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那拉·淑慎(别名:娴妃、淑慎),是古装宫廷剧及小说《延禧攻略》中的角色,由佘诗曼(成年)、林辰涵(少年)饰演,其原型为清高宗继皇后,她是《延禧攻略》中的头号反派,出身于皇后辉发那拉氏家族,长相端庄大方,常穿华丽宫服,性格隐忍内敛,具有政治和管理才能。

辉发那拉·淑慎原为乾隆潜邸侧福晋,乾隆登基后被册封为娴妃。她前期温柔贤淑,心地善良,一心爱慕乾隆皇帝。然而,由于深陷后宫争斗,致使家族生变,她因此变得城府极深、阴险狡诈。在孝贤纯皇后、高贵妃相继去世后,辉发那拉·淑慎成为后宫最大赢家,晋升为皇贵妃,执掌六宫大权。在三年皇后丧期满后,她继立为皇后。然而,辉发那拉·淑慎心里一直倾慕乾隆皇帝,执着于爱,却没有得到回应。最终,在乾隆南巡的路上,她愤然断发,结束了这段只有付出却得不到帝王回报的悲情关系。在被遣送回紫禁城后,乾隆裁撤了其宫人,收回了皇后、皇贵妃、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乾隆原本打算废后,但最后因魏璎珞的求情,皇后辉发那拉氏保留了皇后名号。

角色经历

早期经历与性格转变

辉发那拉·淑慎的闺中之名为淑慎,其意取自“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当乾隆尚为爱新觉罗·弘历之际,她与孝贤纯皇后高宁馨一同入潜邸,获封侧福晋。虽出身满军旗,然家世背景不及富察皇后显赫,其父亦未得乾隆帝如高贵妃之父高斌那般的器重。入宫后,淑慎被封为娴妃,她对皇帝情深意重,满心期盼能与皇帝长相厮守,岁岁相伴。她自幼受父训教诲,淑慎在宫中言行谨慎,唯恐行差踏错。她性格前期温柔和顺,淡泊善良,既不依附皇后,亦婉拒高贵妃的笼络拉拢。淑慎一身才华却无意争斗,远离宫中勾心斗角,本欲明哲保身,安然度日。

奈何苏静好多次擅自替皇后招揽淑慎,此举引来了高宁馨的忌惮与迫害。在高贵妃的煽风点火之下,淑慎家族突遭变故,弟弟不幸病逝,父亲身陷囹圄,母亲更是在她面前撞墙自尽,临死前痛哭流涕,责备女儿不够争气。荔枝宴后,大嘉嫔被贬为贵人,淑慎奉旨抚养其子四阿哥爱新觉罗·永珹。得知高贵妃一党欲以虐待四阿哥之名陷害自己,淑慎看准时机,借纯妃苏静好之手揭露此事。随后,她在冷宫中告知已被贬为答应的嘉嫔,自己早已洞悉内情,并亲手将其勒死。嘉嫔临死前吐露,淑慎父亲之事乃高贵妃一手策划。再加上母亲死前的哭诉痛斥,淑慎终于明白,若想在这皇宫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赢得皇上的宠爱,掌握无上的权力。她发誓,定要让高宁馨付出惨痛的代价。

入主中宫

淑慎(娴妃)使了苦肉计,让乾隆同意把四阿哥永珹交给她抚养。后来在高贵妃的暗示下,她误以为是因为皇后撤走了给弟弟治病的太医,弟弟才没救过来,但实际上这是苏静好劝皇后做的。从这以后,淑慎就觉得皇后富察·容音是个伪善的人,心里彻底打定了主意要争皇后之位,开始悄悄谋划怎么给容音致命一击。

皇后怀孕的时候,淑慎故意去招惹高贵妃,聊天的时候总提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想让她们俩斗起来,自己好捡便宜。重阳节宴上,高宁馨把皇后从高台上推下去,皇后晕过去一直不醒。淑慎呢,在蝙蝠攻击太后的时候护住了太后,太后对她印象特别好。太后办寿宴,淑慎在高贵妃请来表演的铁水里加了金汁,铁水浇到高贵妃背上,高贵妃的伤越来越严重。淑慎跟她挑明了事情是自己干的,高贵妃觉得活着没意思就上吊自杀了。淑慎自己用身体护住皇帝,被铁水烫伤了,皇帝觉得她情深意重,就封她为乌拉那拉·如懿

