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堂村,位于滑县县城城南,106国道东侧,西临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改革开放以来,三教堂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尽快朝向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是滑县发展最快的农村之一。
建制沿革
三教堂村俗名“堤后”,据传,该村位于黄河古堤北侧,名为“堤后村”,现在则因处在“三堤”(李堤、蒋堤、蒙堤)的北面1华里而得此名。在明朝初期,因村西头修建了一座“道、儒、佛”三教圣母庙堂,当地百姓均到此朝拜,以至当地风调雨顺家家乐, 国泰民安户户欢,因此改名为“三教堂村”。
自然资源
村内共有耕地228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人口民族
赵、范、李、杨、马,皆为汉族。
社会事业
滑县三教堂村主要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剩余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出现了一批著名商业专家,2008年村里年总资产2000多万元。为了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三教村提出“外出致富”,本着“诚信、实干、创新、返乡”的指导思想,一批能干的致富带头人走出农村,积累资本和经验,为三教堂村以后快速发展做好充足的资源准备。三教堂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滑县三教堂村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已经形成村风正、民风好、党风廉,社会治安秩序井然的行政村,多次被评为“高平镇文明村”“返村任职先进集体”等称号,多名商业人士被评为“贡献家乡先进个人”。三教堂村大力提倡“一个人富了不是富,集体富了才是富”坚持做到“三牢记”(牢记国家、牢记集体,牢记本村村民)。这种风气已成为三教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
历史文化
滑县三教堂村是中原著名佛、道、儒教圣地。这里保留着中原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有着近五百年的历史,此处位于原来黄河古道之中,距离黄河故堤近百米之遥,是摩拜诵仰谈天论道的好地方。现有主殿一座、东西配殿各一座、牌房一座、还有龙王庙、李氏真人庙、观音庙、地王庙等各一座,2007年,村里自发投资80多万元,对这一古迹进行整修,这是三教堂村新与旧相结合思想的具体表现,现已经是滑县高平镇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每新年伊始,三教堂都聘请河南豫剧团来村里演出,赞美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增添着三教堂人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月十九的古庙会。
风景名胜
三教圣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