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平等是一种理念,即对处于相似情况的人们给予同等的待遇,强调基本条件相近者应获得相同的对待。

平等概述

平等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类终极理想的组成部分。这种平等并非指物质上的绝对均等,而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的理解和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表现为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趋势。历史上,奴隶制度的废除便是这一趋势的一个例证。佛教同样提倡平等,认为一切生命都是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且众生的本质并无差别。

横向平等与纵向平等的区别

横向平等侧重于对处境相似者的平等待遇,而纵向平等则关注对不同背景个体的公正对待。

佛教中的平等观

佛教教导众生平等,无论个人的社会地位、出身或其他因素,都应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平等的机会。在古代印度,佛陀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人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和信仰自由。

支付能力原则与平等的关系

支付能力原则是税收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规定纳税人的税负应与其支付能力相对应。这一原则衍生出纵向平等和横向平等的概念,前者强调能力强者承担更多税负,后者则要求支付能力相当者缴纳税额一致。尽管这些平等概念广受欢迎,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的应用往往面临挑战。

税收公平中的横向平等

税负横向公平,又称税负水平公平,是对税负纵向公平的补充。它确保经济能力和纳税能力相同的人群缴纳相同的税款,不受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横向公平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人权体现,但由于难以界定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和纳税能力,其实现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

参考资料

财经名词解释:横向平等与纵向平等.新浪财经.2024-11-04

纵向关系→横向关系.简书.2024-11-04

横向平等.MBA智库百科.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