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公元前210年),先祖为齐人,秦朝名将。
蒙恬早年间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后因家世原因成为秦国将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蒙恬因率领军队攻破齐国,而被授予了内史的官职。秦一统六国后,蒙恬接受了秦始皇的任命,率领军队向北出发,攻击匈奴,收复河套平原,修筑长城,修建直道,在边关镇守了十多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听信了赵高的谗言,下令赐死了蒙恬。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评价道,蒙恬忠心贤明,修建长城,守护边境安宁。
人物生平
出生将门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了秦国,最后成为了秦国的上卿。而蒙恬的父亲蒙武曾担任秦国的列将,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蒙武和王翦一起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次年,蒙武再次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蒙恬早年间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
助秦统一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派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次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湘军。而后李信再进攻鄢郢,攻克该城后,李信便带领军队向西前进,到城父与蒙恬的队伍会合。此时楚军趁机尾随在后面,三天三夜没休息,在反击的时候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军,秦始皇便授予了他内史的官职。
征讨外族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北方边境巡游。等秦始皇回到咸阳市后,被他派出去寻找仙人的燕人卢生也回来了。在卢生向秦始皇报告的时候,他趁机献上抄录的图书,上面说“灭亡秦朝的是胡”。故而,秦始皇便派蒙恬带领三十万士兵向北出发,攻击胡人,夺取黄河以南地带。而蒙恬便带领军队向北驱逐匈奴人,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而后蒙恬便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同时,蒙恬主持修筑了长城来控制险关要塞。长城西起临洮县,东到辽东,绵延了一万多里。而后蒙恬又带领士兵渡过黄河,占据阳山,向北进军。最后,蒙恬带领军队常驻上郡,平常在野外扎营,风餐露宿了十多年,威名早已震慑匈奴。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帝又下令让蒙恬负责开通从九原到云阳的大道。这条大道长达一千八百里,截断了山脉,填塞了峡谷,修建了好几年都没有完工。同年,扶苏谏言不可坑儒,触怒了秦始皇,于是便被派往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
险被谋害
在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的冬天,秦始皇御驾外出巡游会稽,在中途突发恶疾,还没走到沙丘便驾崩了。赵高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将始皇逝世的消息封锁,拥立胡亥为太子。胡亥成为太子后便想置公子扶苏和蒙恬于死地。于是,胡亥派出使者,捏造了他们的罪名。扶苏接到诏书后,十分悲伤,哭着进到了内室,打算自裁谢罪。而蒙恬却说:“皇帝在外面,还没确定谁是太子。之前他派我率领三十万军队镇守边关,又派您来监军,是委我们以重任啊。现在就凭借一个使者的传书,就定我们死罪,这其中怕是有诈呀。先让我们去核查证实一下,再去死也不晚呀。”虽然蒙恬这样说,但由于使者在旁不断催促,扶苏还是先行自杀了。而蒙恬不肯认罪自杀,使者便将他交给官吏治罪,囚禁在了阳周(陕西子长市北)。而胡亥听说扶苏的死讯后,便想放了蒙恬。
吞药自杀
胡亥登基做了二世皇帝后,由于赵高整天毁谤蒙氏,搜集他们的罪证,胡亥最终还是想要杀掉蒙恬兄弟二人。胡亥先是派人前往代郡杀了蒙毅,而后又派遣使者前往阳周,命令蒙恬自杀。使者表明来意后,蒙恬说:“我蒙氏从先祖到后辈,三代都在为秦国立功,威信早已建立起来了。如今我手上更是有三十万大军,即便我被囚禁,我的势力也早已经可以叛乱了。但即使知道一定会死,我也还是不会叛乱,这是因为我不敢忘掉先祖的教诲以及先主的恩宠啊。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脱罪,而是忠心劝谏,希望皇帝能为百姓考虑,找到治国正确的道路。”但使者拒绝将蒙恬的话转告给胡亥。蒙恬只能悲痛地向天询问缘由,将自己的罪过归咎到修长城截断了大地脉络上,而后便吞下毒药自杀了。
人物成就
抗击匈奴,修筑长城
蒙恬的主要功绩便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领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同时,他奉命修筑了长城。而在他镇守边关的几年,匈奴始终不敢进犯。而蒙恬修建的长城更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的修建推动了长城南北地区的统一,甚至助推了全国的大一统。
修秦直道
公元前212年,为抵御匈奴,方便全国陆路交通,秦始皇命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多的时间修筑了秦直道。这条大道由成阳经云阳(陕西淳 西北),沿子午北行,穿越今正宁县、合水、华池等县直达包头市(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全长900公里。秦直道设计者巧妙利用了陕甘交界处的桥山,以及陕北地区、庆阳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地貌,建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最宽处60米,一般亦有20米。秦直道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高速公路",被誉为“千古第一道”,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人物评价
对于蒙恬的忠诚,后事褒贬不一。扬雄就曾在《扬子法言》中评价道:“有人问:‘蒙恬赤胆忠心却被杀掉了,忠诚还有什么用呢?’回答说:‘开山填谷修筑长城,西起临洮县,东接辽水,威力不足而造成的尸体却有余,蒙恬的这种忠诚是不足为辅助君王的。’”对此,司马光却评价道:秦始皇正荼毒天下时,蒙恬甘受他的驱使,因而蒙恬是不仁义的。但是蒙恬明白为人臣子所应守的道义,虽然没有罪而被处死,仍能够宁死忠贞不渝,不生二心,故而这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了。
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评价道,蒙恬忠心贤明,修建长城,守护边境安宁。而西汉桓宽《盐铁论》却评价蒙恬为:“知利而不知害,知进而不知退。”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改良毛笔
《幼学琼林》《夜航船》等史籍中都有记载蒙恬造笔之事。而据一些史籍的详细描述,蒙恬应当只是毛笔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初学记》中就曾记载:蒙恬之前已经有笔,只不过各国对笔的称呼不同。《古今注》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说明蒙恬对制笔技术作了改进 ,制笔已选用劲健之毛(鹿毛)作柱,以软毛(羊毛 )为被 ,使二者刚柔相济 ,便于书写。
造筝传说
“蒙恬造筝”的传说首先出现在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义》卷六《声音·筝》。《风俗通义》中记载:“或曰:’秦蒙恬所造’。”但其 “或曰”者是何人并无考证。后世也有断言者,如《隋书·音乐志下》中就肯定筝为蒙恬所造。对此,后世也有很多人提出异议,如后晋刘啕就在《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中说:“筝,本来就是秦声。传言说是蒙恬所造,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倒土怀念
扶苏死后,胡亥再次派使者到绥德县,逼蒙恬自尽。蒙恬说: “我虽然成了囚犯,但我带着三十万大军,足以守卫边关的安全。”于是蒙恬请求使者转告胡亥,能让他继续镇守边关。使者没有答应,蒙恬长叹了一声说: “天哪,我犯了什么罪,叫我这样含冤而死。”而后便吞药自尽。 据绥德的百姓说,蒙恬被害死后,他的士兵都很怀念他,每人都用衣襟盛一抷黄土,倒在了他的坟堆上,而后他的坟堆上便堆成了一个小土山。
相关史籍
《史记·蒙恬列传》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资治通鉴·秦纪二》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笔祖蒙恬 (2001).豆瓣电影.2023-06-13
荆轲传奇 (2004).豆瓣电影.2023-06-13
神话 (2010).豆瓣电影.2023-06-13
神话 (2010).豆瓣电影.2023-06-13
秦时明月 (2015).豆瓣电影.2023-06-13
大秦赋 (2020).豆瓣电影.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