后事宜,他在西藏施行的“金瓶掣签”等制度,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事务的管理。清代满族非宗室而得封王者,唯福康安一人。

对于福康安戎马倥偬的一生,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比如,给予福康安恩宠的爱新觉罗·弘历认为,福康安秉性公允,能视国事如家事;著名学者戴逸认为,福康安不失为18 世纪将帅中的佼佼者;但清史学者萧一山认为,福康安的才能不足以为将帅,他不过是仗着贵族外戚的身份“归功享成而已”。对于福康安奢侈靡费的行为,人们也颇多指摘,比如清代作家李伯元认为他恃功而骄,生活奢侈;萧一山认为福康安“开营伍奢侈之端倪”;戴逸也认为,福康安的骄奢成习、供应铺张确是事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出身,大学士富察·傅恒之子,孝贤纯皇后之侄。本名傅康安,后经乾隆赐字,与诸昆弟一并改“傅”为“福”。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升为二等侍卫,后来又擢升一等侍卫,担任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等职。

征伐金川

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后,大金川不断侵扰邻境。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清廷命四川总督阿尔泰与时时遭受大金川侵掠的九土司协商进剿大金川之事,结果,阿尔泰反而使大小金川联姻结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公然向清军宣战。阿尔泰率兵进剿失利,被乾隆赐死。之后,乾隆发兵征伐金川,授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升额为副将军。乾隆任命福康安为领队大臣,携印信前去授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福康安到达军营,当时,阿桂正在攻打当噶尔拉山,留福康安做他的副官。六月,大、小金川叛军联合攻陷清军木果木大营,温福阵亡沙场。爱新觉罗·弘历又任命阿桂为定西将军,兵分数路组织进攻。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清军进攻喇穆喇穆,福康安指挥清军克其西部各处工事,之后同海兰察汇师,合力攻打罗博瓦山。接着又向北进攻,占领了得斯东寨。当时,敌人乘夜间下雪越过山,偷袭清军副将常禄保的营地。福康安听到枪声后,随即率军增援,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五月,屯守山麓的敌人,冒着大雨修筑了两座堡,夜里,福康安率兵八百,冒雨越过碉堡攻入其内,斩杀敌兵,并摧毁了碉堡。乾隆闻讯,手谕嘉奖其勇敢。之后,清军进攻色溯普山,福康安又和额森特、海兰察的军队会合,攻克了喇穆喇穆的全部碉卡。接着,清军又占领了嘉德古碉堡等地。敌人仗着熟悉地形,偷袭清军尾部,福康安将其击退,之后,福康安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屡战屡胜。

扫平小金川之后,阿桂率领大军继续向大金川进发。阿桂考虑到敌兵扼守关隘一时不能攻下,传令福康安攻占达尔扎克山诸碉堡。清军攻克了格鲁克古,福康安率领士兵带着口粮,夜里越沟攀崖,从山间的缝隙中进入当噶海寨,攻克多处碉卡山寨。阿桂令福康安率领千名清军与海兰察一起奔赴宜喜,福康安焚毁攻占大小寨数百。清军继续推进,到达荣噶尔博山。乾隆擢升福康安为内大臣,赐号“嘉勇巴图鲁”。福康安协同额森特攻占了巴木图,焚烧了冷角寺,至此,清军占领勒乌图。

阿桂又命令部将取道达乌围进攻噶拉依,分下辖的清军为七队,由福康安率领第一队夺取达沙布果碉、当噶克底、绰尔丹诸寨,并修造栅栏,截断科恩果木逃向雅玛朋的通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清军攻克噶拉依,金川平定。之后,清朝在此建功厅。

论功行赏时,福康安被封为三等嘉勇男爵。清军凯旋班师时,乾隆亲自到郊外迎接慰劳福康安,并赐御用鞍战马一匹。宴请功臣时,乾隆又赏赐福康安十二端缎子、白金五百两。乾隆还命人为福康安画像,并将画像悬挂在紫光阁,又赐双眼花。接着,朝廷任命福康安为正白旗满洲都统,出京师担任吉林省和盛京将军。

