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堇草(学名:Leptopyrum fumarioides)是毛茛科蓝堇草属下的一个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呈灰蓝绿色。蓝堇草分布于中国的新疆、青海省东北部、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在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和欧洲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蓝堇草的直根细长,粗径2-3.5毫米,生少数侧根。茎(2-)4-9(-17)条,多少斜升,生少数分枝,高8-30厘米。基生叶多数,无毛;叶片轮廓三角状卵形,长0.8-2.7厘米,宽1-3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等边菱形,长达12毫米,宽达11毫米,下延成的细柄,常再三深裂,深裂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线状狭倒卵形,常具1-4个钝锯齿,侧全裂片通常无柄,不等二深裂;叶柄长2.5-13厘米。茎生叶1-2,小。
花小,直径3-5毫米;花梗纤细,长3-30毫米;萼片椭圆形,淡黄色,长3-4.5毫米,宽1.7-2毫米,具3条脉,顶端钝或急尖;花瓣长约1毫米,近二唇形,上唇顶端圆,下唇较短;雄蕊通常10-15,花药淡黄色,长0.5毫米左右,花丝长约2.5毫米;心皮6-20,长约2毫米,无毛。蓇葖直立,线状长椭圆形,长8-10毫米;种子4-14粒,卵球形或狭卵球形,长0.5-0.7毫米。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蓝堇草耐寒、抗旱,喜潮湿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蓝堇草为种子繁殖。
物种危害
蓝堇草是习见禾本科杂草,大量混生在菜地及耕地中,有害于蔬菜、牧草、果树、幼龄树木等,还会消耗地力,影响作物生长,诱发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