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火棘(学名:Pyracantha koidzumii),又名台湾火刺木、台东火刺木、赪桐,是蔷薇科火棘属的植物,为台湾的特有植物。原生于花东纵谷花莲县秀林乡和平村之河床及河流两岸,分布于台湾本岛,常生于生河岸多石地区、荒野或丛林中。台湾火棘是一种常绿丛生灌木,小枝往往呈刺状,幼时有柔毛,老时深灰色,有纵皱纹,无毛。

形态特征

台湾火棘是一种常绿丛生灌木,小枝往往呈刺状,幼时有柔毛,老时深灰色,有纵皱纹,无毛。叶常3-5,丛生于小枝上,叶片长椭圆形至窄倒卵形,长3-4.5厘米,宽0.7-1.2厘米,先端微凹或截形,基部楔形,叶边全缘,上面光亮,下面苍白色,幼时密被短柔毛,逐渐脱落。花序为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花梗长5-11毫米,被稀疏柔毛;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三角形;花瓣近圆形或广卵形,长3.5-4毫米,宽3-4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有稀疏柔毛;雄蕊20,花丝长2-3毫米;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子房外被柔毛。梨果扁球形,直径6-8毫米,桔红色,萼片宿存;小核5,三稜形,棕黄色。

分布范围

台湾火棘分布于台湾卑南、恒春镇及东海岸各地,原生于花东纵谷花莲县秀林乡和平村之河床及河流两岸。

主要价值

台湾火棘在观赏用途上主要用作切花,是难得的观果花材,其果色鲜红、繁密,十分惹人喜爱。也是良好的盆景材料,作盆景时花果皆可观。

保护现状

台湾火棘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