领政一方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福康安被授命为云贵总督。在云贵期间,福康安主张铜厂立法宜详,用人尤要应实,提出在云南省多开采铜矿,使铜的产量增加,受到朝廷嘉奖。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南掌(今老挝)人向清廷进贡大象时,向福康安陈述南掌国遭受的交趾(位于今越南境内红河流域)侵犯之苦,祈求以多余的象换大炮。福康安听了之后,以清朝的法律制度不允为由,没有给南掌人火炮,并把大象归还给他们。当福康安把这件事奏明乾隆后,乾隆认为他做的很对。

同年八月,福康安改任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四川省刁民聚众造反,朝廷称其为“匪”,命令福康安逮捕治理他们。过了一年,福康安上奏盗匪已慢慢得到平息,并陈述了善后事宜。爱新觉罗·弘历擢升福康安为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官衔,召福康安回京,代理工部尚书职务,之后任命福康安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

镇压甘肃回民起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甘肃回民田五等创立新教,纠集民众反抗清朝的统治。福康安被任命为参赞大臣,随从章佳·阿桂讨伐贼乱。不久,清廷又授福康安为陕甘总督。清军到达隆德时,田五的教徒马文熹叛变投降清军。清军攻打双岘一地的起义军关卡时,遭遇了激烈的抵抗,阿桂命令多拉尔·海兰察设兵埋伏,福康安则在军中往来督战,歼灭起义军数千,之后清军攻占石峰堡,擒获教徒首领。因平息叛乱有功,福康安被晋封为嘉勇侯。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福康安回京任户部尚书,次年又转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鉴于甘肃省一带回族习武成风,而从文应试者很少,福康安上奏皇帝,提出了“教导回民”的善后事务。

平定台湾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军讨伐叛乱。当时,叛军包围诸罗(今台湾嘉义)已久,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率兵固守城池。乾隆为嘉奖柴大纪,改诸罗为嘉义,以表彰他的功绩。陆路步兵提督蔡攀龙率兵前往救援,但未能解除嘉义之围。福康安率军前往,取道新埤,支援嘉义守军。福康安与起义军激战于仑仔顶,当时正逢傍晚,天降大雨,福康安命令军队在土山之巅驻守,起义军经过山下时,天昏地暗什么也看不见,只好用火统向山上射击。福康安告诫军士不得妄动。天亮后,雨停了,海兰察已经从其他道路攻入嘉义,福康安与海兰察合兵,终于解了嘉义之围。福康安被晋封为一等嘉勇公,并获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

嘉义市解围之时,柴大纪出迎。柴大纪认为自己是参赞伯爵,遏见福康安时没有按规定行礼,因此被福康安记恨。福康安向乾隆上疏说柴大纪有犯法、牟利等罪状,并且说蔡攀龙之前陈述的战况与事实不符。乾隆鉴于柴大纪被围困这么久,蔡攀龙也有功劳,想宽赦他们,于是下诏告戒福康安应有大臣的风度,然而柴大纪最终还是被处死。当时的社会舆论都为柴大纪喊冤,同时批评福康安嫉贤妒能,远远比不上他的父亲富察·傅恒。福康安接着又弹劾蔡攀龙,致使他被贬职。前此嘉义市被围之际,福州将军恒瑞指挥的军队逗留不前,但因福康安与他有姻亲关系,所以竭力庇护他。为此,乾隆下诏斥责福康安徇私情。

福康安解除嘉义之围后,命令多拉尔·海兰察率兵追捕林爽文,并将其押解到北京,后来,他又抓获了起义军副帅庄大田。台湾被平定后,福康安获赏黄腰带、紫缰、金黄珊瑚朝珠。清廷还命台湾、嘉义建立福康安生祠塑像,并再次给他画像置于紫光阁。福康安上奏请求招募熟番补充屯丁,并陈奏善后事宜,乾隆全部采纳批准。同年,福康安被授闽浙总督

