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昕,男,出生于1963年,1980级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本科生。1991年他赴荷兰留学,1997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校区从事博士后研究。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0-1984年,北京大学(中国),生物学学士

1980-1984, B.S.in B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992-1997年,莱顿大学(荷兰),政治学博士

1999-2002, Ph.D.in Political Science,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工作经历

顾昕在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工作多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系担任研究员。2004年初回国工作,曾任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从事社会政策、医疗卫生政策、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顾昕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包括(1)教育部规划项目:“发展型社会政策”;(2)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救助体系--比较制度分析”;(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发展型社会救助研究”等,主要研究内容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

学术成就

顾昕出版了多部中文著作,包括《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2006年),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包括20多篇在双向匿名评审的国际学刊上发表的英文论文。

研究方向

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

医疗卫生政策Health Policy

劳动关系Labour Relations

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

国家与社会关系State-society Relations

学术论文

顾昕,赵琦.中国政策企业家研究的理论反思:身份类型、活动功能和行动性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04):171-181.

宁晶,顾昕.经济全球化能促进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吗?[J].财经问题研究,2021,(07):94-101.

顾昕,吕兵,赵明,章平.浙江省DRG付费体系建设:国家医保改革战略的“重要窗口”[J].中国医疗保险,2021,(06):39-45.

顾昕,吕兵,赵明,常婕,李媛,邱健,蒋斌峰.浙江省DRGs分组方案的编订过程、效能参数、动态更新[J].中国医疗保险,2021,(05):28-34.

顾昕,宁晶.走向专业化和去行政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治理变革之道[J].学习与探索,2021,(01):95-102.

顾昕.检验“瓦格纳定律”:中国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595-607.

顾昕,郭凤林.科学、公众与疫情的社会治理——科学传播学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0,38(07):1153-1160.

郭凤林,顾昕.国家监测能力的建构与提升——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的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20,13(03):6-26+193.

顾昕.专栏导语: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新冠”大考[J].公共行政评论,2020,13(03):1-5+193.

顾昕.医保支付改革中国探索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以按疾病诊断组(DRGs)支付为案例[J].中国医院院长,2020,(12):65-75.

顾昕.打造合格的“疫情守门人”:反思疾控体系治理变革中的三大关系[J].中国医院院长,2020,(08):84-89.

白晨,顾昕.找回“中间层”:省级支出责任与医疗救助均等化[J].中国行政管理,2020,(01):121-127.

顾昕.“健康中国”战略中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9,(12):121-138+202.

顾昕,赵琦.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9,40(10):109-123.

顾昕.公共财政转型推进公共治理创新[J].中国医院院长,2019,(18):84-85.

顾昕.财政改革与浙江省县域医共体的推进[J].中国医院院长,2019,(17):76-85.

顾昕.公共财政与卫生筹资转型的浙江实践(下)——浙江省医疗卫生供给侧的结构与绩效[J].中国医院院长,2019,(14):82-89.

顾昕.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探索与反思:以按疾病诊断组(DRGs)支付为案例[J].社会保障评论,2019,3(03):78-91.

顾昕.新中国70年医疗政策的大转型:走向行政、市场与社群治理的互补嵌入性[J].学习与探索,2019,(07):1-13+174.

顾昕.公共财政与卫生筹资转型的浙江省实践(中)——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J].中国医院院长,2019,(13):80-85.

顾昕.公共财政转型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全国视野与浙江实践,公共财政与卫生筹资转型的浙江实践(上)[J].中国医院院长,2019,(12):79-83.

顾昕.谈财政支出流向、投入机制与公共治理创新[J].中国医院院长,2019,(11):84-87.

顾昕,宁晶.药占比管制方式及其学术争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05):12-15.

宁晶,顾昕.降低药占比能否遏制医疗费用的上涨之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05):15-17.

彭云,韩鑫,顾昕.社会扶贫中多方协作的互动式治理——一个乡村创客项目的案例研究[J].河北学刊,2019,39(03):166-177.

顾昕.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国卫生总费用分析[J].中国医院院长,2019,(09):84-89.

白晨,顾昕.高龄化、健康不平等与社会养老保障绩效研究——基于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J].社会保障研究,2019,(02):3-12.

顾昕,冯睿,朱伟一,郭俊,胡杰.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08):856-859.

顾昕.中国新医改中公共财政转型的战略意义[J].中国医院院长,2019,(08):84-88.

顾昕.公共财政转型与政府医疗投入机制的改革[J].社会科学研究,2019,(02):141-149.

谢予昭,顾昕.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基于CHNS 2009年和2011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8,15(02):60-74.

顾昕.走向互动式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创新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变革[J].学术月刊,2019,51(01):77-86.

顾昕.中国新医改的新时代与国家医疗保障局面临的新挑战[J].学海,2019,(01):106-115.

顾昕.财政制度改革与浙江省县域医共体的推进[J].治理研究,2019,35(01):12-20.

顾昕,杨艺.让互动/协作治理运作起来:荷兰的住房协会与社会住房的提供[J].广东社会科学,2019,(01):205-214.

顾昕.专栏导语:医疗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的挑战与解决路径[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6):1-8.

宁晶,顾昕.供方竞争的强化能否抑制中国医疗费用的上涨?——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6):30-50+209-210.

顾昕.新时代新医改公共治理的范式转型——从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到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协同[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589-600.

顾昕,宁晶.政府治理改革下的行政成本上涨研究——基于鲍莫尔成本病理论的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16-22+187.

顾昕,郭科.从按项目付费到按价值付费:美国老人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J].东岳论丛,2018,39(10):79-87.

谢予昭,顾昕.中老年人群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保险研究,2018,(07):71-88.

宁晶,顾昕.供给侧制度竞争能否抑制医疗费用上涨?[J].财经问题研究,2018,(06):98-106.

