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腺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 hemsleyana Maxim.)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其簇生,平铺地面,先端伸长成鞭状,长可达90厘米,圆柱形,基部直径1.5-2毫米,密被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长1.5-4厘米,宽1.2-3厘米。花单生于茎中部叶腋,极少生于短枝上叶腋。蒴果近球形,直径3.5-4毫米。花期4-6月;果期5-7月。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四川省东部、河南省南部、湖北、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生于山谷林缘、溪旁和路边草丛中,垂直分布上限可达1000米。点腺过路黄具有观赏、药用等多种价值。其花期略晚于牡丹,和芍药花期吻合,竞相开放时景观效果非常好。在中国洛阳可以露地大面积作为绿化地被植物种植,又适宜栽种在庭院、阳台作盆景观赏。

形态特征

簇生,平铺地面,先端伸长成鞭状,长可达90厘米,圆柱形,基部直径1.5-2毫米,密被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长1.5-4厘米,宽1.2-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截形以至浅心形,上面绿色,密被小糙伏毛,下面淡绿色,毛被较疏或近于无毛,两面均有褐色或黑色粒状腺点,极少为透明腺点,侧脉3-4对,在下面稍明显,网脉隐蔽。叶柄长5-18毫米。

花单生于茎中部叶腋,极少生于短枝上叶腋;花梗长7-15毫米,果实下弯,可增长至2.5厘米;花萼长7-8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宽1-1.5毫米,背面中肋明显,被稀疏小柔毛,散生褐色腺点;花冠黄色,长6-8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毫米,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宽3.5-4毫米,先端锐尖或稍钝,散生栗色褐色腺点;花丝下部合生成高约2毫米的筒,分离部分长3-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5毫米;子房卵珠形,花柱长6-7毫米。果近球形,直径3.5-4毫米。花期4-6月;果期5-7月。

近种区别

该种体态与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相近,但茎端伸长成鞭状,植物体具暗红色或褐色腺点而非腺条,极易区别。

生长环境

点腺过路黄生命力极强,适应性广,对土壤及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日照充足之地及半阴处均可生长,不择土壤,但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的腐殖土及沙质壤土最好。其发现时生长在山区路边的草丛、沟边、路旁的阴湿处和山坡林下等处,处于温暖、阴凉、湿润的生态环境,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1300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高湿。在中国洛阳市温度基本在-10至38℃之间,特别是夏季非常干热,但点腺过路黄露地生长较好,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也比较耐干热气候。在中国洛阳地区能露地越冬,冬季在-10℃末见冻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四川省东部、河南省南部、湖北、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

繁殖方法

点腺过路黄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插繁殖。只要环境温度和基质温度能满足生根条件,点腺过路黄的扦插随时都可以进行。可直接用嫩枝扦插,极易成活。扦插基质要求疏松通气,不含未腐熟的有机质,也不要含盐类,用河沙、蛭石珍珠岩、素沙土都可以,10-15天左右即可生根。将点腺过路黄的匍匐茎剪下,每3-4节约5-6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去掉下部的叶片,只保留最上部的少数叶片,在整好的插床上,按株行距3-5厘米用竹片划沟或插穴扦插,扦插深度2厘米,插后用手稍稍按实基质。扦插完毕之后,基质淋透水,并选用遮阳网、草苫子、无纺布等覆盖遮阴。保持基质湿润,一般15-20天,根长1.5-2厘米时即可移栽。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点腺过路黄扦插育苗期要注意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以确保插条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证存活并发芽生长。在炎热夏季要严格控制苗床水分,宁干勿湿,防止苗床出现高温高湿的小气候,并要适时喷洒药剂,以防病虫害发生。当点腺过路黄植株萌发新芽且开始簇拥生长时就要进行移栽定植,防止病害的发生。

栽后管理:点腺过路黄的栽培管理较为简单、粗放,移栽后要有计划地进行浇水、中耕、除草等,平时及时浇水,但不能积水,宁干勿涝。入冬前要浇封冻水1次,即可安全越冬,翌年由根部重新萌芽,长成新株。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剪除干枝,适当培土越冬。

病虫防治

病害

• 疫病

危害症状:点腺过路黄在夏季高温高湿时较易感染疫病,发病期为6-8月。其症状表现为叶片褐色腐烂,茎部变黄腐烂,并有黏滑感。初感病部位呈水浸状暗色斑点,后变为黄褐色斑块,最后植株茎部变黄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栽植前对种植地用50%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控制氮肥用量,防止点腺过路黄因疯长而形成密丛。夏季高温要保证苗床干湿适度,不要让苗床过湿。从5月份往后,每15-20天叶面喷施50%代森锰锌800倍液,尤其是在高温天气的雨后要及时喷药防治。适时修剪,及时疏枝,清除过密匍匐茎和发病的枝叶。

虫害

防治为害点腺过路黄的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蜗牛蝼蛄等,夜晚啃食嫩叶,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吃光,从而影响观赏和生长。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浇灌防治小地老虎。用蜗克星防治蜗牛,15-20克/平方米。

主要价值

园林

点腺过路黄是一种优良的宿根花卉,适合大面积种植观赏。园林应用时,其植株低矮、枝条密集、叶色黄绿布满不规则的腺点。多年宿根易管理,春季明亮繁多的黄色花朵观赏性强,可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岩石园、草坪、地被、基础栽植、园路镶边等不同表现形式。点腺过路黄通过和其他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丰富多彩具有天然群落形式和自然野趣的宿根花卉植物群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是新型的乡土植物绿化宿根材料。点腺过路黄也可以作为盆栽观赏,置于阳台、客厅、书房和院落中,修长的蔓形枝条垂吊生长,清秀雅致。

药用

据《中华本草》介绍,点腺过路黄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全草中分离出氯化钾和混合糖类;初试尚有黄酮皂苷、、内类和有机酸等反应。微苦,性凉清热利湿,通经,主治肝炎肾盂肾炎膀胱炎、闭经。内服:煎汤,30-60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