罚俸革职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安南(今阮朝)的阮惠进攻黎城(今河内),孙士毅率军撤退。乾隆调福康安为两广总督,诏令还没有到达,福康安就奏请前往处理此事。乾隆表扬了他对朝廷的忠心。后来,阮惠改名为阮光平,乞求投降朝廷,福康安为他向乾隆奏请,得到了乾隆的同意。

七月,和珅之弟御史和琳弹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用湖广粮船私运木材,由此讯得福康安捎信索购一事,乾隆严旨令福康安自劾,罚其三年的总督养廉银,加罚公俸十年,革职留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福康安率阮惠到京师朝觐,因拿获盗贼免罚总督俸禄。

驱廓保藏

十八世纪中叶,清朝邻国尼泊尔建立起廓尔喀族统治的新王朝,新国王蓄意向外扩张势力,于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尔喀人西藏自治区当局征收贸易税太重为由,派兵入侵西藏边境。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人再次兴兵,直犯班禅额尔德尼驻锡的日喀则,洗劫了扎什伦布寺,掠走大批珍宝财物。而驻藏大臣保泰临阵退缩,竟想把达赖和班禅移至青海省。清廷闻报,即命福康安为将军,多拉尔·海兰察为参赞大臣,一起督军征讨,并取消了对福康安公俸的处罚。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年)三月,福康安率军从青海出发,行军40日后到达前藏,之后向宗喀急行军,抵达辖布基。这时各路军队还没有会合,福康安将所率军队分为六队,直奔擦木,夺取了敌兵两座碉堡。进军到玛噶尔辖尔甲山梁时,福康安望见敌兵大将手执红旗,指挥军队往上登攀,于是,福康安设兵埋伏,在半山腰全歼敌兵。进攻济陇时,敌兵在险要的地方构筑大碉,又在大碉旁边修造诸多碉卡,互为椅角。福康安分兵先攻打旁边各碉卡,然后集中全力攻打大碉,顺利摧毁了敌兵的堡垒。战斗自辰时(现代时间7点至9点)打到亥时(现代时间21点到23点),福康安取胜。捷报传到京师,乾隆赋《志喜诗》书写在扇子上,并解下御用的佩囊赏赐给福康安。

六月,清军从济陇进入廓尔喀境内,夺取了索勒拉山,之后跨过热索桥,向东翻越峨绿山,从上游偷偷渡江。清军转战奔走,深人敌后七百多里地,六次作战全部取胜。乾隆下诏赞扬福康安的功劳,授予他武英殿大学士一职。福康安自恃胜绩,骄兵轻敌,指挥清兵冒雨前进,结果中了敌人的埋伏,台斐英阿战死。廓尔喀派出使节向清廷请和,福康安接受了廓尔喀投降的请求。清军凯旋回师时,朝廷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统给其子德麟,授予福康安领侍卫内大臣。朝廷再次给福康安绘像存放于紫光阁,大学士阿桂礼让福康安,由他列居首位。乾隆本欲给予福康安王爵封衔,但担心被人非议其对皇后族人过于恩宠,就此作罢。

镇压苗人起义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安南国王阮惠去世,乾隆担心该国又要发生动乱,因此命令福康安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康安的母亲在京师去世,乾隆令他在任守孝。福康安在路途中生病,乾隆派御医前去看望他。福康安上奏称安南无事,请求返回京师,希望能为母亲守墓数日。乾隆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加封他为嘉勇忠锐公。后福康安调任四川总督,不久又率领金川土司来朝觐见。恒秀当时任吉林将军,为采集人参征发民力亏损国库,乾隆命福康安前往审判定案,结果福康安拟罪较轻,乾隆因此责备他袒护亲戚。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福康安被调任云贵总督,当时正值寒冬季节,乾隆特赐给他御服黑狐大腿褂。次年(1795年)二月,贵州省苗族石柳邓湖南省苗人吴半生、石三保等人举行起义,清政府派福康安率军镇压。石柳邓围攻正大营、溴脑营、松桃厅三城,福康安率军到达后,与起义军激战,先后解除了三城的围困,被赐予三眼花翎顶戴。石柳邓进入湖北,投奔石三保。当时,石三保正围困永绥厅,福康安率兵前来增援。清军需要渡河,但起义军筑卡抵抗。于是,清兵分兵奔向上游,绑缚筏子,纵民放牛,同时设置伏兵,等到起义军来抢夺牛的时候,清军伏兵突起,夺取了起义军的船只,清军制造的木筏也顺流而下,大军从而得以全部渡河。之后,清军攻打石花寨,翻越得拉山与起义军作战。福康安命令总兵花连布抄小道支援永绥,大队清兵也随之进发,激战三天后,苗族起义军对永绥的围攻得以解除。

