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讼摩崖,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杨家寨猛舟渡河崖壁上,是一篇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90年)的判决书石刻。这篇石刻是中国历史上的罕见案例,其公开性表明了案件审判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历史背景

平讼摩崖石刻记载了一件发生在明朝万历二十八年的诉讼案件,由当时巡抚贵州的监察御史作出判决。这份判决书被直接刊刻在崖壁上,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这一现象反映了明代官府对司法公正性的重视程度。

文物发现

平讼摩崖石刻最初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普定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郑剑琴所发现。他在一次文物调查中得知杨家寨背后有石刻文字的信息后,亲自前往现场并雇用当地村民协助,最终成功地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石刻的尺寸为宽2.2米、高1.47米,采用楷体阴刻,共包含48行876个字,每个字大约3厘米大小。

参考资料

最公正判决书”一“晒”396年.新浪网.2024-11-12

最美多彩贵州丨漫游安顺,观山望瀑,安逸顺意…….最美多彩贵州丨漫游安顺,观山望瀑,安逸顺意…….2024-11-12

走进21℃的城市 | 活力普定,四季皆可玩,景色皆不同! .搜狐.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