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思皇后(?-189年),姓何,姓名不详,南阳宛县(今南阳市)人,又被称为“何灵思”“何太后”。为刘宏刘宏第二任皇后,刘辩刘辩生母,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之妹,也是东汉最后一位临朝的皇太后。
何氏出身屠户之家,早年被选入掖庭。此后何氏受到汉灵帝刘宏宠幸生下皇子刘辩,被封为贵人。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何氏被册立为皇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六月,汉灵帝追谥何氏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封她的母亲为舞阳君。同年,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氏对此颇为嫉恨,暗中毒杀了王美人。汉灵帝得知此事后大怒,想要废黜何氏皇后之位。在宫中宦官们极力劝阻之下,汉灵帝最终放弃了废后打算。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逝,皇子刘辩即位,尊何氏为皇太后,由何氏临朝听政,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何氏作为皇后时与汉灵帝生母董太后关系紧张,临朝称制之后在朝中大肆打压董氏外戚势力,朝中大权被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何氏外戚势力所把持。何进掌权后欲彻底铲除宦官集团,遭到何氏强烈反对。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公元189年9月22日),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设计杀死了何进。何进死后京城大乱,并州牧董卓率兵入京,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黜刘辩为弘农王,拥立刘协为皇帝。把何氏迁于永安宫。永汉元年九月初三日(公元189年9月30日),董卓毒杀何氏。何氏死后,与刘宏合葬在文昭陵,谥号灵思皇后。《后汉书》评价:灵思何皇后性格强势生性好妒,后宫没有不害怕她的人。清代文人丁耀亢评价:立何氏为后是上天给汉氏王朝的劫难,何氏毒死王美人,杀害董太皇太后,没有一国之母的仪态与风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灵思皇后,姓何,名不详,南阳宛县(今南阳市)人,出身于屠户家庭。何氏身高七尺一寸,按照汉朝惯例每年八月宫中都会在民间挑选秀女进入掖庭。何家贿赂负责主管此事的宦官,顺利将何氏送入宫中。此后不久,何氏受到刘宏刘宏临幸,生下皇子刘辩。汉灵帝将何氏封为贵人,对她十分宠爱。何氏为人强势生性好妒,宫中的嫔妃们都很害怕她。由于此前养在宫中的几位皇子先后夭折。汉灵帝担心儿子刘辩早逝便将他送出宫外,寄养在道人史子眇家中,因此刘辩又被称为史侯。
成为皇后
汉灵帝皇后宋氏是汉灵帝的第一任皇后,是汉章帝刘炟妃嫔宋贵人从孙女,执金吾宋酆之女。汉灵帝的宠妃们见宋皇后并不得汉灵帝宠爱,又久居正宫之位,于是联合在一起经常在汉灵帝面前说宋皇后坏话。而中常侍王黼诛杀了宋皇后的姑母,他怕宋皇后心怀怨恨日后报复,和太中大夫程阿诬陷宋皇后暗中令道人行巫蛊诅咒之事。刘宏大怒,派人收回宋皇后玺绶。宋皇后自行前往暴室坐牢,后在狱中忧惧而死。光和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公元181年1月8日),何氏被册立为皇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六月,汉灵帝追谥何氏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封她的母亲为舞阳君。何氏的兄长皆受到重用,何进被召入朝,先后历任侍中、将作大匠、河南郡等职。何苗历任越骑校尉、河南尹等职。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何进被汉灵帝拜为大将军。因平叛立有大功,被封为慎侯。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荥阳市(今河南省荥阳市)有数千人聚集起兵反对汉朝统治。何苗奉旨率军前往平叛,叛乱平息后被拜为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迫害宫妃
当时刘宏的妃嫔王美人怀有身孕,她害怕何皇后会对自己不利,服药想打掉胎儿。但是胎儿安稳不动,王美人也多次梦见自己背着太阳行走。光和四年(181年),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氏暗中毒杀王美人。汉灵帝大怒,想要废黜何氏的皇后之位,宦官们坚决劝阻,汉灵帝才罢休。皇子刘协则由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亲自养育教导,称为董侯。之后群臣请汉灵帝确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刘辩轻薄无威仪,不可以作为卫嗣君,想要立刘协为太子。然而何皇后深受刘宏的宠爱,再加之她的哥哥大将军何进又掌握重权,所以迟迟没有宣布太子的人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将幼子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中平六年四月初一日(公元公元189年5月3日),汉灵帝病逝。宦官蹇硕欲发动兵变杀死大将军何进,拥刘协登基。后消息走漏,蹇硕未能如愿。
