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航空产业园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东南部,东承经济发展活力最强的长江三角洲,西接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原则,以芜湖宣城机场和芜湖产业技术基础为依托,重点引入通用航空产业与临空服务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园高端化定位和对外开放的关键动力。
历史底蕴深厚
春秋时,芜湖为吴国的边陲要塞鸠兹邑,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始称芜湖。芜湖得“两江交汇、舟之利”,在南唐时是“楼台森列”、“烟火万家”的富庶之地;明清时成为全国的浆染业中心;清代时位列全国“四大米市”之首;1876年被辟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民国时期,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经济加速崛起
芜湖市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幅为16.3%,2010-2013年连续四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2013年全市实现GDP2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总量位列全省第二位。
区位交通优越
芜湖承东启西,临江达海
铁路: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市和宣杭五条铁路在境内交汇;宁安高速铁路、京福高铁正在建设;商合杭高速铁路、皖赣客运专线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以上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20分钟到达南京市、合肥市,60分钟到达杭州市,90分钟到达上海市,3小时到武汉市,4小时到北京市、福州市。
公路:318、205国道穿境而过,芜合高速(G5011)、南京-芜湖高速公路(G4211)、上海-重庆高速公路(G50)、芜雁高速(S28)四条高速在芜湖市交汇。
航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约90分钟车程。正在规划建设中芜湖宣州机场,位于湾沚区境内,预计“十二五”末开工。
水路: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是国家对外籍轮开放港口,远洋货轮可直达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芜申运河(芜湖至上海市)工程已开工建设,该运河为三级航道,建成后可通航1000吨货轮,比从长江通行缩短航程118公里。
产业基础雄厚
芜湖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具备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四大支柱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已形成以奇瑞乘用车为龙头,以7家汽车生产企业为主体,以400余户零部件企业为产业链的千亿级产业。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主要车型,具备102万辆/年的生产能力。
材料产业:芜湖市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铜基材料加工基地。海螺水泥集团产能2.1亿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海螺聚氯乙稀型材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新兴铸管拥有世界先进的球墨铸铁管生产线,市场占有率和经营业绩居行业前列。
电子电器产业:芜湖是中国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基地之一,利用美的、格力电器、日立制作所三大品牌的集群优势,打造家电产业产业链。2013年,电子电器产业总产值达622亿元,仅家用空调器产量为1572万台。
电线电缆产业:芜湖市是“国家火炬计划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全国四大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之一。2013年全市电线电缆产业规模以上企业98家,实现产值423亿元。
航产体系全面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芜湖市装备制造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其中航空及配套设备产业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拥有天航科技集团、双翼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中航华东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芜湖潜水设备厂、空军5720厂等一系列在行业内领先的企业。
芜湖航空产业园重点引入通用航空产业与临空服务产业,通用航空产业包括通航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大飞机(C919)配套制造、通航运营、通航维修及航空特种设备及器材等方面,临空服务产业包括区域总部经济、国际会展中心、保税加工、航空物流、商贸金融服务及休闲旅游娱乐等方面。
科研资源丰富
芜湖地区教育发达,现有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内的11所本、专科院校,并拥有院士工作站12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1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 2个。
入驻企业介绍
芜湖钻石(奥地利)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制造有限公司:由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芜湖航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作为芜湖航空产业园的核心项目,以引进全球著名通用飞机制造商—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DA42(四座双发)、DV20(双座单发)两型飞机制造项目为龙头,建成世界一流的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企业。
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由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芜湖航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在我园内合资兴建。项目引进奥地利钻石飞机发动机公司先进技术,并为钻石飞机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