清军继续挺进,吴半生、石三保动员所有人与清军对抗,福康安分兵攻打雷公山,阻挡敌人的援兵,击破西梁的上中下三寨。福康安又与起义军激战于雷公滩等地,起义军屡战屡败。清军攻至茶它,投降的苗人有七十余寨。乾隆调任福康安为闽浙总督,晋封他为贝子

清军围攻高多寨时,吴半生走投无路出降。爱新觉罗·弘历任命福康安之子德麟为副都统,在御前侍卫上行走。因福康安镇压苗族起义有功,朝廷特意表彰福康安,并下令追赠其父富察·傅恒为贝子。由于起义队伍中内奸的出卖以及清军与当地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大规模的起义终于在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 年)九月平定。

军中病逝

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福康安身染瘴病发作,但仍指挥清军作战,最终死于军中,年仅四十二岁 。福康安去世后,乾隆(时已退位为太上皇)闻讯,作诗痛惜:“自叹贤臣失,难禁悲泪收。深恩纵加赠,忠笃那能酬。”九月,清廷追赠福康安为嘉勇郡王,从傅恒配享太庙,谥号文襄。其子德麟,承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不废。

福康安蒙受乾隆殊宠,虽然军功卓著,但奢侈无度,糜费极多,犒赏士兵的钱币动辄巨万。因此,福康安去世后不久即遭毁谤,首指其过失的正是嘉庆帝。嘉庆亲政后,每次下诏告诫将帅不要滥加赏赐时,必定斥责福康安。除指责福康安外,又牵连其子德麟。德麟在迎其父柩时,地方官致送奠仪,并备赏银等四万两,共收受银四万余两,于是嘉庆责罚他赔款八万两。嘉庆十三年(1808年),又借故将德麟由世袭贝勒降为贝子

主要成就

军事

作为爱新觉罗·弘历朝叱诧风云的将领,乾隆的“十全武功”,福康安参与了三次,即:征金川、征林爽文、征廓尔喀,此外,他还参与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和湘黔苗民起义。在这五次大战役中,征林爽文、征廓尔喀、征苗民起义,均由福康安出任统帅。福康安参加的五次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征讨廓尔喀之役。此役中,福康安指挥并亲自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行旷古未有的最艰苦的高山作战。廓尔喀是当时统治着尼泊尔的一个部族,勇悍善战,且有英国支持。这次战争的胜利,成功保证了西藏自治区的安定和领土完整。

政治

整顿云南铜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后,云南省铜运出现严重危机,导致京局铸币用铜短缺,乾隆忧心如焚。福康安调任云贵总督后,高效果断地对云南铜政进行整顿,包括完备铜厂立法,完善量化管理;惩贪擢贤,强化用人管理;严禁铸造私钱;踩勘新矿,扩大铜源;奏请修改牵涉云贵两省的《铜铅运输章程》。经过福康安的整顿,云南铜产量迅速恢复并超过清廷定额,并制度性地保障了此后八十余年云南铜厂的持续稳定生产。 

处理台湾善后事宜

台湾林爽文起义被平定后,福康安建议清廷颁布《清查台湾积弊酌筹善后事宜》章程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习戎备、除奸民、清吏治、速邮政,同时提议在平定事件中出力可嘉的台湾“生番”“照四川屯练土司之例”,进京朝觐,爱新觉罗·弘历下旨批准。从此,清廷对台湾的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处理西藏善后事宜