赵琦,顾昕.省委书记对教育财政支出水平的影响力:晋升激励的社会政治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03):156-165.

白晨,顾昕.社会医疗保险与健康老龄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营养绩效”分析[J].社会保障评论,2018,2(02):41-54.

顾昕.从管办分开到大部制:医疗供给侧改革的组织保障[J].治理研究,2018,34(02):66-75.

白晨,顾昕.中国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的横向不平等——多维福祉测量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8,(02):105-113.

顾昕.走向全民覆盖——金砖五国健保筹资体系的制度与治理变革[J].中国医院院长,2018,(Z1):78-85.

顾昕.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一个分析性的概念框架[J].中国医院院长,2018,(03):56-63.

[49]王振宇,顾昕.族群多样性与地方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8,44(02):127-140.

顾昕,陈斯惟.民营医院在中国医疗供给侧的市场份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4):91-100.

白晨,顾昕.中国社会安全网的横向不平等——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109-115.

顾昕.治理嵌入性与创新政策的多样性: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再认识[J].公共行政评论,2017,10(06):6-32+209.

顾昕.社会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63-70.

顾昕.走向全民覆盖:金砖五国健保筹资体系的制度与治理变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19(06):87-95+2.

顾昕.走向协同治理:公立医院治理变革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5):31-40.

顾昕.论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治理模式创新与中国医疗供给侧改革[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465-477+460.

顾昕.协作治理与发展主义:产业政策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J].学习与探索,2017,(10):86-95.

王俊,顾昕.新社群主义社会思想与公共政策分析——以阿米泰·埃兹奥尼为中心[J].国外理论动态,2017,(10):93-104.

顾昕.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一个分析性的概念框架[J].东岳论丛,2017,38(10):12-21.

郭科,顾昕.过度医疗的解决之道:管制价格、强化竞争还是改革付费?[J].广东社会科学,2017,(05):176-185+255-256.

顾昕.中国新医改的政治经济学[J].广东社会科学,2017,(05):176.

顾昕,冯睿.颅内间叶型软骨肉瘤1例并文献回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04):550-552.

顾昕.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组织和制度变革[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7,12(01):148-151.

顾昕.医改裂变,医保支付改革是制度性促因[J].中国社会保障,2017,(06):28-29.

顾昕.推开民营医院发展的“玻璃门”:清除公立医院的体制性障碍[J].中国医院院长,2017,(10):82-87.

顾昕.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医保支付改革的制度基础[J].中国医院院长,2017,(09):84-89.

顾昕.推进公立医院治理创新,清除民营医院发展的体制性障碍[J].行政管理改革,2017,(04):25-32.

顾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及其治理之道[J].中国医院院长,2017,(07):82-87.

顾昕.走向准全民公费医疗: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组织和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文摘,2017,(03):64-66.

顾昕,朱伟一,郭俊,刘迟.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06):563-566.

顾昕.健康产业发展之道:应先搞清利益机制[J].中国医院院长,2017,(06):85-87.

顾昕.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医保支付改革的制度基础[J].中国医疗保险,2017,(03):20-26.

顾昕.“两票制”新政的振动效应[J].中国卫生,2017,(03):58-59.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改革政府而非限制医院和药企[J].中国医院院长,2017,(05):80-81.

顾昕.医药产业市场大重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吉年共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2-17(004).

顾昕.反腐大潮中的医生:如何获得阳光收入[J].中国医院院长,2017,(04):86-88.

顾昕.健康管理产业化?先来谈谈钱吧[N].健康报,2017-02-08(007).

顾昕.全民医保,鱼和熊掌兼得之道[J].中国卫生,2017,(02):71-72.

顾昕.医疗反腐大潮中的公立医院:院长的困境[J].中国医院院长,2017,(Z1):111-113.

顾昕.中国福利国家的重建:增进市场、激活社会、创新政府[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6,11(02):1-17.

顾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及其治理之道[J].学海,2017,(01):126-133.

顾昕.回顾“产业政策之争”的两大亮点[N].企业家日报,2017-01-20(W04).

顾昕.产业政策治理模式创新的政治经济学[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01):5-14+2.

顾昕.从经济约翰·凯恩斯主义到社会凯恩斯主义: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需求侧路径[J].全球商业经典,2017,(01):66-69.

顾昕.福利国家一定养懒汉?[J].新城乡,2017,(01):40-41.

王振宇,顾昕.族群多样性与经济增长:国际文献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6,(04):1-16.

顾昕.走向发展型福利国家[J].南风窗,2016,(26):25-27.

顾昕.药品回扣泛滥的体制根源:价格管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27(004).

顾昕.医生收入颇丰,百姓看病不贵,何以兼得?[J].中国医院院长,2016,(24):84-85.

顾昕.产业政策与朴槿惠:一个额外的观察视角[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15(004).

顾昕.二次议价如何从“非法”到“合法”[N].医药经济报,2016-11-30(002).

顾昕.价格管制为何会失灵?[J].南风窗,2016,(24):30-32.

顾昕.揭秘药品招标那些事[N].医药经济报,2016-11-25(004).

顾昕.药价高根源[N].医药经济报,2016-11-23(002).

顾昕.突破去行政化的吊诡——剖析三明市模式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J].中国医院院长,2016,(22):81-85.

顾昕.第一日:“医改”变“药改”[N].医药经济报,2016-11-09(002).

顾昕.看清医改最要紧的两个路标[J].中国卫生,2016,(11):72-73.

顾昕.“两票制”倒逼行业大转型[N].医药经济报,2016-11-02(002).

顾昕.公立医院救亡图存:以COO模式突围[J].中国医院院长,2016,(21):87-89.

顾昕.有效的产业政策从哪里来?[J].南风窗,2016,(22):27-29.

顾昕.药品两票制的深远影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0-27(004).

