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部村地处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东北部,为所属文部管区最大自然村。人口两千余人,村中姓氏以祝姓为主,是有名的文武“状元村”,村风优异。历史悠久,村中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北部,距海安港只有一步之遥。
村庄历史
悠悠三百年,弹指一挥间,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见证了文部村的历史。文部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条文武双全的“状元”名村,据有关族谱和地方史志等资料记载,文部祝氏先祖来自南京市,宋元时期入粤,先后迁徙东莞市、吴川市等地定居。清朝初年由广东省吴川县樟铺迁居海安港东之建村,因崇文而定村名为文部。文部村清朝年间有进士1人,举人、拔贡及文武秀才7人,民国时期,考进军校7人;建国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的有6人,其中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2人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全村大学(含大专)57人,中专生50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研究生3人,大学教授3人。历史名人:
祝元位,榜名祝遐龄,清爱新觉罗·载淳封授修职佐郎选训导岁进士。光绪二十年间,其为任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创建的徐闻县贵生书院主讲。至今村上尚存“进士”学位匾一块。
祝夏年,号绰夫,民国九年(1920年)入广东省立广州中学(旧制四年),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中国国民党中将,曾率部痛击华中地区日军,收复武汉战役,并在武昌接受日军的投降,国民党国防部高级参议。其儿子祝开景,华裔美籍电脑软件专家、数理博士,现旅居美国;祝开景子祝成宁及祝成寰都是南加州大学博士。建国后,人才辈出、出仕不断。郑可才,原任徐闻县副县长。祝开儒,任湖南株洲军分区某师副师长,南海东部中国石油党委书记。祝为豪,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某处处长。祝智芬,任武汉大学教授。文部村人祝开波,1956年被评为广东省农民劳动模范,1964年4月代表广东省上北京市参加全国农业代表大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等....
历史文物
虽年代远久,但村中还保存着许多的历史建筑群和文物:
祝元位被朝廷御赐的“进士”牌匾1块、
"清代习武铸铁关刀2把"每把关刀重11公斤,长1米,刀面宽29厘米,厚1.5厘米。
"兵器钯头1把" 钯头分三支叉尖,所以又称“三叉”,每支叉尖长40厘米,叉间距离各20厘米,柄长50厘米、
”两块习武石“习武石为长方形状,每块厚40厘米,长80厘米,重量100公斤。据说,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村上能一手举起一块100公斤重的习武石的青年就有10多人。
历史建筑
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见证了文部村的历史,据说这是参仿了吴川市祖籍地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广府特色。还保存有历史名人祝夏年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