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藻(?-1647),明末古文家,字文正或文止,临川区腾桥人。他早年师从汤显祖,博览群书。天启七年(1627年),他在乡试中举。后来,他在南明时担任官上伉知县礼部主事。与艾南英章世纯陈际泰等人结成“豫章社”,倡导唐宋文风。顺治帝四年,艾南英去世,罗万藻为他料理丧事,数月后也去世。他的著作有《此观堂集》12卷、《十三经类语》14卷。

人物生平

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中行保举法,祭酒倪元璐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多次劝说、极力保举他入朝,而罗万藻婉言谢绝。弘光元年(1644),弘光帝朱由召他为上杭县知县。第二年,朱聿鐭朱聿键偏安福建省,提拔罗万藻为礼部主事。当时明朝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四处乱起,清兵进关,他忧国忧民。翌年(1646)八月,因挚友艾南英去世,数月之后,为人天性静穆、感情专注的罗万藻也忧愤地离开人世。

罗万藻天资聪颖,英敏过人,幼年拜戏剧大师、文学家汤显祖为师,博览群书、广纳百家之言。万历末,与同乡陈际泰章世纯、艾南英结“豫章社”,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大力倡导唐宋派文风、制义时文,名噪一时,并称为“临川区四才子”,时称“江西省四家”、“艾、章、罗、陈”。他在制义创作方面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取得较高的成就。其时文坚洁深秀,囊括百家之言,颇引人入胜,且能切中时弊。清代方苞评价他能“以深微高韵远情,超然尘埃之表”。

罗万藻曾于知府对联,联云:佛塔七八层,中容大鹤;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中容”谐《中庸》,“大鹤”谐《大学》,“里记”谐《礼记

个人作品

罗万藻学识广博,著述颇丰,有《此观堂集》12卷、《十三经类语》14卷,均存于《四库全书总目》;另有《罗文止稿》、《制义》专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