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严平,女,1955年出生,山东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新华社高级记者,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航天专家杨南生的妻子。

1982年,张严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出版社国内部,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2003年,张严平受新华社党组委托,开始撰写《穆青传》。多年来,张严平采写了许多不同行业的时代先锋人物,如汪洋湖、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白方礼华益慰、王瑛等,代表作有《爱因信仰而璀璨》(2005年)《用爱点燃爱》(2007年)《永远的巴山红叶》(2009年)等,这些稿件在社会上有着积极、广泛的影响。其中,2005年她作为记者参加了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受到胡锦涛同志的接见,其报告《将军已经出发》得到表扬。她采写的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稿件《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5·12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张严平采写的《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等稿件受到众多媒体、读者以及领导人的赞赏。2021年,张严平创作的《君生我未生》出版。2022年,她参与录制了《国家相册》的《谁是杨南生》节目。

张严平曾获各领域多项荣誉。如2005年获得新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奖”以及全国记协授予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推举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特邀理事,并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200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还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2009年获得全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第十届长江韬奋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2年,张严平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国内部,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她采访报道了大批各行各业的时代先锋人物。张严平的采访风格扎实严谨,她曾说过:“生活是金矿,采访就是掘金。”多年来,张严平在工作中不畏艰难,为了采访川藏线上的藏族道班工人陈德华,她上到海拔4000多米的雀儿山,最终写出稿件《走不出雪山上那双眼睛》。2003年,张严平受新华社党组委托,开始撰写《穆青传》,她表示完成此书后,自己采访的角度得到了丰富。

事业巅峰

2005年1月,张严平创作的《穆青传》出版,该书是反映中国新闻界代表人物穆青的纪实性传记作品。2005年4月7日,《爱因信仰而璀璨》稿件播发,张严平讲述了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故事。此稿引发读者关注,网上点击率过百万人次,留言数万条,获中宣部先进性教育优秀新闻作品奖。2005年6月2日,张严平、田刚采写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播发,稿件报道了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坚持投递邮件的故事。该稿件获得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张严平称王顺友是她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2005年7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张严平关于杨业功的报道《将军已经出发》,同年8月,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巡回报告在海军礼堂举行,张严平作为记者参加该报告会。张严平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解放军总政治部也专门致函新华出版社,对张严平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与表扬。她在这一报道中描绘了和平年代军人的英雄形象,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该稿件获得中宣部先进性教育优秀新闻作品奖。9月,她又主笔了《将军没有远行 将军感动中国》的电文,继续追忆杨业功。2005年9月28日,张严平、李靖采写的报道《一位老人与三百名贫困学生》播发,她在文章中介绍了天津市靠蹬三轮车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的93岁老人白方礼。另外,她还下到570多米深的玉华矿井,采访专攻煤矿灭火的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徐精彩,写出《精彩人生》。

2005年,张严平获得新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奖”,以及全国记协授予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次年,她被推举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特邀理事,还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2006年,她参加了“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为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之后,张严平采写了《农民为乡村医生立碑》《大医有魂》等作品。另外,张严平采写的普通人物的稿件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流星划出的生命绝唱》《苦难中飞出一只阳光鸟》《用爱点燃爱》等。

2007年,张严平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还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2007年10月,张严平在《张严平亲历党的十七大:我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中记录了自己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经历和感悟。在5·12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张严平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去到汶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绵阳市、绵竹、什邡市都江堰市等重灾区,主笔完成近万字的长篇通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该稿件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200家媒体采用,增强了灾区及全中国人民的信心,也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而且,她主笔的《走向希望的春天》受到很多媒体及读者的来信致电,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夸奖,李长春说:“谢谢新华社,派出了最强的力量,派出了最熟悉灾区情况的记者。”另外,她主笔完成的《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一个心灵》,再次感动许多读者。

2009年初,张严平、杨迪与李章军共同采写的《永远的巴山红叶》中展现了优秀女纪检干部四川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忠于党和人民,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决心。同年,张严平获得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以及全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张严平采写了《最后的钟声》《他用生命留下一片光明》《玉麦的守望》等报道。