顾昕.去行政化仍是新医改主题[N].中华工商时报,2016-10-17(003).

顾昕.医改绕口令:再行政化的去行政化PK去行政化的去行政化[J].中国医院院长,2016,(20):84-85.

顾昕.新医改:去行政化仍是主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0-14(004).

季程远,王衡,顾昕.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J].社会,2016,36(05):64-87.

郭科,顾昕.医师双点/多点执业的政府管制:国际经验比较与理论探索[J].医学与哲学(A),2016,37(09):1-4.

顾昕,郭科.收入分成制度与医生兼差的激励机制: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09):5-9.

郭科,顾昕.政府管制与医生兼差的激励机制: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视角[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09):10-13.

王哲,顾昕.政治标尺竞争理论——地方政府的激励效应[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6,10(01):117-131.

郭科,顾昕.医师双点/多点执业的激励和外部性国际前沿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6,(09):35-40.

王凯,顾昕.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8):10-14.

顾昕.退休者免缴费的问题:中国医保体系的制度设计、激励机制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管理研究,2016,1(00):39-62+197-198.

郭科,顾昕.价格管制与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18(04):19-27.

顾昕.“准全民公费医疗”可行吗[J].中国卫生,2016,(07):54-56.

王哲,顾昕.价值观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一项跨国性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1):61-70.

顾昕.从“魏则西事件”看如何监管医疗服务[J].中国社会保障,2016,(06):76-79.

杜鹏,顾昕.中国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水平、慢增长、不均衡[J].中国高教研究,2016,(05):46-52.

侯杰耀,顾昕.正义的信息基础:阿马蒂亚·森社会选择理论与政治哲学理念[J].学习与实践,2016,(05):113-120.

顾昕.重订社会契约,构建准全民公费医疗制度[J].中国经济报告,2016,(05):22-25.

郭科,顾昕.教师有偿补习为何屡禁不止: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监管的困境[J].教育与经济,2016,(02):53-60+67.

顾昕.俘获、激励和公共利益:政府管制的新政治经济学[J].中国行政管理,2016,(04):95-102.

王振宇,顾昕.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主义新政治经济学的新探索[J].东岳论丛,2016,37(04):48-54.

顾昕,孟天广中国社会政策支出的配置机制和流向结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6,(02):174-184.

王哲,孟天广,顾昕.经济不平等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基于多层次模型的跨国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2):89-103.

顾昕.中国社会政策支出的筹资模式:收入结构的公平程度与激励效应[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7(02):8-17.

顾昕.最优政府规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大政府小政府之争[J].学习与探索,2016,(01):85-91.

白晨,顾昕.省级政府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横向公平——基于2008-2014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的基尼系数分析和泰尔指数分解检验[J].财政研究,2016,(01):67-74.

顾昕.专栏导语: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政府规制的成败[J].公共行政评论,2015,8(06):1-8.

王哲,顾昕.标尺竞争:政府管制与购买的激励效应[J].公共行政评论,2015,8(06):9-24+185.

顾昕.社会选择理论与社会冲突的治理之道[J].社会科学,2015,(12):3-12.

顾昕.走向大政府时代?——政府规模增长的度量问题[J].学习与探索,2015,(12):106-112.

顾昕,孟天广中国社会政策支出增长与公共财政结构性转型[J].广东社会科学,2015,(06):183-192.

白晨,顾昕.中国城镇医疗救助的目标定位与覆盖水平[J].学习与实践,2015,(11):94-102.

顾昕.从社会安全网到社会风险管理:社会保护视野中社会救助的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15,(06):118-127.

郭科,顾昕.公立医院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10):49-58.

郭凤林,顾昕.激励结构与整合医疗的制度性条件:兼论中国医联体建设中的政策思维模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7(05):12-18+32.

白晨,顾昕.中国农村医疗救助的目标定位与覆盖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09):109-114.

王晓琦,顾昕.中国贫困线水平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05):76-87.

顾昕.行政调价:摁下葫芦起了瓢[J].中国卫生,2015,(05):45-46.

顾昕,白晨.中国医疗救助筹资的不公平性——基于财政纵向失衡的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2):35-40.

顾昕.行政定价荒谬、行政调价狗血[N].经济观察报,2015-04-20(008).

顾昕.“重庆医改”夭折后的冷反思[J].中国医院院长,2015,(08):52-53.

顾昕.药价改革何以艰难[J].中国医院院长,2015,(07):86-88.

白晨,顾昕.实现横向公平:中国城镇医疗救助给付水平不平等性[J].学海,2015,(02):147-153.

顾昕.剖析药品公共定价制度[J].中国医院院长,2015,(06):86-88.

顾昕.医保将成为药品市场的主要买家[J].中国卫生,2015,(03):38-40.

顾昕.从价格管制到政府购买[J].中国医院院长,2015,(05):85-87.

顾昕.新医改破冰:价格体制改革[J].中国医院院长,2015,(04):87-89.

顾昕.价格放开不会致天下大乱[J].中国卫生,2015,(02):66-67.

张长东,顾昕.从国家法团主义到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行业协会关系的演变[J].东岳论丛,2015,36(02):5-13.

顾昕.价格体制改革:中国新医改的破冰之举[J].理论学习,2015,(01):45.

顾昕.价格改革是医改破冰之举[J].中国卫生,2015,(01):90-92.

白晨,顾昕.中国农村医疗救助给付水平横向公平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01):76-81+123.

顾昕,余晖走向去行政化: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之路——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调研报告[J].中国财政,2014,(24):61-64.

顾昕.把激励机制搞对:应实行药品公共定价制度[N].经济观察报,2014-12-15(016).

袁国栋,顾昕.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美国经验对我国医改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2):109-112.

顾昕,白晨.中国医疗救助筹资水平的横向公平性研究[J].财政研究,2014,(12):43-47.