临朝称制
中平六年四月十三日(公元189年5月15日),汉灵帝嫡长子刘辩正式登基为帝,遵何氏为皇太后,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因刘辩尚未成年,由何氏临朝听政,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改元光熹。刘宏生母董太后曾多次劝汉灵帝立刘协为太子,何氏因此对董太后十分怨恨。汉少帝刘辩即位后,董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争权夺利,宦官们以董重为依靠。董太后多次欲干预朝中政事,被何氏阻止。董太后恼怒之下说:“何氏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地位,不过是倚仗大将军何进的权势。自己让骠骑将军董重杀死何进,简直易如反掌。”何氏听后大惊,连忙把这件事告诉兄长何进。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五月,何进与三公上书朝廷称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等人,勾结郡县官员肆意搜刮财物,并且将那些奇珍异宝都运输到了永乐宫。按照汉朝惯例,作为藩国王后的董太后是不能居住在京城的,请董太后返回藩国居住。何氏以刘辩的名义,同意了何进等人的建议。五月初六日(6月7日),大将军何进领兵包围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解除其官职兵权,将董重下狱杀死。光熹元年六月初七日(公元189年7月7日),董太后忧惧之下血崩,民间都怀疑是何氏害死了董太后。
宠信宦官
在诛灭了以董重为首的董氏外戚集团后,何进恼怒此前宦官蹇硕欲谋害自己,于是向何氏提出想要彻底铲除宦官。对此何氏强烈反对,她提出汉朝长期以来都是宦官掌管宫廷事务,不可轻易废除。况且刘宏刚刚去世不久,亦不能公然身穿鲜艳的衣服与文武百官共同议事。何氏的母亲舞阳君和兄长何苗也收取宦官贿赂,在何氏面前为宦官说好话,并且指责何进擅权独断危害社稷。临朝称制的何氏对兄长何进忌惮日深,对其不再信任。而何进也碍于何氏反对以及宦官集团势力强大,迟迟不敢有所行动。
此后何进在袁绍等人的建议下,决定向西征召前将军董卓屯驻在关中的上林苑,又指使师爷王匡从东边征发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同时征召东郡太守桥瑁屯驻在城皋,派遣武猛都尉丁原焚烧孟津,他们皆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何进希望能以此四路军队胁迫何氏同意铲除宦官的计划,但是何氏并没有因此妥协。
何苗见状劝说兄长,表示何氏家族门第寒微,如今能够发迹多赖于宫中宦官之力。朝中大事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慎重考虑。一旦做错决定其后果难以挽回,应该采取与宫中宦官们交好的策略。何进听了何苗的话后,铲除宦官的决心有所动摇,袁绍见状派人写信给董卓让他加快进军。不久之后董卓所率的军队进逼京城,何氏感到十分害怕。于是下令遣散宫中的中常侍小黄门,让他们返回家中,只留下了那些与何进关系好的宦官们负责宫中守备。
十常侍之祸
宦官们被遣散之后,嫁给张让养子的何氏之妹将张让的话转告给何氏的母亲舞阳君。张让表示自己有罪,应该与儿媳一同返回家中。然而自己深受皇恩,如今即将远离宫殿,心中满怀留恋之情,希望能再次入宫当值,得以暂时侍奉瞻仰太后、皇帝的容颜。此后便能安心离开,至死不悔。舞阳君将张让的这番话又转告了何氏,何氏深受感动于是下令召回此前被遣散的中常侍小黄门,让他们继续在宫中当值。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公元189年9月22日),何进再次入宫觐见何氏,提出要诛杀中常侍,然后从三署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填补中常侍留下的空职。中常侍张让、段珪见何进突然进宫觉得很奇怪,派人偷听到何进要诛杀他们的计划。此后张让、段珪等人以何氏名义矫诏宣何进入宫,让尚方监渠穆拔剑杀死了何进。并且宣称何进谋反,现在已经伏诛。何进部将吴匡、袁术等人得知何进死讯后,领兵攻打南宫市,欲胁迫朝廷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面见何氏,称大将军何进谋反,挟持何氏、刘辩刘辩、陈留王刘协逃往北宫崇德殿。尚书卢植手持长戈阁道的窗下,仰头斥责段珪。段珪等人感到害怕,于是释放了何氏。何氏从阁楼上跳下得以逃脱。与此同时,何进部将吴匡怀疑何苗与宦官有所勾结,与董卓之弟董旻领兵攻杀了何苗。袁绍领兵入宫,大肆捕杀宫中宦官。张让等人挟持少帝、陈留王从北宫德阳殿逃出,奔平津小道而走。卢植紧追张让一行人,大臣王允亦遣河南省中部掾闵贡率兵拦截宦官。闵贡持剑砍杀数名宦官,剩下的宦官被迫投水自尽。董卓领兵进入洛阳市,护卫刘辩、陈留王回宫。少帝回宫后改元昭宁,董卓见陈留王聪慧,自己与董太后又是同族,于是有废帝之意。此后董卓吞并何进、何苗军队,又收买吕布杀死丁原,实力大增。
中毒身死
