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部农谭》是焦循的一部戏曲理论著作。
书籍介绍
这部作品是在柳荫豆棚下与乡亲们谈论“花部”剧目的笔记集合。清朝时期,两淮盐务机构通常会同时储备“花部”和“雅部”两种类型的戏曲表演团体,前者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等多种形式,统称为“乱弹”。然而,当时的文人雅士普遍轻视这些地方戏曲,鲜有人关注并对其进行学术探讨。焦循则与众不同,他公开表示自己偏爱“花部”戏曲,并在《花部农谭》的序言中强调这本书只是自己的个人见解,不足以为学者所看重。他将书命名为“农谭”,体现了他对流行文化的独特喜好和勇气。在这本书中,焦循选择了十个著名的“花部”剧目,详细叙述剧情,并进行了考证和评论。他特别推崇《赛琵琶》和《清风亭》,并对那些贬低“花部”戏曲的人持批判态度。他认为,《赛琵琶》在艺术成就上超越了《琵琶记》。在对具体剧目的分析中,焦循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剧创作的看法,强调历史剧应兼顾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虚构性的平衡。他还重视戏剧情节的紧张性和娱乐性,提倡通过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观众。此外,焦循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他强调角色性格的复杂性,例如在讨论《赛琵琶》中的陈世美时,他指出虽然这个角色行为恶劣,但在某些时刻也会表现出后悔的情绪,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使得角色更加立体丰满。《花部农谭》不仅保存了许多民间地方戏曲的重要资料,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戏曲批评观点。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地方戏曲的作品,它在中国戏曲史和戏曲批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焦循《花部农谭》,曲论中的极品,了解一下吧.百家号.2024-09-11
走近民众的《花部农谭》.搜狐网.2024-09-11
花部农谭.中国知网.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