顾昕.从价格管制到政府购买[N].经济观察报,2014-12-01(016).

顾昕.价格体制改革:中国新医改的破冰之举[N].经济观察报,2014-11-24(016).

顾昕.中国公共卫生的治理变革:国家-市场-社会的再平衡[J].广东社会科学,2014,(06):180-192.

顾昕.顾昕:行政级别是对教育的“贬低”[J].教育,2014,(31):29.

顾昕.为什么“改革的鲇形目”不生猛?[J].中国卫生,2014,(11):58-60.

顾昕.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J].东岳论丛,2014,35(10):5-11.

顾昕.从领航员到服务生: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中的政府职能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4,(09):58-62.

冯睿,胡杰,潘力,吴劲松,郎黎琴,顾昕,郭俊,毛颖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08):828-830.

顾昕.公立医院行政型市场化走不通[N].社会科学报,2014-08-28(004).

顾昕,袁国栋.从价格管制改革到支付制度改革——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医改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4):102-106.

顾昕,余晖.公立医院改革:试出来的着力点[N].健康报,2014-07-14(005).

顾昕.去行政化:公立医院改革要动真格[N].中国医药报,2014-05-19(006).

顾昕.发展主义的发展: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理论探索[J].河北学刊,2014,34(03):93-98.

顾昕.产业政策大回归?[N].经济观察报,2014-04-21(016).

顾昕.产业政策易走火入魔[N].经济观察报,2014-04-14(016).

顾昕.政府的作用是什么?[N].经济观察报,2014-04-07(016).

顾昕.东亚奇迹:政府积极干预主义的样板戏?[N].经济观察报,2014-03-24(016).

顾昕.“政府主导型发展”的国际神话[N].经济观察报,2014-01-20(016).

顾昕.医药费用总额控制应控“内”放“外”[N].中国医药报,2014-01-20(006).

顾昕.公立医院难去行政化[J].中国医院院长,2014,(Z1):86-87.

顾昕,张建君挑选赢家还是提供服务?——产业政策的制度基础与施政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1):231-241.

顾昕.让市场决定医药费用的“合理”水平[N].中国医药报,2013-12-23(006).

顾昕.社会政策变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6):28-33.

顾昕.德国经验对我国医改的启发[N].健康时报,2013-12-19(015).

顾昕.政府投入并非全部,投资来源需要多样[N].中国医药报,2013-11-04(006).

顾昕.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兴衰:比较研究视野[J].河北学刊,2013,33(06):119-124.

顾昕.深化医改:制度设计细节为重[N].中国医药报,2013-09-23(006).

顾昕.新医改与企业公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8-07(016).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向何处去”?[J].博观察,2013,(03):68-70.

胡杰,冯睿,潘力,郎黎琴,毛颖,史之峰,顾昕,郭俊.MRI阴性和PET阳性叶癫的临床特点及外科预后[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21(03):317-320+347.

顾昕.社会约翰·凯恩斯主义与中国公共财政转型[J].博鳌观察,2013,(02):80-83.

顾昕.全民医疗保险与公立医院中的政府投入:德国经验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3,34(02):53-59.

孟天广,孔令英,顾昕.地级市财政性社会支出的不均等及其分解——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均等分解[J].中国行政管理,2013,(01):111-116.

顾昕.付费机制需走向公共契约模式[J].中国社会保障,2013,(01):80-82.

顾昕.支付制度改革需超越体制障碍[N].中国医药报,2012-12-24(006).

顾昕.摆脱危机有赖于财政,大规模投入社会性基础设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9-24(014).

顾昕.谨防医保支付方式变形走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9-07(003).

顾昕.全民皆保时代:医保角色谋变[J].中国社会保障,2012,(09):10-11.

顾昕,余晖.“全民健保”大猜想[J].中国药店,2012,(08):32.

顾昕.走向全民健康保险: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转型[J].中国行政管理,2012,(08):64-69.

顾昕.医保付费改革的认识误区二:医药费用总额控制到底该控制什么?[J].中国医疗保险,2012,(07):11-13.

顾昕.走向公共契约模式——中国新医改中的医保付费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4):21-31.

顾昕,余晖,冯立果.取消药品加价率管制[J].中国医院院长,2012,(13):74-75.

顾昕.摇摆于再行政化和去行政化间[J].中国医院院长,2012,(12):64-66.

顾昕,余晖,冯立果.基药供应需公私平衡[J].中国医院院长,2012,(11):58-60+10.

孟天广,顾昕.转型期中国社会支出的省际均等化:1998—2008年[J].行政论坛,2012,19(03):65-71.

顾昕.医改如何变“药改”[J].中国药店,2012,(05):36.

顾昕,余晖,冯立果.将基药概念转化为现实药品[J].中国医院院长,2012,(10):68-69.

顾昕.别扭曲了新医保付费机制[N].医药经济报,2012-05-14(F02).

顾昕.费用标准合理与否市场说了算[N].医药经济报,2012-05-07(F02).

顾昕.命令与控制PK选择与竞争[N].医药经济报,2012-04-23(F02).

顾昕.医保付费改革是医改核心[J].传承,2012,(07):71.

顾昕.市场机制与行政化的博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4-06(003).

顾昕.医保付费改革的误区之一:竭力寻找医药费用的“合理”水平[J].中国医疗保险,2012,(03):32-34.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六),人力资源危机将大爆发[J].中国医院院长,2012,(05):60-63+10.

顾昕.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J].河北学刊,2012,32(02):99-105.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五),政府巨额投入,基层依然堪忧[J].中国医院院长,2012,(04):58-60+8.

顾昕,潘捷.公立医院中的政府投入政策:美国经验对中国医改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2,(02):101-106.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四),中国医疗服务的“伪市场化”[J].中国医院院长,2012,(03):71-73.