淑慎拿以前的情分拉拢和亲王弘昼,发现苏静好暗恋富察·傅恒的秘密后,就怂恿纯妃去争皇帝的宠爱。皇后醒过来又怀上孩子,生下七阿哥爱新觉罗·永琮后,淑慎挑拨皇后和纯妃的关系,纯妃就害死了永琮,这也间接让皇帝和皇后关系变差,皇后最后跳楼自杀了。孝贤纯皇后去世后,淑慎当上慧贤皇贵妃,掌管六宫事务。太后觉得她贤良淑德,皇帝也同意,最后她当上了皇后,成了天下女子的表率。

与纯贵妃、令妃的权力斗争

皇帝带着众妃嫔在圆明园给皇太后办寿宴的时候,魏璎珞被封了贵人。皇后辉发那拉氏(淑慎)又去怂恿苏静好跟魏璎珞争宠,自己就坐在一旁看她们斗,把后宫的事儿看得明明白白,随便那些妃嫔怎么去争风吃醋。淑慎虽然把璎珞当成压制纯贵妃的一颗棋子,可心里也不由得对她有几分欣赏。她夸璎珞不管是在绣坊、长春宫辛者库,还是在这后宫之中,不管啥时候啥地方啥境遇,总能一步步往上走,出类拔萃。她还为璎珞不是男子感到可惜,觉得她没法去更广阔的天地大展身手。

淑慎借着魏璎珞的手让纯贵妃倒了台,还到冷宫里用风筝线把纯贵妃勒死了,总算是报了当年纯贵妃拉拢逼迫她的仇。后来她又设了个圈套,悄悄把知道尔晴设计皇帝的宫女琥珀送到魏璎珞跟前。这样一来,魏璎珞就心甘情愿地赐死了尔晴,也让皇帝开始怀疑璎珞进宫的动机。之后继皇后又让皇帝知道了璎珞喝避子汤的事儿,璎珞就这么彻底失宠了,皇后可得意了,在后宫一家独大。

与太后的矛盾激化

淑慎的父亲在赈灾时被人诬陷贪污。太后因为自己的侄子也卷进了这事儿,再加上老百姓怨声载道,就劝皇帝把淑慎的父亲给杀了。淑慎心里满是怨恨和悲痛,一个人跑到孝贤纯皇后跳下去的城墙角楼,在那儿待了一整天。深夜,站在角楼上的淑慎念起了完颜亮的反诗“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发誓一定要掌握更大的权力。

因为父亲的死,淑慎对太后怀恨在心。在袁春望的帮助下,她找到了皇帝乳母的绝笔信,从信里知道了太后当年杀母夺子的旧事。于是,她就设了个“母子离间局”,想让太后彻底垮台,顺便也让投靠太后的魏璎珞没了靠山。可太后破了这个局,还带着魏璎珞去圆明园隐居起来。这期间,淑慎生儿育女,在皇后的位子上坐得更稳了。

与魏璎珞的对抗与妥协

魏璎珞回宫后,淑慎和她联手对付顺嫔沉璧。淑慎想拉拢魏璎珞,就和舒妃小嘉嫔等人一起,在太后的和安公主祭祀仪式上,诬陷顺嫔是妖邪。可没想到魏璎珞临时变卦,这计划就泡汤了。后来沉璧除掉了小嘉嫔,还故意让淑慎对魏璎珞更加猜忌,淑慎就暗地里任由沉璧去设计陷害魏璎珞。

沉璧借着明玉的死,想引诱魏璎珞富察·傅恒私奔。哪晓得魏璎珞早就看穿了沉璧的阴谋,还靠怀孕彻底消除了皇帝对她的误会,稳稳地坐住了妃位。后来,淑慎和魏璎珞不再争斗,讲和了,她俩在后宫安安稳稳度过了十年。

失势与冷宫结局

淑慎与璎珞立下互不伤害之约,本以为能换得后宫片刻安宁,可这表面的风平浪静却让袁春望惶惶不安。他一方面不断撩拨,勾起淑慎对年龄渐长与皇位更迭的焦虑;另一方面又暗中谋划,致使众人对淑慎产生谋害皇子的怀疑。

