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丰,中国诗人、作家、当代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在美学、电影美学、道教文化研究、历史文化考察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他的作品包括《现代电影美学导论》《中国道教文化》《有限的智慧》《文明的重建》等。

人物经历

朱小丰在社会活动方面也有广泛的参与。1991年起,他组织了大量的实地科学和文化考察研究活动。1995年,他与美国的贝特西·达蒙女士在成都共同主持了第一届“水的保卫者”活动,使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在中国成为合法的艺术活动。

1996年,他又与贝特西在拉萨市主持了第二届“水的保卫者”活动,并在成都组织了“活水公园”的设计建造。

在最近十余年里,朱小丰参与了很多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例如,他在《古滇国行考》中证实日本人及日本文化主要起源为远古和人民族和黑齿民族的分支。5·12汶川地震发生,他深入灾区作义工。2014年,他出版了《中国的起源》一书,从人类学角度,不从汉族视角来讲中国历史。

哲学思想

朱小丰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代表作《有限的智慧》和《文明的重建》中。

他提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文明、改写中国的历史。他重新读解了《尚书·虞夏书》等远古文献,提出《尚书》是用古雅语记述的官方文献,他还发掘出大量早已被人们遗忘的中国远古民族和部族的文明和历史。

著作

《现代电影美学导论》《有限的智慧》《文明的重建》《梦华烟逝的沧桑》《镜中叙事》《中国道教文化》《尚书虞夏书与远古中国》(该书仅发表了一部分)《古国行考》(部分发表)等专著,及《气候:敲向中国的警钟2003》《气候:敲向中国的警钟2007》

《巴国史纲》《古滇国行考》《古蜀别议》《古蜀文明探源》《屈原身世考》《金刚经研究》《艺术与人类文明起源探测》《老子与道德经》《哲学的起源与理性文明》《论尚书虞夏书》《论尚书虞夏书中的晚出文字》《尚书虞夏书中的窜入与误读》《谈美国政府的美元诈骗》《谈电影导演与电视导演的不同》《什么是电影》《新艺术报告》(1998、1999、2000)等数十篇论文。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