顾昕.谁来为健康管理买单[J].健康管理,2012,(02):38-41.

顾昕.建立新机制:去行政化与县医院的改革[J].学海,2012,(01):68-75.

顾昕.应取消15%药品加成[J].中国医院院长,2012,(Z1):48.

顾昕.医改三年:医保改革突飞猛进,医院改革前景不明[J].中国社会保障,2012,(01):74-76.

顾昕.全民医保与中国医疗资源配置机制的大转型[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1,5(00):1-15.

顾昕,余晖.医改路长,任重而艰[N].中国医药报,2011-12-30(007).

顾昕.中国医疗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危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6):17-22.

顾昕.不平衡:三年医改政策执行的特征[J].中国医疗保险,2011,(12):29.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三),医保付费改革变形记[J].中国医院院长,2011,(24):54-56+10.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二),呼吁行政调价是缘木求鱼[J].中国医院院长,2011,(23):59-61.

顾昕.医保付费改革如何到位[J].中国医疗保险,2011,(11):12-15.

顾昕.新医改三周年(一),流行学术偏向令公立医院身陷泥潭[J].中国医院院长,2011,(22):114-116.

顾昕.价格管制失灵与公立医院的药价虚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27(06):12-22.

顾昕.美国全民医保何以“好事多磨”[J].人才资源开发,2011,(11):67.

顾昕.全民健康保险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拿大经验对中国新医改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85-90.

顾昕.全民免费医疗的市场化之路:英国经验对中国医改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1,32(10):25-31.

顾昕,余晖公立医院补偿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1,(42):18-21.

顾昕.如何实现医疗事业的公益性:五大具体目标和五大政策组合[J].中国卫生资源,2011,14(05):273-275.

朱恒鹏,顾昕,余晖.神木模式的可复制性:财政体制与医药费用水平的制约——神木模式系列研究报告之四[J].中国市场,2011,(37):12-16.

顾昕.公立医院补偿的关键是医保付费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1,(09):8-11.

朱恒鹏,顾昕,余晖“神木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的医药费用控制——神木模式系列研究报告之三[J].中国市场,2011,(33):3-7.

顾昕.新医改:通向公益性的5条大道[N].中国医药报,2011-07-29(007).

顾昕,朱恒鹏,余晖.“神木模式”的三大核心:走向全民医疗保险、医保购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市场化——神木模式系列研究报告之二[J].中国市场,2011,(29):4-8.

顾昕,朱恒鹏,余晖.“全民免费医疗”是中国全民医保的发展方向吗?——神木模式系列研究报告之一[J].中国市场,2011,(24):7-11.

顾昕.行政型市场化与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J].公共行政评论,2011,4(03):15-31+179.

顾昕.世界医改启示录(二),英国医改:走向内部市场制[J].中国医院院长,2011,(11):58-60.

朱恒鹏,顾昕,余晖.“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的医药费用控制[N].中国医药报,2011-05-20(007).

朱恒鹏,顾昕,余晖.“神木模式”须警惕医药费用失控[N].中国医药报,2011-05-13(007).

顾昕.去行政化信号[J].中国医院院长,2011,(09):59-61.

顾昕.关于遏制医疗机构“过度医疗”的思考[J].工会博览,2011,(05):42-44.

顾昕.拆掉民营医院的“玻璃门”[J].中国卫生人才,2011,(04):38-39.

顾昕.春天里,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推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4-12(003).

朱恒鹏,顾昕,余晖.神木模式能否成为神州模式[N].中国医药报,2011-03-31(B08).

顾昕.英国新医改:走向市场化[J].中国药店,2011,(03):64.

顾昕.全民医保制度建设之难题[J].中国医院院长,2011,(06):94.

顾昕.全民免费医疗还是全民医疗保险——基于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安排[J].学习与探索,2011,(02):173-177.

顾昕.英国新医改,改机制成重点[J].中国卫生人才,2011,(03):14-15.

周适,顾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东岳论丛,2011,32(02):125-130.

顾昕.英国全民免费医疗走向市场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2-21(002).

顾昕.马鞍山市:走向去行政化[J].中国医院院长,2011,(Z1):54-56.

顾昕.镇江市:艰难的集团化之路[J].中国医院院长,2011,(Z1):59-61.

顾昕.贫困度量的国际探索与中国贫困线的确定[J].天津社会科学,2011,(01):56-62+65.

朱恒鹏,顾昕,余晖.“有管理的竞争”是神木模式为新医改走出的一条新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1-18(003).

顾昕,朱恒鹏,余晖.“全民免费医疗”不能成为中国实现全民医保的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1-14(003).

顾昕.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博弈[N].中国医药报,2011-01-13(B08).

顾昕.谜般的药品集中招标“让利”[J].中国医院院长,2011,(01):109.

顾昕.新医改两面大旗:行政化和市场化的竞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1-01(011).

顾昕.超越道德主义的慈善[J].文化纵横,2010,(06):16-20.

顾昕.走向能促型国家[J].中国医院院长,2010,(22):37.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应打破行政化疾[N].中国医药报,2010-10-28(B08).

朱恒鹏,顾昕,余晖.公立医院改革不以政府补偿为前提——高州市人民医院改革与发展透视(上)[J].中国医疗保险,2010,(10):31-32.

朱恒鹏,顾昕,余晖.去行政化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精髓——高州市人民医院改革与发展透视(下)[J].中国医疗保险,2010,(10):33-38.

顾昕.湛江模式启示录[J].中国医院院长,2010,(20):49-51.

顾昕.“高州模式”的普遍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0,7(10):62-64.

朱恒鹏,顾昕,余晖.解析高州模式之调研报告(一),平价与效率的标杆[J].中国医院院长,2010,(19):47-48.

朱恒鹏,顾昕,余晖.解析高州市模式之调研报告(二),高州“高”在非行政化[J].中国医院院长,2010,(19):49-52.