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胁迫何氏宣布废黜刘辩为弘农王,拥立刘协为皇帝。何氏泪流满面,但百官畏惧董卓威势不敢多言。之后董卓以何氏逼迫董太后,使她忧愤而死,违背了儿媳应当孝顺姑婆之礼,将何氏迁往永安宫。永汉元年九月初三日(公元189年9月30日),董卓毒杀何氏。何氏死后,董卓又让汉献帝到奉常亭为何氏举哀治丧,公卿百官都身着白衣来参加葬礼,不符合太后治丧的礼仪。何氏与刘宏合葬在文昭陵,谥号灵思皇后。
人物评价
东汉权臣董卓认为何氏逼迫汉灵帝生母董太后,使她忧郁而死,违背了婆媳之礼,没有孝顺的品质。
《后汉书》评价:灵思何皇后性格强势生性好妒,后宫没有不害怕她的人。
清代文人丁耀亢评价:立何氏为后是上天给汉氏王朝的劫难,何氏毒死王美人,杀害董太皇太后,没有一国之母的仪态与风度。
清代文人毛宗岗评价:吕雉杀害戚夫人,刘盈最终无子。何后毒死王美人,少帝不得善终,这难道不是天意?正是如此,前有何进弑杀董太后,后有董卓弑杀何太后,天道循环,更应相信。
近代文人蔡东藩评价:何太后身为屠户之女能够成为一国之母已经是万幸了,如果她保持谦逊,就不会遭遇灾祸,然而她不满足,为了儿子毒死王美人,为了母族逼死董太皇太后,最终被后世厌恶。
学者毕思汉评价:“刘宏的第二个配偶何后来自一个世代为屠夫之家。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选后之事一定受到宦官们的影响,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再与原来的外戚进行对抗。”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何氏被立为太后时,应当拜谒二祖庙,她每次想斋戒的时候都会发生变故,这样重复了几次她始终没有拜谒二祖庙,后来众人才认为是因为汉家天下会倾覆于何氏之手。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小说中,灵思皇后何氏首次出场于第二回“张飞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小说中灵思皇后何氏形象是以历史上真实的灵思皇后为原型,加以艺术化处理。在小说第二回中何氏感念昔日张让等人的帮助,拒绝了何进诛杀宦官的要求。见董太后专权何氏有心相劝,未料董太后恶言相向,并且宣称让骠骑将军董重杀死何进易如反掌。何氏连夜召何进入宫商量对策。后何进派人攻杀骠骑将军董重,暗中毒死了董太后。
在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中,宦官张让等人得知何进欲调兵铲除何进的计划后,提前埋伏好伏兵。请何氏下诏召何进入宫,何进不顾袁绍、曹操、陈琳等反对,入宫后被张让等人诛杀。此后袁术、袁绍等人领兵攻入南宫市,张让、段珪等宦官挟持何氏、刘辩刘辩等人,卢植怒斥段珪。段珪心生畏惧,何氏得以逃脱。
在第四回“废汉帝陈留郡为皇,谋董贼孟德献刀”中,董卓不顾群臣反对强行废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为帝。何氏与少帝刘辩及刘辩之妃唐妃软禁在永和宫,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家人逐渐缺衣短食。刘辩对自己处境十分不满,于是赋诗一首以舒缓自己心中怨愤。董卓获知此诗内容后,认为刘辩怨望做诗正好以此将其诛杀。于是派李儒给刘辩送去毒酒一杯,令武士绞死了唐妃。何氏大骂何进无谋,召董卓入京,以招致今日之祸。又称董卓如此逼迫她们母子,日后定当灭族。李儒大怒,将何氏扔下楼摔死。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识典古籍.2024-08-02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孝灵皇帝下.识典古籍.2024-08-01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识典古籍.2024-08-01
后汉书.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识典古籍.2024-08-01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识典古籍.2024-08-01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孝灵皇帝中.识典古籍.2024-08-01
后汉纪.卷第二十五.孝灵皇帝纪下.识典古籍.2024-08-02
法苑珠林.卷七十六.识典古籍.2024-08-02
后汉纪.卷第二十四.孝灵皇帝纪中.识典古籍.2024-08-02
后汉书.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识典古籍.2024-08-02
三国春秋 (1976).豆瓣电影.2024-06-28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4-06-28
曹操 (1999).豆瓣电影.2024-06-28
曹操与蔡文姬 (2002).豆瓣电影.2024-06-28
曹操 (2013).豆瓣电影.2024-06-28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豆瓣电影.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