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忠武侯文集》是清代张澍撰写的关于诸葛亮的著作,全书共十一卷,分为四卷的《文集》、二卷的《附录》和五卷的《故事》。1960年,段熙仲和闻旭初根据张澍的《诸葛忠武侯文集》,用新式标点编排并加注释,出版了《诸葛亮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介绍
卷首
包括:张澍《编辑葛忠武侯文集自序》、陈寿《诸葛亮传》《诸葛亮着作考》。
文集
卷一
包括《草卢对》《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自表后主》《上先帝书》《答关羽书》《与孙权书》《诫子书》。
卷二
包括《教》《作斧教》《军令》《兵法》《兵法秘诀》《作木牛流马法》《八陈图法》《论光武》《梁甫吟》。
卷三
全卷为《便宜十六策》包括:《治国》《君臣》《治人》《治军》《治乱》《教令》等。
卷四
《将苑》包括《兵权》《将才》《将志》《出师》《戒备》《兵势》《情势》《南蛮》等。
《附录》
卷一
卷二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论,包括《三国名臣赞》《诸葛公论》《诸葛武侯庙碑铭》等。
人物介绍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诸葛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汉中市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朝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宜昌市)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市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英译本
诸葛亮的兵法著作有英译本,如《Mastering the Art of War》由Liu Ji和Zhuge Liang著作,Thomas Cleary编辑,由Shambhala Library在Boston和New York出版,ISBN 1-59030-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