顾昕.走出慈善的“鸿门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9-28(002).

顾昕.公立医院药价虚高冲击医疗保险体系[J].中国医疗保险,2010,(09):30-33.

顾昕.中国城乡公立医疗保险的基金结余水平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5):53-61.

顾昕,余晖,熊茂友,王龑.30个省市自治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思路评述[J].中国医院,2010,14(09):17-19.

顾昕,余晖,熊茂友,王颵.地方医改方案评述(下)[N].经济观察报,2010-08-02(042).

顾昕,余晖,熊茂友,王龑.医保阐释充分,余项未见突破,地方医改方案大盘点[J].中国医院院长,2010,(15):60-69+12.

顾昕.行政定价是解药吗?[J].中国医院院长,2010,(13):11.

顾昕,周适.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水平、构成和流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04):183-188+219.

熊茂友,顾昕.遏制药价虚高不能过度依赖行政干预[N].中国医药报,2010-06-17(B03).

顾昕.医保付费改革的制度障碍[J].中国医疗保险,2010,(06):29-31.

顾昕,余晖关于本轮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J].评价与管理,2010,8(02):10-20.

顾昕.集中招标采购是解药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6-07(002).

顾昕,周适.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J].河北学刊,2010,30(03):9-14.

顾昕.全民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是关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4-27(021).

顾昕,余晖.“新教改”建言[N].经济观察报,2010-04-19(050).

顾昕.奥巴马闯关美国医改[J].中国医院院长,2010,(07):22-23.

顾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反市场派”吗?[J].文化纵横,2010,(02):124-125.

陈伟,顾昕.人口政策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03):12-19+63.

顾昕.去行政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困局与谜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3-30(022).

顾昕.奥巴马新医改:走向有监管的市场化[N].南方周末,2010-03-25(D16).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本质在于政府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0,(03):27-29.

顾昕.公共财政转型与政府卫生筹资责任的回归[J].中国社会科学,2010,(02):103-120+222.

顾昕.新教改方案醒目路标:教育的归教育,行政的归行政[N].华夏时报,2010-03-06(028).

顾昕.盘活沉淀基金[J].中国医院院长,2010,(05):42.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为何裹足不前[J].中国医疗保险,2010,(02):32-34.

顾昕.公立医院改革的药方不仅在于“药”[N].中国医药报,2010-02-11(B08).

顾昕.取消加成管制药价才不虚高[N].广州日报,2010-02-08(018).

顾昕.走向普遍覆盖:全民医疗保险面临的挑战[J].东岳论丛,2010,31(01):155-159.

顾昕.走向有管理的竞争:医保经办服务全球性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0,(01):163-166.

顾昕.美国医改:走向有管理的竞争[N].中国医药报,2010-01-14(B08).

顾昕,余晖.公共财政的补偿路径[J].中国医院院长,2010,(01):45-47.

顾昕.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保险研究,2009,(11):26-33.

顾昕.医保付费模式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J].中国医疗保险,2009,(11):21-22.

顾昕.商业健康保险在全民医保中的定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06):52-59.

顾昕.高端民营医院与社会公益不矛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1-02(002).

顾昕.全民医保与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体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06):106-110.

顾昕.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治理变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48-52.

顾昕.被扭曲的集中招标采购[J].中国药店,2009,(10):48-50.

顾昕.绩效工资制≠评劳模、发奖金[J].中国医院院长,2009,(20):92.

顾昕.诺贝尔奖:新制度主义的丰收[A].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和谐社区通讯2009年第4期(总第4期)[C].: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2009:60-63.

顾昕.行政化还是市场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制度演变[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9,3(00):34-51.

顾昕.基本药物制度需要引入“善治”原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8-24(002).

顾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具有两点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8-20(002).

顾昕.“奥巴马式”医改:松散的公私混合型医保[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8-17(002).

顾昕.药价虚高责不在医[J].中国卫生产业,2009,6(08):20.

顾昕.“全民免费医疗”还是“全民医疗保险”[J].中国社会保障,2009,(08):11-13.

余晖,顾昕.公立医疗机构的结构重组与法人化治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03):32-39.

顾昕.从“养供方”到“补需方”、“补供方”[N].社会科学报,2009-05-28(002).

顾昕.当代中国农村医疗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河北学刊,2009,29(03):1-6.

顾昕.新医改能使老百姓少掏多少钱[J].中国医疗保险,2009,(05):18.

顾昕.新医改的新思路: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政策[J].中国财政,2009,(09):20-23.

顾昕.新医改方案有三个新亮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9-04-18(A02).

顾昕.新医改切实为老百姓带来实惠[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04-11(001).

顾昕.新医改与老百姓[N].中国人事报,2009-04-10(003).

顾昕.医保机构要当好参保人员经纪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04-10(003).

顾昕.医改新思维: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4-06(002).

顾昕.新医改:抓住症结除痼疾[N].中国医药报,2009-04-02(B08).

顾昕.医保基金结余应该降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3-30(034).

顾昕.政府转型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取向[J].学海,2009,(02):38-46.

顾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A].浙江省医学会.第一届中国(长三角)国际医疗科技创新及应用论坛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9:32-41.

顾昕.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与基本药物制度的关系[J].中国医疗保险,2009,(02):19-20+18.

顾昕.“救命钱”要花得利国利民[N].中国医药报,2009-01-15(B08).

顾昕.医保与基本药物制度关系几何[J].中国社会保障,2009,(01):82-83.

顾昕.难忘的一大亮点[J].中国卫生,2008,(12):42.

顾昕,余晖,冯立果.基本药物供给保障的制度建设——国际经验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20-24.

顾昕.新医改成功的组织保障:从管办分离到大部制[J].中国医院院长,2008,(22):55-61+8.

