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水翡翠,又称卯水,是翡翠的一种,其颜色多为灰蓝色或绿灰色,且分布均匀。卯水翡翠的形成与其所在的第三系地层有关,这些地层富含碳质胶结物,具有还原性环境特征。卯水翡翠在工艺利用和经济价值上有一定的提升,但也可能被用来制造B货或C货(染色)翡翠。

形态特征

卯水翡翠的特点在于其颜色主要出现在黑乌砂皮、灰色蓝灰色黑灰色等皮色的翡翠中,表皮若未经清洗,则可见黑色炭质胶结物。这种翡翠在种差的翡翠中较为常见,在种好的翡翠中相对较少见。卯水层呈现出灰色、蓝灰色、绿灰色,厚度一般在1-5cm之间,与翡翠的肉质分界明显。卯水翡翠的变色原因是由于在翡翠的粒间空隙中沉淀出了绿泥石物质,这些绿泥石呈隐晶质或非晶质状态,导致翡翠颜色变为灰色、灰绿色、蓝灰色,并提高了翡翠的透明度和种水。

命名来源

卯水翡翠的名字来源于其外观上的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最初被称为“猫尿”或“猫撒尿”,因翡翠砾石表面类似猫撒尿所浸染而得名。后来为了去除名称的俗气,人们采用了同音的“卯水”来命名,这个名称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描述这种特殊的翡翠及其现象。此外,卯水翡翠也被民间称为皮包水、水侵、干心、白心、猫水和猫豆种等。

形成条件

卯水翡翠的形成与缅甸翡翠矿区的第三系地层密切相关。这些地层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碳质胶结物,表明其成岩过程中具有还原性环境。在帕敢、帕敢基和会卡等地,已经开采到了较深的第三系砾岩层,其中的各种成分砾石均为灰色至黑色,由富含碳质的泥沙物胶结而成。卯水翡翠的形成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发生的。

工艺利用与经济价值

卯水翡翠在工艺利用和经济价值方面有一定的变化。首先,卯水可以使原本结晶较粗、水头较差的翡翠变得水头更好、结构更加紧密,从而提升了其工艺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次,卯水能使白色的翡翠转变为灰蓝色或绿灰色,虽然颜色并非理想,但仍能增加人们对玉器的喜爱程度。最后,由于卯水翡翠的微细裂隙易于酸液渗透,因此它们也是制作B货或C货(染色)翡翠的理想原材料。

相关文献记载

卯水翡翠的现象引起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张仁山在其著作《翠钻珠宝》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强调了卯水对翡翠颜色变化的重要影响。周经伦在《云南相玉学》中提到了猫尿现象,而李英豪在《翡翠鉴赏》中称之为“皮包水”。杜晓东、杜晓辉在《翡翠》一书中使用了“猫尿”的术语,并指出其对翡翠价值的重大影响。张竹邦在《翡翠探秘》中提到干心现象,而徐军在《翡翠赌石技巧与鉴赏》中则引用了H·高的观点,称其为蓝皮水石。江镇城在《翡翠原石之旅》中指出,卯水会导致玉肉发生病变。

参考资料

卯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553455740994131&wfr=spider&for=pc.2024-11-22

卯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266151391774719&wfr=spider&for=pc.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