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中文名:《回忆》)是音乐剧《猫》中的一首插曲,由安德鲁·韦伯谱曲,歌词由特雷弗·努恩根据托马斯·艾略特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由伊莲·佩姬于1981年首次演唱,之后被翻唱了很多次。1982年,该曲获得伊弗尔诺维罗奖“词曲最佳歌曲”奖。
创作背景
《Memory》是在音乐剧《猫》的首演排练陷于停顿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即兴创作出来的一首歌曲,不同于该剧的其他音乐都是先有词、再有曲,该曲最初创作时既没有歌词也没有主题。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的遗孀瓦莱利亚·艾略特在听到《猫》的部分片段后,给韦伯提供了一首被艾略特剔出诗集的作品,当时艾略特嫌它的调子太悲伤,不适合给孩子们,临出版时做了删节。这首八行的小诗正是剧中角色“魅力猫”的形象来源,后来词作家特雷弗·努恩从托马斯·艾略特的诗歌里找到灵感,为《Memory》填上了唱词,该曲便通过“魅力猫”之口在剧中得以呈现。
歌曲歌词
歌曲特色
《Memory》是整场音乐剧最为出彩的唱段,前后两次出现的该曲令人百听不厌。在进入“魅力猫”的回忆时,歌曲采用了一种缓慢的节奏与哀伤的旋律,表达出“魅力猫”对如今的悔恨与对关怀的渴望,而当最后一次出现时,《Memory》则带来和睦、温馨和幸福的愉悦感,同样的旋律经过两次移调后,力度层层推进,极富震撼力 。也有人认为韦伯的改编背叛了托马斯·艾略特原诗传达的宿命感,而《Memory》仅仅是一支咏叹韶华易逝的口水歌 。
作为《猫》中的灵魂人物,“魅力猫”的一曲《Memory》让人过耳难忘。短短一首歌,完整地交代了“魅力猫”的一生:年轻时的她风华绝代,因为不甘平庸,她离开猫族闯荡世界,饱受挫折,晚年归来行囊空空,容颜不再,族群也不愿接受这个流浪者 ,但一曲《Memory》平息了所有猫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最后,她由“领袖猫”送上了天堂 。
专业评价
2020 年,《标准晚报》的杰西·汤普森 (Jessie Thompson ) 写道:“佩姬演唱的版本树立了标准,使《Memory》成为有史以来最知名的音乐剧专业歌曲之一。
获得荣誉
重要演出
翻唱版本
参考资料
原版音乐剧《猫》广州开演 经典名曲《回忆》再度唱响.广州日报.2024-03-19
Memory.网易云音乐.2024-03-19
Archive.IVORS.2024-03-19
Memory covers ranked:From Elaine Paige's Cats debut to Nicole Scherzinger's take on the classic.Standard.2024-03-19
合家欢音乐剧《猫》故事情节通俗易懂.中国新闻网.2024-03-23
音乐剧《猫》:这位荷兰华裔女演员为何能演“魅力猫”.澎湃新闻.2024-03-23
Cats: Highlights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网易云音乐.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