顾昕,余晖,詹初航.第二部分:专家解读1亮点与困惑[J].中国卫生,2008,(11):21-23.

顾昕.新方案里有很多亮点[J].中国社会保障,2008,(11):20.

顾昕.门诊结算也关乎医药分家[J].中国社会保障,2008,(11):78-79.

顾昕.公立医院走向法人化[J].中国医院院长,2008,(21):13.

顾昕.全民医保是医改的突破口[J].中国卫生产业,2008,5(10):17.

顾昕.政府埋单实质就是纳税人埋单[J].农村工作通讯,2008,(19):54.

顾昕.期待民营医院政策环境改善[J].中国卫生,2008,(09):49.

顾昕.全民医保的路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8,(08):19-20.

顾昕.医改要继续突破认识误区[J].中国卫生,2008,(08):48.

顾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避免“行政化”[J].中国卫生,2008,(06):38-39.

顾昕.走向全民医保: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8,2(00):69-82.

顾昕.怎样终结“以药养医”[J].中国卫生,2008,(05):25-26.

顾昕.走向全民医保: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演变[A].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险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险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8:121-135.

顾昕.换个思路看补偿之争[J].中国卫生,2008,(03):17.

顾昕.推进全民医保:扩面与付费两手抓[J].中国医疗保险,2008,(02):10-11.

顾昕.中国城市妇幼保健服务的普遍提供——社会保险制还是事业单位制?[J].公共行政评论,2008,(01):112-131+199-200.

顾昕.通向全民医保的渐进主义之路——论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J].东岳论丛,2008,(01):6-11.

罗敏,高梦滔,顾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在“新农合”中的角色——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8,(01):96-100.

顾昕.“收支两条线”: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化之路[J].中国卫生经济,2008,(01):14-16.

顾昕.“补供方”还是“养供方”[J].中国医院院长,2008,(01):11.

顾昕.医保定点反思[J].中国社会保障,2007,(12):41.

顾昕.谁来终结“以药养医”[J].中国社会保障,2007,(11):42-43.

范酉庆,顾昕,高梦滔中国城乡社会救助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筹资水平的横向公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7,(10):16-27.

顾昕,高梦滔.改革医保付费机制迫在眉睫[J].中国社会保障,2007,(10):44-45.

罗敏,高梦滔,顾昕.给付结构设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07,(09):6-9.

蔡永芳,顾昕,高梦滔.第三方购买机制、医疗费用控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07,(09):18-21.

顾昕.国民医保与社区卫生服务:美满婚姻如何圆[J].中国社会保障,2007,(09):44-45.

顾昕,王旭从零和博弈到相互增权:中国社团发展政策的新思维[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7,1(00):121-132.

顾昕.新医改重中之重——走向全民医保[J].中国卫生,2007,(08):87-89.

顾昕.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知多少[J].中国社会保障,2007,(08):46-47.

顾昕.国民医保才是新医改突破口[J].中国社会保障,2007,(07):41-43.

高梦滔,顾昕.城市医疗救助筹资与给付水平的地区不平等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概论社会科学版),2007,(03):34-41.

顾昕.城镇居民医保:筹资与付费两手抓[J].中国社会保障,2007,(05):10-12.

顾昕,方黎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J].河南社会科学,2007,(03):65-68.

顾昕.初一学生对方程思想理解障碍及其成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顾昕,高梦滔.中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7,(04):5-11+1.

顾昕.“新西游记”取经印度——全民公费医疗不成功[J].中国卫生,2007,(04):68-71.

顾昕,高梦滔.中国城乡社会安全网的覆盖面与横向公平性问题[J].河北学刊,2007,(02):74-79.

顾昕,范酉庆,高梦滔.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的横向公平性[J].东岳论丛,2007,(01):63-66.

顾昕,方黎明.费用控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7,(01):137-141.

顾昕,范酉庆,高梦滔.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筹资水平的公平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01):28-32.

顾昕.全民医保的制度选择至关重要[J].中国社会保障,2007,(01):26-27.

顾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公益性[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02):167-179.

顾昕,高梦滔.社会安全网的编织——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与服务递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63-68.

顾昕,高梦滔,范酉庆.让公共服务惠及穷人:中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83-86.

顾昕.政府不应维护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J].中国卫生,2006,(11):17-18.

[385]徐金华,顾昕,陈连军回旋形线状鱼鳞病一家系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11):728-729.

顾昕,方黎明.公共财政体系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研究——促进公共服务横向均等化的制度思考[J].财经研究,2006,(11):37-46.

顾昕.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模式变革(下)[J].中国医院院长,2006,(21):37-41.

顾昕.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变革(上)[J].中国医院院长,2006,(20):43-45.

高梦滔,顾昕.社会安全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筹资与发展战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8-23.

顾昕,高梦滔.超越剩余型福利模式:论社会安全网的城乡一体化[J].浙江学刊,2006,(05):171-177.

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J].开放时代,2006,(05):103-112.

顾昕.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从救济型向发展型模式过渡[J].学习与实践,2006,(08):104-110.

方黎明,顾昕.突破自愿性的困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参合的激励机制与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6,(04):24-32+79.

顾昕.四大挑战考验“新农合”[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07):34-35.

顾昕.通向普遍主义的艰难之路:中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分析[J].东岳论丛,2006,(03):27-32.

董向华,李剑,顾昕,丁蕙琳,朱敏.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06,(06):263-264.

顾昕,高梦滔,张欢.医疗救助体系与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03):83-87.

顾昕,范酉庆.外资企业工会化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以跨国公司工会风波为案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05):67-70.

顾昕.让贫困人群看得起门诊,医疗救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协同发展[J].中国医疗前沿,2006,(04):35-38.

王旭,顾昕.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治理变革[J].学术月刊,2006,(04):25-29.

