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火生,男,1934年10月出生于江苏昆山千灯,是一名退休高级教师。
1949年2月就读于昆山乡村简师。1950年该校并入昆山市立中学校,成为该校的一个简师班。1951年5月毕业后开始从事小学复式教学。他先后任农村单级小学教师、中心小学校长、昆山市文教局教研员。
2022年2月14日,江苏省道德模范周火生因病逝世,享年88岁。
人物生平
周火生同志在长期从事小学教学中工作扎实,所教学生活动能力强、思想品质好,受好社会的好评,在教学上热情、耐心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多次为外省市、县师范生、青年教师开设示范课。由于他教学、科研工作成绩卓著,1960年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80年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83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4年10月被评为昆山市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1994年11月退休后他又致力于“希望工程”。四年来他12次赴革命老区——安徽金寨,个人捐资助学额达5万元,经其本人宣传发动的昆山单位、个人捐资助学金额超过15万元。他的捐资助学事迹已为国内十多家电台和报刊报道。他的誓言“一切为了孩子,义不容辞;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周火生同志已被编入《中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名录》《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辞典(一)》《江苏省当代教育人名录》事迹。
周火生的退休工资有数千元,但是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19年来,他前后去大别山89次(截至2014年7月20日),共捐资460多万元(其中个人捐款达26万元);协建5所学校,并为10所中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希望小学送去了上万册图书、数千件衣服以及67台电脑等物资;资助了约650名学生,其中上大专本科的学生超过40人,还有3名研究生、2名博士生。
戴着一顶印着旅行社广告的帽子,穿着一件发白的衬衣,拎着一个旧手提袋,脚上穿一双旅游鞋,清瘦矮小症的周火生健步走过昆山市图书馆的广场,不断地有老师、学生向他问好。在昆山,他被称为“希望骆驼”、“希望老人”、“昆山捐资助学第一人”,但他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希望工程搭桥工”。
退休后,他卖书挣钱募集资金,到昆山市70多所小学卖书,筹到了一定的钱款后,就会购买衣物以及书本等学习用品送到金寨县、阳新县等等。同时为阳新县等的学校创建班级图书室;周火生的三轮车上挂着一面写着“为希望工程”的小红旗,竖着一块展板,宣传希望工程事业。在他的影响下,昆山市许多市民都自发和他走到一起,用不同的方式为希望工程奉献爱心。的榜样。”
长年劳累,周火生出现了心脏早搏等病症,他计划用自己的退休金、义卖图书的收入和各界的捐助建立“学雷陶基金”。
主要成就
1963年他主动要求去千灯长泾初级小学从事复式教学和研究,在边实践边研究中他写出了几十篇复式教学的科研论文,分别在上海、江苏省、福建省、浙江省、山西省、陕西省等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革前和1986年先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复式教学》一书,1993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为师范生选修教材。1987年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社会活动
2019年5月19日上午,金寨县希望小学花团簇锦,彩旗飘飘,人山人海,纪念安徽希望工程实
施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成20周年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小学部部长李亚东,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宏塔,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王宏,六安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乔,“希望老人”周火生及县领导沙圣虎、夏伦平、史连生、汪冬、吕献忠、李仕秀、陈文平、夏跃武等出席大会。昆山市千灯镇领导,部分企业家、爱心人士及南溪镇群众千余人参加了大会。
个人生活
2022年2月14日,江苏省道德模范周火生因病逝世,享年88岁。
参考资料
挥泪送别!资助1300多名学生的退休教师周火生去世.上观新闻-头条号.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