廓尔喀之役胜利之后,西藏自治区的地方管理体制亟待健全完善。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七月,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决定整顿和改革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遂命福康安会同强白嘉措敦贝尼玛等西藏宗教首领共同筹议办理西藏善后事宜,双方经过会商,共提出一百零二项条款。次年正月,经清政府修订为二十九条,即《钦定西藏章程》。这一章程加强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和地位,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和克珠杰·格勒巴桑布一道督办藏内事务,内事无巨细,均应驻藏大臣办理,驻藏大臣有甄选西藏地方官吏之权。又改革了达赖、班禅和各地黄教呼图克图的继承制度,实行“金瓶掣签”制,以金瓶抽签来决定转世灵童,减少了在继承问题上的争端。还加强了西藏自治区的地方常备军建设,密切了中原与西藏之间的关系。《钦定西藏章程》的成功签订表现出福康安不仅具有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而且有很强的办事能力,是加强西藏政治、宗教、军事、财政等制度建设,密切西藏与中央朝廷之间关系的有功之臣。

个人作品

福康安所作诗文有《无题》(与道魁和尚唱酬后留诗)  、《寄惠椿亭侍郎》 、《七律四首》 及1792年拉萨磨盘山关帝庙落成后撰写的《磨盘山关帝庙碑文》 等。其中,《寄惠椿亭侍郎》诗曰“少年许国两心同,紫陌红尘并玉。无那天风分雁序,君行西塞我辽东”  

据《批本随园诗话》批语,福康安识字不多,为“膏梁纨绔,一无所用之童呆,所作诗文,皆孙士毅代笔”。

历史评价

作为乾隆一朝的宠臣,爱新觉罗·弘历认为福康安“秉性公允,能视国事如家事”,无愧是与国家休戚相关、实心任事的大臣。

清朝官员陈康祺认为,福康安多次筹划边境事务,功在社稷,而他生平所受的恩宠,也是空前绝后,超过百官。有清一代,异姓而世代为臣,被恩宠到这种程度的,福康安是第一人。

清代作家李伯元认为,福康安熟习韬略,擅长领兵作战,并能够与士兵同眠同食,同甘共苦,战功卓著。但是,他恃功而骄,常常擅自窃取权柄,大军所到的地方,皆勒令地方官豪华装饰供其享用,偶有不趁其心意,他必定会像鞭打猪羊一样,取马捶击打他们。

著名清史学者萧一山认为,福康安仗着贵族外戚的身份做军队统帅,不过是归功享成而已,并认为他的才能不足以为将帅。而且他每到一处就贪婪地需索,妄作威福,“开营伍奢侈之端倪,故每一征战,糜费多而成功少。”

著名学者戴逸认为,“平心而论,福康安骄奢成习,生活奢侈,供应铺张,确是事实;甚至勒索地方,祖庇部属亦所不免,这是他的弱点,也是清中叶以后许多将帅的共同点。但从成就的事业和个人勤劳、才能来看,不失为18 世纪将帅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并认为福康安40多年短促的一生都是在战斗环境中度过的,他赢得紫阁图形、封王进爵的最高奖赏,“说他无功受禄、因人成事是不公正的。”

轶事典故 

身世之谜

因乾隆对福康安过分宠爱,有人猜测福康安其实是乾隆与傅恒福晋的私生子。爱新觉罗·颙琰朝,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里面有“龙种无端降下方”之语,后来这首诗被收入《清朝野史大观·清宫词》。《清史演义》根据此诗,演绎出一则乾隆与皇后之嫂富察·傅恒夫人私通的故事。说的是,皇后过千秋节,傅恒夫人入宫祝寿把酒联诗,最后“两家并作一家春”,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说并没有确切证据。

“得胜褂”与“福色”

福康安喜欢穿便捷的马褂,他平定金川回京后,马褂得名“得胜褂”,并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着。关于马褂的色彩,最初流行天蓝色,乾隆中期,流行玫瑰紫。到乾隆末期,因为福康安喜欢深色,人们争相效仿,并谓之“福色”。 