弘昼受袁春望挑唆,起兵谋反,还极力鼓动淑慎一同合谋,在皇帝南巡途中设下重重埋伏。然而皇帝早有防备,将计就计,使得他们的阴谋彻底败露。后来,皇帝揭发了淑慎用密函与官员暗中联络之事。淑慎坦然承认,自己多年来一直在暗中布局,拉拢前朝官员,甚至曾计划在皇帝驾崩后,效仿孝庄文皇后掌控朝局。但她又言明,因对皇帝怀有深情,始终无法狠下心肠去伤害他。话锋陡然一转,淑慎当众痛斥皇帝,不懂珍惜深爱他的自己,却偏偏宠爱那看似无情的魏璎珞。言罢,趁众人不备,突然愤而断发,将多年积压的委屈与怨愤,尽情宣泄而出。

淑慎以这爱而不得、因情失智的姿态,博得了皇帝最后的怜悯。她虽心灰意冷地宣泄了内心的痛楚,却也巧妙地利用这看似疯癫的形象,为自己免去了谋逆的罪责。被遣送回紫禁城后,皇帝本打算昭告天下,废去淑慎的后位。好在魏璎珞念及旧情,以二十多年前在辛者库时,淑慎曾好心救她并派太医诊治之事为由,向皇帝求情,使其得以从轻发落。最终,淑慎只是被收回了皇后册宝,但名号尊位得以保留,起居待遇也一如往昔,直至离世。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辉发那拉氏薨逝。皇帝下旨以慧贤皇贵妃的礼制安葬,可实际规格仅相当于嫔位,且不举行国孝三年,这般处置,实则与废后无异。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之中。在番外《金枝玉叶》里,淑慎生前居住的承乾宫,已然破败荒芜,成了紫禁城中传闻里的鬼宫。

角色设定

身份背景

辉发那拉·淑慎出身于辉发那拉氏家族,在小说与电视剧中,她是反派一号。

外貌衣着

辉发那拉·淑慎在剧中被描绘为端庄大方、温婉贤淑的女性。她的容貌清秀,气质高雅,给人一种温婉而又不失威严的感觉。此外,作为皇后,她的服饰华丽而庄重,彰显出她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同时,她的装扮也体现了清朝宫廷的服饰文化和审美趣味。

性格特点

隐忍内敛:淑慎性格隐忍内敛,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图。在后宫的争斗中,她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所左右。

心思缜密:她心思缜密,善于观察和分析。在复杂的后宫环境中,她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果断决绝:当面临重大决策时,淑慎能够果断决绝地采取行动。她不会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也不会因为心软而放过敌人。

深情厚意:尽管在后宫中经历了无数的争斗和背叛,但淑慎对皇帝和身边亲近的人仍然保持着深情厚意。她愿意为了所爱之人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特殊设定

淑慎弟弟与母亲惨死后,从冷宫大嘉嫔口中知道了自己被高宁馨设计的真相。她在勒死嘉嫔后,回宫点燃了七盏灯,开启复仇与夺权之路。每当害自己家破人亡的人受到惩罚,她就会剪去灯芯熄灭一盏,告慰母亲与弟弟在天之灵。

资料:(注:以上辉发那拉·淑慎均用淑慎表述)

能力设定

政治智慧:辉发那拉·淑慎具备出色的政治智慧,她能够准确地把握朝廷的局势和皇帝的心思。在后宫和朝廷之间,她能够巧妙地周旋,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管理才能:作为皇后,辉发那拉·淑慎具备出色的管理才能。她能够妥善地处理后宫的琐事和纷争,维护后宫的秩序和稳定。同时,她也能够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事务,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谋略策划:辉发那拉·淑慎擅长谋略策划,她能够制定出精妙的计划来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在后宫的争斗中,她多次运用谋略来化解危机、打击敌人。

角色关系

资料:,以上仅举例部分

历史原型

辉发那拉·淑慎的历史原型是清高宗继皇后。爱新觉罗·弘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年),察哈尔省总管李荣保之女,大学士傅恒之姊。雍正五年(1727年),高宗为皇子时,世宗特别自治市册封为嫡福晋,时年16岁。次年,生长女夭折。又生第二子爱新觉罗·永琏及第三女。高宗继位,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十一年(1746年)生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孝贤皇后克勤克俭,不忘满族习俗,深得高宗敬重。  十三年(1748年)随高宗东巡,三月二十一日,病逝于德州船上。李治极悲哀,命兼程还京师,殡于长春宫,服缟素12日。特旨赐谥为孝贤纯皇后。十七年(1752年),葬昌瑞山孝陵(清东陵)西之胜水峪预为爱新觉罗·弘历所建之清裕陵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与弘历合葬裕陵,祔太庙。嘉庆、爱新觉罗·旻宁朝累加谥,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皇后乌拉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富察氏崩,进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市,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花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子二,爱新觉罗·永璂、永璟。女一,殇。

