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明史研究》是2011年由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作者徐泓

基本信息

作者: 徐泓 出版社: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和「多元结构」的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评价很不好的王朝,过去的历史学家在评论明代历史时,都指出这个王朝的许多缺点;然细究明代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却也留下不少辉煌的成果,唯有坚守历史学工作者的职业伦理,才能在评价明代的历史地位时,得到和而不同的共识。

近年来,各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大力推动明史研究,明史遂为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重心,而明史的教学与研究也日渐多样化,理论与方法取向愈趋新颖,并以社会史、文化史、生态史、医疗史、性别史研究为主流趋势。未来台湾省明史学界必须扩大与境外学者的交流合作;不断接受新论题、新方法与解释理论的挑战,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作者徐泓教授学养深厚,其明史造诣尤称独步,是华语世界明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於书中详尽地描绘当代明史研究的学术史脉络,以民国初年至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为基础,兼及台湾明史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二十世纪以来两岸三地明史研究学者及其作品的概况。全书体大思精,是一窥明史堂奥的指引,值得研究者细读。

此书分为三篇十七章:第一篇为第一至第七章,综论明代历史地位、史籍编印及整个朝代的重大事件;第二篇为第八章至第十二章,评述罗香林、郑梁生、韦庆远何炳棣等明史研究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贡献,以及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第三篇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论述经济、政治、学术等面向的重要明史研究著作及研究入门要籍。

作者简介

徐泓

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於福建省建阳县,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国家文学博士。现任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与厦门大学终身讲座教授,明代研究会常务监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员。

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艺术史研究所所长,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兼人文学部创设学部部长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署理院长,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创系主任、教务长及代理校长,明代研究会理事长。

已发表明清盐业、明清社会风气、明代婚姻与家庭及国内大移民、明代城市、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及明清历史学相关专书论著九十馀种、学术评论五十馀篇及历史普及读物三十馀篇。

目录

序一 吕士朋

序二 陈支平

作者序

第一篇

第 一 章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 二 章 明代史籍之编印与研究

──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一)

第 三 章 明朝开国史之研究

──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二)

第 四 章 靖难之变与明朝对外关系之研究

──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三)

第 五 章 明代中期政治社会经济之研究

──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四)

第 六 章 明朝衰亡与南明抗清之研究

──1971年间的明史研究(五)

第 七 章 台湾的明史研究(1950-2011)

第二篇

第 八 章 郑和下西洋目的与性质研究的回顾

第 九 章 罗香林对中国移民史研究的贡献

第 十 章 郑梁生对嘉靖大倭寇研究的贡献

第十一章 韦庆远先生的张居正研究

第十二章 何炳棣在明清科举与社会流动研究史的地位

第三篇

第十三章 经济学家的历史之眼

──序《边镇粮饷》

第十四章 明代政治发展百科全书

──评《明代政治史》

第十五章 读孟森先生《明史讲义

第十六章 学术有传承,研究日日新

──序《明史论文提要》

第十七章 明史研究入门要籍

各章原始出处一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