福康安剃发

九江剃发匠一向很出名。福康安经过九江时,随便找了一名剃发匠来为自己剃发。这剃发匠运刀有声,使人几乎没有感觉。剃完之后,福康安命赏剃发匠五十两银子。剃发匠出来对人说:“我这辈子给人剃发多了,从来没有像这次剃发那么困难。”因为福康安剃发时随意坐卧,有时又忽然侧转,稍不留意就会将他割伤。剃发匠深怕因此获罪。

福康安乘轿

据《清代之竹头木屑》所言,福康安出行都是坐轿,即使出师督阵亦如是。因此,其手下常备三十六名轿夫,轮流抬轿,以使轿行如飞。为保持轿夫体力,每名轿夫都配有四匹良马,凡被轮换下来休息的即骑马随行,以尽快恢复体力。

骄纵家奴

据《三异笔谈》中载,福康安征西时,其轿夫头跑到当地百姓家抢东西。当地巡视都司徐斐看到上前阻拦,轿夫头竞将徐斐从马上拽下来一顿猛揍。川北道官员姚一如听说后将其抓获,轿夫头犹自咆哮,遂被群役杖毙。对此,福康安倒不是很在意,说“抢夺斗殴,军政固应加重”。其他轿夫听后,竟然愤而集体罢工。福康安为安抚这些人,下令将姚一如的官职撤去,而后者本已保升川东道,结果仕途为之顿挫。

台事始末

在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后,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曾奏称嘉义市城中食尽,仍竭力死守;福建省陆路提督蔡攀龙也奏自己督兵赴援,杀敌通道,以邀其功。福康安初到台湾时,因柴大纪、蔡攀龙等人见福康安礼节不周,便怀恨在心,这时便上疏弹劾蔡攀龙损兵多而未解诸罗之围;柴大纪军饷未绝,所言诡诈不可信。爱新觉罗·弘历洞悉其情,又认为柴、蔡等人久被围困,劳苦功高,遂不计其咎,反而下诏告诫福康安应有大臣风范,不应计较个人恩怨。但不久,浙江省钦差成德亦上奏告发柴大纪贪赃枉法,乾隆帝大怒,柴大纪因此而被杀。当时群臣纷纷议论,认为柴大纪死得冤枉,私下指责福康安嫉妒贤能,远不如其父富察·傅恒识大体。福康安又弹劾蔡攀龙,蔡也被贬官。

索木事件

在出任两广总督时,福康安授意湖北按察使李天培为其索取木材,李天培为讨好福康安,让湖广粮船为他将木材运往京师家中。后被御史钮祜禄·和琳弹劾,福康安上疏请罪。爱新觉罗·弘历一向宠爱福康安,仅命夺职留任,罚总督俸3年、公俸10年而已。这是福康安平稳仕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后很快也免罚其俸。

冒名行诈

啸亭续录》中载:福康安屡任督抚,权势赫濯,其家奴随行时亦骚扰驿站,地方上苞苴赂遗,应接不暇。有个叫副天保的京城泼皮,其与福康安某家奴是邻居,平日里经常听后者吹嘘,因而解了一些福康安的声势排场及情状嗜好。某日,副天保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发财的好法子,于是召集数十名不务正业的无赖痞子,出京后打着福康安的牌子旗号沿途讹诈州县。为避免见过福康安的地方官员识破其伎俩,副天保们一路上都声称福大帅偶染小恙,不便见客,所以不见任何人。在其声势下,沿途州县官员不敢多问,只是争相行贿,以谋攀附,如此一来,副天保一行所获颇丰。

当骗子队伍来到湖南辰州时,知府清安泰乃福康安一手提拔的亲信,其见恩公到来,当然要去求见。可是,心里有鬼的副天保等人百般阻挠。因此,清安泰起了疑心,强行闯入内室。当他揭开帐子锦被时,发现原是副天保扮作福康安躺在床上。于是,副天保一伙全部被抓获。事后,清安泰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了浙江巡抚

