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产云南省西北部高山地区。花期5月,果期8—9月。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滇西山楂

【种拉丁名】:Crataegus oresbia W. W. Smith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区。生于光坡灌木丛中,海拔2500—3300米。模式标本采自香格里拉市

【海拔】:2500-3300

【命名来源】:[not. Bot. Gard. Edinb. 10: 26. 1917]

【中国植物志】:36:196

【英文植物志】:9:114

【组中文名】:毛序组

【组拉丁名】:Sect.Tomentosae Sarg.

【属中文名】:山楂属

【属拉丁名】:Crataegus

亚科中文名】:苹果亚科

【亚科拉丁名】:Maloideae Weber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6米,茎刺少,小枝圆柱形,微弯曲,幼时密被白色柔毛,不久脱落,老 枝灰褐色,散生长圆形浅褐色皮孔;冬芽卵状三角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 宽卵形,长4.5—6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下延成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稀疏重锯齿与3—5对浅裂片,上面散生柔毛,下面有稀疏柔毛,沿叶脉较密叶柄长1.8--2.8厘米,幼时有柔毛,老时减少;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边缘有腺齿,早落。伞房花序,直径3.5—6厘米,多花密集;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白色柔毛,花梗长 4—8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8毫米,边缘有腺齿;花直径约1厘米;萼 筒钟状,外面有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稍短于萼筒,先端圆钝,全缘,两面均有柔毛;花瓣近圆形,直径约5毫米,白色;雄蕊20,约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 柱2,稀3,柱头头状,基部有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带红黄色,外面微被 白色柔毛,稀近于无毛;萼片宿存,反折;小核2—3,两侧有凹痕。花期5月,果期 8—9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