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缺乏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缺乏称为厌食。食欲缺乏的常见病因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
食欲缺乏如果就餐条件和食物调味改善食欲即恢复,多是外界因素所致。另外,伴随症状可提示食欲缺乏的原因。伴有呃气、上腹饱胀、上腹隐痛,多考虑上消化道疾病如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食欲缺乏详细了解发病的急缓、有无伴发各系统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对原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伴黄疸者应考虑肝胆疾病;伴发热者可能是感染性疾病;伴腹泻、腹痛者可能与胃肠道疾病有关。顽固性食欲缺乏伴明显心理障碍者,应与神经性厌食鉴别。同时可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查、尿常规、生长检查、器械检查进行辅助检查。
食欲缺乏治疗原则应遵循:治疗原发病,对一时未找到原发疾病者,密切观察随访,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要滥用消食片、胃酶等药物;停用或调整某些药物,消除药物不良反应所致食欲缺乏;对晚期癌肿或不良情绪、忧郁等患者,精神治疗辅以助消化药物,适当体育活动;改善饮食等对增加食欲有一定帮助。增强体质,对心理、身体保健,使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可预防食欲缺乏症的发生与发展。
病因
食欲中枢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在腹内侧核;一个是嗜食中枢,在腹外侧核。这两个中枢的作用相互拮抗,调节摄食活动。这两个中枢与大脑皮质有广泛的联系,受大脑皮质活动的影响。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来自消化道的感觉冲动如胃的牵张刺激、十二指肠的食物刺激等,食物中蛋白和脂肪的含量、肽类消化道激素、气温及精神因素等,都影响食欲中枢的活动,而达到调节摄食活动的目的。引起食欲缺乏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神经精神因素
食欲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现象,由于有进食各种食物的经验,这些食物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使机体再度发生对食物需求的欲望。因此,很多神经及神神因素可引起食欲缺乏。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引起食欲缺乏的原因。胃部疾病对食欲影响较大,如急、痞满,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胃癌患者早期在纳食之后感到上腹饱胀、嗳气、不适,因而不敢多吃,晚期则可有明显的食欲缺乏。溃疡病患者食欲无改变,如合并胃窦炎、不全幽门梗阻,则发生食欲缺乏。胃溃疡患者发生食欲缺乏时,应考虑有无癌变的可能。肠道疾病如肠结核、伤寒、结肠癌、慢性痢疾等,皆可引起食欲缺乏。肝脏及胆道疾病,特别是肝炎、肝硬化,食欲缺乏可能成为更突出的症状。急、慢性胰腺炎可引起食欲缺乏,胰腺癌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
胃肠道外疾病
全身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烧、低钾血症、低血氯、酸中毒、右心衰竭引起消化系统充血;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尿毒症、严重贫血等,皆可引起食欲缺乏。有些药物也可引起食欲缺乏,如氯化铵、氨茶碱、阿司匹林、四环素、氯霉素等。
临床表现
症状
如果就餐条件和食物调味改善食欲即恢复,多是外界因素所致。食欲随情绪改善而迅速恢复,则是一过性情绪不良,也不属于疾病范畴,但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超过两周,则应考虑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另外,伴随症状可提示食欲缺乏的原因。伴有呃气、上腹饱胀、上腹隐痛,多考虑上消化道疾病如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伴明显厌油、乏力、发热、黄疸,首先考虑肝胆系统疾病;伴右上腹疼痛,可能是胆道感染;伴乏力、怕冷、要怀疑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女性要考虑席汉综合征。许多药物可引起食欲缺乏。因此,必须强调深入仔细地询问患者的用药史。
中年以上的男性患者,不明原因的顽固性食欲缺乏,要注意胃癌的可能,女性患否则史多考虑到神经性食欲缺乏。食欲缺乏缓慢发生、病程长,考虑如萎缩性胃炎等,而病程短、进展迅速,则更多想到胃癌的可能。
体征
出现胃型和振水声,多由幽门梗阻所致。厌食伴黄疸、肝大、肝区叩痛者,首先考虑黄疸型肝炎;有肝脾大、蜘蛛痣者,多见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伴周身水肿,无颜面部为主者,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水肿以下肢明显、心脏扩大、肝大者,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应注意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检查诊断
诊断依据
详细了解发病的急缓、有无伴发各系统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对原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伴黄疸者应考虑肝胆疾病;伴发热者可能是感染性疾病;伴腹泻、腹痛者可能与胃肠道疾病有关。顽固性食欲缺乏伴明显心理障碍者,应与神经性厌食鉴别。
辅助检查
血常规
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其程度,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对感染的诊断有意义。
粪便检查
了解有无肠道感染,粪便隐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持续阳性,应注意胃肠道恶性肿瘤。
尿常规
低比重尿见于肾功能不全,尿pH低见于酸中毒,pH高多见于尿路感染。
生化检查
AFP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CEA升高则见于多种胃肠道肿瘤,肝功能试验可协助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器械检查
胃镜对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肝硬化、肝癌、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较严重的神经症,女性多见,患者多伴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如强迫观念、抑郁、妄想等,对于肥胖和体形常过分担心,有或曾经有要减轻体重的异常欲望,其主要特征是查不出器质性疾病,但厌食严重伴体重减轻。有些患者的异常表现还有阵发性疯狂进食,偷吃食物后又诱发呕吐或欲使食物泻掉而服泻药的行为。尽管患者已营养不良,却常常表现得兴奋、警觉性强、精神状态尚好。需要注意鉴别的是,一些严重的食欲缺乏也可引起精神障碍。因此,在诊断神经性厌食前,务必仔细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应遵循:治疗原发病,对一时未找到原发疾病者,密切观察随访,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要滥用消食片、胃酶等药物;停用或调整某些药物,消除药物不良反应所致食欲缺乏;对晚期癌肿或不良情绪、忧郁等患者,精神治疗辅以助消化药物,适当体育活动;改善饮食等对增加食欲有一定帮助。
预防
增强体质,对心理、身体保健,使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可预防食欲缺乏症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资料
实用消化内科学.东北林业图书馆.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