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藤(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orana racemosa var. racemosa)为旋花科飞蛾藤属植物。飞蛾藤的全草或根具有解表,解毒,行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风寒,食滞腹胀,无名肿毒。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浙江省、湖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等地,以及越南锡金王国尼泊尔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西北山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3,200米的石灰岩山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茎缠绕,草质,圆柱形,高达10米,幼时或多或少被黄色硬毛,后来具小瘤,或无毛。叶卵形,长6-11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具钝或锐尖的尖头,基部深心形;两面极疏被紧贴疏柔毛,背面稍密,稀被短柔毛至绒毛;掌状脉基出,7-9条;叶柄短于或与叶片等长,被疏柔毛至无毛。

复总状花序腋生,或多或少宽阔地分枝,少花或多花,苞片叶状,无柄或具短柄,抱茎,无毛或被疏柔毛,小苞片钻形;花梗较萼片长,长3-6毫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萼片相等,线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通常被柔毛,果时全部增大,长圆状匙形,钝或先端具短尖头,基部渐狭,长达12-15(-18)毫米,或较短,宽3-4毫米,具3条坚硬的纵向脉,被疏柔毛,尤其基部;花冠漏斗形,长约1厘米,白色,管部带黄色,无毛,5裂至中部,裂片开展,长圆形;雄蕊内藏;花丝短于花药,着生于管内不同水平面;子房无毛,花柱1,全缘,长于子房,柱头棒状,2裂。蒴果卵形,长7-8毫米,具小短尖头,无毛;种子1,卵形,长约6毫米,暗褐色或黑色,平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3200米的石灰岩山地。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至陕西省甘肃省均有分布,多生于灌丛。分布印度尼西亚,印度西北山区,锡金王国尼泊尔越南泰国。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