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赞(363-448年),字奉国,上谷昌平(今昌平区)人。北魏大臣,前秦东莱郡太守寇修之之子,道士寇谦之之兄。
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前秦仆射韦华以为功曹。后秦灭亡后,投奔北魏,历任魏郡太守,封县侯,迁南雍州刺史,封河南省郡公。
太平真君九年(448),去世,享年八十六。遗令薄葬,敛以时服。世祖悼惜之,谥号宣穆。
人物生平
寇赞,字奉国,上谷郡人,因难徙冯万年。父寇修之,字延期,苻坚东莱太守。寇赞弟寇谦之有道术,世祖拓跋焘敬重之,故追赠寇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区刺史、冯翊郡公,赐命服,谥曰秦哀公,诏秦雍二州为立碑于墓。又赠修之母为冯翊郡夫人。及宗从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民者七郡、五县。
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华为冯翊太守,召为功曹,后除睢县县令。后秦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妥远将军、魏郡太守。其后,秦雍之民来奔河南省、荥阳市、河内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轵县侯,治于洛阳市,立雍州之郡县以抚之。由是流民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郡,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而接待不倦。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
太平真君九年(448)卒,年八十六。遣令薄葬,敛以时服。世祖悼惜之。谥曰宣穆。
轶事典故
“因难徙冯翊万年”可见是由于战乱逃来,“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秦雍之民来奔河南省、荥阳市、河内者户至万数”、“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可见当时是被推为了坞壁主,而且深得流民的民心,众望所归,影响极其大,然后“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表明北魏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对坞壁主寇赞加封官职以此来拉拢他们的势力,对于北魏稳定中原统治具有很大的作用。
初,寇赞之未贵也,尝从相者唐文相。文曰:"君额上黑子入帻,位当至方伯封公。"及贵也,唐文以民礼拜,仍曰:"明公忆民畴昔之言乎?尔日但知公当贵,然不能自知得为州民也。"寇赞曰:"往时卿言杜琼不得官长,人咸谓不然。及杜琼被选为啡县令,卿犹言相中不见,杜琼果以暴疾,未拜而终。昔魏舒见主人儿死,自知己必至公,吾常以卿言杜琼之验,亦复不息此望也。"乃赐唐文衣服、良马。
亲属成员
父亲:寇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哀公
弟弟:寇谦之,著名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