谦谦自下

海兰察功大而性傲,年资高于福康安,福康安从军金川时,海兰察已是参赞大臣。待到在台湾作战时,海兰察仍为参赞大臣,而福康安则是全军的统帅,但福康安对海兰察以前辈相待,敬礼有加,趋拜下风,两人始终团结无间。有一次,爱新觉罗·弘历询问大臣,福康安和另一统帅阿桂的才能相比何如。大臣说:“阿桂能指挥海兰察,福康安则极力周旋之,方得海兰察之力,以此不如阿桂。”乾隆说:“汝所言亦是。但阿桂出师西域,海兰察系末并,夙感阿桂拂拭之恩,故愿效驱策。海兰察为金川参赞,福康安尚系领队,一旦骤临其上,不能不谦谦自下,倚为干城。两人境地不同,福善周旋,是以平贼。”

家族成员

相关争议

对于福康安的死因,正史记载皆为患病而卒于军中,史学界对此基本不存异义。然而,福康安第五代侄孙富察·敦崇在《思恩太守年谱》中认为,福康安是被苗族诱杀致死,之所以史书中说他是病死,是因为和珅与其有嫌隙,故意撒谎说福康安是病逝。

后世纪念

福康安纪功碑

位于台湾嘉义市嘉义公园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福康安率领清军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乾隆亲笔御书,以表彰他的战功,并为他建立生祠,镌碑纪念。纪功碑右书汉文,左书满文。 

贤良祠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地安门西大街甲103 号。清代贤良祠有京师与地方之分,京师贤良祠于雍正八年(1730年)敕建,入祀贤良祠是清朝奖赏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康安去世后被准入祀享祭。

研究书目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传》

《台湾通史·福康安列传》

《清高宗实录》

《国朝耆献类征·卷34·福康安传》

《清史列传·卷26·福康安传》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清末民初流行的《清宫词》中,有一首七律诗曰“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这首诗下面的注解又特别介绍说福康安是孝贤纯皇后的胞侄,富察·傅恒的儿子,因功被封为‘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衔,这是清代二百多年中很少见的。该诗和诗注隐含地表明福康安为乾隆和傅恒夫人趁宴见之机偷情生下的私生子。关于福康安为乾隆私生子的传闻,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高阳的《乾隆韵事》、鸳鸯蝴蝶派作家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以及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的长篇小说《乾隆皇帝》中,都有描述。此外,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中,也将福康安描述为乾隆的私生子。而在小横香室主人所著的《清朝野史大观》中,则有多篇福康安奢侈糜费的故事。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邢台南和发现8张地契 最早为清乾隆四十九年.今日头条-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2023-08-05

书剑恩仇录 書劍恩仇錄 (1976).豆瓣电影.2023-07-02

雪山飞狐 雪山飛狐 (1978).豆瓣电影.2023-07-02

雪山飞狐 雪山飛狐 (1985).豆瓣电影.2023-07-02

书剑恩仇录 書劍恩仇錄 (1987).豆瓣电影.2023-07-02

满清十三皇朝2 滿清十三皇朝Ⅱ (1988).豆瓣电影.2023-07-02

雪山飞狐 雪山飛狐 (1991).豆瓣电影.2023-07-02

还珠格格 还珠格格 (1998).豆瓣电影.2024-04-09

雪山飞狐 雪山飛狐 (1999).豆瓣电影.2023-07-02

铁齿铜牙纪晓岚 (2001).豆瓣电影.2023-07-02

沧海百年 (2004).豆瓣电影.2023-07-02

少年嘉庆 (2005).豆瓣电影.2023-07-02

雪山飞狐 (2007).豆瓣电影.2023-07-02

书剑恩仇录 (2009).豆瓣电影.2023-07-02

新还珠格格 (2011).豆瓣电影.2024-04-09

延禧攻略 (2018).豆瓣电影.2023-07-02

飞狐外传 (2022).豆瓣电影.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