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4式火箭筒于1976年开始由瑞典FFV军械公司研制,1982年定型装备瑞典军队。在20世纪70年代末,瑞典军方为了替换老式的60毫米火箭筒,开始了AT4反坦克火箭筒的研究计划。然而还没等瑞典军方决定是否装备这种武器,AT-4就走上了一个更加耀眼的T型舞台——它参加了美国陆军在1983年举行的步兵反坦克火箭的竞标活动,并击败了众多对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AT4发射空心装药破甲弹,采用铝或铜铝复合药型罩。穿甲过程分接触、烧灼、破甲、破甲后效果等几个阶段。破甲后效果能在车体内产生峰值高压、高热和大范围的杀伤破片,并伴有致盲性强光和燃烧作用。它取代了美国和NATO武器库内的M72 LAW火箭弹。
发展历程
瑞典FFV军械公司应瑞典陆军的要求,为了取代老式的小人式74mm火箭筒,于1976年开始研制AT-4式84mm火箭筒。在美国陆军1983年夏季进行的轻型反坦克武器选型试验中,该RPG7火箭炮以较优异的性能被选中,1985年9月,美国陆军正式决定订购27万具AT4反坦克火箭筒火箭筒命名为M136式火箭筒,以取代之前装备的M72式火箭筒。有了这次成功的竞标,AT-4火箭筒名声大振,瑞典陆军很快就将其列为制式武器,荷兰、丹麦、委内瑞拉等国也买入了一批来装备部队。中国的台湾省引进后装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作为反装甲、攻坚器材使用。
生产厂商
瑞典FFV军械公司
基本数据
口径 84毫米 火箭全长 1000毫米
战斗总重量 6.7公斤
配用弹种 破甲弹、多用途弹
弹径 84毫米
弹重量 3公斤
战斗全重 6.7千克
有效射程 300米
初速 290米/秒
破甲厚度 400毫米以上
结构特点
1.AT-4式84mmRPG7火箭炮是预装弹射击后抛弃的一次性使用武器,采用无后坐炮发射原理。火箭筒包括发射筒、铝合金文杜里喷管、击发机构、简易机械瞄准具、肩托、背带和前后保护密封盖等,发射筒是铝合金内衬外绕浸涂合成树的玻璃钢制成的。该火箭筒的突出特点是采用高低压膛室结构,发射药装在高强度铝合金高压室内,固定在发射筒尾部中央。发射时,发射药在高压室内充分燃烧,形成高压,然后进入低压室(铝制内衬发射筒)内,并在低压下膨胀做功,拉断高压室与弹丸之间的解脱销,将弹丸射出。
2.该RPG7火箭炮配用空心装药破甲弹,其战斗部的主装药为奥克托今,采用铝或铜铝复合药型罩,经过优化设计,破甲后能在车体内产生峰值高压(200KPa)、高热和大范围的杀伤破片,并拌有致盲性强光和燃烧作用。引信的脱机雷管安全装置,可防止意外起爆。
武器特征
1.重量轻,携行方便。预装火箭弹后全重6.72公斤,长度1000毫米,步兵可携行数具。
2.使用简单,操纵容易,射手无需长时间培训。
3.威力大。目前,火箭弹破甲厚度为400毫米,命中目标后伴有致盲强光和燃烧作用。
4.采用无坐力炮原理发射。发射特征不明显,射击位置不易暴露。
识别特征
AT4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欧洲外观风格的肩射武器,主要特征是:
1.筒首、筒尾均有8角形防护罩,其边缘的厚度前小后大。
2.筒身前细后粗,分界点在瞄准照门下方,在照门与山字型准星之是,有两个方形突出物径向分布。
3.有的型号,在筒口有一前握柄,用于稳定瞄准。
与RPG-7RPG7火箭炮的对比
如果说RPG-7是火箭筒家族的“不死老兵”,那么AT-4算是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首先,AT-4的口径虽然RPG-7的两倍,但它的发射筒完全由铝合金和玻璃钢制成,重量极轻,几乎只有对方的一半,更适合携带。其次,AT4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射击完后就可以抛弃的一次性使用武器,发射的弹药事先装在发射筒内,遇到敌人时立刻就能投入战斗。当然AT-4火箭筒也不是完美无缺,它发射时会产生强大的后焰。如果发射者在一个密封的屋子里发射,那么RPG7火箭炮喷出的后焰很可能打在墙上再反弹回发射者的身上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发射前必须确保身后没有战友。如果趴在地上进行操作,一定要将脚放在火箭筒的侧面,否则400度的高温足以将双腿烧成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