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母塔位于陕西咸阳礼泉县烽火乡的“香积寺”内,是刘恒为望母始建,这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
望母塔简介
这座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西汉“薄姬塔”,为纪念这位誉满民间的“皇太后”,该村又名“薄太后”村。
“望母塔”高大雄伟,凝重庄严,古朴典雅。塔身为正方形椎体状,七层级、20洞门、周长21米,高近40米,顶呈黑褐色,目不能尽及。底层以青石为角护基,唐朝砖瓦构筑,塔檐最为壮观:用十二层方砖,变换角度,逐次向外镶切而成。每层下部,以“出”字形雕砖,分七处支撑,遒劲玄妙,美不胜收。各层中间还有“金牛饮水”状砖雕四个,突出塔体,相互连接,围锁塔身,其刀功娴熟,线条流畅,简捷明快,蔚为奇观。檐梢吊挂铜铃,巧秀精美,风吹铃响,清脆悦耳,缠绵不断,不禁使人遥想万千,驻足观赏。
塔内有红漆转角木梯,状若蛟龙绕柱,直通塔顶。仰视塔内:如金冠在顶,通明透亮,充满空灵之气,颇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神圣气氛。登顶望远,咸北公路若“玉带落地”,显亮笔直,墨绿色果树,如大海浪涛,碧波涌动,远接天边,田园风光,尽在眼底。
孝善文化的丰碑
当我们以崇敬的心情阅读二十四孝故事时,怎么也想不到,《文帝尝汤》会与咸阳礼泉的一个荒野小村有着直接的关系。想那刘恒应该是住在繁华的都城,富丽的宫殿,怎么就跑到一个远离京城的村落为母亲试尝汤药呢?这里面隐含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怀着一连串的好奇与疑问,我踏上了探寻之路,去拜想象中的香积古刹和被称为“孝善之塔”的望母塔。渴望在那里发掘出有关《文帝尝汤》的故事根源。
这座静处于马路边、小村口的香积寺比起长安城南那座香积寺可逊色不少,只是寺内的那座其貌不扬的砖塔却深藏着无限的魅力,这魅力来自绵延几千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华孝文化。顺着塔内的旋梯屈身挪步攀爬而上,直到高层,凭窗远眺,视线覆盖远近村落,寻觅薄姬当年居住的院子、文帝当年尝汤药的房舍。同游者劝我别瞎想象了,还是去问问这里的老人、查查相关的资料为好。我说我来之前已经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知道我们所身处的这座望母塔乃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又名“薄太后塔”。依着窗栏仰视上方如金冠在顶,通明透亮,充满空灵之气,颇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神圣气氛。转身向外,看见路若玉带落地,树如大海浪涛,田园碧波涌动,就心生感怀,想那薄太后是如何落到这里来的呢?据悉:薄姬本名薄姬,秦诸侯王魏豹的妃子,他们当年反秦随汉后就在这一带屯过兵,有一次碰到算命先生许负,就请给薄姬算命,许负只给了薄姬四个字:“当生天子”。此预言一出,诱惑得魏豹因之“叛汉”自立,结果被刘邦削平,美妾薄姬也成他人之妻。吕雉妒忌薄姬受宠,为避吕后的暴虐,刘邦为薄姬在咸阳市以北五十里地外的徐章村建了一座行宫,安排她住下。薄太后笃信佛教,这座行宫也取有佛教意义的名称,曰“红觉院”。
薄姬定居徐章村后,白天在田间教村民务棉,夜晚教村妇、姑娘纺织、刺绣等。不久刘恒降生于此。吕后曾亲自来徐章村观察过,见薄姬在池塘旁教村妇染印,认为薄姬“真是个织女而已”即离去,薄姬、刘恒母子从此无危矣。薄姬不但教村民务棉、纺织,而且教刘恒读书做人,薄太后教子有方,堪比孟母三迁之举,远近闻名。一日薄姬得病,村民们争先恐后在田野里采药送来,并帮着煎熬药汤,感动了六七岁的刘恒,他感激涕零地从他们手里接过药汤,亲自试尝药汤的热冷,回族如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帝尝汤”故事。
汉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载侍疾,汤药亲尝。
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雉,鉴于薄姬谨良闻名,刘恒仁孝闻于天下,合力拥立刘恒为君,始称汉文帝。
文帝即位后,封薄姬为“皇太后”,改徐章村为薄太后村,许负当年的预言至此应验。薄太后因终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坎坷,对宫中争斗深感厌烦,加之居此乡野日久,耳濡目染当地民风淳朴、百姓忠诚,便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拯饥救危,认薄太后村周围村社的村民为“娘家”亲戚。百姓也呼太后为“姑婆”,文帝多次迎请母后还宫无果。无奈,只好在薄太后村建一高大木塔。如思念母后,即登皇都高处,极目北望,见塔如见亲娘。因此,该塔名为“望母塔”。今天所看到的望母塔已非汉时的木塔,乃是唐时重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刘恒却在母后卧病在床的三年里,每天都要前来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之后,才放心给母亲喂下。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都对母亲尽为子之道。汉文帝刘恒由对亲人的孝、爱、敬,又延伸到对百姓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也教育了百官与百姓。
围观望母塔,见塔身刻有一文,细读之:“香积古寺,望母神塔,孝善通天,天赐福华。”望母塔因刘恒的孝行而成为了“孝善”的象征,“孝善”约定俗成地成为当地人生存、生活、言行诸多方面的理念与准则;成为孝文化精神的实物资料,为汉文帝不赖的履历又增添了重重的一笔。千百年来引人“崇孝向善”,洋溢着亲情的温馨。
参考资料
孝善文化的丰碑——望母塔.咸阳市人民政府.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