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1912-1924)》内容简介:在20世纪中国法制史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1912-1928)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被认为是中国法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清末修律的重要成果被保留下来,北洋政府援用了清末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对清末一些法律草案进行了简单修改后,依立法程序予以颁布生效。这一时期,北洋政府也引用了西方法律原则,继续在清末法制改革未及之领域进行新的立法活动。北洋政府的各种立法活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一些可贵的经验和教训。《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1912-1924)》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国会对中国法制建设的促进作用,全书分八个部分,全面论述了民国国会与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对中国法制建设的促进意义。书中突破了意识形态框架的束缚,利用珍贵的原始档案史料,借鉴法学研究方法,深化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史研究。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1912-1924)》编辑推荐:突破意识形态框架的束缚,利用珍贵的原始档案史料,借鉴法学研究方法,深化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史研究。
作者简介
严泉,1973年生,男,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上海市“曙光学者”,兼任上海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副主任。著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民国制造:国会政治制度的运作,1912-1924》、《台湾的中产阶级》等专著5部,参编4部。曾在《二十一世纪》(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媒体发表书评、随笔多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市级课题14项。2008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香港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台湾政治大学国研中心访问学者,上海台湾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曾先后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任职。
图书目录
绪论
一、民初法制研综述
二、研究问题与不足
三、研亢方法与内容设计
第一章民国国会的立法历程
一、临时参议院时期
二、第一届国会时期
三、第二届国会时期
第二章国会的立法制度与技术
一、国会的立法制度
二、国会的立法技术
三、中日立法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国会选举法规的制定
一、国会选举法规的制定与修改
二、国会选举制度的基本法律
三、国会选举施行的法令规则
四、国会选举法律的制定过程
五、国会选举法规的比较审视
第四章国会组织法规的制定
一、临时参议院的组织法规
二、国会组织的基本法律
三、国会参议院的组织法规
四、国会众议院的组织法规
五、国会宪法会议的组织法规
六、国会组织法规的制定过程
七、《众议院规则》的中日比较
第五章国会与行政法规的制定
一、行政组织法规的制定
二、文官制度法规的制定
三、行政行为法规的制定
第六章国会与财经法规的制定
一、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的财经法规
二、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的财经法规
三、第一届国会时期的财经法规
第七章国会与地方自治法规的制定
一、省自治法规的制定
二、县自治法规的制定
三、中日地方自治法规的比较
结论
一、国会与民国早期的法制建设
二、比较法视野中的立法制度与技术
三、国会立法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