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木耳,又名白玉木耳、竹耳,属木耳科木耳属,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菌株,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选育而成。

玉木耳为耳状或盘状,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鲜耳乳白色至纯白色,表面光滑有明显光泽、半透明,背面有白色短绒毛,耳片直径为2-12cm,厚度为0.1-0.2cm;干耳背面为浅黄白色,腹面为淡黄色,背面具有白色短绒毛。玉木耳适合在8~36℃、微酸性的环境下生长,玉木耳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常规原料碳氮比为30:1~40:1。玉木耳对产地环境要求极高,在中国吉林、辽宁省山东省等地区成功栽培。

玉木耳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补血、减少血液凝结、润肺、排石等功效。同时,玉木耳还有滋阴壮阳、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特殊疗效。此外,玉木耳粗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吸收。

形态特征

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种植者追求的最佳品质。

玉木耳状如耳朵,是一种新兴的可人工栽培的菌类。新鲜的玉木耳呈胶质片状,晶莹剔透,耳片直径4~8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纤细的绒毛,呈白色或乳白色。

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乳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

优质玉木耳表面呈现米黄色,腹面光滑,颜色喜人,手摸上去感觉干燥,无颗粒感,复水后颜色雪白,嘴尝无异味。

主要价值

玉木耳色泽洁白,晶莹剔透,白璧无瑕,秀色可餐。且玉木耳是新品种,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同产品,因此生产者具有自主定价权。部分生产试种者卖到100元/斤,比最好的秋木耳价格还高。而且玉木耳作为毛木耳的白色变种,兼具毛木耳特性,抗杂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是黑木耳产量的二倍,因此经济效益可观,按东北地区吊袋黑木耳标准棚计算,每400m吊袋30000袋左右,可产干耳4500斤左右,按普通木耳价格30/斤元计算,可达产值135000元,而生产成本价格1.6元/每袋,总生产成本48000元,毛利润87000元。东北地区一年可生产两季,一棚一户每年毛利润可达174000,生产效益相当可观。

木耳是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含有大量糖类蛋白质,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玉木耳更是富含人体蛋白质所需的20种氨基酸中的17种!

栽培技术

推荐配方:

(1) 木屑66%,稻壳粉15%,精稻糠15%,干生粉2%,石膏1%,生石灰0.5%,蔗糖0.5%。

(2) 木屑80%,米糠15%,豆粉2%,玉米粉2%,石膏1%

(3) 粗木屑40.5,细木屑40.5%,麦麸10%,豆粕粉2%,高粱壳5%,石灰1%,石膏1%

(4) 木屑65%,稻糠30%,豆粉2%,石膏2%,石灰1%,蔗糖0.5%

(5) 木屑77%,麦麸[fū]20%,豆粕2%,石灰0.5%,石膏0.5%

(6) 花生壳粉30%,木屑25%,玉米芯25%,麦麸18%,石膏1%,生石灰1%

(7) 粗木屑28%,细木屑22%,麦麸27%,干生粉9%,玉米粉11%,碳酸钙1.5%,石灰0.5%

(8) 细木屑40%,玉米芯10%,麦麸27%,豆粉9%,玉米粉11%,碳酸钙1.5%,石灰0.5%

温度

温度是左右玉木耳生长发育速度和生命活动强度的重要因素。玉木耳属中高温型菌类,它的孢子萌发温度在22~32℃范围之间,以30℃最适宜。菌丝在8~36℃之间均能生长,但以22~32℃为适宜,在8℃以下,38℃以上受到抑制。玉木耳菌丝耐高温不耐低温,长时间低温可致死,保藏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

玉木耳属于恒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所需的温度低于菌丝体。玉木耳菌丝在15~32℃条件下均能分化为子实体,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8℃以上受到抑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稍低,生长发育慢,生长周期长,菌丝体健壮,子实体色白,肉厚,有利获得高产优质的玉木耳;温度愈高,生长发育速度愈快,菌丝徒长,易衰老,子实体肉薄,质差。

水分和湿度

水不仅是玉木耳的重要成分,也是它新陈代谢、吸收营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玉木耳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都需要水分。在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

玉木耳的孢子萌发需要水分。在固体培养基上萌发时间稍长。常规培养基的含水量,可以满足孢子萌发时对水分的要求。

玉木耳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绝大部分都来自培养料,而培养料含水量又是出耳的重要因素。玉木耳在菌丝体的定植、蔓延;生长时期,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为60%~70%。水分过少,影响菌丝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生活力降低;水分过多,导致透气性不良,氧气不足,使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可能窒息死亡。子实体形成时期对湿度要求比较严格。除培养基要求含水量70%之外,还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这样可以促进子实体生长迅速,耳大,肉厚。低于80%,子实体形成迟缓,甚至不易形成子实体。

光照

玉木耳各个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在黑暗或有散射光的环境中,菌丝都能正常生长。光对玉木耳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有促发作用,这可能与菌类生理转化的酶系光诱导或激活有关。

在黑暗的环境中玉木耳很难形成子实体,只有具备一定的散射光,才能生长出健壮子实体。但是玉木耳不喜直射光,直射光易影响玉木耳品质。

空气

玉木耳是好气性真菌。它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1%时,就会阻碍菌丝体生长,子实体成畸形,变成珊瑚状,往往不开片;超过5%,就会导致子实体中毒死亡。因此,在玉木耳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场地应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在制作菌种时,培养料的水分不可太多,装瓶不能太满,以供给菌丝体必要的氧气。另外,空气流通清新还可避免烂耳,减少病虫的滋生。

酸碱度(pH)

玉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菌丝体在pH 4~7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以pH 5~6.5为最适宜。

团队介绍

玉木耳是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院士团队开发的新品种,经过4年试验,现已推广成功。工程中心现有在职科研人员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蒙古国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教授10人(全部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讲师7人,在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100余人。研究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建设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以国家人才等为骨干,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支撑的人才队伍。

研究团队在李玉院士的带领下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创新成果为依托,研究解决北方食用菌工程技术难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40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创新集成了无公害黑木耳、香菇、野生灵芝等栽培上的9个标准技术体系,两棚制花菇生产等3种生产工艺,米菇间作等6项生产模式。建立生产示范基地26个,以“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技术模式进行普及推广。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次,带动3万农户,累计推广50多亿袋(菌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5000平方米,菌菜基地面积9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总计达2000余万元。包括菌物资源与保育、食药用菌遗传育种、食药用菌规范化栽培、食药用菌活性成分与精深加工等四个研究方向,建立了从产品开发到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科研平台,构建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体系。依托工程中心,建有中俄及中国白俄罗斯菌类资源保育中心、菌物标本馆、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发改委菌类作物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央地方共建应用菌物中心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成为了食药用菌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

珍稀食用菌科普——玉木耳.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4

【能力作风建设年--送技术到基层】玉木耳栽培技术.丰林县新青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4

长白山甄选·乡村名品丨长白县:玉木耳.长白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4

玉木耳想种好,这些技术点一定要掌握牢!.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4

白如雪,纯如玉——木耳界的“白富美”!.承德蔬菜科研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