高梦滔,顾昕,张颖青海省甘肃省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情况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6,(02):3-8.

顾昕.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全球化与中国劳动福利制度转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01):14-22.

顾昕.全球性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模式变革——探寻国家监管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平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1):46-55.

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06):19-30.

顾昕,李海燕.“为公”之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社会政策的三维空间[J].浙江学刊,2005,(06):139-145.

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5,(06):121-128.

顾昕,范酉庆.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会运动:以欧洲主要国家为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04):58-65.

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J].中国改革,2005,(10):41-44.

顾昕,徐金华神经梅毒的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5,(09):67-70+72.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5-17.

顾昕,谭艺.美国新闻传播法制理念的演进[J].新闻大学,2005,(01):43-47.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02):155-175+245.

顾昕.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J].河北学刊,2005,(01):11-17.

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J].浙江学刊,2004,(06):64-70.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05):1-18.

顾昕,降薇,张秀兰.社会安全网的再编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困境与转型[J].公共管理评论,2004,(02):73-86.

顾昕,降薇.税费改革与农村五保户供养融资体系的制度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4,(03):224-230.

顾昕.对近代资产阶级新闻法制观念的评述[J].新闻大学,1998,(02):12-13.

顾昕.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传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04):15-22.

顾昕.论科学界的社会控制[J].大自然探索,1989,(02):93-98.

顾昕.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试论陈独秀的平民主义民主观[J].政治学研究,1989,(03):26-35+43.

顾昕.个人自由的失落——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误区[J].中国青年论坛,1989,(01):36-39.

顾昕.科学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机制——关于科学奖励系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04):17-28.

顾昕.科学交流系统——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结构与科学的成长[J].大自然探索,1987,(04):153-159.

顾昕.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04):21-29.

顾昕.科学界的精英及其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7,(04):31-39.

顾昕.科学的规范[J].科学学研究,1987,(01):18-26.

顾昕,张志刚,王培.肃南经济发展的一条思路[J].科学·经济·社会,1986,(04):227-228+208.

顾昕.亚太地区的崛起与中国的科技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1986,(03):58-61.

顾昕,艾尘.科学工业园区形成的必要条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05):42-43.

顾昕.教育体制与教育的宏观管理[J].管理世界,1986,(01):186-193.

顾昕.关于科技特区的几点思考[J].改革,1986,(01):76-77.

顾昕.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J].科学管理研究,1985,(05):52-56.

金和辉,顾昕,张矢的.生态农业——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03):38-41.

顾昕.未来教育的两大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1985,(03):26-27.

顾昕,“美国按揭型凯恩斯主义的前世今生”,《读书》2018年第1期,第32-40页。

顾昕,“社会医疗保险与全民公费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总第100期),第63-70页。

顾昕,“协作治理与创新体系的多样性:创新政策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公共行政评论》2017年第6期,第6-32页。(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8年第4期,第27-43页)

顾昕,“走向全民覆盖:金砖五国健康保障筹资体系的制度和治理变革”,《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第19卷第6期),第87-95页

Edward Gu and Jianjun Zhang, “Health Care Regime Change in Urban China: Unmanaged Marketization and Reluctant Privatization,” Pacific Affairs, Vol.79, No.1 (2006), pp.49-72.(SSCI journal)

Edward X.Gu, “Dismantling the Chinese Mini-Welfare State: Market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34, Issue 1 (2001), pp.91-111.(SSCI journal)

Edward X.Gu, “Beyond the Property Rights Approach: Welfar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1978-1998,”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32, No.1 (2001), pp.129-150.(SSCI journal)

Edward X.Gu, “From Permanent Employment to Massive Lay-off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itional Un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Economy and Society, Vol.28, 二氧化氮 (May 1999), pp.279-297. (SSCI journal)

Edward X.Gu, “Cultural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ultural Public Space in Communist China (1979-198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8, No.2 (May 1999), pp.389-431. (SSCI journal)

Edward X.Gu, “Non-Establishment Political Intellectuals, Public Space and the Creation of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mmunist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No.39 (January 1998), pp.39-58. (SSCI journal)

Edward Gu,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in Urban China,” Policy Studies, Vol.22, Nos.3-4 (2001), pp.197-215.

Edward X.Gu, “Massive Layoff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China,” Labour, Capital and Society, Vol.33, No.(2000), pp.46-74.

“Forging a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 Asian Affairs, Vol.28, 二氧化氮 (2001), pp.92-111.

“State Corporatism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State-Profession Relationship in China,” American Asian Review, Vol.19, No 4 (2001), pp.163-199.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92-1995): A New Institutionalist 透视,”China Information, Vol.12, No.3 (Winter 1997-1998), pp.46-47.

“Plu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ellectual Public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China, Vol.7, No.18 (June 1998), pp.271-301.

“A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in Post-Mao China? An Overview of Western Publications,” China Information, Vol.8, No.3 (Winter 1993-1994), pp.38-52.

“Elitist Democracy and China’s Democratization,” Democratization, Vol.4, 二氧化氮 (Summer 1997), pp.84-112.

Edward X.Gu, “Populistic themes in May fourth radical thinking: a reappraisal of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1917-1922 )”, East Asian History, No.10 (December 1995), pp.99-126.

“From Intellectuals to Technocrat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formist Think-tanks in China,” Stockhol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8 (1997), pp.89-136.

个人作品

译作:

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著,顾昕译,《民主理论的前言(扩充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

著作:

获得荣誉

社会任职

2007年,担任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方案报告(第七套方案)的主笔。曾任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与管理咨询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社会政策专家,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顾问、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等。现任《公共行政评论》编委、《中国卫生经济》编委、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体制改革》月刊编委。

参考资料

Xin Gu-浙江大学个人主页.浙江大学.2021-12-21

顾 昕.浙江大学.2021-12-21

蒋鑫.中国知网.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