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营车站位于台湾左营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台湾高速铁路与高雄捷运红线的铁路车站。虽然是个三铁共构车站,但不同系统业者各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台湾铁路称为新左营站,高铁称为左营站,而高雄捷运所属的站区则是称为左营/高铁站,而高雄市公共脚踏车租赁系统则称为高铁左营站,成为全台湾第一座三铁共构车站。
车站信息
新左营车站位于单面山东麓,附近连接左营旧城、半屏山自然公园、高雄孔庙、哈罗市场、左营高中、左营旧聚落、眷村海光二村等。除了高铁之外,透过台铁、捷运、公路客运、国道1号、国道10号、国道3号、高雄都会快速公路、省道台1线、台17线等重要交通系统,乘客可以快速转往高屏所有重要城镇。
高铁车站命名原则是采用当地县市名作为命名,若同名县市(如嘉义县、嘉义市)设有两站以上,则较次要车站以後采用当地行政区命名,如板桥车站、南港车站。惟高铁原先规划时,尚未决定是否在现今台铁高雄车站设站营运,故采用「左营区」作为高雄都会区的高铁车站名称。
研议拟将此台湾铁路站更名为左营站;台铁左营站改回原名旧城站。
利用状况
• 台铁新左营站为一等站
• 停靠:
• 主要停靠所有区间车和莒光号(含51、52次观光列车)为主,少数自强号(南下301次、101次、123次、141次,北上102次、176次、152次、312次)亦有停靠。
• 为了高雄车站地下化通车後往屏东线、南回线列车调度及发车需要,新增第一月台与调车场。
• 停靠率:
• 对号列车:64.8%
• 所有车种:83.0%
• 南回线跨纵贯线南段行驶的莒光号列车需在本站更换机车头及加挂或摘除电源行李车,未来将计画东部干线由新左营站发车。
• 高铁左营站为台湾高铁南端起讫站,除了行驶台北-台中的班次之外,其馀班次皆停靠。
• 左营捷运车站位於高铁/台湾铁路车站东北地区侧;车站代码为R16,2012年全年日均进出人次为27,161,在高雄捷运系统中排名第2名,曾有几次攀升到第一名;目前最高纪录为2013年2月的33,645人次,最低纪录为2008年4月捷运开始收费该月的14,141人次。本站西侧为左营旧市区,人口众多,东侧为新开发住宅区,在地人次使用已不少,兼之拥有新光三越,未来的新光影城等;并由於三铁共站,加上为各种客运、公车的发车站,又有高雄市都会快速道路、国道十号等加持,与高雄车站形成南北二大核心,从捷运开通後运量上生迅速,增加的人次为高雄捷运之最。
• 车站主体建筑旁兴建高铁附属事业大楼。
• 新光三越左营店已於2010年4月1日正式开幕
• 高雄市公共脚踏车租赁系统高铁左营站2013年3月28日正式启用,成为全台第一座四铁共构车站。
• 环球购物中心新左营店於2013年4月9日正式开幕
历史
台湾高铁左营站
• 2006年10月31日:启用,兴建经费新台币33亿。
• 2007年1月5日:高铁「板桥—左营」段通车,开始停靠列车。
台湾铁路新左营站
• 2006年10月27日:启用,2006年12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 2009年10月31日: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画新左营站场增设工程开工。
• 2010年8月18日:第一月台启用,部分「高雄-枋」区间车以及「高雄-台东(-花莲)」对号列车改为从本站始发。
高雄捷运左营站
• 原名莲池潭站,後配合高铁转乘,更改为现今之站址与站名,兴建经费新台币17.2亿。
• 2008年3月9日:随著捷运红线「桥头火车站-小港」段正式通车而启用。
高雄市公共脚踏车租赁系统高铁左营站
• 2013年3月28日正式启用,使高铁左营站成为全台第一座四铁共构车站。
利用状况
• 台湾铁路车站为一等站,停靠普快、区间车、复兴号与部分莒光号及自强号,方便乘客转乘高铁,未来将作为南回线列车主要始发站,为将来列车调度及发车需要,已经预留空间兴建第三月台。
• 高铁车站为路线南端起讫点站(未来计画延伸至高雄站,但尚未确定),除台北-板桥-桃园-新竹-台中的区间车以外,其余所有班次皆停靠。
• 左营捷运车站位於高铁/台铁车站东北地区侧;车站代码为R16。
• 车站主体建筑旁将兴建事业开发大楼,预定由新光三越进驻。
车站周边
• 单面山
• 莲池潭
• 原生植物园
• 都市森林浴场
• 左营区行政中心
•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发展局
• 左营高中
• 国道十号(高雄支线)左营端