近年情况

2021年12月,张严平创作的《君生我未生》出版,她在该书中从妻子的视角对丈夫杨南生一生挚爱的航天事业进行了回顾,书中还记录了她与杨南生的爱情故事。2022年3月,张严平走进新华出版社“新华读书”栏目组访谈间,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创作细节。2022年11月,央视《国家相册》推出一期名为《谁是杨南生》的节目,张严平在其中讲述了她丈夫杨南生的事迹。

主要作品

新闻稿件

书籍作品

数据截至2024年4月17日

参加节目

数据截至2024年4月17日

个人生活

读书是张严平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她可以在不同的书里找到方向和指引。除了看书,她也喜欢听音乐,思考,与朋友们交流。

张严平的丈夫杨南生,1921年12月29日出生,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探空火箭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4年,张严平因采访全国两会认识杨南生。1986年,相差30多岁的杨南生和张严平走到了一起。张严平在《君生我未生》一书中写道:“至今,我都坚信,爱与友谊没有年龄差距的障碍,知音必定存在于那些对生命,对人生,对美深深相契的心灵中。”2013年3月5日,张严平的丈夫杨南生逝世,享年91岁。

获得荣誉

数据截至2024年4月17日

人物评价

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长期从事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尤以人物报道见长,文章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深受读者喜爱。(人民网评)

白芳礼、王顺友、郭秀明、张云泉等,也许你不熟悉她的名字,但对她笔下的这一个个人物一定有所了解。她获得了中国新闻界几乎所有的大奖,仍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灵。她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新华社评)

张严平同志精于业务,具有较高的新闻采写水平,其作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以其真挚的情感、诗性的眼光、朴素而富于张力的文字,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有许多在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对其作品进行专门研究。(山大视点评)

参考资料

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候选人事迹简介.光明网.2024-04-17

张严平: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山东大学文学院.2024-04-18

张严平 Yanping Zhang.豆瓣读书.2024-04-18

校友张严平: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山大视点.2024-04-17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2009年)获奖者名单.中国记协网.2024-04-17

著名航天专家杨南生妻子张严平回忆录《君生我未生》出版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2021-12-06

三八妇女节特辑|“新华读书”专访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搜狐.2024-04-22

人物采访如何破" 壳"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传高招.人民网.2024-04-17

爱因信仰而璀璨.新浪网.2024-04-17

用爱点燃爱.中国青年报.2024-04-17

永远的巴山红叶.新浪新闻.2024-04-17

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 首场巡回报告在海军举行.中国青年报.2024-04-22

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发言摘要.光明网.2024-04-22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新华网.2024-04-17

谁是杨南生?.央视网.2024-04-18

走不出雪山上那双眼睛.新浪新闻.2024-04-17

穆青传.豆瓣读书.2024-04-17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王顺友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新华网.2024-04-17

读张严平《君生我未生》:两颗高洁纯粹的灵魂,因为爱而永不分离.搜狐文化.2024-04-23

将军没有远行 将军感动中国.光明网.2024-04-22

退休老人白芳礼蹬三轮车资助300名贫困学生.新浪网.2024-04-17

精彩人生——记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徐精彩.新浪网.2024-04-17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倡议书 .央视网.2024-04-22

农民为乡村医生立碑——记乡卫生院院长刘易.搜狐网.2024-04-17

通讯:大医有魂——记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一).新浪网.2024-04-17

张严平亲历党的十七大:我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中国政府网.2024-04-17

最后的钟声.光明网.2024-04-17

他用生命留下一片光明.中国青年报.2024-04-17

玉麦的守望.凤凰网.2024-04-17

群众眼中的汪洋湖.中国青年报.2024-04-17

老百姓的“金法官”.中国法院网.2024-04-17

流星划出生命“绝唱” 一封令人落泪的网上遗书.新浪网.2024-04-17

苦难中飞出一只阳光鸟.新浪网.2024-04-17

赤子花,心中的花.新浪网.2024-04-17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中国人大网.2024-04-18

走向希望的春天.光明网.2024-04-18

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一个心灵.光明网.2024-04-18

张严平:在爱与苦痛中开出花朵.百家号.2024-04-17

杨南生,我的爱人科学家.人民网.2024-04-18

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搜狐网.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