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爽,男,汉族,1986年1月生于湖南长沙,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已在国际一流数学期刊如Inventiones Mathematicae、Cambridge Journal of 数学、Duke Mathematical Journal等上发表论文数篇。
人物经历
缪爽200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基地班,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初全职回国,入选2019年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现任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成果
缪爽与合作者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部分揭示了三维电磁激波的形成机制;证明了星体自由界面的形变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两体运动的轨迹;得到了临界波映照方程能量集中爆破解的刚性和稳定性。
荣誉
曾获得2014年新世界数学奖博士论文银奖,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2年7月,获得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数学银奖。
人物观点
缪爽选择武汉大学是因为母校给予他的自由学术氛围。武汉大学崇尚学术、尊重学者、关爱学生,数学与统计学院致力于实现“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营造自由开放与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缪爽在这样的氛围中从课堂走向科研,从学子走向导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数学工作者。他将“因材施教,以德服人”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本科生开设了《数学物理方程》《常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等课程。
缪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才不会感到枯燥,而是乐在其中。他的办公室里设有黑板和白板,便于与学生探讨问题,这些黑板见证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教书育人的努力。缪爽的研究方向是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认可,为数学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认为,取得的成果和荣誉只是代表过去,而坚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才是科研人需要矢志不渝坚持的。
他强调,做研究要静心沉潜,但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他珍惜把握每一份与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学习不同方面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