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脉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arguta (Sieb. et Zucc.) Planch. ex Miq. var. nervosa C.F.Liang),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是一种大型落叶藤本植物。叶坚纸质,近圆形,长6-9厘米,宽4.5-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侧稍不对称;边缘锯齿不内弯,背面脉腋上和主脉及侧脉下段的两侧有少量卷曲柔毛,叶脉在两面均显著,侧脉6-7对,上段常分叉。果熟时紫褐色,柱状长圆形,长2.5-3厘米,顶端有短喙。生长于海拔700-3600米的山林中、溪旁或湿润处。

植物形态

凸脉猕猴桃为大型落叶藤本,小枝基本无毛或幼嫩时星散地薄被柔软绒毛或茸毛,长7-15厘米,隔年枝灰褐色,直径4毫米左右,洁净无毛或部分表皮呈污灰色皮屑状,皮孔长圆形至短条形,不显著至很不显著;髓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叶膜质或纸质,卵形、长圆形、阔卵形至近圆形,长6-12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急短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等侧或稍不等侧,边缘具繁密的锐锯齿,腹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绿色,侧脉腋上有毛或连中脉和侧脉下段的两侧沿生少量卷曲柔毛,个别较普遍地被卷曲柔毛,横脉和网状小脉细,不发达,可见或不可见,侧脉稀疏,6-7对,分叉或不分叉;叶柄长3-6(-10)厘米,无毛或略被微弱的卷曲柔毛。

花序腋生或腋外生,为1-2回分枝,1-7花,或厚或薄地被淡褐色短绒毛,花序柄长7-10毫米,花梗8-14毫米,苞片线形,长1-4毫米。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直径1.2-2厘米;萼片4-6枚;卵圆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边缘较薄,有不甚显著的缘毛,两面薄被粉末状短茸毛,或外面毛较少或近无毛;花瓣4-6片,楔状倒卵形或瓢状倒阔卵形,长7-9毫米,1花4瓣的其中有1片二裂至半;花丝丝状,长1.5-3毫米,花药黑色或暗紫色,长圆形箭头状,长1.5-2毫米;子房瓶状,长6-7毫米,洁净无毛,花柱长3.5-4毫米。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长2-3厘米,有喙或喙不显著,无毛,无斑点,不具宿存萼片,成熟时绿黄色或紫红色。种子纵径约2.5毫米。

分布与生长环境

凸脉猕猴桃产于中国四川、云南省河南省浙江省等省。生长于海拔700-3600米的山林中、溪旁或湿润处。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天台山。

植物鉴别

本变种在本种中较易辨的特征是叶缘锯齿不发达,浅且圆,齿尖短而内弯;叶片干后大多呈黑绿色。

属下变种

软枣猕猴桃原变种

叶膜质,较大,阔椭圆形,有时为阔倒卵形,长8-12厘米,宽5-10厘米,基部圆形,边缘锯齿不内弯;背面仅脉腋上有白色髯毛;叶脉很不发达显著。花药暗紫色。果成熟时绿黄色,球圆形至柱状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钝喙。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浙江省云南省等省,主产东北地区朝鲜日本有分布。

原变种为本属本种中分布较广,天然产量较大,经济意义较大,利用历史较长的一种。其果实主要用于生食,酿酒,加工蜜饯果脯等。外国引种本变种大多用作绿化观赏植物。

软枣猕猴桃(英拉汉植物名猕)(新组合)

叶纸质,卵形或长方椭圆形,长8-12厘米,宽4.5-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为阔楔形、截平形至微心形,两侧常不对称;边缘锯齿浅且圆,齿尖常内弯;除背面脉腋上有少量髯毛外,余处洁净无毛。花淡绿色,花药黑色。果熟时紫红色,柱状卵珠形,长2-3.5厘米,顶端有喙,萼片早落。

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北、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生于海拔700-3600米的山林中、溪旁或湿润处。四川、云南等省是主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市(现为康定县)。

陕西猕猴桃(拉汉种子植物名猕)

叶纸质,阔椭圆形、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12.厘米,宽5-9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两端常后仰,边缘锯齿不内弯,腹面无毛,背面普遍被卷曲柔毛,中心部分较多。花淡绿色,花药黑色。果卵珠形,长约2.5厘米,顶端有较尖的喙,萼片早落。

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等省。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林中。

心叶猕猴桃

叶膜质,阔卵形至圆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顶端急尖至突尖,常后仰,基部心形,边缘锯齿细且密,不内弯,腹面的靠边部分常有少量小刚毛,果期脱落,背面侧脉腋乃至侧脉上段分支的脉腋上有白色髯毛。花乳白色,花药黑色。

辽宁省吉林省山东省浙江省等省。生于海拔700米以上山地的丛林中。朝鲜日本有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