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尼科”·廷贝亨(荷兰语:Nikolaas "Niko" Tinbergen,1907年4月15日—1988年12月21日)是一位荷兰动物行为学家与鸟类学家。他在动物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构成和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73年与卡尔·冯·弗里希、康拉德·洛伦茨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著作有《本能的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及《银鸥世界》等。
人物经历
廷贝亨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后进莱顿大学攻读生物学,30年代在莱顿大学任教期间从事动物行为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荷兰被德军占领后,他受拘禁直至战争结束。1949年他再度开始与洛伦茨合作,并于同年应邀至英国牛津大学工作。在英国期间,他参加了对工业黑化现象的研究,并试图将行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包括婴儿孤独症(坎纳氏综合征)。
1974年,因廷伯根的开创性贡献,他和洛伦茨及K.von弗里施共获首次颁发给行为学研究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贡献
廷贝亨认为动物行为学有四个重要问题:因果、成长、机制和演化。他提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四:行为的动因;行为的发育;行为的生存价值;行为的进化。他认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描述行为的内容及其发生背景。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行为的动机、发育和生存价值,并尝试重建进化过程。这些问题被认为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以及人类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基石。
家庭
他的哥哥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1969年诺贝尔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