四十三年,上东巡,有金从善者,上书,首及建储,次为立后。上因谕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纯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从善又请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议从善罪,坐斩。

雍正十二年是选秀年,在二月的选秀中雍正帝把十六岁的她赐给乾隆当侧福晋,于当年十一月初八举行婚礼。九个月后弘历即位,封她为娴妃,其封号“娴”在内务府《鸿称通用》中记载的满语为“elehun”,意为“安和的、恬静的”。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富察氏富察氏死后,中宫之位悬缺。当时弘历三十八岁,正值中年,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娴贵妃晋封为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等到孝贤皇后的丧期满二十七个月,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举行了册立礼。

册立礼刚举行过半个月,那拉氏皇后就陪着皇帝展祖陵、西巡嵩洛、五台山进香,又下江南巡视。那拉氏春风得意,荣耀非常。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次年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当时的那拉氏皇恩优渥,倍受宠幸。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氏皇后陪爱新觉罗·弘历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成了皇后辉发那拉氏命运的转折点,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庆祝四十八岁千秋。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市,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进早膳时,皇帝还赏赐给皇后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皇后就没有再露面,陪着皇帝进晚膳的只有当时还是孝仪纯皇后的魏佳氏、庆妃陆姓、和容嫔和卓氏,此后,皇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后来才知道,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爱新觉罗·弘历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慧贤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后妃中最低一级的答应才有两名宫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离开人世,终年四十九岁,乾隆下旨以皇贵妃礼葬,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据当值史官记载,帝后同堂,“备极欢洽”,如果经过济南市时继后就怀恨在心,过后又如何能与皇帝“备极欢洽”。再者,继后剪发时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为什么年轻时不妒忌乾隆富察氏情深谊挚,反而此时醋海生波?其三,爱新觉罗·永琏爱新觉罗·永琮未夭折前乾隆都未曾明示立储之意,如果不是夭折后乾隆表明曾属意此二子为储君,世人并不得知二人曾被秘密立储。那么此说又该如何证明乾隆从未属意爱新觉罗·永璂承继大统?另外,储君人选是国家最高机密,天下只有皇帝知道,皇后本人又怎么知道被秘密立储的不是自己儿子呢?因此“为子断发”说同样不成立。

在《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谕旨中说“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 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市,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庵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富察氏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慧贤皇贵妃例行。

皇后辉发那拉氏过世之后,当时乾隆木兰围场打猎,听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那拉皇后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璂回宫。当时有个叫李玉鸣御史上疏,请依皇后礼举丧,结果竟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十二年后,又有一个名叫金从善的书生,上书爱新觉罗·弘历,谈到立后之事。乾隆还为此发怒道:“那拉氏本是我即位前的侧福晋。我即位后,因孝贤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贵妃又立为皇后。后来她自犯过失,我对她一直优容。国俗最忌剪发,她却悍然不顾,我仍然忍隐,不行废斥。她病死后,也只是减其仪等,并未削去皇后名号。我处理此事已经仁至义尽,况且从此未再立皇后。金从善竟想让我下诏罪己,我有何罪应当自责?他又提出让我立皇后。我如今已经六十八岁了,岂有再册立中宫皇后的道理!”竟因此将金从善处斩,从此之后,就没有人再敢提及皇后辉发那拉氏的事了。

实际上,那拉皇后的丧礼比慧贤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那拉皇后既未附葬清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皇后辉发那拉氏即不设神牌,死后也无享祭,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甚至在那拉氏死去过后的十二年还有人不断提起断发这件事,说明这是一件很离奇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史料能证明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可以称作那拉皇后之谜了。

登场作品

书籍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延禧攻略 的全部演职员 .豆瓣.2025-09-25

延禧攻略.豆瓣电影.2025-09-25

延禧攻略.豆瓣读书.2025-09-25

若曦开场才有甄嬛好戏? 捋捋20年清宫言情宇宙.千岛湖新闻网.2025-09-25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5-09-25

【清高宗孝贤纯皇后】.故宫博物院.2025-09-25

清史稿.识典古籍.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