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贝村,是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下辖村,也是苗族村寨的典型代表。截至2023年11月,该村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7.3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全村共有441户2206人。

摆贝村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为1390米,其所处兴华水族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明代时期,摆贝村祖先广西大苗山的苗族人沿着都柳江向北迁徙,居住在月亮山地区。1956年,摆贝村随乡划入三都水族自治县。1963年,摆贝村复为榕江县辖地。2017年,摆贝村被挂牌为第二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10月,摆贝村被拟命名为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摆贝村曾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省“第五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摆贝村非遗相关产业共计收入8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93.97%。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期,摆贝村祖先广西大苗山的苗族沿着都柳江向北迁徙,居住在月亮山地区。1956年,摆贝村随乡划入三都水族自治县。1963年,摆贝村复为榕江县辖地。

2005年,摆贝村被列为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州级民族文化保护村寨。2012年,摆贝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摆贝村被挂牌为第二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12月,摆贝村被评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022年4月,摆贝村苗族蜡染刺绣展馆被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评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同年11月,摆贝村被中共榕江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评为“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示范村”。2023年,摆贝村入选贵州省“第五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同年10月,摆贝村被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拟命名为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摆贝村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距县城57公里。该村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为1390米。

气候

摆贝村所处兴华水族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季炎热。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气温-2℃(2008年1月16日);7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34℃(2011年7月25日)。最低月均气温2℃(2008年01月),最大日温差12℃(2011年3月28日)。无霜期年平均304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57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660毫米(199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7月最多。

地形地貌

摆贝村所处兴华水族乡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山高谷深。地形分为高山深谷地貌。乡境以都柳江为界,北岸属雷公山山脉,最高峰为姑飞坡,海拔1401米;南岸属月亮山山脉,最高峰为古那坡,海拔1149米。

水文

摆贝村所处兴华水族乡境内河道属珠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摆贝村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7.3亩。

矿产资源

摆贝村境内有锑矿,已开采。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摆贝村森林面积18272亩,森林覆盖率77.04%。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1月,摆贝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

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11月,摆贝村共有441户2206人,苗族占99.99%。

政治

经济

第一产业

2024年,摆贝村楠木育苗达40万株,榉木育苗10余万株,杉木育苗5万余株,预计产值可达120万余元。该举措带动摆贝村400余人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发放工资总计135万余元。

第二产业

2023年,摆贝村非遗相关产业共计收入80万元,人均收入提高了11.74%,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93.97%。

第三产业

2023年至2025年2月,前往摆贝村的旅游人数超过了20万人次,为村集体创收4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80余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2年,摆贝村有完小1所。

医疗事业

截至2012年,摆贝村有村级卫生室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12年,摆贝村电话、电视覆盖全村,有农家书屋1个。

体育事业

截至2012年,摆贝村有篮球场1个。

交通

截至2012年,摆贝村出村道路硬化5公里,通组硬化4公里,占全村道路硬化的80%。

文化

家族文化

摆贝村的姓氏主要由杨、潘、刘、姜、向、韦等十几个姓氏构成。这些姓氏在不同时期从中国各地迁徙而来,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明朝中叶、最晚则是建国前后,有些来自湖南省来,有的来自于江西省。最早在摆贝建寨的是刘姓和姜氏的先民,当时居住在摆贝后山乌绞的刘氏、姜氏先民发现摆贝山清水秀、环境宜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是块居住的好地方,因而从乌绞迁移到此安居建寨。后来不同姓氏的民众慢慢从各地迁徙到此聚居,最终形成了以血缘关系和“认兄弟”形式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

民族节日

摆贝村不仅完整传承着十三年一次的神秘鼓藏节,还有一年一度的苗年节、插秧节、薅秧节、粽粑节、吃新节等优秀传统民族节日。

鼓藏节

鼓藏节是最古老、神秘、圣洁、悲壮、惊心动魄的清明节。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为每13年过1次,不定期靠占卜确定。

苗年节

苗年节是一年一度的庆丰收、祈平安的古老传统节庆。摆贝的苗年节可热闹了,包含农耕体验活动、祭祖仪式、摆贝百鸟衣服饰大巡游、千年古曲献艺助唱、“跳月”活动、苗年长桌宴、踩芦笙、古瓢舞展演活动,以及蜡染刺绣现场制作展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百鸟衣,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刺绣而成,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同时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风景名胜

苗王坟

在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有一座葬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年)的“苗王坟”,是一座反向葬于山中的古墓。“苗王坟”用青石围砌,面阔4.2米,高1.5米。墓碑雕刻有筒瓦、龙鱼吻,墓两侧有青石垄前先伸展2.4米。前部有四块石碑,其中三块小碑倒埋于坟体之上;一块大碑立于坟前。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此墓多次被盗,经当地文物部门清理发现,墓室分为上、中、下三层。截至2021年,该墓是榕江县发现的唯一一座三室墓穴的苗族古墓葬。“苗王坟”于1987年被榕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向先进典型学习|刘正文:怀赤子匠心 乘“村超”东风 将“流量”变现 展摆贝新姿.百家号.2025-02-17

【甜甜榕江】“云顶村庄 千年摆贝”苗年节系列活动来袭!.微信公众号.2025-02-17

简介.榕江县人民政府.2025-02-17

10月26日,齐聚兴华水族乡,共同欢庆兴华水族乡四十周年庆盛典,载歌载舞,共享盛宴!.微信公众号.2025-02-17

【党员故事】为摆贝非遗赋能的罗丽萍.微信公众号.2025-02-17

新春走基层 | 摆贝村的华丽蝶变.微信公众号.2025-02-17

流量转化强劲 “村超”持续助推乡村振兴.百家号.2025-02-17

榕江县摆贝村 | 藏于深山人未知,开启治愈系的乡野慢生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5-02-17

探秘贵州榕江苗王古墓:地上形制仿官轿.中新网.2025-02-1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中国政府网.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